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思政教育

計算機網路思政教育

發布時間:2022-06-12 09:33:26

『壹』 如何利用網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互聯網路的迅速發展,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方面也存在著獨特的優勢。
首先,互聯網的普遍使用將社會、家庭與學校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連為一體。通過網路,黨和國家的聲音、社會對學生的要求以及家長的希望可以共同作用於學生主體,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得原來相對狹小的教育空間變成了全社會的、開放性的教育空間,為全社會育人創造良好的網路系統環境和育人模式。
其次,互聯網系統極大地豐富了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資源。對於教育者來說,掌握大量正確的信息,了解社會的最新知識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必要條件。互聯網是一個大型的互動式多媒體高速計算機信息網路系統,它有效地將分散在各地的資源融為一體,使之成為大容量、高速度的數據傳輸系統。藉助於網路更新率很高的實時動態的信息和存儲量無限的資料庫,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大量有關信息資源中精選有針對性的、最新的時事材料、理論成果、名家高見、典型事例等,作為有說服力的教育材料,充實到教育內容中。這不僅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用事實來說話,增強教育效果,而且避免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直接的理論說教、灌輸方式帶來的枯燥乏味感,還有利於青年學生擴大視野、更新觀念。
第三,互聯網的虛擬性和即時性可使教育工作者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互聯網世界是一個虛擬社會,人人都可以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因此在虛擬的網路空間,人們反而更容易流露出內心的真實想法。對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來說,這意味著可以通過互聯網比較准確、及時地了解並掌握學生的思想狀況、情緒波動以及學習生活中的疑難問題,從而及時地釋疑解惑、化解矛盾,有助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最後,互聯網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網路的運用,大大提高了思想教育信息的傳播效率,多媒體技術使大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感知學習的效果,明顯優於單一感官感知的學習效果。特別是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為大學生提供了色彩艷麗的圖片、悅耳的音響、活潑的三維動畫及其它多媒體模擬畫面,猶如身臨其境,其效果是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所無法比擬的。

『貳』 輔導員如何利用網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准確把握和應對90後大學生特點,對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意義重大。重點是尋找90後大學生真正的心理需求,探究他們進行網路社交的最終目的。

營造師生互動的良好氛圍。輔導員與其工作對象通過經常性的網路在線或不在線的交流,逐漸會建立起一種虛擬空間的信任關系,學生會更加樂於通過網路來傾訴和交流,這種途徑使他們在交流過程中,能更自如,更加無拘無束。

『叄』 如何利用網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網路文明是高校特別是高師院校不容忽視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可以影響到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目前在網路上流行各種不文明現象,比如不文明用語、惡搞知名人士、有目的的人身攻擊等等。網路文明是建設網路和諧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高校的重點引導內容。我們應該抵制網路不文明現象,加強網路和諧的建設,積極引導大學生通過自律和學校的管理來杜絕不文明不和諧現象。

一、對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建設的建議
在接受傳統的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同時,高校已經開始積極地利用網路和大家進行溝通,以期待達到更好的效果。但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建設中還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及時更新內容,促進師生互動交流,創辦自己的品牌欄目等。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建設必須從解決學生們關切的實際問題出發,才能真正吸引和教育學生。我認為我們學校在這方面做得還行,但也是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二、互聯網所具有的特點及其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自身所具有的特點已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一)網路信息的開放性和聚集性在學生中容易產生群體性效應
傳統的媒體由於受客觀因素的影響,其覆蓋面小,影響范圍是有限的,並且通過管理容易實現宣傳尺度上的一致性。但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和校園網建設的不斷加快,大學生上網已成為非常普通而正常的事。由於網上信息已實現鏈接,任何敏感性信息和輿論都會在學生中產生廣泛的影響。因此,任何網路上的「風吹草動」都可能在社會上和高校學生中產生群體性效應。
(二)網路信息的多元性和虛擬性沖擊著高校思想教育的價值標准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依據社會主流意識形態,主要通過正面的價值導向來影響人的思想,從而達到塑造人、培養人的目的。而在虛擬的網路世界裡,各類信息良莠並存,且反映著多元化的價值形態。由於網路上沒有明確的價值參照物,使人在這樣的虛擬世界裡無法准確判斷真假、美醜、善惡,容易在這樣沒有確定的價值標准、沒有榜樣、沒有有序的意義世界和效信准則的信息海洋里,感到迷茫和困惑,從而導致價值觀混亂則成為必然。
(三)網路信息的互動性和平等性對傳統教育模式中教師主導地位提出挑戰
信息化時代,教育者所能壟斷的信息資源在減少,已不能保持與學生之間的較大信息落差,因此,教育者不再神秘,權威在逐漸削弱。同時,網路的互動性和平等性激發著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使很多學生不再輕易接受教育者的灌輸,學生更願意在平等互動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切,尋找各自所認同的觀點,發表自己的觀點和體會,這使傳統的單向傳輸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面臨嚴峻的挑戰。

