『壹』 網路存儲技術的工作原理是什麼有圖解釋么
網路存儲技術(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是基於數據存儲的一種通用網路術語。網路存儲結構大致分為三種:直連式存儲(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網路存儲設備(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和存儲網路(SAN:Storage Area Network)。
網路存儲技術
直連式存儲(DAS):這是一種直接與主機系統相連接的存儲設備,如作為伺服器的計算機內部硬體驅動。到目前為止,DAS 仍是計算機系統中最常用的數據存儲方法。 DAS即直連方式存儲,英文全稱是Direct Attached Storage。中文翻譯成「直接附加存儲」。顧名思義,在這種方式中,存儲設備是通過電纜(通常是SCSI介面電纜)直接到伺服器的。I/O(輸入/輸入)請求直接發送到存儲設備。DAS,也可稱為SAS(Server-Attached Storage,伺服器附加存儲)。它依賴於伺服器,其本身是硬體的堆疊,不帶有任何存儲操作系統。
DAS的適用環境為:
1) 伺服器在地理分布上很分散,通過SAN(存儲區域網路)或NAS(網路直接存儲)在它們之間進行互連非常困難時(商店或銀行的分支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2) 存儲系統必須被直接連接到應用伺服器(如Microsoft Cluster Server或某些資料庫使用的「原始分區」)上時; 3) 包括許多資料庫應用和應用伺服器在內的應用,它們需要直接連接到存儲器上,群件應用和一些郵件服務也包括在內。 典型DAS結構如圖所示: 典型DAS結構如圖所示
對於多個伺服器或多台PC的環境,使用DAS方式設備的初始費用可能比較低,可是這種連接方式下,每台PC或伺服器單獨擁有自己的存儲磁碟,容量的再分配困難;對於整個環境下的存儲系統管理,工作煩瑣而重復,沒有集中管理解決方案。所以整體的擁有成本(TCO)較高。目前DAS基本被NAS所代替。下面是DAS與NAS的比較。 DAS與NAS的比較圖
網路存儲設備(NAS):NAS 是一種採用直接與網路介質相連的特殊設備實現數據存儲的機制。由於這些設備都分配有 IP 地址,所以客戶機通過充當數據網關的伺服器可以對其進行存取訪問,甚至在某些情況下,不需要任何中間介質客戶機也可以直接訪問這些設備。
NAS網路存儲器
1. 最大存儲容量
最存儲大存儲容量是指NAS存儲設備所能存儲數據容量的極限,通俗的講,就是NAS設備能夠支持的最大硬碟數量乘以單個硬碟容量就是最大存儲容量。這個數值取決於NAS設備的硬體規格。不同的硬體級別,適用的范圍不同,存儲容量也就有所差別。通常,一般小型的NAS存儲設備會支持幾百GB的存儲容量,適合中小型公司作為存儲設備共享數據使用,而中高檔的NAS設備應該支持T級別的容量(1T=1000G)。
2. 處理器
同普通電腦類似,NAS產品也都具有自己的處理器(CPU)系統,來協調控制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行。其採用的處理器也常常與台式機或伺服器的CPU大體相同。目前主要有以下幾類。 (1)Intel系列處理器 (4)AMD系列處理器 (5)PA-RISC型處理器 (6)PowerPC處理器 (7)MIPS處理器 一般針對中小型公司使用NAS產品採用AMD的處理器或Intel PIII/PIV等處理器。而大規模應用的NAS產品則使用Intel Xeon處理器、或者RISC型處理器等。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論,視具體應用和廠商規劃而定。
3. 內存
NAS從結構上講就是一台精簡型的電腦,每台NAS設備都配備了一定數量的內存,而且大多用戶以後可以擴充。在NAS設備中,常見的內存類型由SDRAM(同步內存)、FLASH(快閃記憶體)等。不同的NAS產品出廠時配備的內存容量不同,一般為幾十兆到數GB(1GB=1000MB)容量不等,這取決於NAS產品的應用范圍,一般來講,應用在小規模的區域網當中的NAS,如果只是應付幾台設備的訪問,64M以下內存容量即可。如果是上百個節點以上的訪問,就得需要上G容量的內存。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因素,NAS產品的綜合性能發揮還取決於它的處理器能力、硬碟速度及其網路實際環境等因素的制約。總之,選購NAS產品時,應該綜合考慮各個方面的性能參數。
4. 介面
NAS產品的外部介面比較簡單,由於只是通過內置網卡與外界通訊,所以一般只具有乙太網絡介面,通常是RJ45規格,而這種介面網卡一般都是100M網卡或1000M網卡。另外,也有部分NAS產品需要與SAN(存儲區域網路)產品連接提供更為強大的功能,所以也可能會有FC(Fiber Channel光纖通道)介面。
5. 預置軟體系統
預制操作系統是指NAS產品出廠時隨機帶的操作系統或者管理軟體。目前NAS產品一般帶有以下幾種系統軟體。 精簡的WINDOWS2000系統 這類系統只是保留了WINDOWS2000 SERVER系統核心網路中最重要的部分,能夠驅動NAS產品正常工作。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WINDOWS2000的「精簡版」。 FreeBSD嵌入式系統 FreeBSD是類UNIX系統,在網路應用方面具備極其優異的性能。 Linux嵌入式系統 Linux系統類似於UNIX操組系統,但相比之下具有界面友好、內核升級迅速等特點。常常用來作為電器等產品的嵌入式控制系統。
6. 網路管理
