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知識概念總結

計算機網路知識概念總結

發布時間:2022-06-18 17:20:16

計算機網路的基本功能大致歸納為哪4個方面

計算機網路功能主要包括實現資源共享,實現數據信息的快速傳遞,提高可靠性,提供負載均衡與分布式處理能力,集中管理以及綜合信息服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資源共享、信息交換、分布式處理。

1、信息交換

這是計算機網路最基本的功能,主要完成計算機網路中各個節點之間的系統通信。用戶可以在網上傳送電子郵件、發布新聞消息、進行電子購物、電子貿易、遠程電子教育等。

2、分布式處理

一項復雜的任務可以劃分成許多部分,由網路內各計算機分別協作並行完成有關部分,使整個系統的性能大為增強。

3、資源共享

所謂的資源是指構成系統的所有要素,包括軟、硬體資源,如:計算處理能力、大容量磁碟、高速列印機、繪圖儀、通信線路、資料庫、文件和其他計算機上的有關信息,由於受經濟和其他因素的制約,這些資源並非(也不可能)所有用戶都能獨立擁有,所以網路上的計算機不僅可以使用自身的資源,也可以共享網路上的資源。

4、提供系統的可靠性

在給定的時間內,計算機系統能實施應有功能的能力。由於計算機系統由硬體和軟體組成,它們對整個系統的可靠性影響呈現完全不同的特性:硬體和一般人工產品的機件一樣,時間一長就要出毛病。軟體則相反,時間越長越可靠。因為潛藏的錯誤陸續被發現並排除,它又沒有磨損、氧化、松動等問題。所以,計算機的可靠性是指分別研究硬體的可靠性和軟體的可靠性。

(1)計算機網路知識概念總結擴展閱讀

商業運用。

1、主要是實現資源共享(resource sharing)最終打破地理位置束縛(tyranny of geography),主要運用客戶-伺服器模型(client-server model)。

2、提供強大的通信媒介(communication medium)。如:電子郵件(E-mail)、視頻會議。

3、電子商務活動。如:各種不同供應商購買子系統,然後在將這些部件組裝起來。

4、通過Internet與客戶做各種交易。如:書店、音像在家裡購買商品或者服務。

❷ 計算機網路的概念

1.計算機網路是通信線路和通信設備將分布在不同地點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系統互相連接起來,在網路軟體(網路操作系統和網路協議)的支持下實現彼此之間的數據通信和資源共享的系統。
2.區域網(LAN)、城域網(MAN)、廣域網(WAN)。
3. 1)資源的共享;2)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和可用性;3)集中管理和分布處理;4)快速的遠程通信功能;5)綜合信息服務。
4.TCP/IP協議(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叫做傳輸控制/網際協議,又叫網路通訊協議,這個協議是Internet國際互聯網路的基礎。TCP/IP是網路中使用的基本的通信協議。雖然從名字上看TCP/IP包括兩個協議,傳輸控制協議(TCP)和網際協議(IP),但TCP/IP實際上是一組協議,它包括上百個各種功能的協議,如:遠程登錄、文件傳輸和電子郵件等,而TCP協議和IP協議是保證數據完整傳輸的兩個基本的重要協議。通常說TCP/IP是Internet協議族,而不單單是TCP和IP。

❸ 計算機網路基本概念

1、含義:計算機網路是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2、產生和發展:計算機網路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誕生階段,20世紀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計算機網路以單個計算機為中心;形成階段,20世紀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以多個主機通過通信線路互聯;互聯互通階段,計算機網路具有統一的網路體系結構並遵守國際標准;高速網路技術階段,發展為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互聯網。

3、分類:分為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無線網。

4、功能:數據通信是計算機網路的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利用數據傳輸技術在兩個終端之間傳遞數據信息;資源共享;集中管理;實現分布式處理;負荷均衡。

5、應用:主要體現在商業、家庭。移動用戶方面的應用。商業方面,提供通信媒介,如電子郵件、視頻會議;電子商務活動;通過Internet與客戶做各種交易,如書店、音像。家庭運用包括訪問遠程信息、個人通信、互動式娛樂等。

(3)計算機網路知識概念總結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的性能指標

1、速率

計算機網路中最重要的一個性能指標。根據每幀圖像存儲時所佔的比特數和傳輸比特率,可以計算數字圖像信息傳輸的速度。位元組(Byte)是構成信息的單位,在計算機中作為處理數據的基本單位,1位元組等於8位,即 1 Byte = 8 bits。

2、帶寬

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網路中某一點的最高數據率,常用的單位為bps(又稱為比特率,bit per second,每秒多少比特)。在日常生活中中描述帶寬時常常把bps省略掉,例如:帶寬為4M,完整的稱謂應為4Mbps。

3、吞吐量

對網路、設備、埠、虛電路或其他設施,單位時間內成功地傳送數據的數量。吐量的大小主要由網路設備的內外網口硬體,及程序演算法的效率決定,尤其是程序演算法。

如何掌握計算機網路基本概念

工具/材料 計算機基礎知識
01
掌握計算機網路的基本分類形式,可以按照分布范圍、拓撲結構以及其它分類形式來列舉,當然掌握這些知識點的前提是知道計算機網路包含著硬體、軟體和協議三部分內容,協議也是分為國際標准和公認標准兩種形式,,正是有了這些內容才能計算機能夠涵蓋全世界的互聯網。
02
掌握OSI/RM分層形式,也稱為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從上往下分別是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路層、數據鏈路層,以及物理層,前四層是高層范圍,是用來處理數據的,後三層則是底層,用來通信,最簡單的物理層就是指我們平常提到的網線、光纖。
03
掌握TCP/IP,也稱為網際網路傳輸協議,說白了就是分層減少到只有四層,分別是應用層、傳輸層、互聯網層和網路介面層,這個網際網路傳輸協議也是平常我們經常會聽到的一個計算機術語,是屬於比較重要的一個知識點。
04
掌握OSI和TCP/IP協議之間的區別,說到底其實是後者將前者的有些層進行總結,減少內容層的區分,但實際功能還是原來的那些,只不過將有些分層的功能整合到一個層而已,而對應的主要協議也是能夠說明其中的功能區分。
05
掌握主要協議的含義內容,最為常見的HTTP是有關網址的信息,而FTP是關於傳輸文件的,DNS則是用來解析網址的,TELNET則是用來遠程登錄的,TCP代表著傳輸控制協議,都是盡可能地豐富互聯網上的「互聯」功能。
特別提示
計算機基本概念要從最基礎的開始學起,系統性學習更有利掌握。