三、開展有效網路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互聯網的出現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經歷著空前的變革,創建與其相適應的工作機制是改革的必然趨勢。在看到網路的發展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挑戰的同時,我們應看到網路技術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現代化的手段,拓展了工作的空間和渠道。例如,互聯網使信息傳播的速度、效果與范圍都有了顯著的提高,給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傳播平台,拓展了工作覆蓋面,使思想政治教育普及性更廣,影響更深遠。同時,網路技術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使其從文字媒體向多維視聽圖像媒體信息形式轉變,提高了教育的吸引力。因此,應對網路的強大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積極應對,主動出擊,變被動為主動,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切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適應信息化時代的要求,轉變思想政治教育的觀念和模式
互聯網的出現和發展,是信息化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對象的相互關系發生深刻變革,學生不再是無條件、被動的教育對象,而成為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積極活躍的一部分。這種形勢下,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應由傳統單一主導式向多元化互動式轉變,由教育主客體制向雙主體乃至多主體制轉化,因此,要求我們輔導員在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和交流。同時,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要從有形的管理向有形的管理和無形的教育引導相結合轉變,通過搭建一座有效的信息溝通橋梁,在潛移默化中對大學生進行以理想信念為核心、以愛國主義為重點、以道德建設為基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全方位、立體化思想政治教育。
(二)建立「網前、網上、網後」全過程教育體系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樹立系統的觀點,要充分認識大學生「網前、網上、網後」全過程教育是一個體系,是分別針對大學生網路行為的三個不同階段而實施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注意發揮這三種教育方式的各自優勢、克服其不足。對於網前、網上與網後教育,我們不能厚此薄彼,而要藉助於多種方式,即要加強網上與網後教育的結合,又充分利用網前教育的特點和優勢,根據教育環境、任務和對象的不斷變化,在教育時間、內容和方式的選用上使得網前教育、網上教育與網後教育各有側重,網前教育貴在預防,網上教育重在引導,網後教育則要在鞏固提高上多下功夫,從而構築起網前、網上、網後聯動,全時關注、全程覆蓋的教育體系,增強大學生網路思想政治教育的預見性、科學性、系統性和創造性。
(三)強化隊伍建設,打造一支高水平網路輔導員隊伍
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當前形勢下輔導員只有熟練掌握這項技術才能有效地開展工作。因此,高校應著手打造一支既精通計算機網路技術,又有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經驗的專兼職網路輔導員隊伍,這樣才能有效掌握網路空間的主動權,及時掌握學生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疏導和化解學生的迷茫和困惑,必要時他們可化名參加學生的網路活動,參與討論,掌握網路上的輿情,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肆』 如何實現網路思想政治教育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對接融洽

(一)網路信息內容的廣泛性和跨時空性,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空間得到空前地拓展。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需要大量的信息做支撐。當前普遍存在的問題卻是信息容量小,視野不夠開闊,內容陳舊單一,缺乏足夠的說服力、吸引力,大大減弱教育的實效性。而網路信息的傳播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它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科技、體育、衛生等各個領域,幾乎無所不包,從而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擴大了思想政治工作領域,為切實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開放性環境和廣闊的空間。網路信息的跨時空性主要是指信息傳播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每天24 小時都可以上網獲取各種信息,不同高校、不同地區乃至不同國家的人都可以通過網路共享資源,相互交流探討;這就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打破了時間空間上的限制,通過網路可以使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在真正意義上形成合力。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路可與政府機關、家庭、企業等相連,這為社會各界參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方便,有利於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強大合力。 (二)網路信息速度的快捷性和即時性,大大增強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時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貴在及時,忌放「馬後炮」,及時的關鍵是信息的收集、傳遞和使用要快,只有「快」,才能將工作做在前頭,取得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動權。計算機網路被喻為信息的「高速公路」,它的應用與快速發展為我們快速、便捷地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領域的信息提供了可能。由於信息傳遞的快捷,即使遠在萬里,也可以「當面」討論問題、交流思想、交換信息,克服了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所造成的障礙,縮短了時空距離,從而大大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信息資源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三)網路信息形式的靈活性和互動性,將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造新的渠道和手段。 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基本上是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張嘴,在網路信息時代很難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網路信息的傳播形式己不僅僅足文字,還包括聲音、圖片、動畫甚至是圖文、音像並茂的影視畫面,這種多媒體技術不僅給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方式、條件、效果等帶來全新的變化和拓展,而且可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感知,身臨其境,大大改變了沿襲多年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傳統方式和手段,學生在網上可以眼、耳、手、腦並用,達到最佳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四)網路信息使用的開放性和可選擇性,有利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育新模式。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將網路思想政治工作與而對而教育這種方法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改變以往在教育中的從屬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通過網路,學生可以自由地選擇教師和感興趣的話題,並與教師及其他學生之間建立起多向互動的學習教育網路。另外網路思想政治工作人機互動性強,可以突出學生為主體的特點,有助於加強人際溝通,充分體現大學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自我教育」、「自我幫助」的本質特徵。 二、網路化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代來的新挑戰 網路是一把雙刃劍,它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一)網路上各種有害信息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材構成嚴重威脅。 網路信息良莠混雜,很難得到嚴格的管理控制。這就使得網路既是一個信息的寶庫,同時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各種網路信息可謂五花 A.H,學術信息、娛樂信息、經濟信息以及各種各樣的反動、黃色、暴力信息、不健康的及低級趣味的網上游戲,甚至一些反科學、偽科學的信息混雜在一起,形形色色的網站、聊天室等使人目不暇接,一些信息垃圾不時的地發送到個人信箱里。大學生由於閱歷淺,好奇心強,思想不成熟,對一些不良的有害的信息往往缺乏警惕性和辨別能力,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腐蝕。網路又是沒有邊際的世界,各種社會力量都力圖占據一席之地,大學生可以輕易地接觸任何一種文化及思想觀點。由於我國網路信息建設的滯後,目前在信息流量上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佔95%,而我國則不足1%。這就形成了以西方思想和文化為核心的全球傳播體系。他們力圖通過網路進行意識形態的滲透,同我黨爭奪青少年一代。因此,處在網路時代這樣一個多元的世界文化圈,在大學生中如何堅持指導思想的一元化,如何培養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認真研究與解決的新課題,這個課題解決的如何,直接關繫到大學生能否成長成材,關繫到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二)網路化嚴重沖擊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3-作者固有的教育方法和技能。 互聯網的出現對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提出嚴峻挑戰,只靠教師站在講台做報告、讀文件的傳統宣傳教育已遠遠不能適應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了。在網路所構建的這樣一個平等的交互性的平台上,大學生的主體意識會被極大地調動起來,進而影響他們的認知方式和接受方式,這將對高校傳統的以權威性單向灌輸的教育方式產生十分突出的沖撞。在此影響下,傳統灌輸教育不僅不被學生輕易接受,甚至還可能產生逆反心理。此外,互聯網具有交互性及平等性,能隨時隨地公開地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對話,大學生們不再只是單方而地接受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灌輸,而是要求平等交流,這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權威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互聯網技術的出現,勢必要求高校政工隊伍及時更新知識結構,改變方式方法,增強利用網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技能。 (三)網路的虛擬性有可能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虛化。 網路是一個虛擬社會,猶如一雙無形的磁場深深吸引著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廣大莘莘學子。進入網路猶如步入了一個地球村。大學生在網路上的交往完全不同於傳統的社會交往,在網上,大學生的性別、年齡、身份等可以被掩蓋,使得網上交往更具隱蔽性、開放性和神秘感。傳統社會道德規范的約束力在網路上相對減弱,這同時也使教育工作者對大學生不易實施有效的監控,容易造成大學生道德意識的弱化。此外,在網路上大學生可超越時空限制,足不出戶而周遊世界,網上購物、網上交友、網上休閑,過著一種完全虛擬的生活,並且很容易在網上找到發揮作用的空間和各種各樣的「知己」,從而獲得為人處世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就可能陷入其中,引發不良的心理障礙。如人際關系障礙、人格障礙、感情糾葛、安全焦慮,象網路孤獨症、網路成癮症、早戀、網上暴力、欺詐、網上性愛、人格異化等。同時由於人與人的溝通和交往過多地依賴網路,直接見面的機會減少,導致了道德情感的冷漠,大學生在心理上會排斥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由於身份的不確定性和存在網路社會與現實社會雙重角色的不一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因此會覺得無所可為、無處可為,感到無從下手、無所適從,從而可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懸空。

