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構成有主機、顯示器、鍵盤、滑鼠、音箱。還有列印機和掃描儀,是電腦重要的輸出、輸入設備。
主機,是電腦最主要的設備,相當於人的大腦一樣,幾乎所有的文件資料和信息都由它控制,您需要電腦完成的工作也都由它主要負責,它還要給其他的電腦設備分配工作,其他的設備因此也都叫做外圍設備。主機具體如何工作,我們在後面再詳細介紹。
顯示器,是電腦主要的輸出設備,它的重要任務是將主機的所思所想的結果展示在大家面前,它由一根視頻電纜與主機的顯示卡相連。以前,大家多用14英寸(屏幕對角線的長度,1英寸=2.56cm)的球面顯示器,由於電腦及其相關設備的飛速發展,現在15英寸的顯示器也已逐漸在退出主流地位。目前17英寸的彩顯已非常流行,成為主流配置的趨勢日趨明顯。平面直角顯示器的屏幕幾乎在一個平面上,再也不象以前的顯示器那樣中間凸起,畫面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大量純平面的顯示器也已上市,這許多新型顯示器在考慮了實用的同時,也更符合綠色環保要求,使電腦用戶的視覺感觀得到最好的保護和最大的享受。
鍵盤,它的功能跟顯示器相反,負責對主機系統的「輸入」,用戶對電腦的工作要求。用戶的指令必須通過它才能告訴主機電腦的「腦」。通過它,電腦才知道要做什麼。而且目前鍵盤對電腦來說還是一個不可替代的輸入設備。
滑鼠,隨著Windows圖形操作界面的流行,很多命令和要求已基本上不需再用鍵盤輸入,只要通過操作滑鼠的左鍵或右鍵就能告訴電腦要做什麼。因此,雖然很小的滑鼠,卻給電腦使用者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和許多的樂趣。
音箱,為了適應電腦多媒體化的需要,現在,有聲有畫的多媒體電腦家族越來越壯大,為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增添了很多的色彩,同時也成了吸引很多電腦愛好者的原因,主機的聲音通過音效卡傳送給音箱,再由音箱表達出來,真正把多媒體的效果體現出來。
列印機,跟電腦關系很緊密。與顯示器一樣,列印機也是一種常用的輸出設備,通過一根並口電纜與主機後面的並行口相連。列印機有三種類型:針式列印機、噴墨列印機和激光列印機,其性能是逐級遞增的。
為了更好地理解電腦是如何工作的,我們需要再花點時間重點了解一下電腦的主機。我們拆散主機,它的主要構件就是主機板、內存條、硬碟驅動器、軟盤驅動器、光碟驅動器、音效卡、顯示卡及數據機。
主機板,是一台主機的骨架,大多數設備都得通過它連在一起; CPU,英文名叫Central Processing Unit,意思就是中央處理器,它是主機的心臟,統一指揮調度電腦的所有工作。平常大家說的486、586、奔騰、PII、Celron就是指不同的CPU。
內存,英文名叫 Read Arandom Memory,簡稱RAM,是電腦工作過程中貯存數據信息的地方,它的單位叫做「兆」位元組,用「M」表示(1M = 1024K,1K = 1024位元組,1個漢字占兩個位元組,1M 大約相當於50萬漢字),一般大家都省略了「位元組」兩個字,只稱「兆」。現在的機器一般都安裝32M或64M的內存。
硬碟,是平時安裝各種軟體和存貯文件的地方,相當於主機的肚子,用戶的 Windows98,各種游戲軟體或是文件信函全放裡面,以前硬碟容量較少,只有幾百兆,目前一般都有 6G、8G 或 10G 以上的大容量(1G = 1024M),而且目前已經出現了20G及以上的硬碟,是真正的海量存儲器。
軟碟機,分3.5英寸和5英寸兩種,目前常用的都是 3.5英寸軟碟機,可讀寫3.5英寸軟盤,3.5英寸軟盤有1.44M位元組的容量,您可以用軟盤復制一些不太大的程序和文件用以隨身攜帶,或拷貝一個文件和另外一台電腦進行文件交換,還可以把主要的文件信息備份一份在軟盤上,以防電腦出故障時丟失數據。
光碟機,也叫做CD-ROM驅動器,意思就是只讀光碟驅動器(只能讀,不能寫),一張 CD-ROM光碟一般能存放 650M 左右的數據,可以用來存放一些大型的軟體,假如沒有它,現在很多的大型軟體如WIN98、 Office 2000 等,用3.5英寸的軟碟機要裝多少張呢。
光碟機的一個主要性能指標是「倍速」,倍速是以每秒從光碟機讀取150K位元組為基準計算的。兩倍速即表示每秒可從光碟機讀取2x150K=300K位元組(1K=1024位元組),目前常用的光碟機已經能達到32倍速或48倍速,百倍速光碟機也快上市了。
