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誰能介紹一下計算機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只要是和這個有關的都可以
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shtml/20060914/554665/
今年是我國開始實施國家"十五"計劃的第一年。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裡面談到要把發展作為主題,把結構調整作為主線,把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作為動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根本出發點。這是一個綱。在新的世紀里,標准化工作如何為這個綱服務,有何設想,應該怎樣看待標准化,我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我國的標准化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基本上建立了標准化體系。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國的標准化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隨著我國IAD人wTO的臨近,我國的標准化工作如何與國際接軌便成了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我國的標准化工作在新世紀要獲得長足的發展,不但要在實際工作中勇於改革,認真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標准化工作思路和方法,而且要進一步加強標准化理論研究,吸納各方面的有關研究成果,運用科學的標准化理 論來指導和推進我國標准化工作實踐。
對新世紀的標准化工作,我想從三個方面談一談我個人的觀點。
首先,我談一談對標准化的本質的一點看法。
人類社會在不斷地發展和進步,為保證這種發展變化穩定而有序,人們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會的實踐中運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對各種事物和概念以及人的社會行為等制定許多人為的約束,並不斷地強制或非強制地加以實施。標准和標准化就是其中的一種約束。這種約束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它是一種人為的約束。標準是人們根據某種需求制定出來的,是人們根據客觀需要通過主觀作用所產生的結果,顯然這種結果取決於對市場和社會需求的正確的分析和研究。其次,這種約束及其實施有利於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發展是硬道理,標准如果脫離了市場和社會的發展,甚至阻礙了市場和社會的發展,那麼這種落後的標准就沒有任何存在的價值。第三,這種約束必須能夠取得效益,這里所講的效益包括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在現代社會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等高新技術的應用與發展中,更加突現了標憋的重要作用。產品、工程、服務以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需要通過系列化、通用化、程序化、規范化等標准化的手段來建立簡化和統一的秩序,從而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種約束為了共同的、長期或短期的目的,需要經過協商來取得基本一致。總之,標準的本質是人為的約束,這種約束是有利於社會發展並能取得效益的約束,是有關各方共同協調的結果;這種約束具有與其他約束不同的方法,如簡化、統一化、組合化、程序化和綜合標准化等。
從這種觀點出發,標准化工作不一定拘泥於"標難制定和實施的過程",廣義的。標准"也不一定都要靠政府主管部門來發布。
第二篇~~~~~~~~~~~~~~~~~~~~~~~~~~~~~~~~~~~~~~~
http://www.novel800.com/P11/1C667535/
現代經濟中廣泛存在著信息非對稱的情形,比較典型的例子如:保險市場上保單持有人比保險公司更了解自己的財產和健康狀況,舊車市場上車主對所交易的舊車比購車人知道更多的信息。如果借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表達,就是「買的不如賣的精」,即市場經濟主體的一方總是比另一方擁有更多的信息,這就是所謂的信息非對稱。在征稅與納稅關系中,征稅人與納稅人之間同樣存在著十分典型的信息非對稱:只有納稅人自己才清楚地知曉個人收入的真實情況,而負責征稅的稅務人員很難准確掌握這一信息。在理論上有內生信息非對稱與外生信息非對稱之分,本文不涉及稅務部門內部上級與下屬之間的內生信息非對稱(如稅務所長對征管人員工作的實際努力程度如何並不能完全掌握),而僅對涉及征稅人與納稅人的外生信息非對稱予以探討。
個人所得稅以個人收入為課稅對象,但如何識別「收入」是一件頗費腦筋的事。理論上的標準是所謂黑格——西蒙斯(以下簡稱H——S)准則,即一定時期內的收入是個人消費能力的凈增長,換句話說,收入是當期實際消費加上潛在消費(即當期的儲蓄)。H——S觀點認為,個人收入不僅包括以貨幣形式取得的,還包括以商品和勞務形式取得的。顯而易見,H——S收入概念在實際征管中難以完全付諸實施,因為與貨幣化收入相比,非貨幣化收入存在更為嚴重的信息非對稱,但是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稅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H——S思想,這主要是由於H——S准則能夠較好地實現稅收公平和效率。
在我國個人所得稅被稱為「征稅第一難」,目前對它的爭議主要集中在它不能較好地發揮調節個人收入分配的功能,出現所謂「管住了工薪階層,卻管不住新生貴族」的尷尬。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征管中的信息非對稱是產生尷尬局面的關鍵性原因。稅務部門不掌握納稅人收入的真實信息,而納稅人傾向於將個人收入的真實信息隱蔽化、私有化,以達到規避稅收甚或逃稅的目的。信息不易獲取的根本原因是納稅人對個人收益最大化的追求。因為與稅負易於轉嫁的流轉稅不同,所得稅是直接稅,納稅將直接減少納稅人的個人收益,因此理性的納稅人為盡可能增加收益首先選擇合理避稅,其次在特定條件下亦不排除有選擇逃稅的可能。在這里個人收入信息公開的程度是征納雙方博弈的關鍵,信息非對稱的實際程度直接影響納稅人的納稅選擇和最終收益。如果信息非對稱的實際程度強,納稅人更傾向於選擇不納稅,相反則更傾向於選擇納稅。同時對風險的預期也是納稅人選擇納稅還是逃稅時的重要因素(即成本收益權衡)。若預期收益大於風險(成本),偷逃稅款的可能性就增加;如果預期逃稅的風險(成本)小而收益大,例如被稅務部門稽查和檢查的概率小、遭受懲罰的程度輕微、邊際稅率較高等情況,則會誘使原來的風險厭惡者和風險中性者變為風險愛好者,由納稅轉而選擇逃稅。如果征稅一方不能有效傳遞類似稽查、懲罰的信息給納稅人,讓納稅人切實感受到法律的威懾和逃稅的巨大成本,甚至反而受到負向的激勵,比如某大腕偷逃巨額稅款還依然頻頻登台演出,那麼納稅人就可能受到強烈的暗示而效仿逃稅。
由此看來,征管中的信息非對稱問題如果能夠得到較好的解決,不僅有助於提高個人所得稅的徵收效率,而且對縮小當前收入分配差距、實現稅負公平意義重大。
二、消除或緩解非對稱信息的可能途徑
激勵與信息非對稱問題密切相關。解決信息非對稱實質上是一個提供適當激勵的問題。稅務部門要求獲取充分信息,納稅人被要求轉移私有信息所有權,實際這是信息交易的一個過程。稅務部門是信息的需求者,它作為激勵一方,考慮如何確保以較小的成本獲取最充分的信息,減弱信息不對稱的程度;而納稅人是信息的供給者,它作為被激勵一方(或稱激勵對象),在預期收益大於預期成本的條件下受到激勵願意提供私有信息。
由此需要設計一種激勵契約,鼓勵納稅人向稅務部門提供信息,即納稅人獲得激勵願意透露真實的收入信息。而這種制度安排或政策設計,只有滿足個人的「激勵相容約束」才是可行的。所謂激勵相容約束,簡言之就是說真話比說假話有好處。要確保納稅人說真話、申報收入時有收益或者說真話多時的收益優於說真話少時的收益。這里的收益既有有形收益也有無形收益,比如未來消費公共物品的間接收益、信譽收益以及作為納稅人的自豪感等。成本也包括有形成本和無形成本兩部分,如納稅的直接收入損失、罰款和滯納金、逃稅付出的精神代價以及心理成本等。筆者認為,激勵與約束的設計可著眼於以下幾方面:
(一)稅制公平
①顯而易見,這有失橫向公平。其次根據縱向公平原則,低收入者應不納或者少納稅,高收入者應多納稅,量能負擔,隨著納稅人收入遞增而逐漸累進,而實踐中存在的所謂個人所得稅「只管住工薪階層卻管不住新生貴族」反映的即是與稅制設計初衷相反的情形。有悖稅收公平原則的稅制必然引起納稅人的心理不平衡,進而可能產生對納稅的抵觸情緒,因此激勵納稅人依法納稅必須確保有一個公平的稅制。
(二)懲罰力度
②可見極富威懾力的懲罰對納稅服從的影響十分顯著。
(三)檢查概率
③以此為依據可以確定我們進行重點檢查的對象。
(四)精神與心理因素
納稅人不僅是一個微觀經濟主體,而且還是一個社會人,受道德、法律以及社會輿論的約束。因此在利益之外,他還有精神需求,重視個人信譽和自我價值的實現。遵守法律規定照章納稅會給個人帶來精神愉悅、確立個人信譽等無形的、間接的收益(信譽可能帶來收益,如訂單的增加或好的工作機會等),而違犯法律鋌而走險要付出沉重的精神負擔和心理成本,乃至失去融入社會生活的基本權利和機會。
在提供適當的激勵與約束之外,還可能採取以下兩種方法獲得信息:1.發展市場機構。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1970年在其《檸檬市場:質量不確定性和市場機制》一文中指出,經濟主體有強烈的激勵去消除信息問題對市場效率的不利影響,進而,他認為許多市場機構可被視作是為解決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所以市場機構可在其中消除信息屏障,發揮溝通信息的功能。若這些中介機構和力量得以發展壯大,則對征納雙方溝通信息必有裨益。2.設置信息通道。通過不同的途徑,多渠道、多角度獲取信息,雖然不能直接從納稅人那裡獲得信息,但信息傳播的渠道和途徑不是單一的,在現代社會計算機和通訊手段已成為信息傳播的主要載體,完全有可能從納稅人之外尋找突破口獲取需要的信息,為此可增設信息通道確保信息通達。
三、結論和政策建議
綜上所述,克服征管困難的關鍵是盡可能減弱信息非對稱分布的程度,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具體建議如下:
(一)與激勵約束相關的改革和政策建議
1.公平稅負,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
⑴ 確定合理的個人所得稅率。與國際水平相對照,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稅率不算低,稅制改革過程中應盡可能把稅率設置在較低的水平上。因為過高的稅率強化納稅人的收益動機,容易造成稅收收入流失,正如拉弗曲線所表明的,高稅率不一定產生高收入;同時對於征稅過重引起的效率損失,發展中國家尤需顧及。因此有必要借鑒米爾利斯的倒「U」理論,對中等收入者適用相對較高的稅率,對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適用相對較低的稅率,甚至由於信息非對稱的存在,對最高所得的邊際稅率應當為零。
⑵ 改革分項徵收辦法。單純的分項徵收人為地形成了不同類別收入之間的不公平稅收待遇。今後可考慮分項綜合相結合的徵收辦法,可在年內分項預繳,年度終了匯算清繳。
⑶ 確定合理的扣除標准。按照現行物價水平和一般生活標准,考慮不同納稅人的家庭構成、收入水平和贍養負擔情況,規定合理的扣除標准。
2.加大懲罰和檢查力度。
嚴厲懲處逃稅者,增大逃稅者的預期風險和機會成本,以儆效尤,形成強大的威懾。制定懲罰的實施細則,對逃稅者的懲處制度化、規范化,減少人為因素和隨意性。其中簡便易行而卓有成效的懲罰手段是建立記錄並予以公告。加大稅務檢查概率,尤其要重點檢查那些納稅不良記錄者。對數額巨大、情節嚴重的偷逃稅案件,按照有關法律規定,移送司法機關立案審查。
3.完善代扣代繳制度。
代扣代繳便於實現從源頭上對稅款的計征,是個人所得稅徵收的有效方法。即便是在公民納稅意識較強的美國,僱主代扣代繳仍是個人所得稅徵收的主要形式。在我國要明確規定扣繳義務人的法律義務和法律責任。若扣繳義務人不履行義務,應給予嚴厲處罰並追究其法律責任。
4.獎勵誠信納稅。
對依法誠信納稅的公民,根據建立的信用記錄,確立相應的獎勵制度。借鑒稅收法制較為健全的國家和地區的做法,將公民納稅與個人利益相聯系,比如依法納稅的公民,在養老和醫療等方面享受不同程度的優惠待遇。
(二)規范發展稅務代理中介機構
稅務代理以中介的立場,依照稅法規定,客觀公正地計算應稅所得,確保納稅人誠實納稅,保護國家利益不受侵害,同時還可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幫助納稅人盡可能少納稅款。因此作為獨立的社會服務機構,稅務代理受到征納雙方的歡迎,能夠發揮溝通信息和協調雙方關系的作用。今後要規范稅務中介機構的業務范圍、服務標准和收費標准,真正實現稅務中介機構社會化,成為獨立的專業化社會服務機構,更好地服務於雙方的信息交流。
(三)與設置信息通道相關的具體措施
1.啟動現代化征管手段。
多渠道獲取信息,利用計算機網路對稅源進行監控。在財政、工商、銀行、保險、海關、企業和稅務等部門之間設立計算機聯網,便於信息共享和進行交叉稽核。
2.限制現金結算的范圍,嚴格推行存款實名制。
限制現金結算,對應該採用轉賬支付結算而不採用的,制定懲罰措施。嚴格推行存款實名制,居民憑身份證(非居民憑護照)辦理存款賬戶。稅務編碼和存款賬戶一一對應,通過銀行的計算機網路系統對納稅人的稅源情況進行有效監控。
3.建立群眾舉報獎勵制度。
鼓勵群眾提供信息,舉報逃稅事實,根據實際貢獻給予獎勵,並保證為舉報者保密,形成協稅護稅的良好社會環境。
參考文獻
(1)張維迎《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哈維·羅森《財政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3)錢 晟 《我國稅收調節個人收入分配的累退傾向及其對策》《稅務研究》2001年第8期。
⑵ 試論會計電算化在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作用
伴隨計算機時代的迅猛進展,會計行業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的進展走勢,會計電算化也在向著更深、更廣的方向逐步邁進。對於現代企業而言,如何加強會計電算化在財務管理中的運用效果,提升財務管理的工作效率,是企業目前面對的一項重大課題,亟待解決。本論文即圍繞此不足展開討論,首先對會計電算化進行了概述,其次介紹了會計電算化在財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淺析了會計電算化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運用近況,並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的實際工作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改善會計電算化在財務管理中運用的對策與措施,具有一定的現實作用。
一、會計電算化相關概述
會計電算化是以計算機網路為基礎,將信息技術與電子技術綜合運用到會計領域的一門學科。它促使財務管理工作由傳統方式下的人工操作轉換成為電子計算機操作,同時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對傳統的會計信息進行判斷、淺析、處理,並完成記賬、報賬、算賬等歷程,實現記賬工作被會計軟體完全替代。財務工作者只需將正確的數據信息錄入軟體系統,填好記賬憑證,利用記賬與審核功能,記賬工作就可以在計算機系統的幫助下高效、准確、及時地被執行,電子賬薄可自動生成。計算機依據資料庫里的記賬憑證,按會計信息處理的需要,保障了傳遞、排序、計算、更新、匯總等信息處理工作的順利完成,實現了賬表、賬證相符。由此,會計電算化能夠有效提升財務人員的工作效率,對於現代企業而言,如何加強會計電算化在財務管理中的運用效果,提升財務工作效率,是企業目前面對的一項重大課題,亟待解決。
二、會計電算化在財務管理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一)轉變了傳統方式下的會計信息處理策略
傳統方式下,財務人員幾乎全部是人工作業,其工作量較大,每天周而復始地要完成記賬、算賬、以及報表編制等眾多工作,重復勞動較為頻繁,同時需要很多人一起完成,不但會耗費財務人員的精力,其工作出錯的概率也較高。在會計電算化條件下,上面陳述的眾多繁雜的工作可以被替代,財務人員只需將會計憑證輸入計算機系統當中,便可一勞永逸,計算機系統能夠按照事先設定好的方式,自動完成工作,生成常用憑證,供財務人員隨時調用。對需結轉損益類科目,轉賬憑證可由系統自動生成。對查詢憑證,計算機系統能夠提供出多種條件,同時保障其歷程的快速與准確,結賬、記賬等工作都可瞬間完成,降低了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提升了財務工作的運營效率。