『伍』 如何對學生進行網路思想政治教育

二十一世紀是電子信息化時代,所以網路成為了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進行交流和溝通的主要工具,並且運用網路最多的人群就是青少年,其中青少年中的大部分人是大學生。與此同時,現在很多大學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都是使用信息化教學或者多媒體教學,這就導致了學生們必須對網路有所了解。網路世界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它包含的東西很廣泛其中包括對大學生學習和生活有幫助的方面,也有對這些學生產生不良影響的方面。因此學校在進行網路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大學生進行必要的網路思想政治教育,以免有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誤入歧途。

一、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運用網路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大學生不能夠將不良信息分辨出來,從而受到不良信息的錯誤誘導作出對自身和社會有害的事情。

網路對於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給予這些學生很多方便的同時,也對這些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產生了很多不良影響。其中它的優點是既能夠為我們的學習開拓思維、擴展思維,也能夠使我們的生活圈子擴展到世界各地、便於我們隨時隨地的進行溝通、交流。同時網路具有這些優點的同時也暴露了相應的缺點,因為大學生對於各種食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很強,所以他們有些不良網站或者信息不能夠及時的區分,從而受到了一定的不良影響,阻礙了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其中一些反社會信息和有關黃、賭、毒的信息普遍存在於網路之中,這些網路信息對於現在好奇心超強的大學生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誘惑。雖然有些同學從來不進不良網站,但是部分非法信息和合法信息、真實信息和虛假信息混合在一起,讓學生很難分辨哪些網站沒有非法信息。還有就是網站上對於新聞或者國家事件進行評論的過程中,出現很多謠言或者虛假消息,這樣就會使得部分學生在思想和行動上作出錯誤決策。為了確保學生能夠通過網路學習健康、有用的知識,我們的學校或者相關的教育機構必須對於大學生的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將網路環境健康化,讓學生能夠在積極、健康的網路上更好地學習和生活。

2.部分學校對於大學生的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沒有完整的教學制度。

大學生的年齡一般在18歲以上,學校認為學生對於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已經有了一定的分辨能力,所以對於他們對於網路的使用情況沒有指定相應的嚴格制度和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這樣就導致了學生在網路中得到的負面或者不良影響不能夠被學校和老師及時的了解到,因此學校不能及時的採取措施進行防治和正確引導。最終導致經常上網的學生受到網路不良信息的影響,嚴重阻礙了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的健康成長。

3.大學生上網過度對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的危害。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學生上網的頻率越來越高、時間也越來越長,這樣就使得這些學生上網過度。長時間坐著上網減少了學生的鍛煉時間,同時也增加了學生各種疾病的發病率,比如:脊椎出現問題或者長時間上網導致視力下降等等各種問題。過度上網還可能使得學生的思維變得遲鈍,生物鍾紊亂並且對於外界事物會有排斥情緒。由於上網時間過長之後,學生就會沉迷於虛擬世界、逃離現實的生活和人們的交往。大學生無論是沉迷於網路游戲還是網上聊天之後,就會喪失自製力和意志力,變得頹廢不堪,經常出現翹課去網吧的情況,甚至有些同學為了去上網而不惜違反學校紀律。通過大學生不能正確使用網路進行學習和生活的後果來看,他們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以及課業學習都會受到很重大的影響,甚至會影響以後的工作和家人的生活。所以為了能夠凈化網路環境,最大程度的減少網路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和作用,我們需要開展正式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以後大學生能夠健康上網、快樂上網奠定了思想基礎。

