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用戶與計算機網路間的介面是哪層

用戶與計算機網路間的介面是哪層

發布時間:2022-05-29 16:28:25

A.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的應用層是()和()的介面,其任務是——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的應用層是(系統)和(用戶)的介面,其任務是向用戶提供各種直接的服務。

B. 網路介面卡位於OSI模型的哪一層

數據鏈路層。

電腦之間在進行相互通訊時,數據不是以流而是以幀的方式進行傳輸的。可以把幀看做是一種數據包,在數據包中不僅包含有數據信息,而且還包含有數據的發送地,接收地信息和數據的校驗信息。一塊網卡包括OSI模型的兩個層——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

物理層定義了數據傳送與接收所需要的電與光信號,線路狀態,時鍾基準,數據編碼和電路等,並向數據鏈路層設備提供標准介面。數據鏈路層則提供定址機構,數據幀的構建,數據差錯檢查、傳送控制、向網路層提供標準的數據介面等功能。

(2)用戶與計算機網路間的介面是哪層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確保與工作站或終端聯網的電纜牢固地連接在該機器上,連接器沒有破損、松動的地方,特別是使用同軸電纜網路。

確保所用的電纜沒有超過該類型規定的使用長度。每種電纜都對其使用長度、數目以及阻抗有詳細的規范限定。

管理員必須使用一種方法,以便確定某一連接性問題是在工作站或終端內部還是在連接工作站或終端的介質上。在排除其它網路故障(例如重新配置計算機,更換適配卡,或者更新驅動器)之前,這是應首先考慮的問題。

C. 什麼是網路用戶與計算機網路之間的介面。

人機的介面就是操作系統,英文縮寫是OS

D. 網路用戶與計算機網路之間的介面

網路用戶與計算機網路之間的介面是: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
網路操作系統 ,是一種能代替操作系統的軟體程序,是網路的心臟和靈魂,是向網路計算機提供服務的特殊的操作系統。藉由網路達到互相傳遞數據與各種消息,分為伺服器(Server)及客戶端(Client)。而伺服器的主要功能是管理伺服器和網路上的各種資源和網路設備的共用,加以統合並控管流量,避免有癱瘓的可能性,客戶端就是有著能接收伺服器所傳遞的數據來運用的功能,好讓客戶端可以清楚的搜索所需的資源。

E. 計算機網路體系分為哪四層

1.、應用層

應用層對應於OSI參考模型的高層,為用戶提供所需要的各種服務,例如:FTP、Telnet、DNS、SMTP等.

2.、傳輸層

傳輸層對應於OSI參考模型的傳輸層,為應用層實體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功能,保證了數據包的順序傳送及數據的完整性。該層定義了兩個主要的協議:傳輸控制協議(TCP)和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TCP協議提供的是一種可靠的、通過「三次握手」來連接的數據傳輸服務;而UDP協議提供的則是不保證可靠的(並不是不可靠)、無連接的數據傳輸服務.

3.、網際互聯層

網際互聯層對應於OSI參考模型的網路層,主要解決主機到主機的通信問題。它所包含的協議設計數據包在整個網路上的邏輯傳輸。注重重新賦予主機一個IP地址來完成對主機的定址,它還負責數據包在多種網路中的路由。

該層有三個主要協議:網際協議(IP)、互聯網組管理協議(IGMP)和互聯網控制報文協議(ICMP)。

IP協議是網際互聯層最重要的協議,它提供的是一個可靠、無連接的數據報傳遞服務。

4.、網路接入層(即主機-網路層)

網路接入層與OSI參考模型中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相對應。它負責監視數據在主機和網路之間的交換。事實上,TCP/IP本身並未定義該層的協議,而由參與互連的各網路使用自己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協議,然後與TCP/IP的網路接入層進行連接。地址解析協議(ARP)工作在此層,即OSI參考模型的數據鏈路層。

(5)用戶與計算機網路間的介面是哪層擴展閱讀:

OSI將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architecture)劃分為以下七層:

物理層: 將數據轉換為可通過物理介質傳送的電子信號相當於郵局中的搬運工人。

數據鏈路層: 決定訪問網路介質的方式。

在此層將數據分幀,並處理流控制。本層指定拓撲結構並提供硬體定址,相當於郵局中的裝拆箱工人。

網路層: 使用權數據路由經過大型網路 相當於郵局中的排序工人。

傳輸層: 提供終端到終端的可靠連接 相當於公司中跑郵局的送信職員。

會話層: 允許用戶使用簡單易記的名稱建立連接 相當於公司中收寄信、寫信封與拆信封的秘書。

表示層: 協商數據交換格式 相當公司中簡報老闆、替老闆寫信的助理。

應用層: 用戶的應用程序和網路之間的介面老闆。

F. 用戶和計算機硬體系統的介面是什麼

計算機硬體與用戶之間的介面是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是管理計算機硬體與軟體資源的計算機程序,同時也是計算機系統的內核與基石。