(二)轉變了傳統方式下的內部制約制度
傳統方式下,財務管理多為手工操作,導致內部制約的形式較為單一,會計電算化將內部制約的形式以計算機的方式體現出來,加強了程序化與制度化的雙重建設。原先的內部制約屬於單純的人為制約,這就難免會受到諸多因素的限制與影響,有著一定的弊端。而在會計電算化條件下,很多不足都可在事前進行制約,例如操作人員口令及許可權設定、數據精度的設定、往來單位的檔案資料及其分類、銀行存款赤字余額制約等。通常情況下,傳統方式下的手工會計將明細賬設置到三級賬戶已經相當復雜,在會計電算化中,通常可以將明細賬設置到五級賬戶以上,同時還能夠提升數據計算的速度,由於各明細科目都有著一個唯一代碼與之呼應,所以,只要能夠正確錄入憑證,就能保障賬表數據的正確性。由此,會計電算化簡化了會計基礎工作的檢查歷程,由原先的多項審核轉變成為單一制約憑證填制。此外,電算化操作還能對財務人員的權力與責任進行明確,使其照章行事,出現不足時計算機會自動發出警告或提示,相關人員都有各自的工作許可權,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財務工作的規范性與安全性,以而進一步保障了企業財務目標的順利實現。
(三)通過報表軟體,加強數據綜合利用
傳統方式下,編制報表是財務人員最為復雜的工作之一,首先需要對眾多報表的各行、各列數據有足夠的了解,掌握其賬上科目的各種運算聯系,同時還要對報表間的鉤稽聯系進行充分了解,在做好一系列繁瑣的准備工作之後,財務人員才可以進行報表的編制工作。因為每年度的報表都會有著變化,促使財務人員必須對自己的專業知識進行持續更新,努力學習財務方面的相關知識,學習報表編制的新策略,以而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而在會計電算化條件下,編制報表這一項最為復雜的工作被計算機所取代,報表軟體功能十分強大,就我國企業的財務實踐來看,大部分企業進行報表編制的處理軟體有兩類:第一是電子會計軟體自身配套的表處理軟體;第二是為行業或系統特定需求而設計出的專門的表處理軟體,企業多採取前一種方式進行報表編制。如果財務工作者能夠利用好報表軟體,不但能夠完成日常報表的編制工作,加強數據的綜合利用,還能夠自由定義管理與淺析數據,加強了財務工作的靈活性。
(四)促使管理會計充分發揮其作用
傳統方式下,財務人員負擔較重,整天忙碌於工作,有時還要加班加點,但受到技術水平等因素限制,其工作內容也只是處於報賬、算賬、記賬這一層面,只能體現出會計核算的職能,而會計管理職能不能得到應有發揮。而在會計電算化條件下,財務人員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工作負擔,使其能夠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財務管理當中。在這一形式下,企業的財務信息都是儲有著計算機當中的,這就加大了財務淺析的高效性與便利性。另一方面,計算機系統還具有作圖與製表的功能,財務人員能夠利用其進行更為清晰與直觀的財務淺析,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會計發揮作用的可能性。此外,在現代會計領域中,特別是管理會計,逐漸以數學模型的運用作為其標志,展開量化淺析,加強決策與預測的准確性。伴隨網路系統在會計中的運用,部分計算復雜、難度較大的數學策略能夠被廣泛引入,通過計算機完成財務淺析,以而促使管理會計中的淺析策略能夠盡可能的得到發揮。
三、會計電算化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運用近況
近年來,會計電算化逐漸在企業的財務管理中得到廣泛運用,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業財務工作的數據處理能力,保障了會計核算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准確性。同時,傳統方式下的人工操作也逐漸被電算化所取代,這就加強了財務工作的規范性與程序性,推動了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但會計電算化在給財務工作帶來一定好處的基礎上,也有著著一些不足,值得企業的關注。電算化轉變了傳統財務處理與記賬方式的基本程序,導致企業原有財務制度不能完全滿足於電算化的財務需求,財會制度體現出一定的滯後性,給電算化在財務管理中的運用帶來不良影響。另一方面,雖然電算化會計能夠減輕財務人員工作負擔,但也對其的能力與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財務人員知識的不足也可能給財務工作帶來新的隱患。同時,電子計算機的軟硬體設備也是企業目前最為關注的焦點之一,其逐漸成為企業目前在財務管理工作中面對的新的不足,軟硬體設備的安全線與穩定性嚴重影響著企業財務信息的安全。四、會計電算化在財務管理中運用的對策與措施
(一)加速財會制度的健全與改善
就目前情況而言,多數企業在展開財務管理工作時,所利用的財務制度還是以手工核算為基礎,這就背離了會計電算化形式下的財務管理理念,企業制度進展已經遠遠落後於財務工作的近況。所以,企業必須以思想上轉變觀念,提升對會計電算化的重要量認識,企業的高級管理層應該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以身作則,強化會計電算化運用,給企業的員工做出一個好的榜樣。同時,健全與改善企業新的財務制度,結合企業會計電算化的實際運用情況,制定出適合自身進展的制度系統,保障財務制度與財務處理方式的相互吻合,以源頭上規范財務人員的處事行為。另一方面,還要保障制度制定的規范性與嚴肅性,制度一旦被制定出來,就應該切實執行到企業的實踐工作中,不能使企業的財務制度成為一紙空文,形同虛設。此外,還可以考慮配套相應的獎懲機制,真正做到好要獎錯要罰,以而不斷提升財務人員的工作熱情與積極性,以期激勵作用的較好發揮,使其能夠更好地為企業進行服務。
(二)加強會計電算化的內部管理
企業應該保障會計電算化系統具有高度的准確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加強操作流程的規范性與程序性。操作規程應該對相關人員的權責進行明確,規定操作程序,補充注意事項,使其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統文件。例如要對系統的運轉日誌進行登記,對交接班手續、數據備份、機器利用規范進行規定,為了防止病毒感染而實現軟盤專用,故障淺析要及時,並做好相應記錄,保障軟體系統的改善性與適應性等。另一方面,企業還要加強相關人員的授權制約,實行崗位責任制,健全與改善相應的規章制度。例如規定系統維護人員與開發人員不得兼任管理員與操作員,各工作崗位操作員應該通過系統管理員的授權,採取獨立用戶名與密碼的方式注冊登陸,財務信息將由伺服器進行自動備份,進行數據更改要經過相應授權,管理員不可濫用職權等,這樣一來,能夠加強企業相關人員職責與權力的相互分離,以而有效避開企業舞弊行為的發生。
(三)提升計算機系統的穩定性與安全性
會計電算化實際上是由多個子系統共同組成的一個完整的系統,企業想要不斷加強其在財務管理中的運用效果,就必須提升計算機系統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它是企業財務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基礎與前提。第一,企業應該找准財務工作重點,妥善處理好工資核算、成本核算、資產管理等與系統的匹配不足,並對相應子系統進行改善。第二,企業應該加強信息交換的質量與水平,以而提升財務信息傳遞的安全性。第三,企業還要加強防火牆建設,對網路系統起到較好的防範與保護作用,避開不良企圖者竊取或破壞企業財務信息。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實現對電算化系統的進一步優化,才能保障會計電算化的高效、穩定運轉,以而不斷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