網路管理,是指網路管理員通過網路管理程序對網路上的資源進行集中化管理的操作,包括配置管理、性能和記賬管理、問題管理、操作管理和變化管理等。一台設備所支持的管理程度反映了該設備的可管理性及可操作性。 一般的網路滿足SNMP MIB I / MIB II統計管理功能。常見的網路管理方式有以下幾種: (1)SNMP管理技術 (2)RMON管理技術 (3)基於WEB的網路管理 SNMP是英文「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的縮寫,中文意思是「簡單網路管理協議」。SNMP首先是由Internet工程任務組織(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的研究小組為了解決Internet上的路由器管理問題而提出的。 SNMP是目前最常用的環境管理協議。SNMP被設計成與協議無關,所以它可以在IP,IPX,AppleTalk,OSI以及其他用到的傳輸協議上被使用。SNMP是一系列協議組和規范(見下表),它們提供了一種從網路上的設備中收集網路管理信息的方法。SNMP也為設備向網路管理工作站報告問題和錯誤提供了一種方法。 目前,幾乎所有的網路設備生產廠家都實現了對SNMP的支持。領導潮流的SNMP是一個從網路上的設備收集管理信息的公用通信協議。設備的管理者收集這些信息並記錄在管理信息庫(MIB)中。這些信息報告設備的特性、數據吞吐量、通信超載和錯誤等。MIB有公共的格式,所以來自多個廠商的SNMP管理工具可以收集MIB信息,在管理控制台上呈現給系統管理員。 通過將SNMP嵌入數據通信設備,如交換機或集線器中,就可以從一個中心站管理這些設備,並以圖形方式查看信息。目前可獲取的很多管理應用程序通常可在大多數當前使用的操作系統下運行,如Windows3.11、Windows95 、Windows NT和不同版本UNIX的等。 一個被管理的設備有一個管理代理,它負責向管理站請求信息和動作,代理還可以藉助於陷阱為管理站提供站動提供的信息,因此,一些關鍵的網路設備(如集線器、路由器、交換機等)提供這一管理代理,又稱SNMP代理,以便通過SNMP管理站進行管理。
7. 網路協議
網路協議即網路中(包括互聯網)傳遞、管理信息的一些規范。如同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規矩一樣,計算機之間的相互通信需要共同遵守一定的規則,這些規則就稱為網路協議。 一台計算機只有在遵守網路協議的前提下,才能在網路上與其他計算機進行正常的通信。網路協議通常被分為幾個層次,每層完成自己單獨的功能。通信雙方只有在共同的層次間才能相互聯系。常見的協議有:TCP/IP協議、IPX/SPX協議、NetBEUI協議等。在區域網中用得的比較多的是IPX/SPX.。用戶如果訪問Internet,則必須在網路協議中添加TCP/IP協議。 TCP/IP是「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簡寫,中文譯名為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路協議)協議, TCP/IP(傳輸控制協議/網間協議)是一種網路通信協議,它規范了網路上的所有通信設備,尤其是一個主機與另一個主機之間的數據往來格式以及傳送方式。TCP/IP是INTERNET的基礎協議,也是一種電腦數據打包和定址的標准方法。在數據傳送中,可以形象地理解為有兩個信封,TCP和IP就像是信封,要傳遞的信息被劃分成若干段,每一段塞入一個TCP信封,並在該信封面上記錄有分段號的信息,再將TCP信封塞入IP大信封,發送上網。在接受端,一個TCP軟體包收集信封,抽出數據,按發送前的順序還原,並加以校驗,若發現差錯,TCP將會要求重發。因此,TCP/IP在INTERNET中幾乎可以無差錯地傳送數據。 對普通用戶來說,並不需要了解網路協議的整個結構,僅需了解IP的地址格式,即可與世界各地進行網路通信。 IPX/SPX是基於施樂的XEROX』S Network System(XNS)協議,而SPX是基於施樂的XEROX』S SPP(Sequenced Packet Protocol:順序包協議)協議,它們都是由novell公司開發出來應用於區域網的一種高速協議。它和TCP/IP的一個顯著不同就是它不使用ip地址,而是使用網卡的物理地址即(MAC)地址。在實際使用中,它基本不需要什麼設置,裝上就可以使用了。由於其在網路普及初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所以得到了很多廠商的支持,包括microsoft等,到現在很多軟體和硬體也均支持這種協議。 NetBEUI即NetBios Enhanced User Interface ,或NetBios增強用戶介面。它是NetBIOS協議的增強版本,曾被許多操作系統採用,例如Windows for Workgroup、Win 9x系列、Windows NT等。NETBEUI協議在許多情形下很有用,是WINDOWS98之前的操作系統的預設協議。總之NetBEUI協議是一種短小精悍、通信效率高的廣播型協議,安裝後不需要進行設置,特別適合於在「網路鄰居」傳送數據。所以建議除了TCP/IP協議之外,區域網的計算機最好也安上NetBEUI協議。另外還有一點要注意,如果一台只裝了TCP/IP協議的WINDOWS98機器要想加入到WINNT域,也必須安裝NetBEUI協議。
8. 網路文件協議
