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技術第一二章練習

計算機網路技術第一二章練習

發布時間:2022-05-26 22:10:40

『壹』 計算機網路技術題

6. 不屬於區域網標準的有(d )
A、IEEE802.3
C、IEEE802.3z
B、IEEE802.3u
D、TCP/IP
7. LAN參考模型中,網路層次被劃分為(c )
A、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
B、物理層、MAC和LLC子層
C、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和網路層
D、物理層和網路高層
8.802.3乙太網最小傳送的幀長度為 個位元組(a )
A、1500 B、32 C、256 D、64
9.. 不同的網路設備、網路互連設備實現的功能不同,主要取決於該設備工作在OSI的第幾層,請問下面哪組設備工作在數據鏈層_____b_。
A 網橋和路由器
B 網橋和傳統交換機;
C 網關和路由器;
D 網卡和網橋;
10 .對於基帶CSMA/CD而言,為了確保發送站點在傳輸時能檢測到可能存在的沖突,數據幀的傳輸時延至少要等於信號傳播時延的(??b?? )
? A. 1倍????????????????????????????????? B. 2倍
? C. 4倍????????????????????????????????? D. 2.5倍
11. HTTP是_______d_____。
(A) 統一資源定位器
(B) 遠程登錄協議
(C) 文件傳輸協議
(D) 超文本傳輸協議
12. 路由器工作在互連網路的 ______c______。
(A) 物理層
(B) 數據鏈路層
(C) 網路層
(D) 傳輸層
13.下列演算法中,隨著負載的增加,發生沖突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a)
A.非堅持演算法 B.1-堅持演算法 C.0.5堅持演算法 D.0.1堅持演算法
14. 一個48埠的交換機的沖突域和廣播域個數分別是(c )
A、1,1 B、48,48 C、48,1 D、1,48
15.一個16埠的路由器的沖突域和廣播域個數分別是( b)
A、16,1 B、16,16 C、1,1 D、1,16
16.網關的作用是(c )
A. 放大信號 B.高層協議轉換 C.路由選擇 D.傳輸信道
17.下列不屬於廣域網傳輸技術的是( c)
A.X.25 B.幀中繼 C.乙太網 D.DDN
二.判斷題
1. TOKEN RING(令牌環)是沒有沖突的協議........................( x)
2. CSMA/CD能完全避免沖突。............................................( x)
3.MAC地址是指48位的網卡地址。...........(y )
4. ARP協議用於從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映射。 ( y)
5. FDDI一般採用反向雙環的拓撲結構。 ( y)
6.區域網具有誤碼率高的特點。 ( x)

『貳』 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目錄

第1章 計算機網路基礎11.1 計算機網路概述11.1.1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11.1.2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過程11.1.3 計算機網路的組成21.2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與服務61.2.1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61.2.2 計算機網路的服務71.2.3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71.2.4 按網路結構分類81.3 網路的拓撲結構91.3.1 網路拓撲的定義91.3.2 網路拓撲結構的分類及其特點91.4 計算機網路的應用與發展101.4.1 計算機網路的應用101.4.2 計算機網路帶來的問題111.4.3 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11習題一12第2章 數據通信基礎142.1 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142.1.1 數據和信號142.1.2 數據通信142.1.3 信道、帶寬、數據傳輸速率142.1.4 數據的傳輸方式162.2 數據傳輸技術162.2.1 基帶傳輸162.2.2 頻帶傳輸162.2.3 寬頻傳輸172.2.4 串列通行與並行通信172.2.5 同步技術172.3 多路復用技術172.3.1 頻分多路復用FDM182.3.2 時分多路復用TDM182.3.3 波分多路復用 WDM182.4 數據交換技術192.4.1 電路交換192.4.2 報文交換202.4.3 分組交換202.4.4 信元交換212.5 差錯控制技術232.5.1 差錯產生的原因與差錯類型232.5.2 誤碼率232.5.3 檢錯碼與糾錯碼232.5.4 常用檢錯碼242.5.5 差錯控制機制242.5.6 數據編碼調制技術25習題二25第3章 網路體系結構273.1 網路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273.1.1 基本概念273.1.2 層次結構283.2OSI 參考模型283.2.1OSI 模型的分層原則293.2.2OSI 模型各層的基本功能293.3TCP/IP 模型313.4 網路標准化組織333.4.1 標準的重要性333.4.2 標准化組織33習題三34第4章 網路協議與應用354.1 網路協議354.1.1 應用層協議354.1.2 傳輸層協議394.1.3 網路層協議414.1.4 數據鏈路層協議494.2 其他網路通信協議494.2.1 IPX/SPX協議494.2.2 NetBEUI協議50習題四50第5章 計算機網路設備525.1 傳輸介質525.1.1 雙絞線及相關製作工具525.1.2 同軸電纜555.1.3 光纖565.2 網卡575.2.1 網卡的分類575.2.2 網卡的選購585.3 中繼器585.4 集線器595.4.1 集線器概述595.4.2 集線器的分類605.4.3 集線器的選購605.5 網橋615.5.1 網橋概述615.5.2 網橋的分類615.5.3 網橋與中繼器的比較625.6 交換機625.6.1 交換機概述625.6.2 交換機的工作原理645.6.3 交換機技術655.6.4 交換機的分類655.6.5 交換機的選購685.6.6 交換機配置概述695.6.7 交換機與集線器的比較725.7 路由器735.7.1 路由器概述735.7.2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745.7.3 路由器的分類745.7.4 路由器的選購755.7.5 路由器和交換機的比較765.8 網關765.8.1 網關概述765.8.2 網關分類775.9 網路設備綜合785.9.1 網路設備埠類型785.9.2 交換機之間的連接795.9.3 單播/多播/廣播835.9.4 網路設備經典比喻 84習題五84第6章 區域網技術866.1 IEEE 802標准系列866.2 乙太網(IEEE 802.3)標准876.2.1 乙太網和OSI模型876.2.2 CSMA/CD的工作原理876.2.3 收發器896.2.4 乙太網的工作原理906.3 無線區域網通信916.3.1 WLAN的技術標