❺ 專升本計算機基礎知識點歸納有哪些

專升本計算機基礎知識點歸納如下:

一、建立對信息安全的正確認識。

二、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要素和慣例。

三、清楚可能面臨的威脅和風險信息安全所面臨的威脅來自於很多方面。這些威脅大致可分為自然威脅和人為威脅。

四、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

1、良好的密碼設置習慣。

2、網路和個人計算機安全。

3、電子郵件安全。

4、列印機和其他媒介安全。

5、物理安全。

五、網路道德概念及涉及內容

計算機網路道德是用來約束網路從業人員的言行,指導他們的思想的一整套道德規范。計算機網路道德可涉及到計算機工作人員的思想意識、服務態度、業務鑽研、安全意識、待遇得失及其公共道德等方面。

六、網路的發展對道德的影響

1、淡化了人們的道德意識。

2、沖擊了現實的道德規范。

3、導致道德行為的失范。

七、網路信息安全對網路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

1、要求人們的道德意識更加強烈,道德行為更加自主自覺。

2、要求網路道德既要立足於本國,又要面向世界。

3、要求網路道德既要著力於當前,又要面向未來。

❻ 大學計算機基礎知識點歸納是什麼

計算機系統的構成:一個完整的計算機系統是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組成。

計算機硬體系統的五個基本組成部分:輸入設備、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出設備。

硬體是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五部分組成。

其中:中央處理器(簡稱 CPU)=運算器+控制器;主機=中央處理器+主存儲器。

軟體是指各類程序和數據,計算機軟體包括計算機本身運行所需要的系統軟體和用戶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應用軟體。

一、計算機發展趨勢

巨型化:計算速度更快,存儲容量更大,功能更完善,可靠性更強。

微型化:從台式機向使攜機,掌上機,膝上機發展,價格低廉,方便使用,軟體豐富。

網路化:利用現代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把分布在不同地點的計算機互聯起來,按照網路協議互相通信,以共享軟體,硬體及數據資源。

智能化:計算機模擬人的感覺和思維過程的能力。

二、微型計算機主要技術指標

時鍾主頻:指CPU 的時鍾頻率,它的高低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計算機速度的高低,以吉赫茲GHZ為單位。

r運算速度:MIPS 百萬次每秒,指每秒鍾所能執行的加法指令數目。

存儲容量:內存,外存。

字長:指計算機運算部件一次能同時處理的二進制數據位數;存取周期:指CPU 從內存儲器中存取數據所需的時間。

三、什麼叫操作系統,操作系統的主要管理功能

介於硬體和應用軟體之間的一個系統軟體,直接運行於裸機,是對計算機硬體系統的第一次擴充,負責管理計算機中各種軟硬體資源並控制各類軟體運行,是人與計算機之間通信的橋梁處理器管理。處理機管理、文件管理、作業管理、存儲管理、設備管理。

四、什麼是計算機網路

計算機網路是把分布在不同地點的具有獨立操作系統的計算機,利用通信線路物理地連接起來,按照網路協議相互通信,以共享軟體、硬體和數據資源為目標的系統。

五、簡述Excel中文件、工作簿、工資表和單元格之間的關系

一個工作薄即為一個Excel文件。一個工作薄由若干個工作表組成。一個工作表由多個單元格組成。

六、WORD文檔的對齊方式有哪五種?默認的對齊方式是什麼?

五種對齊方式:「左對齊」「兩端對齊」、「居中」、「右對齊」「分散對齊」。

默認的對齊方式:「左對齊」。

七、在WORD窗口的水平標尺上提供了縮進標記,試寫出它可實現的四種縮進方式

左縮進、右縮進、首行縮進、懸掛縮進。

八、計算機硬體的基本組成是什麼?試述各部件的主要功能

(1)硬體系統組成: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

(2)主要功能:運算器:對數字信息進行運算和加工的部件,算術邏輯運算,ALU(算術邏輯單元)。

❼ 計算機網路的概念;常用網路設備哪些

電腦構成有主機、顯示器、鍵盤、滑鼠、音箱。還有列印機和掃描儀,是電腦重要的輸出、輸入設備。

主機,是電腦最主要的設備,相當於人的大腦一樣,幾乎所有的文件資料和信息都由它控制,您需要電腦完成的工作也都由它主要負責,它還要給其他的電腦設備分配工作,其他的設備因此也都叫做外圍設備。主機具體如何工作,我們在後面再詳細介紹。

顯示器,是電腦主要的輸出設備,它的重要任務是將主機的所思所想的結果展示在大家面前,它由一根視頻電纜與主機的顯示卡相連。以前,大家多用14英寸(屏幕對角線的長度,1英寸=2.56cm)的球面顯示器,由於電腦及其相關設備的飛速發展,現在15英寸的顯示器也已逐漸在退出主流地位。目前17英寸的彩顯已非常流行,成為主流配置的趨勢日趨明顯。平面直角顯示器的屏幕幾乎在一個平面上,再也不象以前的顯示器那樣中間凸起,畫面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大量純平面的顯示器也已上市,這許多新型顯示器在考慮了實用的同時,也更符合綠色環保要求,使電腦用戶的視覺感觀得到最好的保護和最大的享受。

鍵盤,它的功能跟顯示器相反,負責對主機系統的「輸入」,用戶對電腦的工作要求。用戶的指令必須通過它才能告訴主機電腦的「腦」。通過它,電腦才知道要做什麼。而且目前鍵盤對電腦來說還是一個不可替代的輸入設備。

滑鼠,隨著Windows圖形操作界面的流行,很多命令和要求已基本上不需再用鍵盤輸入,只要通過操作滑鼠的左鍵或右鍵就能告訴電腦要做什麼。因此,雖然很小的滑鼠,卻給電腦使用者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和許多的樂趣。

音箱,為了適應電腦多媒體化的需要,現在,有聲有畫的多媒體電腦家族越來越壯大,為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增添了很多的色彩,同時也成了吸引很多電腦愛好者的原因,主機的聲音通過音效卡傳送給音箱,再由音箱表達出來,真正把多媒體的效果體現出來。

列印機,跟電腦關系很緊密。與顯示器一樣,列印機也是一種常用的輸出設備,通過一根並口電纜與主機後面的並行口相連。列印機有三種類型:針式列印機、噴墨列印機和激光列印機,其性能是逐級遞增的。