網路文件系統是基於網路的分布式文件系統,其文件系統樹的各節點可以存在於不同的聯網計算機甚至不同的系統平台上,可以用來提供跨平台的信息存儲與共享。 當今最主要的兩大網路文件系統是Sun提出的NFS(Network File System)以及由微軟、EMC和NetApp提出的CIFS(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前者主要用於各種Unix平台,後者則主要用於Windows平台,我們熟悉的「網上鄰居」的文件共享方式就是基於CIFS系統的。其他著名的網路文件系統還有Novell公司的NCP(網路控制協議)、Apple公司的AFP以及卡內基-梅隆大學的Coda等,NAS的主要功能之一便是通過各種網路文件系統提供存儲服務。
9. 網路備份軟體
目前在數據存儲領域可以完成網路數據備份管理的軟體產品主要有Legato公司的NetWorker、IBM公司 的Tivoli、Veritas公司 的NetBackup等。另外有些操作系統,諸如Unix的tar/cpio、Windows2000/NT的Windows Backup、Netware的Sbackup也可以作為NAS的備份軟體。
NetBackup
NetBackup是Veritas公司推出的適用於中型和大型的存儲系統的備份軟體,可以廣泛的支持各種開放平台。另外該公司還推出了適合低端的備份軟體Backup Exec。
NetWorker
NetWorker是Legato公司推出的備份軟體,它適用於大型的復雜網路環境,具有各種先進的備份技術機制,廣泛的支持各種開放系統平台。值得一提的是, NetWorker中的Cellestra技術第一個在產品上實現了Serverless Backup(無伺服器備份)的思想。
IBM Tivoli
IBM Tivoli是IBM公司推出的備份軟體,與Veritas的NetBackup和Legato的NetWorker相比,Tivoli Storage Manager更多的適用於IBM主機為主的系統平台,其強大的網路備份功能可以勝任大規模的海量存儲系統的備份需要。 此外,CA公司原來的備份軟體ARCServe,在低端市場具有相當廣泛的影響力。其新一代備份產品--BrightStor,定位直指中高端市場,也具有不錯的性能。 選購備份軟體時,應該根據不同的用戶需要選擇合適的產品,理想的網路備份軟體系統應該具備以下功能:
集中式管理
網路存儲備份管理系統對整個網路的數據進行管理。利用集中式管理工具的幫助,系統管理員可對全網的備份策略進行統一管理,備份伺服器可以監控所有機器的備份作業,也可以修改備份策略,並可即時瀏覽所有目錄。所有數據可以備份到同備份伺服器或應用伺服器相連的任意一台磁帶庫內。
全自動的備份
備份軟體系統應該能夠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定義需要備份的數據,然後以圖形界面方式根據需要設置備份時間表,備份系統將自動啟動備份作業,無需人工干預。這個自動備份作業是可自定的,包括一次備份作業、每周的某幾日、每月的第幾天等項目。設定好計劃後,備份作業就會按計劃自動進行。
資料庫備份和恢復
在許多人的觀念里,資料庫和文件還是一個概念。當然,如果你的資料庫系統是基於文件系統的,當然可以用備份文件的方法備份資料庫。但發展至今,資料庫系統已經相當復雜和龐大,再用文件的備份方式來備份資料庫已不適用。是否能夠將需要的數據從龐大的資料庫文件中抽取出來進行備份,是網路備份系統是否先進的標志之一。
在線式的索引
備份系統應為每天的備份在伺服器中建立在線式的索引,當用戶需要恢復時,只需點取在線式索引中需要恢復的文件或數據,該系統就會自動進行文件的恢復。
歸檔管理
用戶可以按項目、時間定期對所有數據進行有效的歸檔處理。提供統一的Open Tape Format 數據存儲格式從而保證所有的應用數據由一個統一的數據格式作為永久的保存,保證數據的永久可利用性。
有效的媒體管理
備份系統對每一個用於作備份的磁帶自動加入一個電子標簽,同時在軟體中提供了識別標簽的功能,如果磁帶外面的標簽脫落,只需執行這一功能,就會迅速知道該磁帶的內容。
滿足系統不斷增加的需求
備份軟體必須能支持多平台系統,當網路上連接上其它的應用伺服器時,對於網路存儲管理系統來說,只需在其上安裝支持這種伺服器的客戶端軟體即可將數據備份到磁帶庫或光碟庫中。
10. 網站瀏覽器支持
網站瀏覽器支持是指能否夠通過WEB(就是WWW,俗稱互聯網)手段對NAS產品進行管理,以及管理時使用的瀏覽器類型。絕大部分的NAS產品都支持WEB管理,這樣的好處是管理方便,用戶在任何地方只要能夠上網就可以輕松的管理NAS設備。 目前NAS產品支持的常用瀏覽器有微軟的IE(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以及網景公司的Netscape瀏覽器。
11. 網路服務
網路服務是指NAS產品在運行時系統能夠提供何種服務。典型的網路服務有DHCP、DNS、FTP、Telnet、WINS、SMTP等。
DHCP
DHCP的全名是「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即動態主機配置協議。在使用DHCP的網路里,用戶的計算機可以從DHCP伺服器那裡獲得上網的參數,幾乎不需要做任何手工的配置就可以上網。 一般情況下,DHCP伺服器會盡量保持每台計算機使用同一個IP地址上網。如果計算機長時間沒有上網或配置為使用靜態地址上網,DHCP伺服器就會把這個地址分配給其他計算機。
WINS
WINS是「Windows Internet Name Service」的簡稱,中文為Windows網際命名服務,WINS伺服器主要用於NetBIOS名字(計算機名稱)服務,它處理的是NetBIOS計算機名(Computer Name),所以也被稱為NetBIOS名字伺服器(NBNS,NetBIOS Name Server)。WINS伺服器可以登記WINS-enabled工作站(下面簡稱為「WINS工作站」)的計算機名、IP地址、DNS域名等數據,當工作站查詢名字時,它又可以將這些數據提供給工作站。
DNS