二、採取相應的措施對大學生上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

1.通過各種方式宣傳健康上網的知識。

學校的選修課中適當的增添一些有關於健康上網的知識,或者通過開展各種知識講座宣傳怎樣健康上網的方法,也可以通過教授計算機專業知識的同時滲透一些健康上網的常識。

2.建立相應的網路監督隊伍。

在運用先進的網路技術或者軟體對學校的網路信息系統進行相應的監督和控制,主要是對於學生們的一些公共言論或者發帖進行監控,如果發現相關的違反國家法律或者學校紀律的言語或者行為,要及時地進行制止或者批評。

3.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緊密地結合起來。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對於他們的學習和成長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並且他們的心理是否健康是決定他們是否能夠健康上網的一個主要因素。假如大學生不能夠保持健康的心理進行學習和生活,即便擁有了很好的專業知識或者技能,他們也不能夠報效祖國、回報社會,甚至會作出危害社會的行為。所以應該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需要結合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學校應該對應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特徵來制定相應的教育體系,使得大學生通過正式的網路思想政治教育之後能夠在健康成長的道路上創造自己的一片天地。

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和學習帶來很多方便,但是它的廣泛應用也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挑戰,尤其是對於還沒有邁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網路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尤為重要了。在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每個階段,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需要對他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不同的成長階段對應不同的心理、觀點以及做法,從而對於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應該隨著年齡段的不同來改變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內容。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社會的發展和國家對學生的要求來進行教育,不僅能夠保持學生的政治思想積極、健康,也能夠確保學生思想與時俱進。

『陸』 如何有效地促進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相結合

1世紀是信息時代,以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通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已經廣泛地應用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作為知識經濟的先導產業,教育必須迅速走向網路化和數字化。這就要求各個學科教學的深化改革都必須依靠信息技術,使其適應信息社會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的需要,要求我們要特別重視信息技術與常規課程的整合, 由此可見:思想政治課教學信息化是信息社會對教學改革的客觀要求。在此,筆者想就信息時代的思想政治課教學淺談幾點看法。
一、信息時代思想政治課的特點
在迅猛發展的信息社會里,思想政治課有著自己的顯著特點。具體說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內容豐富
思想政治課的內容可謂博大精深,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政治、經濟、哲學、法律、文化、歷史,甚至理科類的各門學科也都有涉及。目前,教師和學生可以獲得的知識和資料更加豐富。但是,各種信息所帶來的影響是千變萬化的,這其中既有積極因素又會有消極因素。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信息來達到獲取知識的目的,怎樣才能使所獲取的知識引導人走向積極的一面,這是當前思想政治課教師面臨的一大難題。這不僅需要思想政治課教師有較強的信息獲取、分析和加工的能力,而且能教給學生這樣的能力。
(二) 與時俱進
思想政治課內容的一個很大特點就是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從而導致說明問題的素材也必須與時俱進。思想政治課素材變化之快是每一個政治課教師感受最深的,課本提供的各種數字和資料在今天迅息萬變的信息時代總顯得有點陳舊。如何在快速變化的眾多信息中找到適合教學所需的最新資料,如何最高效率的使自己的工作質量得到提高,如何讓學生學會在快速變化的信息社會里處變不驚,從中受益。這是信息時代的思想政治課教師面臨的又一難題。
在數字化、網路化的信息時代必須利用信息技術來加快思想政治課改革的力度和深度,運用信息化教學。使得思想政治課更快的適應信息社會的要求。
二、信息時代思想政治課教學工作的幾點做法
(一)利用豐富的網路材料,建立教學資源庫
針對思想政治學科的以上幾個特點,筆者認為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勢在必行。目前市面上能用於思想政治課信息化教學的軟體資源幾乎沒有,這是思想政治課進行信息化教學的一大困難,因此進行信息化教學,首先必須建立教學資源庫,經常從網路中收集各方面的教學資源,把能用於思想政治課信息化教學的資源,包括文本、圖片、音樂、影像等,分類存放,以便今後檢索調用。一般而言可以把資源庫歸為以下兩類:
(1)與課本內容相對應的資料庫。按課本內容分類組織資料,可以做到歸類目的明確、應用檢索方便。如按政治常識、經濟常識、哲學常識組成三個總目錄(或三個文件),再在各目錄中按課本的科目系統組織條目,將與之相關的網路材料存入相應的子條目、孫條目之中。以經濟常識為例,將之分為財政、稅收、銀行、儲蓄、保險、商品服務市場、消費者、世界性貿易金融組織和我國的對外貿易等條目,並進一步在各個子條目中又分解出相關知識點條目,如世界性貿易與金融組織中可分為WTO、IMF、WORLD BANK等。再將網上搜集到的材料納入其中相應條目之中。
(2)專題資料庫。將時事政治的背景資料按重大事件、熱點問題等組成