⑶ 網路財務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1)網路財務充分利用了互聯網,拓展了財務管理的空間 在網路環境下,會計數據的載體由紙張變為磁介質或光電介質載體,發展到網頁形式,所有的物理距離變為滑鼠距離,財務管理能力可以延伸到不同地域的任何一個結點,會計信息的傳輸不再受距離的限制。這種空間的擴展,使得財務管理從分散走向集中,從企業內部延伸到企業外部。 (2)網路財務利用財務管理軟體,大大減輕了財會人員的工作負擔,提高了財務管理的工作效率 網路財務的應用不僅突破了空間觀念,也將不受時間的限制。會計核算將從事後的靜態核算達到集中的動態核算,極大地豐富了會計信息內容並提高了會計信息的價值,因而能便捷地產生各種反映企業經營和資金狀況的動態財務報表、財務報告,使得企業財務管理從靜態走向動態,在本質上極大地延伸了財務管理的質量。 (3)電子商務模式下,財務軟體從部門級應用向企業級應用的逐步強化 使得財務信息與其他業務信息間也會逐步實現彼此連接,相互共享,管理,業務,采購,財務各部門之間的協同發展,這也是現代企業管理的目標之一。 在公司內部財務與業務一體化的同時,網路財務系統還可以實現供應商、企業、客戶以及物流機構之間的協作,通過信息數據和財務數據在網路中的瞬時傳遞,實現網上采購、網上訂貨、網上銷售等一系列網上服務的業務方式。 綜上所述,財務工作網路化,降低了管理費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順應和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一次重大進步。
網路財務不但可以整合企業內部的財務資源,實現總分部財務管理集中化,使財務管理從局部走向全部;而且,網路財務更多地關注整合企業外部的財務資源,使企業財務管理從內部走向外部。網路經濟時代,企業經營愈來愈依賴客戶、供應商、經銷商等外部資源且將更多地通過網路進行,從而迫使企業實行電子商務而走向「虛擬化」:通過企業網路的公共介面進行網上銷售、網上采購、網上服務和支持、網上購物、網上結算,並且通過網上報稅、網上報關、網上銀行等與金融機構、政府機構等社會部門協同。因此,可以使企業的財務管理空間由企業內部走向外部。同時,為了實現網路財務對企業內、外部財務資源的整合,要求企業必須對其傳統的業務流程進行再造重組,即實行BPR(Business ProcessReen}ineerin),構造面向顧客、顧客需求的業務流程,對市場環境的急劇變化作出快速反應,有效地提供顧客滿意的產品和服務,這也是當今消費者為導向時代企業的必須選擇。 隨著網路財務在企業中的應用,企業各個職能部門之間信息得以相互連接,實現網路資源高度共享,從根本上改變了財務、業務運作時間差產生的信息不對稱的滯後狀況,使財務、業務協同進行。然而,現代企業管理從根本上來說是對人的管理,為了使網路財務充分發揮效用,要求企業內部各個部門充分理解這一新的管理技術運用及其帶來的變革,對組織的目標達到統一的認識,既如實提供信息又和別人共享信息。因此,企業必須進行組織形式的創新,向學習型組織(learning Organization)轉變,使企業組織內各部門和個人充分認識到知識經濟時代互聯網環境企業實行網路財務和電子商務及其他變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並通過網路不斷提升自我,積極參與組織的管理和決策。
(一)網路財務中存在的問題
1.信息在傳遞過程中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在網路環境下,數據信息通過網路得以傳遞,電子符號代替了會計數據,磁介質代替了紙介質,財務數據流動過程中的鑒章等傳統確認手段不再存在,所以很難保證信息的完整與真實。財務信息被截取、篡改、泄露財務機密等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2.網路系統的安全性 由於網路上任意一台計算機都可獲得其他計算機的信息資源,所以企業在網上進行貿易時,也易處於風險之中。主要是一些非法操作,如網上黑客的惡意攻擊等、病毒也是網路安全的一大勁敵,要採取適當的防病毒措施。
(二)解決網路財務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1.加強對數據輸人的管理 網路環境下,大量不相同的會計業務交叉在一起,再加上多用戶共享資料庫的出現,如果內部控制制度不嚴密,一旦有缺乏嚴格控制檢驗的憑證錄入到整個網路系統中,就很難查明原因,會直接影響到會計信息的准確。因而把好數據錄入關,保證數據錄入的真實性、合法性、完整性十分重要。 在輸入系統前數據都要經過檢驗,輸入工作也應由多人多組分擔;對輸入的數據、代碼等進行必要的校檢,以保證其合法性和真實性;根據會計核算的要求和網路系統的特點,可以把同類憑證按憑證號順序分成幾組進行輸入。 2.加強對數據處理的控制 為了保證數據處理的及時性,可採用集中分散式和授權式兩種控制方法。集中分散式是由網路伺服器統一對各資料庫進行管理,伺服器將這些數據傳送到各個工作站,每個工作站分別在本站處理各自的業務。每天結束,各個工作站都將當天新處理的業務數據傳送到伺服器,由伺服器集中進行序時處理,並加人相應的資料庫中。授權式是當工作站有業務需要訪問網路伺服器中的數據時,伺服器可以根據當時的忙閑決定是否允許訪問,若閑則可授權訪問,否則不允許。
(三)提高網路系統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網路運行的可靠性和保密性構成了計算機網路的基本研究內容 1.系統容錯處理 它通常包括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的措施。從網路的工作過程中可以看到網路協議採取了一系列容錯與糾錯處理,從宏觀上保證了信息傳輸過程的可靠性。微觀方面的措施則因具體的網路環境而有所不同,根據實際情況設定它的容錯能力。 2.安全管理體制 它的重點是存取控制,就是把計算機用戶對信息的讀寫或修改控制在一定級別范圍之內,其基本途徑是身份認證、許可權和記錄日誌。 在網路中通常設置三級許可權,其他用戶的許可權由系統管理員授予。 3.安全保密技術 對病毒的防禦現在通用的方法是採用防火牆技術,它可以將包括病毒在內的非法入侵訪問抵擋在內部網路之外,從而起到對內部信息的保護作用。對於信息流則普遍採用加密技術,以防止信息在傳輸過程中被泄密,數據加密的主要是對稱加密和非對稱加密。 在採取以上措施後,企業計算機網路系統實現物理意義開放的同時,提高了安全防範能力,保證網路系統的可靠運行,增加了網路的「免疫」能力。 隨著Internet. Intranet和Extranet,的不斷發展,網路財務將會得到更廣泛的重視和應用,網路會計將會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從而最大限度的發揮它的優勢,成為當代會計學中最有潛力的新領域。在市場競爭激烈、內部管理日益復雜化的形勢下,企業需要加大信息化建設投入,引入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提升企業管理。而網路財務是企業信息化的基礎,以會計提升管理。以此為契機,企業必須不斷進行組織創新以適應新形勢下的需要。
首先,網路財務拓展了財務管理的空間。網路環境下,會計數據的載體由紙張變為磁介質或光電介質載體,發展到網頁形式,所有的物理距離變為滑鼠距離,財務管理能力可以延伸到不同地域任何一個結點,會計信息的傳輸不再受距離的限制。這種空間的拓展,使得財務管理更加從分散走向集中,從企業內部延伸到企業外部。 其次,網路財務提高了財務管理效率。基於網路資源高度共享特性的互聯網在打破了物理距離限制的同時還打破了時間的限制,財務信息傳遞變得即時和迅速。網路財務下,會計數據處理由算盤、草紙變為高速運算的計算機,並且可進行遠程計算,還消除了財務、業務活動運作上的時間差,實現了財務與業務的協同化;財務信息的實時生成,實現了財務管理由靜態向動態管理的跨越,真正做到實時處理,強化事中管理、事前預算的功能。
1.協同業務 協同是指物流、信息流的充分結合。企業財務網路系統的建立為協同業務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從根本上促進了財務與業務的協同,包括與內部業務協同,如網上采購、網上銷售、網上考勤等。在這個業務流程中,將需要的財務信息,送入財務系統加工、儲存和處理,產生的有關數據送給業務部門,從而保證財務與業務協同進行$再者是與供應鏈的協同,如網上詢價、網上催賬等,另外是與社會部門的協同,如網上銀行、網上保險、網上報稅、網上報關等。 2.動態核算 網路財務從過去的靜態核算達到了事中的動態核算,極大地豐富了會計信息內容,提高了會計信息價值。網路財務系統能夠便捷地產生企業經營和資金運用狀況的動態財務報表、財務報告$年報、季報、月報即時生成$與網上銀行連接,可隨時查尋企業最新的銀行資金信息。 3.在線管理 基於動態會計信息,財務主管能夠及時地做出反應,部署經營活動,做出財務安排,實現在線管理。如在線資金調度、異地轉賬、在線證券投資、在線外匯買賣、在線財務審批、在線更新財務制度、在線會計教育、在線咨詢等。 4.移動辦公 網路財務使得財會工作方式改變,可以真正實現財務工作的移動和在線辦公。網路財務利用互聯網,使用者不論是在家中還是在異地,都可以及時掌握企業內外部的各種財務信息,並及時做出反應,實現移動辦公,實現遠程和在線管理,突破了空間上的局限,使管理能力延伸到經濟的任何一個接點。 5.集成化管理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為了整合財務資源,提高競爭力,越來越多地採用集成化的財務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是利用現代網路技術和信息集成方法,將財務與業務集成起來,追求整體效果,縮短前置時間,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 6.電子憑證與貨幣 電子憑證包括電子原始憑證和電子記賬憑證。隨著網路財務的快速發展,必然帶來原始憑證的電子化,同時,網路財務環境是一個集生產商、供應商、經銷商、用戶、銀行及國家結算機構為一體的網路體系,現金一經存入銀行就變為貨幣信息,以信息方式與商家交流,實現網上支付、網上結算等貨幣功能,這時的貨幣就是&電子』形式的貨幣。它可以提高貨幣結算效率,加速資金周轉,並降低企業資金成本。 7.網上理財 網上理財是以專營網站方式,具備數據安全保密機制,在網上提供的專業應用服務。最終用戶通過購買財務處理服務,由服務提供商直接在網上提供會計處理和財務管理服務。