DNS,Domain Name System或者Domain Name Service(域名系統或者余名服務)。域名系統為Internet上的主機分配域名地址和IP地址。用戶使用域名地址,該系統就會自動把域名地址轉為IP地址。域名服務是運行域名系統的Internet工具。執行域名服務的伺服器稱之為DNS伺服器,通過DNS伺服器來應答域名服務的查詢。
FTP
文件傳輸協議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Internet傳統的服務之一。FTP使用戶能在兩個聯網的計算機之間傳輸文件,它是Internet傳遞文件最主要的方法。使用匿名(Anonymous)FTP, 用戶可以免費獲取Internet豐富的資源。除此之外,FTP還提供登錄、目錄查詢、文件操作及其他會話控制功能。
SMTP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簡單郵件傳輸協議,它是一組用於由源地址到目的地址傳送郵件的規則,由它來控制信件的中轉方式。SMTP協議屬於TCP/IP協議族,它幫助每台計算機在發送或中轉信件時找到下一個目的地。通過SMTP協議所指定的伺服器,我們就可以把E-mail寄到收信人的伺服器上了,整個過程只要幾分鍾。SMTP伺服器則是遵循SMTP協議的發送郵件伺服器,用來發送或中轉你發出的電子郵件。
Telnet
有的時候我們需要運行一些很大的程序,而自己的PC又達不到運行這個程序所必須的配置,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網路連接上一台功能強大的計算機,並且把自己的PC模擬成那台計算機的終端,進而達到在該計算機上運行程序的目的。這種利用網路遠程登錄到其他計算機上,並且以虛擬終端方式遙控程序運行的做法就是TELNET。隨著計算機硬體的發展,目前TELNET在一般網路用戶中已經不是很普遍了,但是對於網路管理員來說,它仍然是個得力助手。
12. 網路安全
網路安全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 網路安全實際上包括兩部分:網路的安全和主機系統的安全。網路安全主要通過設置防火牆來實現,也可以考慮在路由器上設置一些數據包過濾的方法防止來自Internet上的黑客的攻擊。至於系統的安全則需根據不同的操作系統來修改相關的系統文件,合理設置用戶許可權和文件屬性。 NAS產品的網路安全應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徵: 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給非授權用戶、實體或過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完整性: 數據未經授權不能進行改變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儲或傳輸過程中保持不被修 改、不被破壞和丟失的特性。 可用性:可被授權實體訪問並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當需要時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 如網路環境下拒絕服務、破壞網路和有關系統的正常運行等都屬於對可用性的攻擊; 可控性:對信息的傳播及內容具有控制能力。
13. NAS
NAS是英文「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的縮寫, 中文意思是「網路附加存儲」。按字面簡單說就是連接在網路上, 具備資料存儲功能的裝置,因此也稱為「網路存儲器」或者「網路磁碟陣列」。 從結構上講,NAS是功能單一的精簡型電腦,因此在架構上不像個人電腦那麼復雜,在外觀上就像家電產品,只需電源與簡單的控制鈕, 結構圖如下: NAS是一種專業的網路文件存儲及文件備份設備,它是基於LAN(區域網)的,按照TCP/IP協議進行通信,以文件的I/O(輸入/輸出)方式進行數據傳輸。在LAN環境下,NAS已經完全可以實現異構平台之間的數據級共享,比如NT、UNIX等平台的共享。 一個NAS系統包括處理器,文件服務管理模塊和多個硬碟驅動器(用於數據的存儲)。 NAS 可以應用在任何的網路環境當中。主伺服器和客戶端可以非常方便地在NAS上存取任意格式的文件,包括SMB格式(Windows)NFS格式(Unix, Linux)和CIFS(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格式等等。典型的NAS的網路結構如下圖所示: 存儲網路(SAN):SAN 是指存儲設備相互連接且與一台伺服器或一個伺服器群相連的網路。其中的伺服器用作 SAN 的接入點。在有些配置中,SAN 也與網路相連。SAN 中將特殊交換機當作連接設備。它們看起來很像常規的乙太網絡交換機,是 SAN 中的連通點。SAN 使得在各自網路上實現相互通信成為可能,同時並帶來了很多有利條件。 SAN英文全稱:Storage Area Network,即存儲區域網路。它是一種通過光纖集線器、光纖路由器、光纖交換機等連接設備將磁碟陣列、磁帶等存儲設備與相關伺服器連接起來的高速專用子網。 SAN由三個基本的組件構成:介面(如SCSI、光纖通道、ESCON等)、連接設備(交換設備、網關、路由器、集線器等)和通信控制協議(如IP和SCSI等)。這三個組件再加上附加的存儲設備和獨立的SAN伺服器,就構成一個SAN系統。SAN提供一個專用的、高可靠性的基於光通道的存儲網路,SAN允許獨立地增加它們的存儲容量,也使得管理及集中控制(特別是對於全部存儲設備都集群在一起的時候)更加簡化。而且,光纖介面提供了10 km的連接長度,這使得物理上分離的遠距離存儲變得更容易.