『柒』 網路環境下的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在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信息時代的網路媒介是傳播先進思想理念的重要平台,這種特殊的平台在信息交流方面占據著很大的優勢,能夠形成一種史無前例的網路信息環境。網路環境中的信息知識是不分國界、不分地區的,與人們的傳統認識、道德觀念也大不相同。網路環境對大學生的學習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我國許多高校紛紛加強校園網路建設,並將網路環境下大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作為重要的教育內容來對待。因為,網路像一把「雙刃劍」,給思想品德教育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我們必須充分認識網路環境下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復雜性,做好調查研究,不斷探索大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新對策。 一、網路環境下大學生思想品德的現狀 1.鑒別判斷能力下降,理想與價值觀迷失。當代大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較強,這主要歸因於學校和社會上的各種培訓、各類媒體、計算機網路、通訊網路、各種社團等獲取知識的渠道。大學生獲取的知識量已遠遠超出了學校教育的范圍,而且超乎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想像,但是,無論學生家長、教師,還是學生本人,由於對知識「爆炸當量」的心理准備不足,造成了大學生在不同程度上對知識鑒別、判斷能力的欠缺;同時,隨著價值取向的多元化,正確的價值選擇變得更加困難,直接導致大學生的價值沖突更加直接、更加劇烈;而世界各國、東西方價值觀念在學生頭腦中的碰撞也更加直接、更加激烈。 2.思想偏激,過於務實,缺少遠大理想。在社會網路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與外部社會的聯系日益密切,因而,他們的思維趨向越來越朝務實的方向發展。他們直接參加社會實踐的機會不多,對社會實踐的艱辛缺乏應有的了解,容易被一些社會假象所迷惑,甚至走向實用主義或現實主義的極端境地。少數學生只關心自己的就業和個人的利益,很少關心社會發展和民族生存,對政治和民生漠不關心,信奉實用主義和拜金主義;還有一些學生學習方向和目標不明,學習態度不端正,缺乏求知慾,在學習上不求創新,不願意參加班集體、學校組織的健康積極的校園文化活動,對學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動更是不熱心、不參與。 3.思想活躍,但缺乏理性思維。當代大學生思想單純、思維活躍、情緒化傾向明顯,面對網路上各種社會思潮,不同國家、民族、政黨的意見,他們勇於直面現實、批判現實。但由於其社會經驗不足,對中外歷史的感知膚淺,他們以自己的是非標准來評判社會上的一切,追求理想化。尤其是對於國外的思潮、觀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甚至毒品、色情等,他們缺乏客觀、正確的認識,也很少能夠站在社會和歷史背景的基礎上,對各種社會現象出現的根源進行理性的分析和探究。 4.過度強調自我,社會公德失范。大學生的自我評價很高,他們自我意識的覺醒與日俱增,他們渴望獨立,期盼一個沒有約束、完全屬於他們自己的足夠大的時空;由於長期生活在大家庭中,他們的獨立能力沒有得到應有的培養和鍛煉,心理素質滯後於身體素質,心理年齡落後於生理年齡,這使社會和家庭難以完全接受其渴望獨立的期盼。這就導致學生與學校、家庭、社會發生沖突,以及代溝的擴大,有些學生心胸狹隘,不懂得寬容和妥協;有些學生思想偏激,對學校的管理制度反感;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自我約束與自我管理能力差,對社會道德的約束產生抵觸。 5.思想網站功能缺乏,內容簡單,難以發揮思想教育的功能。雖然我國許多高校都已建立了思想品德教育網站,但是,這些網站還未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存在多種問題:如教育模式落後、教育方法簡單化、教育過程形式化,網站面目呆板,沒有感染力與親和力;網站上相關內容簡單羅列,信息面狹窄,或內容泛化,缺乏個性,影響力不大;功能簡單,針對性弱,有效性差,很難發揮應有的作用,甚至有些高校至今沒有開設思想品德教育的網路平台。 以上這些現狀與問題,都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亟待探索有效對策。 二、網路環境下大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 1.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高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應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讓大學生學會尊重人、關心人;要引導大學生認識社會、自覺適應社會,重視大學生的內在需要,根據他們的需要來組織設計和開展教育活動,因勢利導,使其自覺地接受思想教育;要考慮大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讓他們充分發揮個性優勢,形成獨立高尚的品格;要開展大學生自我教育,相信學生、依靠學生。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有助於滿足大學生不同層次的精神需求,提高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有助於發揮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 2.加強對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尤其重要,因為他們畢業後,不少人將成為當今科技信息與文化知識的重要載體,主要從事研究、創造知識與文化的精神勞動,他們必須遵循科學研究的道德規范,富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與追求真理的精神。由於網路功能強大,人們所做的每一項科學研究都會很快地傳到社會的各個角落,所以,網路上傳輸的內容一定要有益於社會進步、能夠造福於民,提升人類道德和理性,這都需要大學生增強社會責任感。 3.提高對網路信息的鑒別判斷能力。目前,盡管許多大學生都在上網,但網路提供的信息對他們的生活、學習與成長究竟有多大的幫助,卻很少有人去考慮。許多大學生認為上網是一種時尚,被網上那些虛擬的、花花世界所吸引,面對網上紛繁蕪雜的、撲面而來的信息,不少大學生的信息識別能力低下,甚至其思維與習慣被那些不文明、不健康的網路信息嚴重影響,更有甚者,有些大學生受一些違法信息的誘導,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做了違法的事情。所以,教師要特別注重教會學生辨別信息的真偽、優劣,培養大學生的網路信息鑒別與判斷能力;學校要從教育的角度揚利抑弊,幫助、引導大學生自覺地去分析不良信息產生的根源並認識其危害。為此,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教師必須首先置身於信息社會的前沿,始終保持敏銳的洞察力,及時預見新生事物的產生、發展,分析其利弊得失。 4.充分利用網路環境下的各種現代化信息教育技術手段。應充分利用網路信息,更好地服務於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個別化教育。一方面,要利用網路交換,傳輸包括文字、數據、聲音、圖形、動畫等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信息,對學生進行教育、激勵和引導。另一方面,要加強網上信息的監控和管理,對網路上反動、黃色、不健康的內容進行清理,從而形成一種健康的、是非明確的網路環境。可以採取的形式有:學校開設網路思想道德課,在學生瀏覽網頁時,可以很容易看到;建設紅色網站,構築網路道德教育主陣地。此外,要加強網路文化建設,優化網路育人環境,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時也要做好心理咨詢輔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網路上與生活中為學生解決思想中的難題。最後,要設立網上思想品德教育問卷調查、學生信箱等,及時與學生交流、溝通,掌握學生思想動態,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 5.加強祖國傳統文化教育與信念教育。要堅持從正面教育入手,切實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要通過中國文化傳統教育,培養師生對祖國濃厚的民族情感,提高愛國覺悟,不斷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堅定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德的信心和決心;要始終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德育工作的指導思想,與時俱進,不斷研究新情況,探索新途徑,努力開創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捌』 為什麼說網路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又可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