顯示卡,是一種常見的電腦擴展卡,它負責將主機運算和處理的結果和主機的狀態告訴顯示器。
音效卡,負責將主機處理出來的聲音讓音箱(或揚聲器)「說」出來。
主機的構成和各組件的分工已經簡單介紹完了,電腦和它的一些外圍設備列印機也作了介紹,現在我們總結一下前面的內容。電腦中最主要的部件或設備是主機,用來顯示電腦的工作情況的設備是顯示器,向主機輸送命令的主要設備是鍵盤。電腦的輔助設備有:滑鼠、手寫板等。使我們能夠聽到電腦所發出的聲音的設備是音箱;我們只需通過各種電纜把它們連起來,就可以得到一台我們平時所說的完整的電腦。
計算機網路常用設備的作用
1、中繼器
中繼器是一種解決信號傳輸過程中放大信號的設備,它是網路物理層的一種介質連接設備。由於信號在網路傳輸介質中有衰減和雜訊,使有用的數據信號變得越來越弱,為了保證有用數據的完整性,並在一定范圍內傳送,要用中繼器把接收到的弱信號放大以保持與原數據相同。使用中繼器就可以使信號傳送到更遠的距離。
2、集線器
集線器是一種信號再生轉發器,它可以把信號分散到多條線上。集線器的一端有一個介面連接伺服器,另一端有幾個介面與網路工作站相連。集線器介面的多少決定網路中所連計算機的數目,常見的集線器介面有8個、12個、16個、32個等幾種。如果希望連接的計算機數目超過HUB的埠數時,可以採用HUB或堆疊的方式來擴展。
3、網關
網關(Gateway)是連接兩個不同網路協議、不同體系結構的計算機網路的設備。網關有兩種:一種是面向連接的網關,一種是無連接的網關。
網關可以實現不同網路之間的轉換,可以在兩個不同類型的網路系統之間進行通信,把協議進行轉換,將數據重新分組、包裝和轉換。
4、網橋
網橋(Bridge)是網路結點設備,它能將一個較大的區域網分割成多個網段,或者將兩個以上的區域網(可以是不同類型的區域網)互連為一個邏輯區域網。網橋的功能就是延長網路跨度,同時提供智能化連接服務,即根據數據包終點地址處於哪一個網段來進行轉發和濾除。
5、路由器
路由器(Router)是連接區域網與廣域網的連接設備,在網路中起著數據轉發和信息資源進出的樞紐作用,是網路的核心設備。當數據從某個子網傳輸到另一個子網時,要通過路由器來完成。路由器根據傳輸費用、轉接時延、網路擁塞或信源和終點間的距離來選擇最佳路徑。
6、交換器
交換器是一種可以根據要傳輸的網路信息構造自己的「轉發表」,做出轉發決策的設備。交換器是20世紀90年代出現的新設備,它的出現解決了區域網中網段劃分之後,網段中子網必須依賴路由器進行管理的局面,還解決了傳統路由器低速、復雜、昂貴所造成的網路瓶頸問題。
7、數據機
數據機是一種能夠使電腦通過電話線同其他電腦進行通信的設備。因為電腦採用數字信號處理數據,而電話系統則採用模擬信號傳輸數據。為了能利用電話系統來進行數據通信,必須實現數字信號與模擬式的互換。
數據機的功能由三個因素來確定:速率、錯誤糾正和數據壓縮。目前市場上的數據機重要有四種:外置數據機、內置數據機、PCMCIA卡式數據機(主要用於筆記本電腦)、電纜數據機。
數據機具有兩個功能:一是調制和解調功能,二是提供硬體糾錯、硬體壓縮、通信協議等功能。當這兩個功能都是由固化在數據機中的硬體晶元來完成時,即其所有功能都由硬體完成,這種數據機俗稱為硬「貓」。目前大多數的數據機都是硬「貓」。
2. 什麼是計算機網路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另外,從邏輯功能上看,計算機網路是以傳輸信息為基礎目的,用通信線路將多個計算機連接起來的計算機系統的集合,一個計算機網路組成包括傳輸介質和通信設備。
從用戶角度看,計算機網路是這樣定義的:存在著一個能為用戶自動管理的網路操作系統。由它調用完成用戶所調用的資源,而整個網路像一個大的計算機系統一樣,對用戶是透明的。
(2)網路術語什麼是指計算機網路設備擴展閱讀:
一、發展歷程
中國計算機網路設備製造行業是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早期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巨大差距;但受益於計算機網路設備行業生產技術不斷提高以及下游需求市場不斷擴大,我國計算機網路設備製造行業發展十分迅速。
近兩年,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國際金融危機的逐漸消退,計算機網路設備製造行業獲得良好發展機遇,中國已成為全球計算機網路設備製造行業重點發展市場。