⑷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功能主要包括實現資源共享,實現數據信息的快速傳遞,提高可靠性,提供負載均衡與分布式處理能力,集中管理以及綜合信息服務。
網路中的每台計算機都可通過網路相互成為後備機。一旦某台計算機出現故障,它的任務就可由其他的計算機代為完成,這樣可以避免在單機情況下,一台計算機發生故障引起整個系統癱瘓的現象,從而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而當網路中的某台計算機負擔過重時,網路又可以將新的任務交給較空閑的計算機完成,均衡負載,從而提高了每台計算機的可用性。
(4)計算機網路在財政中作用擴展閱讀
構成計算機網路系統的要素 :
(1)計算機系統:工作站(終端設備,或稱客戶機,通常是PC機)、網路伺服器(通常都是高性能計算機)。
(2)網路通信設備(網路交換設備、互連設備和傳輸設備):包括網卡、網線、集線器(HUB)、交換機、路由器等。
(3)網路外部設備:如高性能列印機、大容量硬碟等。
(4)網路軟體:包括網路操作系統,如Unix、NetWare、Windows NT等。
⑸ 計算機網路在經濟中的作用
[摘 要] 計算機及網路技術的發展推動著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在未來的社會中,計算機使經濟結構、就業方向、國際經濟形式及貿易形式產生一系列的變化,它將成為我們社會生活、經濟及一切發展的靈魂。本文從計算機網路與經濟的關系入手,分析了計算機網路對經濟的影響,以及如何利用計算機網路促進經濟更大的發展。
[關鍵詞] 計算機網路 網路經濟 電子商務
21世紀的現在知識經濟是以電腦、衛星通信、光纜通信和數碼技術等為標志的現代信息技術。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現實經濟運行主要表現為信息化和全球化兩大趨勢。這兩種趨勢的出現無不與計算機技術和計算機的發展密切相關。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傳統的國家、民族界限變得日益模糊,使整個世界變成了一個小小的「地球村」,從而使世界經濟發展呈現出明顯的全球化趨勢。因此,知識經濟實質上是一種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全球網路經濟。
一、計算機網路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網路經濟概括為一種建立在計算機網路(特別是Internet) 基礎之上,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的經濟形態。它不僅是指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產業的興起和快速增長,也包括以現代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整個高新技術產業的崛起和迅猛發展,更包括由於高新技術的推廣和運用所引起的傳統產業、傳統經濟部門的深刻的革命性變化和飛躍性發展。因此,絕不能把網路經濟理解為一種獨立於傳統經濟之外、與傳統經濟完全對立的純粹的「虛擬」經濟。它實際上是一種在傳統經濟基礎上產生的、經過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提升的高級經濟發展形態。深化對知識經濟的研究和認識,我們不難發現,盡管目前人們對未來經濟的描述有多種說法,諸如知識經濟、信息經濟、後工業經濟、新經濟、注意力經濟等等,但它們的基礎是相同的,這就是計算機與計算機網路,特別是國際互聯網路。
在計算機網路促使網路經濟的發展的同時,隨著電子商務、電子貨幣、電子政務等的發展,又對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不僅需要加強網路建設,通過TCP/IP來構建一個全方位的公共通信服務的網路互連,增強web功能;還要加強相關軟體技術的開發,以切實滿足構築新形態商務活動應用環境的需求,如Java技術、xml技術及組件技術等等。同時,網路安全問題對電子商務等活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這就需要加大網路安全建設的步伐,盡快建立全方位的網路安全體系(如OSI安全體系),對數據進行加密,建立各種認證系統,使得網上交易等一系列活動能夠安全准確的進行,這也是網
絡經濟能夠生存發展的最基本的條件之一。
二、發展計算機網路促進經濟建設
1.推動計算機技術發展以適應經濟發展需求
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已經遍及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可以說是20世紀最重要的科技創新,它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幾乎滲透到每一個經濟部門,同時經濟的發展也呼喚計算機技術的更快進步與創新。因為隨著網路經濟的繁榮,電子商務、電子銀行、電子金融等的深化發展,一系列網路及計算機問題隨之出現,如網路安全問題、多媒體傳輸及網路速度問題等等都急需解決。這些都需要我們不斷地推動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以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
2.在企業中建立自身網路實現新的營銷渠道
在企業內部,制約企業發展的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信息的缺乏和扭曲。當一個企業擴大它的生產規模的同時,監督費用會成倍增加。各企業應該重視網路營銷的新渠道,建立自身的網路體系。建立企業內部網路系統,既可獨立成網,又可連接國際互聯網路,可內可外,一魚雙吃,優越性極大。內部網路系統對企業技術資料庫、研究開發、產品設計、工藝流程、管理方式、市場營銷、售後服務、技術反饋等,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美國的通用公司、波音一麥道公司、德國的寶馬公司、義大利疲累里橡膠公司、日本豐田汽車公司、東芝電氣公司和花王公司等數億功績的大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內部網。其中有些公司還擁有自己的衛星通訊系統。
3.重視人才培養和教育
網路經濟實施的基礎是人與電子工具的緊密結合。作為一項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網路經濟所涉及的人才包括各個層面,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數據標准化建設和處理,以及貿易、海關、工商、稅收、交通運輸等多個行業。網路經濟目標的確定、擴展、組織規劃的實施都是在相應的技術環境、經濟環境,以及人文背景下由各方面的人共同確定的。離開電子設備目標、組織、規劃的制定者或缺乏這方面的人才,網路經濟是難以運行的。網路經濟的具體運作過程是商務理論、商務實踐與電子工具的有機結合,也需一大批實施網路經濟的復合型人才。建立一支適應網路經濟發展要求的人才隊伍是完全有以必要的。然而,網路經濟人才的培養目前還是個薄弱環節我們必須在深入分析和認識網路經濟發展對新世紀勞動者素質要求的基礎上,制定和實施符合網路經濟發展要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質的網路經濟發展人才。
4.完善法律法規保障
網路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社會變革,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創造