為了更好地理解電腦是如何工作的,我們需要再花點時間重點了解一下電腦的主機。我們拆散主機,它的主要構件就是主機板、內存條、硬碟驅動器、軟盤驅動器、光碟驅動器、音效卡、顯示卡及數據機。

主機板,是一台主機的骨架,大多數設備都得通過它連在一起; CPU,英文名叫Central Processing Unit,意思就是中央處理器,它是主機的心臟,統一指揮調度電腦的所有工作。平常大家說的486、586、奔騰、PII、Celron就是指不同的CPU。

內存,英文名叫 Read Arandom Memory,簡稱RAM,是電腦工作過程中貯存數據信息的地方,它的單位叫做「兆」位元組,用「M」表示(1M = 1024K,1K = 1024位元組,1個漢字占兩個位元組,1M 大約相當於50萬漢字),一般大家都省略了「位元組」兩個字,只稱「兆」。現在的機器一般都安裝32M或64M的內存。

硬碟,是平時安裝各種軟體和存貯文件的地方,相當於主機的肚子,用戶的 Windows98,各種游戲軟體或是文件信函全放裡面,以前硬碟容量較少,只有幾百兆,目前一般都有 6G、8G 或 10G 以上的大容量(1G = 1024M),而且目前已經出現了20G及以上的硬碟,是真正的海量存儲器。

軟碟機,分3.5英寸和5英寸兩種,目前常用的都是 3.5英寸軟碟機,可讀寫3.5英寸軟盤,3.5英寸軟盤有1.44M位元組的容量,您可以用軟盤復制一些不太大的程序和文件用以隨身攜帶,或拷貝一個文件和另外一台電腦進行文件交換,還可以把主要的文件信息備份一份在軟盤上,以防電腦出故障時丟失數據。

光碟機,也叫做CD-ROM驅動器,意思就是只讀光碟驅動器(只能讀,不能寫),一張 CD-ROM光碟一般能存放 650M 左右的數據,可以用來存放一些大型的軟體,假如沒有它,現在很多的大型軟體如WIN98、 Office 2000 等,用3.5英寸的軟碟機要裝多少張呢。

光碟機的一個主要性能指標是「倍速」,倍速是以每秒從光碟機讀取150K位元組為基準計算的。兩倍速即表示每秒可從光碟機讀取2x150K=300K位元組(1K=1024位元組),目前常用的光碟機已經能達到32倍速或48倍速,百倍速光碟機也快上市了。

顯示卡,是一種常見的電腦擴展卡,它負責將主機運算和處理的結果和主機的狀態告訴顯示器。

音效卡,負責將主機處理出來的聲音讓音箱(或揚聲器)「說」出來。

主機的構成和各組件的分工已經簡單介紹完了,電腦和它的一些外圍設備列印機也作了介紹,現在我們總結一下前面的內容。電腦中最主要的部件或設備是主機,用來顯示電腦的工作情況的設備是顯示器,向主機輸送命令的主要設備是鍵盤。電腦的輔助設備有:滑鼠、手寫板等。使我們能夠聽到電腦所發出的聲音的設備是音箱;我們只需通過各種電纜把它們連起來,就可以得到一台我們平時所說的完整的電腦。

計算機網路常用設備的作用

1、中繼器

中繼器是一種解決信號傳輸過程中放大信號的設備,它是網路物理層的一種介質連接設備。由於信號在網路傳輸介質中有衰減和雜訊,使有用的數據信號變得越來越弱,為了保證有用數據的完整性,並在一定范圍內傳送,要用中繼器把接收到的弱信號放大以保持與原數據相同。使用中繼器就可以使信號傳送到更遠的距離。

2、集線器

集線器是一種信號再生轉發器,它可以把信號分散到多條線上。集線器的一端有一個介面連接伺服器,另一端有幾個介面與網路工作站相連。集線器介面的多少決定網路中所連計算機的數目,常見的集線器介面有8個、12個、16個、32個等幾種。如果希望連接的計算機數目超過HUB的埠數時,可以採用HUB或堆疊的方式來擴展。

3、網關

網關(Gateway)是連接兩個不同網路協議、不同體系結構的計算機網路的設備。網關有兩種:一種是面向連接的網關,一種是無連接的網關。

網關可以實現不同網路之間的轉換,可以在兩個不同類型的網路系統之間進行通信,把協議進行轉換,將數據重新分組、包裝和轉換。

4、網橋

網橋(Bridge)是網路結點設備,它能將一個較大的區域網分割成多個網段,或者將兩個以上的區域網(可以是不同類型的區域網)互連為一個邏輯區域網。網橋的功能就是延長網路跨度,同時提供智能化連接服務,即根據數據包終點地址處於哪一個網段來進行轉發和濾除。

5、路由器

路由器(Router)是連接區域網與廣域網的連接設備,在網路中起著數據轉發和信息資源進出的樞紐作用,是網路的核心設備。當數據從某個子網傳輸到另一個子網時,要通過路由器來完成。路由器根據傳輸費用、轉接時延、網路擁塞或信源和終點間的距離來選擇最佳路徑。

6、交換器

交換器是一種可以根據要傳輸的網路信息構造自己的「轉發表」,做出轉發決策的設備。交換器是20世紀90年代出現的新設備,它的出現解決了區域網中網段劃分之後,網段中子網必須依賴路由器進行管理的局面,還解決了傳統路由器低速、復雜、昂貴所造成的網路瓶頸問題。

7、數據機

數據機是一種能夠使電腦通過電話線同其他電腦進行通信的設備。因為電腦採用數字信號處理數據,而電話系統則採用模擬信號傳輸數據。為了能利用電話系統來進行數據通信,必須實現數字信號與模擬式的互換。

數據機的功能由三個因素來確定:速率、錯誤糾正和數據壓縮。目前市場上的數據機重要有四種:外置數據機、內置數據機、PCMCIA卡式數據機(主要用於筆記本電腦)、電纜數據機。

數據機具有兩個功能:一是調制和解調功能,二是提供硬體糾錯、硬體壓縮、通信協議等功能。當這兩個功能都是由固化在數據機中的硬體晶元來完成時,即其所有功能都由硬體完成,這種數據機俗稱為硬「貓」。目前大多數的數據機都是硬「貓」。