定期備份SQL資料庫是必須的。我們已經覆蓋的方式就可以輕松備份您的所有SQL Server資料庫到本地硬碟中,但這並不能防止驅動器和/或系統故障。作為針對此類災難的額外保護層,您可以在網路共享上復制或直接創建備份。
在本地備份,然後復制到網路共享
完成此任務的首選和最直接的方法是簡單地創建資料庫的本地備份,然後將相應的備份文件復制到網路共享。您可以通過創建如下所示的批處理腳本來完成此操作:
SET LocalFolder = C:Program Files 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1MSSQLBackup
SqlCmd -E -Q「備份資料庫MyDB到磁碟=%LocalFolder%MyDB.bak」
XCopy「%LocalFolder%MyDB.bak」「 192.168.16.55BackupDatabases」/ Z / V
DEL「%LocalFolder%MyDB.bak」
此腳本執行以下操作(逐行):
將變數設置為本地SQL備份目錄。
創建MyDB的SQL備份(使用Windows身份驗證)到本地SQL備份目錄。
將本地備份文件復制到網路共享。
刪除本地備份文件。
同樣,這是首選方法,因為它的工作原理和備份失敗的可能性是最小的,因為備份是在本地磁碟上創建。但是,如果沒有足夠的磁碟空間來存儲備份文件的本地副本,則此操作將失敗。在這種情況下,您需要添加額外的磁碟空間或直接備份到網路共享。
直接備份到網路共享
通常,當您嘗試使用以下命令直接創建備份到網路共享時:
SqlCmd -E -Q「備份資料庫MyDB到磁碟= 192.168.16.55BackupDatabasesMyDB.bak」
你很可能會得到一個錯誤的行:
消息3201,級別16,狀態1,伺服器JF,行1
無法打開備份設備 192.168.16.55BackupDatabasesMyDB.bak。操作系統錯誤5(訪問被拒絕。)。
消息3013,級別16,狀態1,伺服器JF,第1行
BACKUP DATABASE異常終止。
盡管使用Windows身份驗證(-E開關)和Windows帳戶作為通過Windows資源管理器訪問和復制文件到共享的能力運行SQL備份命令,仍會出現此錯誤。
此操作失敗的原因是SQL命令在SQL Server服務運行的帳戶的邊界內執行。當您在計算機上查看服務列表時,很可能您將看到運行為(登錄為)列的SQL Server服務本地系統或網路服務,它們是沒有網路訪問許可權的系統帳戶。
在我們的系統上,網路共享命令的備份失敗,因為我們有SQL Server服務作為本地系統運行,再也無法獲得任何網路資源。
為了允許SQL直接備份到網路共享,我們必須將SQL Server服務作為可訪問網路資源的本地帳戶運行。
編輯SQL Server服務的屬性,並在「登錄」選項卡上將服務配置為作為具有網路訪問許可權的備用帳戶運行。
單擊「確定」後,您將收到一條提示,指示在重新啟動服務之後,設置才會生效。
重新啟動服務。
服務列表現在應顯示SQL Server服務正在作為您配置的帳戶運行。
現在當您運行命令直接備份到網路共享:
SqlCmd -E -Q「備份資料庫MyDB到磁碟= 192.168.16.55BackupDatabasesMyDB.bak」
您應該會看到一個成功消息:
處理資料庫MyDB的152頁,文件1上的文件MyDB。
為資料庫MyDB處理2頁,文件1上的文件MyDB_log。
BACKUP DATABASE在0.503秒(2.493 MB /秒)中成功處理了154頁。
使用備份文件現在在網路共享目錄:
網路共享注意事項請務必注意,備份命令希望能夠直接連接到網路共享,而不會提示您輸入憑據。您配置要運行的SQL Server服務的帳戶必須與網路共享具有可信連接,其中相應的憑據允許訪問,否則可能會發生以下錯誤:
消息3201,級別16,狀態1,伺服器JF,行1
無法打開備份設備 192.168.16.55BackupDatabasesMyDB.bak。操作系統錯誤1326(登錄失敗:未知用戶名或密碼錯誤。)。
消息3013,級別16,狀態1,伺服器JF,第1行
BACKUP DATABASE異常終止。
此錯誤表示網路共享不接受帳戶的用戶名和密碼,並且命令失敗。
另一個要記住的問題是備份直接執行到網路資源,因此網路連接中的任何打嗝可能會導致您的備份失敗。因此,您只應該備份到穩定的網路位置(即可能不是VPN)。
安全隱患
如前所述,使用在本地備份然後復制到網路共享的方法是首選,因為它允許您將SQL服務作為僅具有本地系統訪問許可權的帳戶運行。
通過將服務作為備用帳戶運行,您打開了潛在的安全問題的大門。例如,惡意SQL腳本可以在備用帳戶下執行並攻擊網路資源。此外,對相應帳戶(密碼更改/到期或帳戶的刪除/禁用)的任何更改將導致SQL Server服務無法啟動。
『叄』 什麼叫做「鏈路備份功能」
所謂鏈路就是a點和b點之間的網路連接所使用的介質,是光纖、雙絞線、無線網路或者其他網路連接。
鏈路備份就是a點和b點之間的網路連接只有一條(A線)時,出現故障時a點和b點之間就無法通訊,於是就在增加一條(B線)線路在a點和b點之間,當A線出現問題時,可以使用B線保持a點和b點之間的通訊。
鏈路備份功能不用我說了吧。
『肆』 計算機網路連接原理是什麼(越詳細越好)
連接原理是TCP/IP原理..
我目前也正在學.