『叄』 計算機網路技術

第一章 計算機網路概述
1.1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和發展歷史
1.1.1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
計算機網路是現代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是在地理上分散的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的計算機集合,這些計算機遵守共同的協議,依據協議的規定進行相互通信,實現網路各種資源的共享。
網路資源:所謂的網路資源包括硬體資源(如大容量磁碟、列印機等)、軟體資源(如工具軟體、應用軟體等)和數據資源(如資料庫文件和資料庫等)。
計算機網路也可以簡單地定義為一個互連的、自主的計算機集合。所謂互連是指相互連接在一起,所謂自主是指網路中的每台計算機都是相對獨立的,可以獨立工作。
1.1.2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歷史
課後小結:
1.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
2. 網路資源的分類.
課後作業:預習P2-P8.

第二講
教學類型:理論課
教學課題:1.2~1.3
教學目標:1.了解計算機網路的功能和應用;2. 了解計算機網路的系統組成
教學重點、難點:計算機網路的功能和應用;網路的系統組成
教學方法:教師講解、演示、提問;
教學工具:多媒體幻燈片演示

1.2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和應用
1.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
(1)實現計算機系統的資源共享
(2)實現數據信息的快速傳遞
(3)提高可靠性
(4)提供負載均衡與分布式處理能力
(5)集中管理
(6)綜合信息服務
2.計算機網路的應用
計算機網路由於其強大的功能,已成為現代信息業的重要支柱,被廣泛地應用於現代生活的各個領域,主要有:
(1)辦公自動化
(2)管理信息系統
(3)過程式控制制
(4)互聯網應用(如電子郵件、信息發布、電子商務、遠程音頻與視頻應用)
1.3計算機網路的系統組成
1.3.1 網路節點和通信鏈路
從拓撲結構看,計算機網路就是由若干網路節點和連接這些網路節點的通信鏈路構成的。計算機網路中的節點又稱網路單元,一般可分為三類:訪問節點、轉接節點和混合節點。
通信鏈路是指兩個網路節點之間承載信息和數據的線路。鏈路可用各種傳輸介質實現,如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纜、衛星、微波等。
通信鏈路又分為物理鏈路和邏輯鏈路。
1.3.2 資源子網和通信子網
從邏輯功能上可把計算機網路分為兩個子網:用戶資源子網和通信子網。
資源子網包括各種計算機和相關的硬體、軟體;
通信子網是連接這些計算機資源並提供通信服務的連接線路。正是在通信子網的支持下,用戶才能利用網路上的各種資源,進行相互間的通信,實現計算機網路的功能。
通信子網有兩種類型:
(1)公用型(如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
(2)專用型(如各類銀行網、證券網等)
1.3.3 網路硬體系統和網路軟體系統
計算機網路系統是由計算機網路硬體系統和網路軟體系統組成的。
網路硬體系統是指構成計算機網路的硬設備,包括各種計算機系統、終端及通信設備。
常見的網路硬體有:
(1)主機系統; (2)終端; (3)傳輸介質; (4)網卡;(5)集線器; (6)交換機; (7)路由器
網路軟體主要包括網路通信協議、網路操作系統和各類網路應用系統。
(1)伺服器操作系統
常見的有:Novell公司的NetWare、微軟公司的 Windows NT Server及 Unix系列。
(2)工作站操作系統
常見的有: Windows 95、Windows 98及Windows 2000等。
(3)網路通信協議
(4)設備驅動程序
(5)網路管理系統軟體
(6)網路安全軟體
(7)網路應用軟體
課後小結:
1.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和應用
2. 網路的系統組成
課後作業:預習P8-P10