❽ 總結歸納計算機網路有哪些功能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信息交換、資源共享、分布式處理。
⑴信息交換
這是計算機網路最基本的功能,主要完成計算機網路中各個節點之間的系統通信。用戶可以在網上傳送電子郵件、發布新聞消息、進行電子購物、電子貿易、遠程電子教育等。
⑵資源共享
所謂的資源是指構成系統的所有要素,包括軟、硬體資源,如:計算處理能力、大容量磁碟、高速列印機、繪圖儀、通信線路、資料庫、文件和其他計算機上的有關信息。由於受經濟和其他因素的制約,這些資源並非(也不可能)所有用戶都能獨立擁有,所以網路上的計算機不僅可以使用自身的資源,也可以共享網路上的資源。因而增強了網路上計算機的處理能力,提高了計算機軟硬體的利用率。
⑶分布式處理
一項復雜的任務可以劃分成許多部分,由網路內各計算機分別協作並行完成有關部分,使整個系統的性能大為增強。
..

❾ 計算機的知識點

電腦硬體基礎知識
1.了解電腦的基本組成
一般我們看到的電腦都是由:主機(主要部分)、輸出設備(顯示器)、輸入設備(鍵盤和滑鼠)三大件組成。而主機是
電腦的主體,在主機箱中有:主板、CPU、內存、電源、顯卡、音效卡、網卡、硬碟、軟碟機、光碟機等硬體。
從基本結構上來講,電腦可以分為五大部分:運算器、存儲器、控制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
2.了解電腦系統
電腦系統分為硬體和軟體兩大部分,硬體相當於人的身體,而軟體相當於人的靈魂。
而硬體一般分為主機和外部設備,主機是一台電腦的核心部件,通常都是放在一個機箱里。而外部設備包括輸入設備(如鍵盤、
滑鼠)和輸出設備(如顯示器、列印機)等。
軟體一般分為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
3.組裝一台電腦需要選購哪些基本部件
(1)、機箱,一般電腦的主要零件都放在這里。
(2)、顯示器,用來看電腦的工作過程,要不然,你都不知道電腦究竟在做什麼。
(3)、鍵盤和滑鼠,向電腦輸入有用的命令,讓它去為我們工作。
(4)、主板,這是一塊很重要的東西,雖然它長得有點「丑」,這里是決定你這台電腦性能的重要零件之一哦。
(5)、內存,當電腦工作時,電腦會在這里存上存儲數據,相當於人的記憶。
(6)、CPU,也稱中央處理器,是電腦運算和控制的核心。
(7)、顯卡,電腦通過這個玩意傳送給顯示器。
(8)、音效卡,電腦通過這個玩意傳送聲音給音箱的哦。
(9)、硬碟,平常人們常說我的硬碟有多少G多少G,就是指這個硬碟的容量,而G數越多能裝的東西便越多。
(10)、軟碟機,就是插軟盤的玩意,現在一般都用3.5英寸的,古老年代用5.25英寸的,現在我們去買人家都不賣了。
(11)、光碟機,聽CD當然少不了這個,有時候你要安裝某些軟體都是在光碟上的,所以這個用處太大。
(12)、電源,主要用於將220V的外接電源轉換為各種直流電源,供電腦的各個部件使用
4. 如何評價一台電腦的好和壞
當然,一台電腦的好壞,是要從多方面來衡量的,不能僅看其中某個或者幾個性能指標。而一般評價一台電腦的好壞的
性能指標有如下幾種:
(1)、CPU的類型和時鍾頻率
這是電腦最主要的性能指標,它決定了一台電腦的最基本性能。以前我們常說的286、386、486、586、686等就是
按CPU的型號來叫的。
時鍾頻率是一台電腦按固定的節拍來工作的一種衡量方法吧,又稱為主頻,時鍾頻率越高,時鍾周期就越短,它執行指令
所需要的時間便越短,運算速度就越快。
(2)、內存的容量
內存的單位是MB,平常人們總說我的內存有多少多少MB就是指這個,如32MB、64MB、128MB、256MB等,一台電腦,
它的內存容量越大,則電腦所能處理的任務可以越復雜,速度也會越快。
(3)、外部設備的配置情況
高檔電腦一般都有軟好的顯示器、鍵盤、滑鼠、音箱等等。
(4)、運行速度
一台電腦的運行速度主要是由CPU和內存的速度所決定的。
(5)、匯流排類型
匯流排位數越多,機器性能越高。
(6)、兼容性
是否具有廣泛的兼容性,包括能否運行所有電腦上開發的各種應用軟體和接受電腦各類擴展卡

❿ 計算機網路技術

第一章 計算機網路概述
1.1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和發展歷史
1.1.1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
計算機網路是現代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是在地理上分散的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的計算機集合,這些計算機遵守共同的協議,依據協議的規定進行相互通信,實現網路各種資源的共享。
網路資源:所謂的網路資源包括硬體資源(如大容量磁碟、列印機等)、軟體資源(如工具軟體、應用軟體等)和數據資源(如資料庫文件和資料庫等)。
計算機網路也可以簡單地定義為一個互連的、自主的計算機集合。所謂互連是指相互連接在一起,所謂自主是指網路中的每台計算機都是相對獨立的,可以獨立工作。
1.1.2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歷史
課後小結:
1.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
2. 網路資源的分類.
課後作業:預習P2-P8.

第二講
教學類型:理論課
教學課題:1.2~1.3
教學目標:1.了解計算機網路的功能和應用;2. 了解計算機網路的系統組成
教學重點、難點:計算機網路的功能和應用;網路的系統組成
教學方法:教師講解、演示、提問;
教學工具:多媒體幻燈片演示