第2/4頁
造了條件,而且也引發了一系列新的社會關系,帶來了很多以往社會發展中從未出現的問題。法律是社會關系的調節器,法律的發展總要受到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制約。國家現在已經明顯地感覺到傳統的法律條文在解決新型的信息技術所帶來的社會問題時的滯後性。因此建立良好的法律環境,是網路經濟良性發展的又一重要保障
5.加快制定網路經濟發展政策
我們應該認真研究和吸取世界各國和地區實行產業政策的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和教訓。在信息和通訊技術產業, 國家積極干預,並且有明確的產業政策有日本、韓國、和西歐的一些國家。而美國、以色列、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信息和通信產業的發展完全是由市場主導的。至少這些產業中,我們可以看到,政府主導的產業政策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相反卻阻礙了這些產業在這些國家和地區中的發展。
三、計算機網路發展對經濟的影響
全球信息網所引發的漣漪效應已經遠達網路的瀚海之外,並且已經沖擊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引發了一波又一波新的浪潮。這不是媒體業界所受的巨大沖擊,也不是人際通訊的新奇工具,而是經濟結構的全新變化,以及整個社會結構的變化。
1.競爭會更加激烈
由於消費者可以通過網路和生產者直接交易,那些效益低服務差的公司會在和效益高服務好的大公司競爭中敗退下來。那些過去由於地域的隔閡而形成的「地區壟斷」會逐漸消失,我們將面臨一個競爭激烈的全球性的市場。正因為如此,在某一產業內部的企業的數目,會逐漸減少。例如,生產作為最終產品的汽車或計算器的企業的數目,會逐漸減少,但是,由於不同零件由不同企業生產,企業的總數目,則未必會減少。
2.企業會變得更加專業化
由於網路能減少企業使用市場的交易費用,企業之間會「垂直脫鉤」,個別企業集中生產它的優勢產品和提供核心業務,而從市場上購買非核心的產品和服務。也就是說,垂直生產鏈上的企業數目會增加。這對發展中國家的中國,有著非常重要意義。
3.企業的規模會擴大
由於電子網路提升了企業經理的經營管理能力,而一個優秀經理是世界上最稀缺的人力資源。因此在網路經濟時代,一個優秀的經理會管理一個規模巨大的企業。電子網路的應用,使得經理能更直接的通過監視機制,激勵企業員工的生產效率。由於電子網路的應用,減少了信息傳播過程中的扭曲。這是為什麼我們觀察到,最近發生在世界上的一系列企業間的合並、兼並、聯盟等組織變化的事件。如計算機的Comaq公司和DEC的合並,世界幾大航空公司
第3/4頁
組成「星空」航空公司聯盟等等。
4.國際大型跨國公司會利用網路,技術,服務,名聲等方面的優勢,擴大他們的全球業務
這主要是由於網路的應用,使得國際大型跨國公司能更方便的管理國外的子公司。這為他們全球的擴展提供了方便。
四、 總 結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首要推動力量,是國家強盛的決定性因素」,科技的發展,網路的出現,推動了經濟的發展和變革,同時經濟的發展又對網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應該抓住網路這一重要的科學技術,使其進一步推動經濟更大的繁榮.。在不久的將來,網路經濟一定會成為世界的主導經濟,計算機網路也一定會遍及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參考文獻:
[1]柴 蒯:網路經濟給我們帶來什麼[J].創新科技,2003,(01)
[2]雷彎山:提升思維方式 應對加入WTO[J].中國民營科技與經濟, 2002,(07)
[3]陳喜樂:網路時代知識創新中的信息傳播模式與機制[D].廈門大學, 2006
[4]楊 鋒 尹 莉:對網路經濟幾項特徵的再認識[J].山東經濟, 2006,(02)
[5]孫常輝:網路經濟時代企業組織制度創新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 2006
⑹ 網路經濟下財務管理的意義
以信息高速公路為龍頭的全球信息化浪潮,正在深刻地從各個方面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互聯網的出現,打破了企業傳統的管理模式,作為企業經濟管理的重要內容——財務管理,面對全新的商務環境和可資利用的高效率技術手段,必須改變其理念和方式。
一、網路經濟發展對企業傳統財務管理的沖擊
如果說20世紀80年代,企業競爭制勝的關鍵是產品質量,90年代是企業重組和兼並,那麼,進入21世紀,企業競爭的關鍵是速度。試想,在市場變化迅速。機遇稍縱即逝的今天,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快的反應速度,就只能是死路一條。可以肯定,將來的企業競爭,不是大的吃掉小的,而是反應快的勝過反應慢的。而互聯網恰恰為大大提高企業反應速度提供了物質和技術手段。網路經濟的發展,將會對傳統的企業管理帶來沖擊,而作為企業管理重要內容的財務管理更是首當其沖。
1網路經濟將改變企業傳統財務管理的時空觀。互聯網的主要特點,就是可以使時間和空間距離變為零。企業傳統的財務管理,尤其是大型企業或集團企業對異地分支機構的財務管理,由於空間障礙無法克服,管理的難度很大,管理的成本很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資本的流動和企業適應市場變化的迅速整合。網路經濟環境下的財務管理將突破這一空間障礙,可通過遠程監控,瞬間完成遠程財務信息傳輸,從而使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迅速增強。如瑞士雀巢集團,基於網路建立的財務管理系統,可對分布在全球的400多家企業的財務、資金、質量實行集中統一管理。總部隨時監控資金在全世界各地運作的狀況,在幾分鍾內就能調動分散在全球的幾十億、上百億的資金。企業傳統的財務管理,一般來說是靜態的和事後的,即由於財務報表時間上的限制,對外提供的財務信息只能等待會計期末,無法動態反映企業財務運作的實時情況。而網路經濟環境下的財務管理將會從靜態走向動態,從事後達到實時,只要需要,可以得到任何時間的財務信息。如美國CISCO系統公司,是美國最大的計算機網路公司之一,該公司的財務管理已全部實現網路化。公司首席財務官卡特只需輕擊幾下滑鼠,公司的當大收入、訂單和十大客戶名單便出現在計算機屏幕上。同時,該公司所有員工均通過網路來制定、上報差旅計劃費用、采購清單和招聘計劃,從而大大增加了各部門辦公的透明度。
2網路經濟將改變傳統財務管理的會計數據流程。在企業傳統財務管理中,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為會計人員所熟悉的會計管理內容。而網路經濟環境下,財務管理環境是一個集供應商、經銷商、用戶、銀行等機構為一體的網路體系,已不存在貨款的直接交易,而代之以電子貨幣進行網上結算。這樣,傳統財務管理中的會計數據流程已無法適應。如票據流動過程中的簽字蓋章、職權分割的控製作用等傳統手段已失去意義。
3網路經濟將改變傳統財務管理的職能。傳統財務管理的職能以賬務處理為中心,會計工作以記賬、編表和核算為其主要內容。從某種意義上講,財務管理人員是以被動的身份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網路經濟環境下,財務管理的職能由於互聯網的集成性。簡捷性、開放性和實時性而帶來深刻的變化,財務管理將由傳統的「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即財務管理的職能轉向更具有技術性的分析和預測。財務管理人員通過網路及時得到同行業其他企業的有關財務指標,再加上對本企業營運過程的深入了解,可進行比較分析,評價及測試企業營運風險,為企業管理層提供決策參考信息。這樣,財務管理人員就以主動的身份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
二、網路經濟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所面臨的問題及其對策
(一)企業財務管理所面臨的問題
1財務安全問題。網路經濟環境下的企業財務管理將全面支持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涉及到電子單據、電子貨幣、賬單、銀行賬目結算單等,會計的原始憑證數據轉變為光碟、磁碟之上的電子數據,由於電子商務依託的Internet體系使用的是開戶的TCP/IP協議,它以廣播的形式進行傳播,這就極易使企業財務信息系統遭到非法訪問甚至黑客或病毒的破壞。