這取決於網路本身的性質與功能。網路是人類發展史來最重要的發明,提高了科技和人類社會的發展。

在計算機領域中,網路是信息傳輸、接收、共享的虛擬平台,通過它把各個點、面、體的信息聯繫到一起,從而實現這些資源的共享。

利用網路,藉助文字閱讀、圖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載傳輸、游戲、聊天等軟體工具從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方面給人們帶來極其豐富的生活和美好的享受。

『玖』 如何加強網路環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當今社會思想意識多元多樣、信息傳播媒介和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網路媒體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帶來了良好契機,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何進一步加強高校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增強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一個重要課題。對此,臉書網路有幾點建議。

網路平台建設:唱響主旋律

信息的傳播媒介和傳播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高校網路平台建設與管理要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牢牢把握輿論的主導權。高校門戶新聞網站要堅持「主動積極、正面引導、加強管理、趨利避害、為我所用」的方針,採取師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打造專題欄目,讓廣大師生通過網路主動積極地接受主流文化的熏陶。高校校園BBS等網路輿論平台在內容上要旗幟鮮明地宣揚真理,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科學理論武裝大學生頭腦,增強他們的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在形式上嚴格實行用戶實名注冊制度,增強大學生的自我約束感以及社會責任感。進入自媒體時代,要發揮好學校官方微博的作用,建好學工系統微博群和政治輔導員個人微博,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大學生思想動態,發布正面信息,有效應對突發事件,及時回應師生及社會質疑。

網路輿論引導:打好主動仗

做好高校網路輿論引導工作,不僅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維護高校乃至社會穩定的需要。高校網路輿論引導,重點在於「導」,應建立統一協調、反應靈敏、高效暢通的網路輿情收集、研判、報送、處置機制,對熱點難點問題准確把脈,理性引導,及時回應輿論關切,引導師生理性發言,同時要積極開展微博網評,培育網上師生的正面聲音,發揮他們網上輿論「定向導航」的作用。難點在於「疏」,在信息手段日益發達的今天,出現問題後要積極應對,化堵為疏,堅持重大突發事件網路首發制度,通過論壇回帖、新聞跟帖、微博回應等方式及時客觀傳播信息,要杜絕在重大突發事件等關鍵時刻失語。同時還要積極研究網路意識形態建設和互聯網傳播的新規律、新特點、新趨勢,加強對網路視頻、QQ空間、微博、微信等新技術的研究,實現對互聯網各類傳播新載體的有效監控。

網路教育活動:提振精氣神

根據大學生接受信息途徑發生的新變化,開展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網路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弘揚正氣,提高品位,提振師生的精氣神。要加強網路形勢政策教育活動,建立健全網路形勢與政策教育網頁或專欄,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網上形勢政策教學、討論等活動,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對網路信息進行鑒別,並就具體網路案例開展互動討論,切實提高大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同時邀請校內外知名專家、教授、社會名流、成功人士在網上談經歷、講體會、論人生,用典型事例感染和激勵大學生,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強化網路紅色主題教育活動,充分利用重大節慶日、重要紀念日等時間節點,在校園門戶網站上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網路媒介教育:傳播正能量

以網路為代表的新媒體新技術發展一日千里,當代大學生生長在發達的媒介環境中,因此,應當將網路媒介素養教育課程作為大學生的必修課,讓他們不僅要「會用網」,更要懂得「為什麼要用網」和「怎樣正確用網」。具體要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對教師網路媒介素養的培訓。要舉辦與媒介素養教育相關的教師培訓項目,利用假期組織教師進行相關培訓。有條件的高校可以設立相關的課題,進行提升教師媒介素養的系統研究。二是開設網路媒介素養教育課程。各高校可以結合自身情況編撰與網路媒介素養教育相關的學習讀本,並將「網路媒介素養教育」納入正規的教育教學規劃,在計算機基礎及其運用等相關課程中增加提高網路媒介素養的有關內容,或者開設相關必修課程或選修課程。三是推動網路媒介素養教育與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各高校要將網路媒介素養教育作為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條重要途徑,加強網路倫理道德的構建與教育,推進二者的有機融合,引導大學生處理好網路人際關系,規范網路行為。四是建立大學生網路媒介素養評價機制。有條件的高校應將媒介素養教育納入學校教學目標和考評體系之中,將網路媒介素養、網路安全意識、網路誠信、網路倫理道德和網路運用能力等作為參照指標納入大學生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結合學生的學習表現進行綜合性評價,增強大學生的網路發展創新能力。