1.2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和應用
1.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
(1)實現計算機系統的資源共享
(2)實現數據信息的快速傳遞
(3)提高可靠性
(4)提供負載均衡與分布式處理能力
(5)集中管理
(6)綜合信息服務
2.計算機網路的應用
計算機網路由於其強大的功能,已成為現代信息業的重要支柱,被廣泛地應用於現代生活的各個領域,主要有:
(1)辦公自動化
(2)管理信息系統
(3)過程式控制制
(4)互聯網應用(如電子郵件、信息發布、電子商務、遠程音頻與視頻應用)
1.3計算機網路的系統組成
1.3.1 網路節點和通信鏈路
從拓撲結構看,計算機網路就是由若干網路節點和連接這些網路節點的通信鏈路構成的。計算機網路中的節點又稱網路單元,一般可分為三類:訪問節點、轉接節點和混合節點。
通信鏈路是指兩個網路節點之間承載信息和數據的線路。鏈路可用各種傳輸介質實現,如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纜、衛星、微波等。
通信鏈路又分為物理鏈路和邏輯鏈路。
1.3.2 資源子網和通信子網
從邏輯功能上可把計算機網路分為兩個子網:用戶資源子網和通信子網。
資源子網包括各種計算機和相關的硬體、軟體;
通信子網是連接這些計算機資源並提供通信服務的連接線路。正是在通信子網的支持下,用戶才能利用網路上的各種資源,進行相互間的通信,實現計算機網路的功能。
通信子網有兩種類型:
(1)公用型(如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
(2)專用型(如各類銀行網、證券網等)
1.3.3 網路硬體系統和網路軟體系統
計算機網路系統是由計算機網路硬體系統和網路軟體系統組成的。
網路硬體系統是指構成計算機網路的硬設備,包括各種計算機系統、終端及通信設備。
常見的網路硬體有:
(1)主機系統; (2)終端; (3)傳輸介質; (4)網卡;(5)集線器; (6)交換機; (7)路由器
網路軟體主要包括網路通信協議、網路操作系統和各類網路應用系統。
(1)伺服器操作系統
常見的有:Novell公司的NetWare、微軟公司的 Windows NT Server及 Unix系列。
(2)工作站操作系統
常見的有: Windows 95、Windows 98及Windows 2000等。
(3)網路通信協議
(4)設備驅動程序
(5)網路管理系統軟體
(6)網路安全軟體
(7)網路應用軟體
課後小結:
1.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和應用
2. 網路的系統組成
課後作業:預習P8-P10

第三講
教學類型:理論課
教學課題:1.4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教學目標:1.掌握計算機網路的分類;2. 了解計算機網路的定義和發展;3. 了解計算機網路的功能和應用;4. 了解計算機網路的系統組成
教學重點、難點:掌握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教學方法:教師講解、演示、提問;
教學工具:多媒體幻燈片演示
1.4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1.4.1 按計算機網路覆蓋范圍分類
由於網路覆蓋范圍和計算機之間互連距離不同,所採用的網路結構和傳輸技術也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計算機網路。
一般可以分為區域網(LAN)、城域網(MAN)、廣域網(WAN)三類。
1.4.2按計算機網路拓撲結構分類
網路拓撲是指連接的形狀,或者是網路在物理上的連通性。如果不考慮網路的的地理位置,而把連接在網路上的設備看作是一個節點,把連接計算機之間的通信線路看作一條鏈路,這樣就可以抽象出網路的拓撲結構。
按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可將網路分為:星型網、環型網、匯流排型網、樹型網、網型網。
1.4.3 按網路的所有權劃分
1.公用網
由電信部門組建,由政府和電信部門管理和控制的網路。
2.專用網
也稱私用網,一般為某一單位或某一系統組建,該網一般不允許系統外的用戶使用。
1.4.4 按照網路中計算機所處的地位劃分
(1)對等區域網
(2)基於伺服器的網路(也稱為客戶機/伺服器網路)。
課後小結:
1.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2.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和應用;3.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課後作業:(P10)1 、4、5、6

第四講
教學類型:理論課
教學課題:1.1計算機網路的定義和發展
教學目標:1. 了解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2. 了解數據傳輸方式
教學重點、難點:數據傳輸方式
教學方法:教師講解、演示、提問;
教學工具:多媒體幻燈片演示
教學內容與過程
導入:由現在的網路通訊中的一些普通關鍵詞引入新課
講授新課:(多媒體幻燈片演示或板書)
第二章 數據通信基礎
2.1 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
2.1.1 信息和數據
1.信息
信息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可以是對物質的形態、大小、結構、性能等全部或部分特性的描述,也可表示物質與外部的聯系。信息有各種存在形式。
2.數據
信息可以用數字的形式來表示,數字化的信息稱為數據。數據可以分成兩類:模擬數據和數字數據。
2.1.2 信道和信道容量
1.信道
信道是傳送信號的一條通道,可以分為物理信道和邏輯信道。
物理信道是指用來傳送信號或數據的物理通路,由傳輸及其附屬設備組成。
邏輯信道也是指傳輸信息的一條通路,但在信號的收、發節點之間並不一定存在與之對應的物理傳輸介質,而是在物理信道基礎上,由節點設備內部的連接來實現。
2.信道的分類
信道按使用許可權可分為專業信道和共用信道。
信道按傳輸介質可分為有線信道、無線信道和衛星信道。
信道按傳輸信號的種類可分為模擬信道和數字信道。
3.信道容量
信道容量是指信道傳輸信息的最大能力,通常用數據傳輸率來表示。即單位時間內傳送的比特數越大,則信息的傳輸能力也就越大,表示信道容量大。
2.1.3 碼元和碼字
在數字傳輸中,有時把一個數字脈沖稱為一個碼元,是構成信息編碼的最小單位。
計算機網路傳送中的每一位二進制數字稱為「碼元」或「碼位」,例如二進制數字10000001是由7個碼元組成的序列,通常稱為「碼字」。
2.1.4 數據通信系統主要技術指標
1.比特率:比特率是一種數字信號的傳輸速率,它表示單位時間內所傳送的二進制代碼的有效位(bit)數,單位用比特每秒(bps)或千比特每秒(Kbps)表示。
2.波特率:波特率是一種調制速率,也稱波形速率。在數據傳輸過程中,線路上每秒鍾傳送的波形個數就是波特率,其單位為波特(baud)。
3.誤碼率:誤碼率指信息傳輸的錯誤率,也稱誤碼率,是數據通信系統在正常工作情況下,衡量傳輸可靠性的指標。
4.吞吐量:吞吐量是單位時間內整個網路能夠處理的信息總量,單位是位元組/秒或位/秒。在單信道匯流排型網路中,吞吐量=信道容量×傳輸效率。
5.通道的傳播延遲:信號在信道中傳播,從信源端到達信宿端需要一定的時間,這個時間叫做傳播延遲(或時延)。
2.1.5 帶寬與數據傳輸率
1.信道帶寬
信道帶寬是指信道所能傳送的信號頻率寬度,它的值為信道上可傳送信號的最高頻率減去最低頻率之差。
帶寬越大,所能達到的傳輸速率就越大,所以通道的帶寬是衡量傳輸系統的一個重要指標。
2.數據傳輸率
數據傳輸率是指單位時間信道內傳輸的信息量,即比特率,單位為比特/秒。
一般來說,數據傳輸率的高低由傳輸每一位數據所佔時間決定,如果每一位所佔時間越小,則速率越高。
2.2 數據傳輸方式
2.2.1 數據通信系統模型
2.2.2 數據線路的通信方式
根據數據信息在傳輸線上的傳送方向,數據通信方式有:
單工通信
半雙工通信
雙工通信
2.2.3 數據傳輸方式
數據傳輸方式依其數據在傳輸線原樣不變地傳輸還是調制變樣後再傳輸,可分為基帶傳輸、頻帶傳輸和寬頻傳輸等方式。
1.基帶傳輸
2.頻帶傳輸
3.寬頻傳輸
課後小結:
1. 什麼是信息、數據?
2. 什麼是信道?常用的信道分類有幾種?
3. 什麼是比特率?什麼是波特率?
4. 什麼是帶寬、數據傳輸率與信道容量?
課後作業:(P20)二1、2、3、4、5、6