二、組成分類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與一般的事物分類方法一樣,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質特點(即事物的屬性)分類。計算機網路通俗地講就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體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
總的來說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間)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計算機網路
3. 1、什麼是計算機網路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另外,從邏輯功能上看,計算機網路是以傳輸信息為基礎目的,用通信線路將多個計算機連接起來的計算機系統的集合,一個計算機網路組成包括傳輸介質和通信設備。
從用戶角度看,計算機網路是這樣定義的:存在著一個能為用戶自動管理的網路操作系統。由它調用完成用戶所調用的資源,而整個網路像一個大的計算機系統一樣,對用戶是透明的。
(3)網路術語什麼是指計算機網路設備擴展閱讀:
一、發展歷程
中國計算機網路設備製造行業是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早期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巨大差距;但受益於計算機網路設備行業生產技術不斷提高以及下游需求市場不斷擴大,我國計算機網路設備製造行業發展十分迅速。
近兩年,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國際金融危機的逐漸消退,計算機網路設備製造行業獲得良好發展機遇,中國已成為全球計算機網路設備製造行業重點發展市場。
二、組成分類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與一般的事物分類方法一樣,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質特點(即事物的屬性)分類。計算機網路通俗地講就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體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
總的來說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間)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4. 計算機網路指的是什麼
01、什麼是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是指將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通過通信設備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軟體的支持下,實現彼此之間資源共享和數據通信的整個系統。
02、計算機網路的基本功能是什麼?計算機網路的基本功能是數據通信和資源共享。
03、資源共享主要是指哪些資源?資源共享包括硬體、軟體和數據資源的共享。
04、計算機網路根據其覆蓋范圍可分為哪三類?計算機網路根據其覆蓋范圍可分為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
05、學校的校園網應該屬於(4)所說的哪一類?校園網屬於區域網。
06、基於伺服器的網路與對等網有何區別?基於伺服器的網路中由伺服器來管理網路,並為網路用戶提供共享服務,而在對等網中沒有專用伺服器,網路中的每台計算機即作為一台非專業伺服器管理自己的資源和用戶,為其他計算機提供軟硬體資源的共享服務。同時又可作為客戶機共享其他計算機的資源。
07、伺服器在網路中的作用是什麼?伺服器在網路中的主要作用是管理網路,為網路用戶提供共享資源。
08、Internet可以為我們提供哪些服務?Internet可以為我們提供多種服務如,電子郵件、文件傳輸、信息查詢、網上新聞、各種論壇和電子商務等。