TCP/IP的通訊協議
這部分簡要介紹一下TCP/IP的內部結構,為討論與互聯網有關的安全問題打下基礎。TCP/IP協議組之所以流行,部分原因是因為它可以用在各種各樣的信道和底層協議(例如T1和X.25、乙太網以及RS-232串列介面)之上。確切地說,TCP/IP協議是一組包括TCP協議和IP協議,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協議、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協議和其他一些協議的協議組。
TCP/IP整體構架概述
TCP/IP協議並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層參考模型。傳統的開放式系統互連參考模型,是一種通信協議的7層抽象的參考模型,其中每一層執行某一特定任務。該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種硬體在相同的層次上相互通信。這7層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話路層、表示層和應用層。而TCP/IP通訊協議採用了4層的層級結構,每一層都呼叫它的下一層所提供的網路來完成自己的需求。這4層分別為:
應用層:應用程序間溝通的層,如簡單電子郵件傳輸(SMTP)、文件傳輸協議(FTP)、網路遠程訪問協議(Telnet)等。
傳輸層:在此層中,它提供了節點間的數據傳送服務,如傳輸控制協議(TCP)、用戶數據報協議(UDP)等,TCP和UDP給數據包加入傳輸數據並把它傳輸到下一層中,這一層負責傳送數據,並且確定數據已被送達並接收。
互連網路層:負責提供基本的數據封包傳送功能,讓每一塊數據包都能夠到達目的主機(但不檢查是否被正確接收),如網際協議(IP)。
網路介面層:對實際的網路媒體的管理,定義如何使用實際網路(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來傳送數據。
TCP/IP中的協議
以下簡單介紹TCP/IP中的協議都具備什麼樣的功能,都是如何工作的:
1. IP
網際協議IP是TCP/IP的心臟,也是網路層中最重要的協議。
IP層接收由更低層(網路介面層例如乙太網設備驅動程序)發來的數據包,並把該數據包發送到更高層---TCP或UDP層;相反,IP層也把從TCP或UDP層接收來的數據包傳送到更低層。IP數據包是不可靠的,因為IP並沒有做任何事情來確認數據包是按順序發送的或者沒有被破壞。IP數據包中含有發送它的主機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機的地址(目的地址)。
高層的TCP和UDP服務在接收數據包時,通常假設包中的源地址是有效的。也可以這樣說,IP地址形成了許多服務的認證基礎,這些服務相信數據包是從一個有效的主機發送來的。IP確認包含一個選項,叫作IP source routing,可以用來指定一條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間的直接路徑。對於一些TCP和UDP的服務來說,使用了該選項的IP包好象是從路徑上的最後一個系統傳遞過來的,而不是來自於它的真實地點。這個選項是為了測試而存在的,說明了它可以被用來欺騙系統來進行平常是被禁止的連接。那麼,許多依靠IP源地址做確認的服務將產生問題並且會被非法入侵。
2. TCP
如果IP數據包中有已經封好的TCP數據包,那麼IP將把它們向『上』傳送到TCP層。TCP將包排序並進行錯誤檢查,同時實現虛電路間的連接。TCP數據包中包括序號和確認,所以未按照順序收到的包可以被排序,而損壞的包可以被重傳。
TCP將它的信息送到更高層的應用程序,例如Telnet的服務程序和客戶程序。應用程序輪流將信息送回TCP層,TCP層便將它們向下傳送到IP層,設備驅動程序和物理介質,最後到接收方。
面向連接的服務(例如Telnet、FTP、rlogin、X Windows和SMTP)需要高度的可靠性,所以它們使用了TCP。DNS在某些情況下使用TCP(發送和接收域名資料庫),但使用UDP傳送有關單個主機的信息。
3.UDP
UDP與TCP位於同一層,但對於數據包的順序錯誤或重發。因此,UDP不被應用於那些使用虛電路的面向連接的服務,UDP主要用於那些面向查詢---應答的服務,例如NFS。相對於FTP或Telnet,這些服務需要交換的信息量較小。使用UDP的服務包括NTP(網落時間協議)和DNS(DNS也使用TCP)。
欺騙UDP包比欺騙TCP包更容易,因為UDP沒有建立初始化連接(也可以稱為握手)(因為在兩個系統間沒有虛電路),也就是說,與UDP相關的服務面臨著更大的危險。
4.ICMP
ICMP與IP位於同一層,它被用來傳送IP的的控制信息。它主要是用來提供有關通向目的地址的路徑信息。ICMP的『Redirect』信息通知主機通向其他系統的更准確的路徑,而『Unreachable』信息則指出路徑有問題。另外,如果路徑不可用了,ICMP可以使TCP連接『體面地』終止。PING是最常用的基於ICMP的服務。
5. TCP和UDP的埠結構
TCP和UDP服務通常有一個客戶/伺服器的關系,例如,一個Telnet服務進程開始在系統上處於空閑狀態,等待著連接。用戶使用Telnet客戶程序與服務進程建立一個連接。客戶程序向服務進程寫入信息,服務進程讀出信息並發出響應,客戶程序讀出響應並向用戶報告。因而,這個連接是雙工的,可以用來進行讀寫。
兩個系統間的多重Telnet連接是如何相互確認並協調一致呢?TCP或UDP連接唯一地使用每個信息中的如下四項進行確認:
源IP地址 發送包的IP地址。
目的IP地址 接收包的IP地址。