『拾』 中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1.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用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常用方法:
(1) 疏導教育法,廣開言路,集思廣益,引導大家把各自觀點和經驗都發表出來。主要有分導(分而導之),利導(因勢利導)和引導(啟發誘導)三種方式。
(2) 比較教育法,將兩種不同事物和現象的性質、特點進行比較鑒別,得出正確結論,以提高思想認識。就內容而言有橫比和縱比之分,具體運用方式包括回憶對比法(回憶過去對比現在,憶苦思甜),比較鑒別法(通過比較鑒別真偽、是非),類比法(通過屬性類似現象的比較得出他們其他的共同特徵)。
(3) 典型教育法,通過典型的人或事進行示範,教育人們提高思想認識,最常用的有兩種形式。負面典型(反映落後的、錯誤的思想)和正面典型(代表正確的、先進的思想)。
(4) 自我教育法,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和要求,主動提高思想認識的方法,包括自我修養(反省、反思、自我改造),自我管理(自製、自律)和自我調控(調整與環境關系、認知調控和情緒調控)三個方面。
(5) 激勵感染教育法,通過激發人們的主觀能動性來調動積極性的方法。包括目標激勵,獎罰激勵,競爭激勵的激勵方式和形象感染藝術感染、群體感染。
2. 思想政治教育分析的基本方法,信息分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對分析提出了要求。要在開放的環境中進行分析,著眼於動態分析,從言行認識到思想本質,把握事物的本質和主導放面,就具體方式而言有:
(1) 矛盾分析法,發現矛盾,分析矛盾性質(敵我矛盾還是內部矛盾),把握矛盾特性,分析主次矛盾轉換條件。
(2) 系統分析法,把各種信息看成一個有機整體來分析,主要包括分析信息要素本身,分析要素之間的關系,分析系統結構,分析系統結構的外部環境。
(3) 因果分析法,尋找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主要包括追因和溯果。
(4) 比較分析法,通過比較事物的不同方面,以認識事物的本質。包括縱向比較(同一事物的各個歷史時期),橫向比較(對象、內容、形式、環境等的分析)
(5) 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定性是確定性質和類型,定量是確定數量關系,對任何事物的分析都是性和質的統一,同時要分清主次和變化,把握量的模糊度。
3.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難免遇到某些特殊的思想問題和行為表現,針對這些問題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方法:
(1) 預防教育法,預防人們可能出現的問題,事先進行教育,以防止和避免錯誤思想和行為的產生。包括普通預防與重點預防,明示與暗示,啟示與警示。
(2) 心理疏導和心理危機干預,人們的認識要適應社會的發展,必須提高思想素質和心理承受能力,做好心理問題的疏導和干預。一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進行心理疏導、交友談心,二是堅持立足教育、預防為主,做好危機前的觀察了解、危機中的針對干預、危機後的撫慰和穩定工作。
(3) 思想轉化方法,教育者幫助受教育者將思想由錯誤轉化為正確、消極轉化為積極、落後轉化為先進。主要途徑有,情感融化,打開思想轉化通道;事理說服,提高思想轉化效果;行為約束,增強思想轉化力度。
(4) 沖突調解法,對人們的思想矛盾和行為激化狀態進行調解,減少沖突導致的破壞。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要瞄準矛盾焦點,及時疏導分流,二是尋找有效方法,妥善處理沖突,如冷處理、熱處理,隔離、轉移、調解和限制。
4. 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方法,也叫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採用的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向實踐的發展,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體系中最重要的方法,主要包括基本方法、通用方法、特殊方法和綜合方法四個方面:
(1) 基本方法,學習理論,進行實踐,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方法和途徑。
(2) 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用方法就是一般方法,包括疏導教育、比較教育、典型教育、自我教育、激勵感染教育方法
(3)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方法,是處理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特殊問題的方法,包括預防教育、心理問題梳理和心理危機干預、思想轉化和沖突調解
(4) 綜合方法是在把握各種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的綜合式措施和手段,包括各部門、多角度的協調式綜合和交替式綜合,教育各個內容和主從綜合的並列式綜合和主從式綜合,業務、工作和各教育方法相互滲透融合的滲透式綜合和融合式綜合。
(5) 隱形教育方法,也是實施過程中的重要方法,主要包括滲透式教育方法和陶冶式教育方法、實踐體驗法。
5. 網路教育的具體方式,基於網路虛擬時空,遵循網路特點和人們在虛擬社會中思想行為的形成發展規律,有意識、有目的的對網路受眾進行有效的影響,使之形成適應虛擬社會和現實社會所需要的思想行為。主要包括:
(1) 網路信息引擎方式,運用網路信息引擎工具,有意識的搜索相關信息,實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從而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2) 網路疏導方式,教育者在虛擬空間有計劃、有目的地對網路上出現的問題進行疏通和引導的方式。主要有兩類,一類依據網路載體可以分為即時性疏導、咨詢式疏導、滲透式疏導、參與式疏導,另一類根據網路輿情性質分為因勢疏導、造勢疏導和轉向疏導。
(3) 網路咨詢輔導方式,可以分為咨詢和輔導兩種方式。
(4) 網路自我教育方式,將教育與自我教育結合起來,發揮主體意識,培養自我教育的能力,主要有兩個層面,一是網路個體自我教育,二是網路群體自我教育。
(5) 虛擬實踐方式,主要有組織受教育者參與主題論壇活動,參與社會新聞和社會熱點問題的討論,組織受教育者參與虛擬生活和交往,,組織受教育者參與紅色主題網站的建設。
6. 綜合教育方法,是教育主體再把握各種教育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協調整合形成為共同目標服務的、同時運用多種方法教育的措施和手段。
(1) 主從式綜合與並列式綜合,主從式綜合包括自我與自我教育、現實方法與虛擬方法的綜合;並列式綜合包括教育與管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綜合。
(2) 協調式綜合與交替式綜合方式。協調式綜合是指綜合各個部門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綜合體系,形成教育合理;交替式綜合是指多角度、多側面教育的綜合
(3) 滲透式綜合方式和融合式綜合方式。滲透式綜合指思想政治教育向業務、工作的滲透;融合式綜合指多個單項教育方式相互滲透融合成一種新的方法,校園文化建設就是這樣一項綜合建設。
7. 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承載和傳遞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方式和表現形態,常見的載體包括管理載體、活動載體、文化載體、傳媒載體和網路載體。
(1) 管理載體,包括組織管理、制度管理、生活管理
(2) 文化載體,包括各種文化活動、文化產品、文化建設文化環境等。例如繪畫、書法、校園文化。
(3) 活動載體,包括本職工作、競賽活動、文化活動、社會活動、休閑活動
(4) 傳媒載體,包括現代印刷(電子圖書、電子期刊等)、電子載體(廣播、電視、錄音等)、網路傳媒