第五講
教學類型:理論課
教學課題:2.2~2.4
教學目標:1.理解數據交換技術;2. 理解差錯檢驗與校正技術
教學重點、難點:數據交換技術、差錯檢驗與校正技術
教學方法:教師講解、演示、提問;
教學工具:多媒體幻燈片演示
教學內容與過程:
導入:由現在的網路通訊中的一些普通關鍵詞引入新課
講授新課:(多媒體幻燈片演示或板書)
2.3 數據交換技術
通常使用四種交換技術:
電路交換
報文交換
分組交換
信元交換。
2.3.1 電路交換
電路交換(也稱線路交換)
在電路交換方式中,通過網路節點(交換設備)在工作站之間建立專用的通信通道,即在兩個工作站之間建立實際的物理連接。一旦通信線路建立,這對端點就獨占該條物理通道,直至通信線路被取消。
電路交換的主要優點是實時性好,由於信道專用,通信速率較高;缺點是線路利用率低,不能連接不同類型的線路組成鏈路,通信的雙方必須同時工作。
電路交換必定是面向連接的,電話系統就是這種方式。
電路交換的三個階段:
電路建立階段
數據傳輸階段
拆除電路階段
2.3.2 報文交換
報文是一個帶有目的端信息和控制信息的數據包。報文交換採取的是「存儲—轉發」(Store-and-Forward)方式,不需要在通信的兩個節點之間建立專用的物理線路。
報文交換的主要缺點是網路的延時較長且變化比較大,因而不宜用於實時通信或互動式的應用場合。
在 20 世紀 40 年代,電報通信也採用了基於存儲轉發原理的報文交換(message switching)。
報文交換的時延較長,從幾分鍾到幾小時不等。現在,報文交換已經很少有人使用了。
2.3.3 分組交換
分組交換也稱包交換,它是報文交換的一種改進,也屬於存儲-轉發交換方式,但它不是以報文為單位,而是以長度受到限制的報文分組(Packet)為單位進行傳輸交換的。分組也叫做信息包,分組交換有時也稱為包交換。
分組在網路中傳輸,還可以分為兩種不同的方式:數據報和虛電路。
分組交換的優點
高效 動態分配傳輸帶寬,對通信鏈路是逐段佔用。
靈活 以分組為傳送單位和查找路由。
迅速 必先建立連接就能向其他主機發送分組;充分使用鏈路的帶寬
可靠 完善的網路協議;自適應的路由選擇協議使網路有很好的生存性
2.3.4 信元交換技術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非同步傳輸模式)
ATM是一種面向連接的交換技術,它採用小的固定長度的信息交換單元(一個53Byte的信元),話音、視頻和數據都可由信元的信息域傳輸。
它綜合吸取了分組交換高效率和電路交換高速率的優點,針對分組交換速率低的弱點,利用電路交換完全與協議處理幾乎無關的特點,通過高性能的硬體設備來提高處理速度,以實現高速化。
ATM是一種廣域網主幹線的較好選擇。
2.4 差錯檢驗與校正
數據傳輸中出現差錯有多種原因,一般分成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內部因素有噪音脈沖、脈動噪音、衰減、延遲失真等。
外部因素有電磁干擾、太陽噪音、工業噪音等。
為了確保無差錯地傳輸,必須具有檢錯和糾錯的功能。常用的校驗方式有奇偶校驗和循環冗餘碼校驗。
2.4.1 奇偶校驗
採用奇偶校驗時,若其中兩位同時發生錯誤,則會發生沒有檢測出錯誤的情況。
2.4.2 循環冗餘碼校驗。
這種編碼對隨機差錯和突發差錯均能以較低的冗餘充進行嚴格的檢查。
課後小結:
1. 數據通信的的一些基本知識
2. 三種交換方式的基本工作原理
3. 兩種差錯校驗方法:奇偶校驗和循環冗餘校驗
課後作業:(P20)二7、8、9

第六講
教學類型:復習課
教學課題:第一章與第二章
教學目標:通過復習掌握第一、二章的重點
教學重點、難點:第一、二章的重點
教學方法:教師講解、演示、提問;
教學工具:多媒體幻燈片演示
教學內容:第一、二章的內容