源埠 源系統上的連接的埠。
目的埠 目的系統上的連接的埠。
埠是一個軟體結構,被客戶程序或服務進程用來發送和接收信息。一個埠對應一個16比特的數。服務進程通常使用一個固定的埠,例如,SMTP使用25、Xwindows使用6000。這些埠號是『廣為人知』的,因為在建立與特定的主機或服務的連接時,需要這些地址和目的地址進行通訊。
『伍』 STP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STP的基本原理是通過在交換機之間傳遞一種特殊的協議報文,網橋協議數據單元(簡稱BPDU),來確定網路的拓撲結構。BPDU有兩種,配置BPDU(和TCNBPDU。前者是用於計算無環的生成樹的,後者則是用於在二層網路拓撲發生變化時產生用來縮短MAC表項的刷新時間的。
STP的作用:可應用於計算機網路中樹形拓撲結構建立,主要作用是防止網橋網路中的冗餘鏈路形成環路工作,即能解決了核心層網路需要冗餘鏈路的網路健壯性要求,又能解決因為冗餘鏈路形成的物理環路導致「廣播風暴」問題。
(5)網路連接備份的原理擴展閱讀:
STP的潛在故障
1、生成樹演算法不穩定
STP協議工作在第二層,在交換機埠之間傳遞網路協議單元獲取網路拓撲,並通過STA演算法阻斷環路形成樹形邏輯網路拓撲。但如果網路拓撲過於復雜,STA演算法有時會存在失效的情況,這時根橋、根埠和指定埠的選舉失敗,導致環路的產生,使網路癱瘓。
2、埠工作方式導致埠工作模式不匹配
工作在全雙工模式下的埠在發送數據前不載波偵聽鏈路是否處於空閑狀態,直接發送數據,而工作在半雙工模式下的埠在發送數據前先執行載波偵聽且當鏈路處於空閑狀態時才發送數據,此時,全雙工埠持續性的有大量數據需要發送,那麼半雙工狀態的埠將不會有數據傳送給對端。
3、單向鏈路故障
在採用光纖為通信介質的網路中,往往採用兩組光纖收發鏈路來保證網路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單鏈路故障影響了STP的網橋協議單元的發送,致使STA計算出現錯誤碼,將本應處於阻斷狀態的埠轉變為轉發狀態,從而導致環路的產生。
『陸』 數據怎樣備份到磁帶 netapp ndmp
1.1.1 技術原理
網路數據管理協議(或簡稱為NDMP)是一種開放式標准,用於集中控制企業級數據管理。NDMP體系結構可使備份應用程序廠商在Network Appliance Filer和其他網路連接伺服器上控制本機備份和恢復設備。NDMP最初由Network Appliance和Legato Systems公司聯合開發設計,而今在性能方面已經獲得了顯著的增強,並被存儲行業所廣泛採用。NDMP的第三個修訂版本已成為存儲界開放式數據管理協議的先導,目前市場上有25種以上的NDMP兼容產品。現在,存儲網路行業協會(SNIA)成立了一個工作組專門負責制定此協議標准。該工作組正處於制定協議第五版的最後階段。如欲了解有關NDMP更多詳情(包括協議規范),請訪問http://www.ndmp.org。
NDMP的初衷是在任何備份軟體應用與網路連接存儲設備之間提供一種通用介面。這樣,應用廠商就可以支持各種網路連接設備,而無需重新設計費用昂貴的編程邏輯。而且,網路連接存儲設備廠商(如Network Appliance)還可以與任何NDMP兼容應用實現無縫協作。這樣,當前可用的各種應用程序就可以通過NDMP來備份Network Appliance Filer了。
NDMP將備份和恢復操作的控制和數據流分成若干個獨立的會話。這樣可更靈活地配置用來保護Network Appliance Filer數據的環境。由於會話是獨立的,所以它們可以從各個位置啟動,並引導到不同的位置,從而更靈活地設計基於NDMP的拓撲。
由於Filer可以同時為UNIX®和Windows NT®/2000計算機提供數據,因此NDMP不僅可以確保在備份過程中保留UNIX與NT安全性和許可許可權,同時還可確保恢復過程中的正確性。對於利用NFS或者CIFS安裝環境的備份解決方案來說,這一點並不是必要的。如果通過安裝NFS將文件從Network Appliance Filer備份到UNIX主機,則系統不會備份任何與此類文件相關的CIFS ACL。相反,通過安裝CIFS而從Network Appliance Filer備份到Windows NT/2000主機上的文件將包括UNIX屬性。
NDMP允許運行NDMP兼容應用程序的備份伺服器直接備份和恢復多個Filer。軟體應用程序使用NDMP向Filer發送請求,以調用備份和恢復進程。在備份操作過程中,有關已備份文件的信息將從Filer發送到基於備份伺服器運行的軟體應用中。此時,實際文件將從Filer發送到其中一個位置(三個可能位置
『柒』 STP是什麼意思(化學老師提出來的)
網路技術中的STP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生成樹協議的英文縮寫。該協議可應用於環路網路,通過一定的演算法實現路徑冗餘,同時將環路網路修剪成無環路的樹型網路,從而避免報文在環路網路中的增生和無限循環。 STP的基本原理是,通過在交換機之間傳遞一種特殊的協議報文(在IEEE 802.1D中這種協議報文被稱為「配置消息」)來確定網路的拓撲結構。配置消息中包含了足夠的信息來保證交換機完成生成樹計算。 生成樹協議STP/RSTP 1. 技術原理: STP的基本思想就是生成「一棵樹」,樹的根是一個稱為根橋的交換機,根據設置不同,不同的交換機會被選為根橋,但任意時刻只能有一個根橋。由根橋開始,逐級形成一棵樹,根橋定時發送配置報文,非根橋接收配置報文並轉發,如果某台交換機能夠從兩個以上的埠接收到配置報文,則說明從該交換機到根有不止一條路徑,便構成了循環迴路,此時交換機根據埠的配置選出一個埠並把其他的埠阻塞,消除循環。