(5) 網路載體,主要指計算機網路,包括各類新聞網站、資訊網站、思想政治專業網路等
8.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科學方法,按適用范圍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及各層次:
(1) 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則方法,規定了其他方法的方向准則和要求,起著導向規范的作用,主要是指實事求是方法、群眾路線方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
(2) 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各個環節起主幹作用的方法,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收集、分析、處理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決策方法,基本方法等
(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操作方式,是具體方法的實際運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的環節,使具體方法更加程序化、規范化。
(4)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運用技術和技巧,運用方法的經驗概括,使具體方法更生動、更具體,有利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創造性,增強教育的感染力和藝術性。
二、 簡答題(4×10)
1.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的研究對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既有橫向聯系性又有縱向發展性,其主要內容包括:
(1)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形成、變化和發展的規律
(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間的聯系規律
(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體規律
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宏觀到微觀的層次結構和體系結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除了一般、特殊和個別的層次結構之外,還有縱向和橫向上的內在聯系,也就是方法論的體系結構問題:
(1) 縱向發展結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有一個歷史的發展的線索,一個不斷豐富和發展的過程,我國古代倫理道德教育的優秀部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思想政治教育經驗和成果都是我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寶貴財富
(2) 橫向體系結構,是指各種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聯系成一個整體。按照人們的認識規律即認識世界到改造世界到總結提高再到新的認識活動,不斷反復下去的規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體系可以建構成相互聯系的三大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認識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方法。
3. 獲取信息的途徑和方式
(1)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是一種精神文化信息,從本質上講它是實踐基礎對客觀條件的反映,它的形成和發展在時間上是交錯的,獲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要根據信息發展的時機分別選擇調查方法、觀察方法和預測方法。
(2) 實踐活動是發揮思想指導作用,實現主觀反作用於客觀的基本途徑,因而獲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只能從實際活動和具體言行入手,其基本途徑有:
A. 一是從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客觀條件入手,人們無論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都有一定的生活條件和工作條件。
B. 二是從人們所從事的本職工作入手。人們從事的本質工作,是人們的主要活動,主要活動的變化經常會引起人們思想的變化
C. 從人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入手,人們在學習、工作、生活中,總要相互交往,形成各種客觀的社會關系
D. 從分析社會環境因素入手,人們在學習、生活、工作中,還受到環境的影響。
(3) 總之,人們學習生活的過程是在一定時空內的物質運動過程,人們的思想隨這個過程發生變化,只要我們善於把握現實生活的過程,考察人們的實際行動,就能獲得豐富而真實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4. 實踐教育的具體方式,組織人們參加多種實踐活動,不斷提高思想覺悟和認知能力,隨著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現代科學技術發展,人們實踐活動的形式不斷豐富發展,主要實踐包括:
(1) 勞動教育,通過生產勞動,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是主要的實踐方式,其主要目的和內容在於幫助受教育者認識勞動的地位和價值,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主要方式包括:生產勞動和公益勞動。為使其行之有效,教育者要幫助受教育者明白勞動的要求和意義,幫助受教育者總結提高,鞏固成果。
(2) 志願者服務,是服務者自願參加的有組織、有目的的志願活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創造了豐富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主要有: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扶貧接力計劃、「三下鄉」活動、共建和諧社區志願服務活動、大型經濟、文化、政治以及社會活動現場志願服務。
(3) 社會考察,有目的的觀察、認識、研究社會想像,提高受教育者認識和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進行考察一般有三個步驟,首先確定考察對象、任務、提出考察計劃,其次組織受教育者研討和制定考察計劃,最後指導受教育者參加實際考察活動、做好考察記錄、整理資料、分析研究寫出考察報告。例如:走訪革命英雄、勞動模範人物,重走長征路等等。

閱讀全文

與計算機網路思政教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環形網路連接怎麼設置 瀏覽:804
家用無線網路怎麼樣連接 瀏覽:794
電腦怎麼不能自動連接無線網路 瀏覽:649
和平精英監測到網路環境存在異常 瀏覽:429
移動網路充值平台公司 瀏覽:613
怎麼在網路裡面找到自己的電腦 瀏覽:221
cmc怎麼添加無線網路 瀏覽:279
峨眉山移動網路遷移多少錢 瀏覽:277
酒店網路布線大概多少錢 瀏覽:597
光貓網路共享電腦上不了網 瀏覽:528
筆記本wifi有顯示連接但是沒網路 瀏覽:351
聯通網路機頂盒怎麼連接wifi電視教程 瀏覽:609
網路外網異常是什麼問題 瀏覽:699
如何在網路上舉報別人吸毒 瀏覽:284
陝西楊凌移動網路電視 瀏覽:642
手機成2g網路 瀏覽:80
打開網路共享要錢嗎 瀏覽:172
沒網路怎麼下載五筆軟體到電腦 瀏覽:466
無網路蘋果手機可以定位嗎 瀏覽:655
如何保持網路虛擬談判 瀏覽:6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