09、什麼是網際網路上的IP地址?IP地址是計算機在網際網路上的惟一標識。
10、IP地址通常是如何表示的?IP地址由32位二進制數組成,寫成4組十進制數,每組之間有圓點隔開。
5.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從整體上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與專門的外部設備用通信線路互聯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的系統,從而使眾多的計算機可以方便地互相傳遞信息,共享硬體、軟體、數據信息等資源。簡單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由通信線路互相連接的許多自主工作的計算機構成的集合體。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與一般的事物分類方法一樣,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質特點(即事物的屬性)分類。計算機網路通俗地講就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體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
總的來說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間)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6. 簡單易懂的解釋網路設備!如:交換機 路由 ADSL
路由器術語
要解釋路由器的概念,首先得知道什麼是路由。所謂「路由」,是指把數據從一個地方傳送到另一個地方的行為和動作,而路由器,正是執行這種行為動作的機器,它的英文名稱為Router,是一種連接多個網路或網段的網路設備,它能將不同網路或網段之間的數據信息進行「翻譯」,以使它們能夠相互「讀懂」對方的數據,從而構成一個更大的網路。
簡單的講,路由器主要有以下幾種功能:
第一,網路互連,路由器支持各種區域網和廣域網介面,主要用於互連區域網和廣域網,實現不同網路互相通信;
第二,數據處理,提供包括分組過濾、分組轉發、優先順序、復用、加密、壓縮和防火牆等功能;
第三,網路管理,路由器提供包括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容錯管理和流量控制等功能。
為了完成「路由」的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著各種傳輸路徑的相關數據--路由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選擇時使用。路由表中保存著子網的標志信息、網上路由器的個數和下一個路由器的名字等內容。路由表可以是由系統管理員固定設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統動態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動調整,也可以由主機控制。在路由器中涉及到兩個有關地址的名字概念,那就是:靜態路由表和動態路由表。由系統管理員事先設置好固定的路由表稱之為靜態(static)路由表,一般是在系統安裝時就根據網路的配置情況預先設定的,它不會隨未來網路結構的改變而改變。動態(Dynamic)路由表是路由器根據網路系統的運行情況而自動調整的路由表。路由器根據路由選擇協議(Routing Protocol)提供的功能,自動學習和記憶網路運行情況,在需要時自動計算數據傳輸的最佳路徑。
為了簡單地說明路由器的工作原理,現在我們假設有這樣一個簡單的網路。如圖所示,A、B、C、D四個網路通過路由器連接在一起。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在如圖所示網路環境下路由器又是如何發揮其路由、數據轉發作用的。現假設網路A中一個用戶A1要向C網路中的C3用戶發送一個請求信號時,信號傳遞的步驟如下:
第1步:用戶A1將目的用戶C3的地址C3,連同數據信息以數據幀的形式通過集線器或交換機以廣播的形式發送給同一網路中的所有節點,當路由器A5埠偵聽到這個地址後,分析得知所發目的節點不是本網段的,需要路由轉發,就把數據幀接收下來。