當某個埠長時間不能接收到配置報文的時候,交換機認為埠的配置超時,網路拓撲可能已經改變,此時重新計算網路拓撲,重新生成一棵樹。 2. 功能介紹: 生成樹協議最主要的應用是為了避免區域網中的網路環回,解決成環乙太網網路的「廣播風暴」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網路保護技術,可以消除由於失誤或者意外帶來的循環連接。STP也提供了為網路提供備份連接的可能,可與SDH保護配合構成以太環網的雙重保護。新型以太單板支持符合ITU-T 802.1d標準的生成樹協議STP及802.1w規定的快速生成樹協議RSTP,收斂速度可達到1s。 但是,由於協議機制本身的局限,STP保護速度慢(即使是1s的收斂速度也無法滿足電信級的要求),如果在城域網內部運用STP技術,用戶網路的動盪會引起運營商網路的動盪。目前在MSTP 組成環網中,由於SDH保護倒換時間比STP協議收斂時間快的多,系統採用依然是SDH MS-SPRING或SNCP,一般倒換時間在50ms以內。但測試時部分乙太網業務的倒換時間為0或小於幾個毫秒,原因是內部具有較大緩存。SDH保護倒換動作對MAC層是不可見的。這兩個層次的保護可以協調工作,設置一定的「拖延時間」(hold-off),一般不會出現多次倒換問題。 STP還有屏蔽雙絞線的意思(Shielded Twisted-Pair) 在生物學,化學以及物理等學科中,STP是standard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的縮寫。在理工實驗中一般指273K、100KPa的環境;而在醫學中則是指「標准體溫與脈搏」。 編輯本段營銷學中的STP 現代市場營銷理論的核心就是STP營銷,它包括三要素: 市場細分(market segmentation) 目標市場(market targeting) 市場定位(market positioning) STP(signaling transfer point) STP(signaling transfer point)是信令轉接點的英文縮寫。 信令轉接點是指僅有轉發No.7信令作用的一些專門的信令點。 公共信道信令系統傳送信令的專用數據支撐網。信令網一般由信令點(SP),信令轉接點(STP)和信令鏈路組成。信令網可分為不含STP的無級網和含有STP的分級網。無級信令網不含STP,信令點間都採用直連方式工作,又稱直連信令網。分級信令網含有STP,信令點間可採用準直連方式工作,又稱非直連信令網。
『捌』 交換機冗餘鏈路產生環路的原理是什麼
在骨幹網設備連接中,單一鏈路的連接很容易實現,但一個簡單的故障就會造成網路的中斷.因此在實際網路組建的過程中,為了保持網路的穩定性,在多台交換機組成的網路環境中,通常都使用一些備份連接,以提高網路的健壯性、穩定性.
這里的備份連接也稱為備份鏈路或者冗餘鏈路.備份鏈路之間的交換機經常互相連接,形成一個環路,通過環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冗餘.
鏈路的冗餘備份能為網路帶來健壯性、穩定性和可靠性等好處,但是備份鏈路也會使網路存在環路,環路問題是備份鏈路所面臨的最為嚴重的問題,交換機之間的環路將導致網路新問題的發生:
廣播風暴
多幀復制
地址表的不穩定
解決方法:
生成樹協議避免環路
每個LAN都會選擇一台設備為指定交換機,通過該設備的埠連接到根,該埠為指定埠( Designated port )
將交換網路中所有設備的根埠(RP)和指定埠(DP)設為轉發狀態(Forwarding),將其他埠設為阻塞狀態(Blocking)
生成樹經過一段時間(默認值是50秒左右)穩定之後,所有埠要麼進入轉發狀態,要麼進入阻塞狀態。
IEEE 802.1w—快速生成樹協議
快速生成樹協議概述
快速生成樹協議RSTP(Rapid Spannning Tree Protocol) IEEE 802.1w
RSTP協議在STP協議基礎上做了改進,使得收斂速度快得多(最快1秒以內)
生成樹協議的配置
開啟生成樹協議
Switch(config)#Spanning-tree
關閉生成樹協議
Switch(config)#no Spanning-tree
配置生成樹協議的類型
Switch(config)#Spanning-tree mode stp/rstp
銳捷全系列交換機默認使用MSTP協議
配置交換機優先順序
Switch(config)#spanning-tree priority <0-61440>
(「0」或「4096」的倍數、共16個、預設32768)
恢復到預設值
Switch(config)# nospanning-tree priority
配置交換機埠的優先順序
Switch(config)#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Switch(config-if)#spanning-tree port-priority number
顯示生成樹狀態
Switch#show spanning-tree
顯示埠生成樹協議的狀態
Switch#show spanning-tree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1-24>
生成樹協議概述
生成樹協議(spanning-tree protocol)由IEEE 802.1d標準定義
生成樹協議的作用是為了提供冗餘鏈路,解決網路環路問題
生成樹協議通過SPA(生成樹演算法)生成一個沒有環路的網路,當主要鏈路出現故障時,能夠自動切換到備份鏈路,保證網路的正常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