操作系統需要處理如管理與配置內存、決定系統資源供需的優先次序、控制輸入與輸出設備、操作網路與管理文件系統等基本事務。操作系統也提供一個讓用戶與系統交互的操作界面。

歷史:

第一部計算機並沒有操作系統。這是由於早期計算機的創建方式(如同建造機械算盤)與性能不足以運行如此程序。但在1947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頓組成的研究小組發明的晶體管,以及莫里斯·威爾克斯發明的微程序方法,使得計算機不再是機械設備,而是電子產品。

系統管理工具以及簡化硬體操作流程的程序很快就出現了,且成為操作系統的起源。此時,廠商為每一台不同型號的計算機創造不同的操作系統,因此為某計算機而寫的程序無法移植到其他計算機上運行,即使是同型號的計算機也不行。

G. 簡述計算機網路的組成,以及各個組成部分的作用

計算機網路由七層組成:

1、物理層:傳遞信息需要利用一些物理傳輸媒體,如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等。物理層的任務就是為上層提供一個物理的連接,以及該物理連接表現出來的機械、電氣、功能和過程特性,實現透明的比特流傳輸。

2、數據鏈路層:數據鏈路層負責在2個相鄰的結點之間的鏈路上實現無差錯的數據幀傳輸。在接收方接收到數據出錯時要通知發送方重發,直到這一幀無差錯地到達接收結點,數據鏈路層就是把一條有可能出錯的實際鏈路變成讓網路層看起來像不會出錯的數據鏈路。

3、網路層:網路中通信的2個計算機之間可能要經過許多結點和鏈路,還可能經過幾個通信子網。網路層數據傳輸的單位是分組。網路層的主要任務是為要傳輸的分組選擇一條合適的路徑,使發送分組能夠正確無誤地按照給定的目的地址找到目的主機,交付給目的主機的傳輸層。

4、傳輸層:傳輸層的主要任務是通過通信子網的特性,最佳地利用網路資源,並以可靠與經濟的方式為2個端系統的會話層之間建立一條連接通道,以透明地傳輸報文。傳輸層向上一層提供一個可靠的端到端的服務,使會話層不知道傳輸層以下的數據通信的細節。

5、會話層:在會話層以及以上各層中,數據的傳輸都以報文為單位,會話層不參與具體的傳輸,它提供包括訪問驗證和會話管理在內的建立以及維護應用之間的通信機制。如伺服器驗證用戶登錄便是由會話層完成的。

6、表示層:這一層主要解決用戶信息的語法表示問題。它將要交換的數據從適合某一用戶的抽象語法,轉換為適合OSI內部表示使用的傳送語法。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轉換數據服務。數據的壓縮和解壓縮、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層負責。

7、應用層:這是OSI參考模型的最高層。應用層確定進程之間通信的性質以滿足用戶的需求,以及提供網路與用戶軟體之間的介面服務。

(7)用戶與計算機網路間的介面是哪層擴展閱讀:

傳輸層作為整個計算機網路的核心,是惟一負責總體數據傳輸和控制的一層。因為網路層不一定保證服務的可靠,而用戶也不能直接對通信子網加以控制,因此在網路層之上,加一層即傳輸層以改善傳輸質量。

傳輸層利用網路層提供的服務,並通過傳輸層地址提供給高層用戶傳輸數據的通信埠,使系統間高層資源的共享不必考慮數據通信方面和不可靠的數據傳輸方面的問題。

H. TCP/IP有哪幾層,各層的功能是什麼

TCP/IP是有共網路介面層,網路層,運輸層和應用層共四層協議系統。

第一層是應用層,功能是服務於應用進程的,就是向用戶提供數據加上編碼和對話對的控制。

第二層是運輸層,功能是能夠解決諸如端到端可靠性和保證數據按照正確的順序到達。包括所給數據應該送給哪個應用程序。

第三層是網路層,功能是進行網路連接的建立,和終止及IP地址的尋找最佳途徑等功能。

第四層是網路介面層,功能是傳輸數據的物理媒介,是數據包從一個設備的網路層傳輸到另外一個設備的網路層的方法。還有控制組成網路的硬體設備。

(8)用戶與計算機網路間的介面是哪層擴展閱讀:

TCP/IP協議不僅僅指的是TCP和IP兩個協議,而是指一個由FTP、SMTP、TCP、UDP、IP等協議構成的協議簇, 只是因為在TCP/IP協議中TCP協議和IP協議最具代表性,所以被稱為TCP/IP協議。

TCP/IP協議產生過程為:

(1)1973年,卡恩與瑟夫開發出了TCP/IP協議中最核心的兩個協議:TCP協議和IP協議。

(2)1974年12月,卡恩與瑟夫正式發表了TCP/IP協議並對其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同時,為了驗證TCP/IP協議的可用性,使一個數據包由一端發出,在經過近10萬km的旅程後到達服務端。

在這次傳輸中,數據包沒有丟失一個位元組,這成分說明了TCP/IP協議的成功。

(3)1983年元旦,TCP/IP協議正式替代NCP,從此以後TCP/IP成為大部分網際網路共同遵守的一種網路規則。

(4)1984年,TCP/IP協議得到美國國防部的肯定,成為多數計算機共同遵守的一個標准。

(5)2005年9月9日卡恩和瑟夫由於他們對於美國文化做出的卓越貢獻被授予總統自由勛章。

TCP/IP協議能夠迅速發展起來並成為事實上的標准,是它恰好適應了世界范圍內數據通信的需要。它有以下特點:

(1)協議標準是完全開放的,可以供用戶免費使用,並且獨立於特定的計算機硬體與操作系統。

(2)獨立於網路硬體系統,可以運行在廣域網,更適合於互聯網。

(3)網路地址統一分配,網路中每一設備和終端都具有一個唯一地址。

(4)高層協議標准化,可以提供多種多樣可靠網路服務。

參考資料:網路——TCP/IP協議

I. 計算機網路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層叫什麼

OSI將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architecture)劃分為以下七層:

物理層:將數據轉換為可通過物理介質傳送的電子信號當於郵局中的搬運工人。

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負責網路定址、錯誤偵測和改錯。當表頭和表尾被加至數據包時,會形成幀。數據鏈表頭(DLH)是包含了物理地址和錯誤偵測及改錯的方法。

數據鏈表尾(DLT)是一串指示數據包末端的字元串。例如乙太網、無線區域網(Wi-Fi)和通用分組無線服務(GPRS)等。

(9)用戶與計算機網路間的介面是哪層擴展閱讀:

數據鏈路層:決定訪問網路介質的方式。

在此層將數據分幀,並處理流控制。本層指定拓撲結構並提供硬體定址,相當於郵局中的裝拆箱工人。

網路層:使用權數據路由經過大型網路 相當於郵局中的排序工人。

傳輸層:提供終端到終端的可靠連接 相當於公司中跑郵局的送信職員。

會話層:允許用戶使用簡單易記的名稱建立連接 相當於公司中收寄信、寫信封與拆信封的秘書。

表示層:協商數據交換格式 相當公司中簡報老闆、替老闆寫信的助理。

應用層:用戶的應用程序和網路之間的介面。

J. 在計算機網路中OSI和ISO分別是指什麼

計算機網路中的OSI,即OSI模型,指開放式通信系統互聯參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RM,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提出的一個試圖使各種計算機在世界范圍內互連為網路的標准框架,簡稱OSI。這是一種事實上被TCP/IP 4層模型淘汰的協議。在當今世界上沒有大規模使用。

計算機網路中的ISO指國際標准化組織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在80年代提出的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這個模型將計算機網路通信協議分為七層。這個模型是一個定義異構計算機連接標準的框架結構。這七層具有如下特點:

①網路中異構的每個節點均有相同的層次,相同層次具有相同的功能。

②同一節點內相鄰層次之間通過介面通信。

③相鄰層次間介面定義原語操作,由低層向高層提供服務。

④不同節點的相同層次之間的通信由該層次的協議管理,

⑤每層次完成對該層所定義的功能,修改本層次功能不影響其它層、

⑥僅在最低層進行直接數據傳送。

⑦定義的是抽象結構,並非具體實現的描述。

閱讀全文

與用戶與計算機網路間的介面是哪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神經網路要求數據規模多少 瀏覽:669
公司無線網路丟包延遲高 瀏覽:702
網路輿情分析的重點包括哪些點 瀏覽:566
農村移動網路怎麼用網線連接電視 瀏覽:472
網路游戲賬號和密碼 瀏覽:855
暢唐網路是哪個集團的 瀏覽:216
江西金融網路安全宣傳 瀏覽:981
華為手機共享pc網路設置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839
蘋果網路手機游戲 瀏覽:647
樂視1s設置4g網路 瀏覽:555
手機網路代理和ip設置 瀏覽:657
高中物理網路課程哪個好 瀏覽:958
網路盒子第三方軟體app大全 瀏覽:875
新建系統無法連接網路 瀏覽:264
機頂盒網路電視軟體哪個好用 瀏覽:712
網路大學哪個專業好 瀏覽:166
為什麼匯智動漫掃卡網路異常 瀏覽:404
為什麼彩鋼棚遮擋網路信號 瀏覽:98
酷派手機f3網路設置 瀏覽:71
衛生院網路安全應急演練方案 瀏覽:887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