第七講
教學類型:測驗一

第八講
教學類型:理論課
教學課題:第三章 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
教學目標:1. 掌握幾種常見網路拓撲結構的原理及其特點;2. 掌握ISO/OSI網路參考模型及各層的主要功能
教學重點、難點:1. 掌握幾種常見網路拓撲結構的原理及其特點;2. 掌握ISO/OSI網路參考模型及各層的主要功能
教學方法:教師講解、演示、學生認真學習並思考、記憶;教師講授與學生理解協調並重的教學法
教學工具:多媒體幻燈片演示
教學內容與過程
導入:提問學生對OSI的七層模型和TCP/IP四層模型的理解。
引導學生總結重要原理並認真加以研究。
教師總結歸納本章重要原理的應用,進入教學課題。
講授新課:(多媒體幻燈片演示或板書)
第三章 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
3.1 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
3.1.1 什麼是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
網路拓撲是指網路連接的形狀,或者是網路在物理上的連通性。
網路拓撲結構能夠反映各類結構的基本特徵,即不考慮網路節點的具體組成,也不管它們之間通信線路的具體類型,把網路節點畫作「點」,把它們之間的通信線路畫作「線」,這樣畫出的圖形就是網路的拓撲結構圖。
不同的拓撲結構其信道訪問技術、網路性能、設備開銷等各不相同,分別適應於不同場合。它影響著整個網路的設計、功能、可靠性和通信費用等方面,是研究計算機網路的主要環節之一。
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主要是指通信子網的拓撲結構,常見的一般分為以下幾種:
1.匯流排型;2.星型;3.環型;4.樹型;5.網狀型
3.1.2 匯流排型拓撲結構
匯流排結構中,各節點通過一個或多個通信線路與公共匯流排連接。匯流排型結構簡單、擴展容易。網路中任何節點的故障都不會造成全網的故障,可靠性較高。
匯流排型結構是從多機系統的匯流排互聯結構演變而來的,又可分為單匯流排結構和多匯流排結構,常用CSMA/CD和令牌匯流排訪問控制方式。
匯流排型結構的缺點:
(1)故障診斷困難;(2)故障隔離困難;(3)中繼器等配置;(4)實時性不強
3.1.3 星型拓撲結構
星型的中心節點是主節點,它接收各分散節點的信息再轉發給相應節點,具有中繼交換和數據處理功能。星型網的結構簡單,建網容易,但可靠性差,中心節點是網路的瓶頸,一旦出現故障則全網癱瘓。
星型拓撲結構的訪問採用集中式控制策略,採用星型拓撲的交換方式有電路交換和報文交換。
星型拓撲結構的優點:
(1)方便服務;(2)每個連接只接一個設備;(3)集中控制和便於故障診斷;(4)簡單的訪問協議
星型拓撲結構的缺點:
(1)電纜長度和安裝;(2)擴展困難;(3)依賴於中央節點
3.1.4 環型拓撲結構
網路中節點計算機連成環型就成為環型網路。環路上,信息單向從一個節點傳送到另一個節點,傳送路徑固定,沒有路徑選擇問題。環型網路實現簡單,適應傳輸信息量不大的場合。任何節點的故障均導致環路不能正常工作,可靠性較差。
環型網路常使用令牌環來決定哪個節點可以訪問通信系統。
環型拓撲結構的優點:
(1)電纜長度短;(2)適用於光纖;(3)網路的實時性好
環型拓撲結構的缺點:
(1)網路擴展配置困難;(2)節點故障引起全網故障;(3)故障診斷困難;(4)拓撲結構影響訪問協議
3.1.5 其他類型拓撲結構
1.樹型拓撲結構
樹型網路是分層結構,適用於分級管理和控制系統。網路中,除葉節點及其聯機外,任一節點或聯機的故障均隻影響其所在支路網路的正常工作。
2.星型環型拓撲結構
3.1.6 拓撲結構的選擇原則
拓撲結構的選擇往往和傳輸介質的選擇和介質訪問控制方法的確定緊密相關。選擇拓撲結構時,應該考慮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
(1)服務可靠性; (2)網路可擴充性; (3)組網費用高低(或性能價格比)。
3.2 ISO/OSI網路參考模型
建立分層結構的原因和意義:
建立計算機網路的根本目的是實現數據通信和資源共享,而通信則是實現所有網路功能的基礎和關鍵。對於網路的廣泛實施,國際標准化組織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經過多年研究,在1983年提出了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OSI/RM(Reference Model of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這是一個定義連接異種計算機的標准主體結構,給網路設計者提供了一個參考規范。
OSI參考模型的層次
OSI參考模型共有七層,由低到高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1.OSI參考模型的特性
(1)是一種將異構系統互聯的分層結構;
(2)提供了控制互聯系統交互規則的標准骨架;
(3)定義了一種抽象結構,而並非具體實現的描述;
(4)不同系統上的相同層的實體稱為同等層實體;
(5)同等層實體之間的通信由該層的協議管理;
(6)相鄰層間的介面定義了原語操作和低層向上層提供的服務;
(7)所提供的公共服務是面向連接的或無連接的數據服務;
(8)直接的數據傳送僅在最低層實現;
(9)每層完成所定義的功能,修改本層的功能並不影響其它層。
2.有關OSI參考模型的技術術語
在OSI參考模型中,每一層的真正功能是為其上一層提供服務。在對這些功能或服務過程以及協議的描述中,經常使用如下一些技術術語:
(1)數據單元
服務數據單元SDU(Service Data Unit)
協議數據單元PDU(Protocol Data Unit)
介面數據單元IDU(Interface Data Unit)
服務訪問點SAP(Service Access Point)
服務原語(Primitive)
(2)面向連接和無連接的服務
下層能夠向上層提供的服務有兩種基本形式:面向連接和無連接的服務。
面向連接的服務是在數據傳輸之前先建立連接,主要過程是:建立連接、進行數據傳送,拆除鏈路。面向連接的服務,又稱為虛電路服務。
無連接服務沒有建立和拆除鏈路的過程,一般也不採用可靠方式傳送。不可靠(無確認)的無連接服務又稱為數據報服務。
3.2.1 物理層
物理層是OSI模型的最低層,其任務是實現物理上互連系統間的信息傳輸。
1.物理層必須具備以下功能
(1)物理連接的建立、維持與釋放;2)物理層服務數據單元傳輸;(3)物理層管理。
2.媒體和互聯設備
物理層的媒體包括架空明線、平衡電纜、光纖、無線信道等;
通信用的互聯設備如各種插頭、插座等;區域網中的各種粗、細同軸電纜,T型接/插頭,接收器,發送器,中繼器等都屬物理層的媒體和連接器。
3.2.2 數據鏈路層
數據鏈路可以粗略地理解為數據信道。數據鏈路層的任務是以物理層為基礎,為網路層提供透明的、正確的和有效的傳輸線路,通過數據鏈路協議,實施對二進制數據正確、可靠的傳輸。
數據鏈路的建立、拆除、對數據的檢錯、糾錯是數據鏈路層的基本任務。
1.鏈路層的主要功能
(1)鏈路管理;(2)幀的裝配與分解;(3)幀的同步;(4)流量控制與順序控制;(5)差錯控制;(6)使接收端能區分數據和控制信息;(7)透明傳輸;(8)定址
2.數據鏈路層的主要協議
(1)ISO1745-1975;(2)ISO3309-1984;(3)ISO7776
3.鏈路層產品
獨立的鏈路產品中最常見的是網卡,網橋也是鏈路產品。
數據鏈路層將本質上不可靠的傳輸媒介變成可靠的傳輸通路提供給網路層。在IEEE802.3情況下,數據鏈路層分成兩個子層:一個是邏輯鏈路控制,另一個是媒體訪問控制。
3.2.3 網路層
網路層是通信子網與資源子網之間的介面,也是高、低層協議之間的介面層。網路層的主要功能是路由選擇、流量控制、傳輸確認、中斷、差錯及故障的恢復等。當本地端與目的端不處於同一網路中,網路層將處理這些差異。
1.網路層的主要功能
(1)建立和拆除網路連接;
(2)分段和組塊;
(3)有序傳輸和流量控制;
(4)網路連接多路復用;
(5)路由選擇和中繼;
(6)差錯的檢測和恢復;
(7)服務選擇
2.網路層提供的服務
OSI/RM中規定,網路層中提供無連接和面向連接兩種類型的服務,也稱為數據報服務和虛電路服務。
3.路由選擇
3.2.4 傳輸層
傳輸層是資源子網與通信子網的介面和橋梁。傳輸層下面三層(屬於通信子網)面向數據通信,上面三層(屬於資源子網)面向數據處理。因此,傳輸層位於高層和低層中間,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它屏蔽了通信子網中的細節,實現通信子網中端到端的透明傳輸,完成資源子網中兩節點間的邏輯通信。它是負責數據傳輸的最高一層,也是整個七層協議中最重要和最復雜的一層。
1.傳輸層的特性
(1)連接與傳輸;(2)傳輸層服務
2.傳輸層的主要功能
3.傳輸層協議
3.2.5 會話層
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一起構成OSI/RM的高層,會話層位於OSI模型面向信息處理的高三層中的最下層,它利用傳輸層提供的端到端數據傳輸服務,具體實施服務請求者與服務提供者之間的通信,屬於進程間通信的范疇。
會話層還對會話活動提供組織和同步所必須的手段,對數據傳輸提供控制和管理。
1.會話層的主要功能;
(1)提供遠程會話地址;
(2)會話建立後的管理;
(3)提供把報文分組重新組成報文的功能
2.會話層提供的服務
(1)會話連接的建立和拆除;
(2)與會話管理有關的服務;
(3)隔離;
(4)出錯和恢復控制
3.2.6 表示層
表示層為應用層服務,該服務層處理的是通信雙方之間的數據表示問題。為使通信的雙方能互相理解所傳送信息的含義,表示層就需要把發送方具有的內部格式編碼為適於傳輸的比特流,接收方再將其解碼為所需要的表示形式。
數據傳送包括語義和語法兩個方面的問題。OSI模型中,有關語義的處理由應用層負責,表示層僅完成語法的處理。
1.表示層的主要功能
(1)語法轉換;(2)傳送語法的選擇;(3)常規功能
2.表示層提供的服務
(1)數據轉換和格式轉換;
(2)語法選擇;
(3)數據加密與解密;
(4)文本壓縮
3.2.7 應用層
OSI的7層協議從功能劃分來看,下面6層主要解決支持網路服務功能所需要的通信和表示問題,應用層則提供完成特定網路功能服務所需要的各種應用協議。
應用層是OSI的最高層,直接面向用戶,是計算機網路與最終用戶的介面。負責兩個應用進程(應用程序或操作員)之間的通信,為網路用戶之間的通信提供專用程序。
課後小結:
1.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的分類
2.OSI參考模型的層次
課後作業:預習P37~P39