第2步:路由器A5埠接收到用戶A1的數據幀後,先從報頭中取出目的用戶C3的IP地址,並根據路由表計算出發往用戶C3的最佳路徑。因為從分析得知到C3的網路ID號與路由器的C5網路ID號相同,所以由路由器的A5埠直接發向路由器的C5埠應是信號傳遞的最佳途經。
第3步:路由器的C5埠再次取出目的用戶C3的IP地址,找出C3的IP地址中的主機ID號,如果在網路中有交換機則可先發給交換機,由交換機根據MAC地址表找出具體的網路節點位置;如果沒有交換機設備則根據其IP地址中的主機ID直接把數據幀發送給用戶C3,這樣一個完整的數據通信轉發過程也完成了。
從上面可以看出,不管網路有多麼復雜,路由器其實所作的工作就是這么幾步,所以整個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基本都差不多。當然在實際的網路中還遠比上圖所示的要復雜許多,實際的步驟也不會像上述那麼簡單,但總的過程是這樣的。
目前,生產路由器的廠商,國外主要有CISCO(思科)公司、北電網路等,國內廠商包括華為等。
交換機的英文名稱之為「Switch」,它是集線器的升級換代產品,從外觀上來看,它與集線器基本上沒有多大區別,都是帶有多個埠的長方體。交換機是按照通信兩端傳輸信息的需要,用人工或設備自動完成的方法把要傳輸的信息送到符合要求的相應路由上的技術統稱。廣義的交換機就是一種在通信系統中完成信息交換功能的設備。
「交換」和「交換機」最早起源於電話通訊系統PSTN。我們以前經常在電影或電視中看到一些老的影片時常看到有人在電話機旁狂搖幾下(注意不是撥號),然後就說:給我接XXX,話務員接到要求後就會把相應端線頭插在要接的端子上,即可通話。其實這就是最原始的電話交換機系統,只不過它是一種人工電話交換系統,不是自動的,也不是我們所指的計算機交換機,但是今天的交換機也就是在這個電話交換機技術上發展而來的。
交換機的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編址、網路拓撲結構、錯誤校驗、幀序列以及流量控制。目前一些高檔交換機還具備了一些新的功能,如對VLAN(虛擬區域網)的支持、對鏈路匯聚的支持,甚至有的還具有路由和防火牆的功能。
交換機擁有一條很高帶寬的背部匯流排和內部交換矩陣。交換機的所有的埠都掛接在這條背部匯流排上。控制電路收到數據包以後,處理埠會查找內存中的MAC地址(網卡的硬體地址)對照表以確定目的MAC的NIC(網卡)掛接在哪個埠上,通過內部交換矩陣直接將數據迅速包傳送到目的節點,而不是所有節點,目的MAC若不存在才廣播到所有的埠。這種方式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一方面效率高,不會浪費網路資源,只是對目的地址發送數據,一般來說不易產生網路堵塞;另一個方面數據傳輸安全,因為它不是對所有節點都同時發送,發送數據時其它節點很難偵聽到所發送的信息。這也是交換機為什麼會很快取代集線器的重要原因之一。
交換機與集線器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在OSI/RM(OSI參考模型)中的工作層次不同
交換機和集線器在OSI/RM開放體系模型中對應的層次就不一樣,集線器是同時工作在第一層(物理層)和第二層(數據鏈路層),而交換機至少是工作在第二層,更高級的交換機可以工作在第三層(網路層)和第四層(傳輸層)。
(2)交換機的數據傳輸方式不同
集線器的數據傳輸方式是廣播(broadcast)方式,而交換機的數據傳輸是有目的的,數據只對目的節點發送,只是在自己的MAC地址表中找不到的情況下第一次使用廣播方式發送,然後因為交換機具有MAC地址學習功能,第二次以後就不再是廣播發送了,又是有目的的發送。這樣的好處是數據傳輸效率提高,不會出現廣播風暴,在安全性方面也不會出現其它節點偵聽的現象。
(3)帶寬佔用方式不同
在帶寬佔用方面,集線器所有埠是共享集線器的總帶寬,而交換機的每個埠都具有自己的帶寬,這樣就交換機實際上每個埠的帶寬比集線器埠可用帶寬要高許多,也就決定了交換機的傳輸速度比集線器要快許多。
(4)傳輸模式不同
集線器只能採用半雙工方式進行傳輸的,因為集線器是共享傳輸介質的,這樣在上行通道上集線器一次只能傳輸一個任務,要麼是接收數據,要麼是發送數據。而交換機則不一樣,它是採用全雙工方式來傳輸數據的,因此在同一時刻可以同時進行數據的接收和發送,這不但令數據的傳輸速度大大加快,而且在整個系統的吞吐量方面交換機比集線器至少要快一倍以上,因為它可以接收和發送同時進行,實際上還遠不止一倍,因為埠帶寬一般來說交換機比集線器也要寬許多倍。