2傳統的內部控制制度失效。在傳統的財務管理中,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等,這些紙制原件若被修改,可以很容易辨認出修改的線索和痕跡,而網路經濟環境下財務數據的存儲方式決定了其篡改和偽造後不留任何痕跡。各種手續都被集成在一起由計算機進行處理,不能像傳統財務管理那樣由不同崗位的財務人員進行相互制約。這些問題的出現,將會使傳統財務管理中的內控制度無法發揮作用。
3信用問題。在傳統的財務管理中,財務數據流動過程中的簽字蓋章等手續,對於驗證對方身份、確保供需雙方建立商業信用是十分有效的。而在網路經濟環境下的財務管理中,網上交易的買賣雙方的身份驗證及信用證明是比較困難的。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
1制度建設。分析網路經濟環境下財務犯罪的案例可以看出,其根源在於互聯網法制建設的滯後。不過,世界各國都已意識到這個問題,並開始制定相關法律。如美國現在已確立的有關法律有:偽造訪問設備和計算機欺騙濫用法、電信法等;德國政府通過了電信服務數據保護法;英國政府公布了《通信法案》;日本編制了防止越權訪問計算機網路的准則。我國目前盡管在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實踐和應用上尚處於早期階段,但借鑒國際經驗,對已涉足於網路經濟的企業,必須建立科學嚴格的網路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即應從軟硬體的管理和維護到系統環境和操作的管理,從組織結構和人員的管理到計算機病毒的預防和消除等各方面,建立一套嚴格的責任控制機制。
2技術手段。在網路安全管理。上,通常採用的技術手段有:設置安全網(防火牆)。內部流量和活動模型分析、訪問控制、網路安全告警、網路入侵恢復、網路結構數據保護、內部加密與密鑰管理等技術。在信息管理上,主要採用數據加密技術,這是保護信息通過公共網路傳輸和防止電子竊聽的首選方法。解決網路經濟環境下的信用問題的有效方法,是採用「數字簽名」。財務系統中遠程處理時可用這項技術來替代簽字蓋章的傳統身份確認手段。 總之,網路經濟已成為勢不可擋的世界經濟新潮流,它將沖擊著傳統經濟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毋庸置疑,它的出現,必將打破企業傳統財務管理的觀念、理論和方法模式。因此,融入網路經濟的現代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一定要對傳統的財務管理進行改革。當然,進行這項改革,任務相當艱巨。無論從國家層面上的立法或制度建設,還是到企業層面上的人才、技術管理等,都將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⑺ 計算機網路有什麼作用
計算機網路的三大功能是實現計算機之間的資源共享、網路通信和提高計算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除此之外還有對計算機的集中管理、負荷均衡、分布處理和提高系統安全與可靠性等功能。
1、資源共享
硬體資源:包括各種類型的計算機、大容量存儲設備、計算機外部設備,如彩色列印機、靜電繪圖儀等。
軟體資源:包括各種應用軟體、工具軟體、系統開發所用的支撐軟體、語言處理程序、資料庫管理系統等。
數據資源:包括資料庫文件、資料庫、辦公文檔資料、企業生產報表等。
信道資源:通信信道可以理解為電信號的傳輸介質。通信信道的共享是計算機網路中最重要的共享資源之一。
2、網路通信
通信通道可以傳輸各種類型的信息,包括數據信息和圖形、圖像、聲音、視頻流等各種多媒體信息。
3、提高計算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網路中的每台計算機都可通過網路相互成為後備機。一旦某台計算機出現故障,它的任務就可由其他的計算機代為完成,這樣可以避免在單擊情況下,一台計算機發生故障引起整個系統癱瘓的現象,從而提高系統的可靠性。而當網路中的某台計算機負擔過重時,網路又可以將新的任務交給較空閑的計算機完成,均衡負載,從而提高了每台計算機的可用性。
4、集中管理
計算機在沒有聯網的條件下,每台計算機都是一個「信息孤島」。在管理這些計算機時,必須分別管理。而計算機聯網後,可以在某個中心位置實現對整個網路的管理。如資料庫情報檢索系統、交通運輸部門的定票系統、軍事指揮系統等。
5、分布處理
把要處理的任務分散到各個計算機上運行,而不是集中在一台大型計算機上。這樣,不僅可以降低軟體設計的復雜性,而且還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
6、均衡負荷
當網路中某台計算機的任務負荷太重時,通過網路和應用程序的控制和管理,將作業分散到網路中的其它計算機中,由多台計算機共同完成。
⑻ 在財務管理中,網路會計表現出什麼新特點、發揮出什麼新功能財務管理改革,網路會計還需要做什麼
新經濟時代網路會計的特點
網路經濟時代無論是網路還是計算機本身都經歷了巨大的變化,網路對企業會計環境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就廣域化環境而言,一方面國際互聯網(Internet)使企業在全世界范圍內實現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另一方面企業內部網(Intranet)技術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則使企業走出封閉的局域系統,實現企業內部信息對外實時開放,同時使企業內部包括財務部門在內的所有部門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
網路環境下的會計信息系統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全方位信息支持。由於Intranet是根植於Internet為主的一系列技術之上的企業內部網路結構,它將企業管理系統以網路的銜接方式進行重新組合,其結果是會計所需要的各種數據越來越多地以電子形式直接存儲於計算機網路之中。一方面,In-Tranet技術使企業對所產生的經濟活動進行實時報告成為可能,另一方面,藉助Intranet網路及Internet網路企業外部信息需求者同樣可以實時獲取所需信息,進行分析,以便作出有效決策。實時報告系統下,信息提供具有新特點:
1、實時性(在線反饋)。網路技術可動態跟隨企業的每一項變動,予以必要揭示。
2、全面性。通過在線訪問,企業內外部信息需求者可動態得到企業實時財務信息。
3、實時分析比較。網路環境下在線資料庫涵括了網上所有企業信息,財務人員依此可得到同業其他企業的有關財務指標,進行比較分析,正確預測企業今後趨勢。可以說,未來會計信息的發布和傳播將由採用書面形式轉向電子媒介形式。
網路環境下會計軟體具有以下的特點:
1、集成化
基於互聯網的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將企業整個生產經營活動的每個信息採集點都納入企業信息網之中,大量的數據通過網路從企業的各個管理子系統(生產、庫存、人事等)直接採集,並通過公共介面與外部有關系統(如銀行、稅務、經銷商等)相連接,使大部分信息能夠實時轉化。
2、簡潔化
系統中計算機完成從憑證到報告的全過程,人工干預大大減少。對存貨計價、成本計算、計提折舊以及預測決策等復雜的核算全部由計算機來完成,大大簡化了核算過程。
3、多元化
搜集和提供信息多元化,收集的信息源於企業內部及外部的各個採集點,不僅有內部的生產、銷售等經營信息,還有人事、生產調度等非經營信息以及外部的有關信息;處理信息的方法多元化,既可以成批處理,也可以實時處理,根據需要完成數據處理的任務;提供信息方式的多元化,提供信息的方式,既可以以書面的方式,也可以用磁碟、網路等電子方式,以滿足不同層次人們的需要。
4、電子化
會計電算化完成了從算盤到鍵盤、從帳本到磁碟的轉換,在網路會計環境下,電子合同、電子發票、電子簽章、電子支付等手段的應用,使電子化的程度更高、更廣。
5、開放化
基於互聯網的會計系統,大量數據從企業內、外部有關系統(證監會、銀行、企業生產人事部門等)直接收集,外部機構(會計師事務所、財政、稅務、銀行、證券監管、保險監管等)可根據授權,通過Internet在線訪問。企業內部網也可與證交所、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門各網路互聯。公眾投資者可上網訪問企業的主頁,瀏覽查詢所需的最新的和歷史的財務信息。
6、智能化
網路會計不僅具有一般會計軟體的核算功能,而且還具備控制、管理的功能,尤其在預測、輔助決策中,在管理人員的參與下可以完成復雜的決策選優過程,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
⑼ 計算機網路有哪些作用
網上搜到的.不管有沒有用.跟你分享一下.