第九講
教學類型:理論課
教學課題:3.3~3.4
教學目標:
1. 掌握共享介質方式的CSMA/CD和令牌傳遞兩種數據傳輸控制方式的基本原理
2. 了解幾種常見的網路類型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數據傳輸控制方式
教學方法:教師講解、演示、提問;
教學工具:多媒體幻燈片演示
教學內容與過程
導入:提問學生對OSI的七層模型和TCP/IP四層模型的理解。
引導學生總結重要原理並認真加以研究。
教師總結歸納本章重要原理的應用,進入教學課題。
講授新課:(多媒體幻燈片演示或板書
3.3 數據傳輸控制方式
數據和信息在網路中是通過信道進行傳輸的,由於各計算機共享網路公共信道,因此如何進行信道分配,避免或解決通道爭用就成為重要的問題,就要求網路必須具備網路的訪問控制功能。介質訪問控制(MAC)方法是在區域網中對數據傳輸介質進行訪問管理的方法。
3.3.1 具有沖突檢測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
沖突檢測/載波偵聽(CSMA/CD法)
CSMA/CD是基於IEEE802.3標準的乙太網中採用的MAC方法,也稱為「先聽後發、邊發邊聽」。它的工作方式是要傳輸數據的節點先對通道進行偵聽,以確定通道中是否有別的站在傳輸數據,若信道空閑,該節點就可以佔用通道進行傳輸,反之,該節點將按一定演算法等待一段時間後再試,並且在發送過程中進行沖突檢測,一旦有沖突立即停止發送。通常採用的演算法有三種:非堅持CSMA、1-堅持CSMA、P-堅持CSMA。
目前,常見的區域網,一般都是採用CSMA/CD訪問控制方法的邏輯匯流排型網路。用戶只要使用Ethernet網卡,就具備此種功能。

閱讀全文

與計算機網路知識概念總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益網路公司多少錢一股 瀏覽:971
網路新聞傳播應如何堅持新聞專業主義 瀏覽:160
家用無線網卡和網路攝像頭 瀏覽:954
pd共享網路 瀏覽:517
寶雞移動網路優化部 瀏覽:904
網路安全包含領域 瀏覽:159
舉辦網路安全培訓 瀏覽:288
重回出廠設置之後顯示網路異常 瀏覽:132
哪個網站有網路連接器 瀏覽:442
在中國多少人沉迷於網路 瀏覽:521
無線網路認證碼 瀏覽:653
少年行如何配置網路 瀏覽:393
榮耀6手機連接網路異常 瀏覽:798
信號網路哪個運營商好 瀏覽:983
上黨經濟開發區引進哪個網路公司 瀏覽:49
乾果網路用語什麼意思 瀏覽:969
手機就2g網路是手機壞了嗎 瀏覽:235
淘寶網路營銷策劃 瀏覽:384
網路有多少個英文 瀏覽:541
網路學什麼技術好 瀏覽:75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