總之,交換機是一種基於MAC地址識別,能完成封裝轉發數據包功能的網路設備。目前,主流的交換機廠商以國外的CISCO(思科)、3COM、安奈特為代表,國內主要有華為、D-LINK等。
網卡也叫「網路適配器」,英文全稱為「Network Interface Card」,簡稱「NIC」,。網卡是區域網中最基本的部件之一,它是連接計算機與網路的硬體設備。無論是雙絞線連接、同軸電纜連接還是光纖連接,都必須藉助於網卡才能實現數據的通信。
網卡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整理計算機上發往網線上的數據,並將數據分解為適當大小的數據包之後向網路上發送出去。對於網卡而言,每塊網卡都有一個唯一的網路節點地址,它是網卡生產廠家在生產時燒入ROM(只讀存儲晶元)中的,我們把它叫做MAC地址(物理地址),且保證絕對不會重復。
我們日常使用的網卡都是乙太網網卡。目前網卡按其傳輸速度來分可分為10M網卡、10/100M自適應網卡以及千兆(1000M)網卡。如果只是作為一般用途,如日常辦公等,比較適合使用10M網卡和10/100M自適應網卡兩種。如果應用於伺服器等產品領域,就要選擇千兆級的網卡。
集線器,英文名又稱Hub,在OSI模型中屬於數據鏈路層。價格便宜是它最大的優勢,但由於集線器屬於共享型設備,導致了在繁重的網路中,效率變得十分低下,所以我們在中、大型的網路中看不到集線器的身影。如今的集線器普遍採用全雙工模式,市場上常見的集線器傳輸速率普遍都為100Mbps。接下來我們了解一下集線器的幾個概念:
共享型
集線器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共享型模式,就是指在有一個埠在向另一個埠發送數據時,其他埠就處於「等待」狀態。為什麼會「等待」呢?舉個例子來說,其實在單位時間內A向B發送數據包時,A是發送給B、C、D三個埠的(該現象即緊接下文介紹的IP廣播),但是只有B接收,其他的埠在第一單位時間判斷不是自己需要的數據後將不會再去接收A發送來的數據。直到A再次發送IP廣播,在A再次發送IP廣播之前的單位時間內,C,D是閑置的,或者CD之間可以傳輸數據。如圖1,我們可以理解為集線器內部只有一條通道(即公共通道),然後在公共通道下方就連接著所有埠。
IP廣播
所謂IP廣播(也稱:群發),是指集線器在發送數據給下層設備時,不分原數據來自何處,將所得數據發給每一個埠,如果其中有埠需要來源的數據,就會處於接收狀態,而不需要的埠就處於拒絕狀態。舉個例子來說:在網內時,當客戶端A發送數據包給客戶端B時,集線器便將來自A的數據包群發給每一個埠,此時B就處於接收狀態,其它埠則處於拒絕狀態;在網外也如此,當客戶端A發送域名「www.163.com」時,通過集線器,然後經過DNS域名解析把IP地址(202.108.36.172)發回給集線器。此時,集線器便群發給所有接入的埠,需要此地址的機器便處於接收狀態(客戶端A處於接收狀態),不需要則處於拒絕狀態。
單位時間
這應該是最簡單的一個名詞了,也可以理解為Hub的工作頻率,比如工作頻率為33MHz的Hub,那麼在單位時間內Hub能做什麼事呢?上面在解釋共享型的時候已經舉了個例子,但是有一點在這需要解釋的是,比如我們有的時候會看到A在向B發送數據的「同時」,C也在向D傳送數據,這看起來似乎有點矛盾,也確實是這樣,那為什麼會看起來2者同時在進行呢?因為A在第一個單位時間內發送數據給B的時候,由於廣播的原因,B、C、D在第一個單位時間內會同時接受廣播,但是C,D會從第2個單位時間開始拒絕接收A發來的數據,因為C和D已經判斷出這些數據不是他們需要的數據。而且在第2個單位時間的時候C也發送一個數據廣播,A,B,D都接受,但是只有D會接收這些數據。這些操作只用2到3個單位時間,但是我們卻很難察覺到,感覺上就是在同時「進行」一樣
網橋(Bridge)是一個區域網與另一個區域網之間建立連接的橋梁。網橋是屬於網路層的一種設備,它的作用是擴展網路和通信手段,在各種傳輸介質中轉發數據信號,擴展網路的距離,同時又有選擇地將有地址的信號從一個傳輸介質發送到另一個傳輸介質,並能有效地限制兩個介質系統中無關緊要的通信。網橋可分為本地網橋和遠程網橋。本地網橋是指在傳輸介質允許長度范圍內互聯網路的網橋;遠程網橋是指連接的距離超過網路的常規范圍時使用的遠程橋,通過遠程橋互聯的區域網將成為城域網或廣域網。如果使用遠程網橋,則遠程橋必須成對出現。在網路的本地連接中,網橋可以使用內橋和外橋。內橋是文件服務的一部分,通過文件伺服器中的不同網卡連接起來的區域網,由文件伺服器上運行的網路操作系統來管理。外橋安裝在工作站上,實現兩個相似或不同的網路之間的連接。外橋不運行在網路文件伺服器上,而是運行在一台獨立的工作站上,外橋可以是專用的,也可以是非專用的。作為專用網橋的工作站不能當普通工作站使用,只能建立兩個網路之間的橋接。而非專用網橋的工作站既可以作為網橋,也可以作為工作站。