計算機網路
★計算機網路是什麼?
這是首先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絕對是核心概念.我們講的計算機網路,其實就是利用通訊設備和線路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獨立的多個計算機系統互連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即網路通信協議、信息交換方式及網路操作系統等)實現網路中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它的功能最主要的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實現資源共享(包括硬體資源和軟體資源的共享);二是在用戶之間交換信息。計算機網路的作用是:不僅使分散在網路各處的計算機能共享網上的所有資源,並且為用戶提供強有力的通信手段和盡可能完善的服務,從而極大的方便用戶。從網管的角度來講,說白了就是運用技術手段實現網路間的信息傳遞,同時為用戶提供服務。
★計算機網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計算機網路通常由三個部分組成,它們是資源子網、通信子網和通信協議.所謂通信子網就是計算機網路中負責數據通信的部分;資源子網是計算機網路中面向用戶的部分,負責全網路面向應用的數據處理工作;而通信雙方必須共同遵守的規則和約定就稱為通信協議,它的存在與否是計算機網路與一般計算機互連系統的根本區別。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應該更能明白計算機網路為什麼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發展的產物了。
★計算機網路的種類怎麼劃分?
現在最常見的劃分方法是:按計算機網路覆蓋的地理范圍的大小,一般分為廣域網(WAN)和區域網(LAN)(也有的劃分再增加一個城域網(MAN))。顧名思義,所謂廣域網無非就是地理上距離較遠的網路連接形式,例如著名的Internet網,Chinanet網就是典型的廣域網。而一個區域網的范圍通常不超過10公里,並且經常限於一個單一的建築物或一組相距很近的建築物.Novell網是目前最流行的計算機區域網。
★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是什麼?
在計算機網路技術中,網路的體系結構指的是通信系統的整體設計,它的目的是為網路硬體、軟體、協議、存取控制和拓撲提供標准.現在廣泛採用的是開放系統互連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參考模型,它是用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送層、對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七個層次描述網路的結構.你應該注意的是,網路體系結構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匯流排、介面和網路的性能.而網路體系結構的關鍵要素恰恰就是協議和拓撲。目前最常見的網路體系結構有FDDI、乙太網、令牌環網和快速乙太網等。
★計算機網路的協議是什麼?
剛才說過網路體系結構的關鍵要素之一就是網路協議。而所謂協議(Protocol)就是對數據格式和計算機之間交換數據時必須遵守的規則的正式描述,它的作用和普通話的作用如出一轍。依據網路的不同通常使用Ethernet(乙太網)、NetBEUI、IPX/SPX以及TCP/IP協議。Ethernet是匯流排型協議中最常見的網路低層協議,安裝容易且造價便宜;而NetBEUI可以說是專為小型區域網設計的網路協議。對那些無需跨經路由器與大型主機通信的小型區域網,安裝NetBEUI協議就足夠了,但如果需要路由到另外的區域網,就必須安裝IPX/SPX或TCP/IP協議.前者幾乎成了Novell網的代名詞,而後者就被著名的Internet網所採用.特別是TCP/IP(傳輸控制協議/網間協議)就是開放系統互連協議中最早的協議之一,也是目前最完全和應用最廣的協議,能實現各種不同計算機平台之間的連接、交流和通信。
★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是指網路中各個站點相互連接的形式,在區域網中明確一點講就是文件伺服器、工作站和電纜等的連接形式.現在最主要的拓撲結構有匯流排型拓撲、星型拓撲、環型拓撲以及它們的混合型。顧名思義,匯流排型其實就是將文件伺服器和工作站都連在稱為匯流排的一條公共電纜上,且匯流排兩端必須有終結器;星型拓撲則是以一台設備作為中央連接點,各工作站都與它直接相連形成星型;而環型拓撲就是將所有站點彼此串列連接,像鏈子一樣構成一個環形迴路;把這三種最基本的拓撲結構混合起來運用自然就是混合型了。
★計算機網路建設中涉及到哪些硬體?
計算機網路的硬體系統通常由五部分組成:文件伺服器、工作站(包括終端)、傳輸介質、網路連接硬體和外部設備。文件伺服器一般要求是配備了高性能CPU系統的微機,它充當網路的核心。除了管理整個網路上的事務外,它還必須提供各種資源和服務。而工作站可以說是一種智能型終端,它從文件伺服器取出程序和數據後,能在本站進行處理,一般有有盤和無盤之分。接下來談談傳輸介質,它是通信網路中發送方和接受方之間的物理通路,在區域網中就是用來連接伺服器和工作站的電纜線.目前常用的網路傳輸介質有雙絞線(多用於區域網)、同軸電纜和光纜等.常用的網路連接硬體有網路介面卡(NIC)、集線器(HUB)、中繼器(Repeater)以及數據機(Modem)等。而列印機、掃描儀、繪圖儀以及其它任何可為工作站共享的設備都能被稱為外部設備。
★計算機網路一般都裝哪些操作系統?
我們都知道,網路操作系統是整個網路的靈魂,同時也是分布式處理系統的重要體現,它決定了網路的功能並由此決定了不同網路的應用領域即方向。目前比較流行的網路操作系統主要有Unix、NetWare、Windows NT和新興流行的Linux.Unix歷史悠久,發展到今天已經相當成熟,尤其以安全可靠和應用廣泛著稱;相比之下,NetWare以文件服務及列印管理聞名,而且其目錄服務可以說是被業界公認的目錄管理傑作;Windows NT是能支持多種硬體平台的真正的32位操作系統,它保持了深受歡迎的Windows用戶界面,目前正被越來越多的網路所應用;而最新的Linux憑借其先進的設計思想和自由軟體的身分正躋身優秀網路操作系統的行列。
★計算機網路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
未來網路的發展有三種基本的技術趨勢.一是朝著低成本微機所帶來的分布式計算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即Client/Server(客戶/伺服器)結構;二是向適應多媒體通信、移動通信結構發展;三是網路結構適應網路互連,擴大規模以至於建立全球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