在一個計算機網路中,當連接不同類型而協議差別又較大的網路時,則要選用網關設備。網關的功能體現在OSI模型的最高層,它將協議進行轉換,將數據重新分組,以便在兩個不同類型的網路系統之間進行通信。由於協議轉換是一件復雜的事,一般來說,網關只進行一對一轉換,或是少數幾種特定應用協議的轉換,網關很難實現通用的協議轉換。用於網關轉換的應用協議有電子郵件、文件傳輸和遠程工作站登錄等。 網關和多協議路由器(或特殊用途的通信伺服器)組合在一起可以連接多種不同的系統。和網橋一樣網關可以是本地的,也可以是遠程的。目前,網關已成為網路上每個用戶都能訪問大型主機的通用工具。
中繼器(Reperter)
中繼器(RP repeater)是連接網路線路的一種裝置,常用於兩個網路節點之間物理信號的雙向轉發工作。中繼器是最簡單的網路互聯設備,主要完成物理層的功能,負責在兩個節點的物理層上按位傳遞信息,完成信號的復制、調整和放大功能,以此來延長網路的長度。由於存在損耗,在線路上傳輸的信號功率會逐漸衰減,衰減到一定程度時將造成信號失真,因此會導致接收錯誤。中繼器就是為解決這一問題而設計的。它完成物理線路的連接,對衰減的信號進行放大,保持與原數據相同。 一般情況下,中繼器的兩端連接的是相同的媒體,但有的中繼器也可以完成不同媒體的轉接工作。從理論上講中繼器的使用是無限的,網路也因此可以無限延長。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網路標准中都對信號的延遲范圍作了具體的規定,中繼器只能在此規定范圍內進行有效的工作,否則會引起網路故障。乙太網絡標准中就約定了一個乙太網上只允許出現5個網段,最多使用4個中繼器,而且其中只有3個網段可以掛接計算機終端
7. 計算機網路術語
LANLocal Area Network區域網,指作用范圍為幾十公里以內的網路及網路相關技術。
WANWide Area Network廣域網,指作用范圍為幾十公里到幾千公里的網路及網路相關技術。
數據(Data)傳遞(攜帶)信息的實體。
信息(Information)是數據的內容或解釋。
信號(Signal)數據的物理量編碼(通常為電編碼),數據以信號的形式在介質中傳播。
信道(Channel)傳送信息的線路(或通路)。
比特(bit)即一個二進制位。比特率為每秒傳輸的比特數(即數據傳送速率)。
碼元(Code cell)時間軸上的一個信號編碼單元。
波特(Baud)碼元傳輸的速率單位。波特率為每秒傳送的碼元數(即信號傳送速率)。
帶寬(Band width,BW)信道傳輸能力的度量。在傳統的通信工程中它指頻率的范圍;在計算機網路中,一般用每秒允許傳輸的二進制位數作為帶寬的計量單位。
Modem在模擬傳輸方式中,調制,將數字數據變換為模擬的調制信號;解調,將模擬信號重新還原為數字數據。調制器和解調器組合在一起就稱為數據機Modem
PCM脈沖編碼調制,也稱為脈沖調制,這是一個把模擬信號轉換為二進制數字序列的過程,包括三個步驟:采樣、量化和編碼。
TDM時分多路復用,是多路復用的一種方法。信號分割的參量是信號佔用的時間,故要使復用的各路信號在時間上互不重疊。在傳輸時把時間分成小的時間片,每一時間片由復用的一個信號佔用,每一瞬時只有一個信號佔用信道
虛電路分組交換技術的一種方式,兩個端用戶相互通信前必須建立一條邏輯連接,即虛電路。這條虛電路可以事先建立,也可以臨時建立。
協議為進行網路中的數據交換(通信)而建立
8. 計算機網路設備包括
光貓、交換機、路由器,網路中使用的設備就是這幾個
9. 網路術語( )是指計算機、網路設備之間用於交換信息的一系列規則和約定術語
協議 英文就是protocol
10. 計算機網路(名詞解釋)
計算機網路是利用通信設備和線路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獨立的多個計算機系統互連起來可以功能完善的網總軟體實現網路中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