第三講
教學類型:理論課
教學課題:1.4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教學目標:1.掌握計算機網路的分類;2. 了解計算機網路的定義和發展;3. 了解計算機網路的功能和應用;4. 了解計算機網路的系統組成
教學重點、難點:掌握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教學方法:教師講解、演示、提問;
教學工具:多媒體幻燈片演示
1.4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1.4.1 按計算機網路覆蓋范圍分類
由於網路覆蓋范圍和計算機之間互連距離不同,所採用的網路結構和傳輸技術也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計算機網路。
一般可以分為區域網(LAN)、城域網(MAN)、廣域網(WAN)三類。
1.4.2按計算機網路拓撲結構分類
網路拓撲是指連接的形狀,或者是網路在物理上的連通性。如果不考慮網路的的地理位置,而把連接在網路上的設備看作是一個節點,把連接計算機之間的通信線路看作一條鏈路,這樣就可以抽象出網路的拓撲結構。
按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可將網路分為:星型網、環型網、匯流排型網、樹型網、網型網。
1.4.3 按網路的所有權劃分
1.公用網
由電信部門組建,由政府和電信部門管理和控制的網路。
2.專用網
也稱私用網,一般為某一單位或某一系統組建,該網一般不允許系統外的用戶使用。
1.4.4 按照網路中計算機所處的地位劃分
(1)對等區域網
(2)基於伺服器的網路(也稱為客戶機/伺服器網路)。
課後小結:
1.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2.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和應用;3.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課後作業:(P10)1 、4、5、6

第四講
教學類型:理論課
教學課題:1.1計算機網路的定義和發展
教學目標:1. 了解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2. 了解數據傳輸方式
教學重點、難點:數據傳輸方式
教學方法:教師講解、演示、提問;
教學工具:多媒體幻燈片演示
教學內容與過程
導入:由現在的網路通訊中的一些普通關鍵詞引入新課
講授新課:(多媒體幻燈片演示或板書)
第二章 數據通信基礎
2.1 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
2.1.1 信息和數據
1.信息
信息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可以是對物質的形態、大小、結構、性能等全部或部分特性的描述,也可表示物質與外部的聯系。信息有各種存在形式。
2.數據
信息可以用數字的形式來表示,數字化的信息稱為數據。數據可以分成兩類:模擬數據和數字數據。
2.1.2 信道和信道容量
1.信道
信道是傳送信號的一條通道,可以分為物理信道和邏輯信道。
物理信道是指用來傳送信號或數據的物理通路,由傳輸及其附屬設備組成。
邏輯信道也是指傳輸信息的一條通路,但在信號的收、發節點之間並不一定存在與之對應的物理傳輸介質,而是在物理信道基礎上,由節點設備內部的連接來實現。
2.信道的分類
信道按使用許可權可分為專業信道和共用信道。
信道按傳輸介質可分為有線信道、無線信道和衛星信道。
信道按傳輸信號的種類可分為模擬信道和數字信道。
3.信道容量
信道容量是指信道傳輸信息的最大能力,通常用數據傳輸率來表示。即單位時間內傳送的比特數越大,則信息的傳輸能力也就越大,表示信道容量大。
2.1.3 碼元和碼字
在數字傳輸中,有時把一個數字脈沖稱為一個碼元,是構成信息編碼的最小單位。
計算機網路傳送中的每一位二進制數字稱為「碼元」或「碼位」,例如二進制數字10000001是由7個碼元組成的序列,通常稱為「碼字」。
2.1.4 數據通信系統主要技術指標
1.比特率:比特率是一種數字信號的傳輸速率,它表示單位時間內所傳送的二進制代碼的有效位(bit)數,單位用比特每秒(bps)或千比特每秒(Kbps)表示。
2.波特率:波特率是一種調制速率,也稱波形速率。在數據傳輸過程中,線路上每秒鍾傳送的波形個數就是波特率,其單位為波特(baud)。
3.誤碼率:誤碼率指信息傳輸的錯誤率,也稱誤碼率,是數據通信系統在正常工作情況下,衡量傳輸可靠性的指標。
4.吞吐量:吞吐量是單位時間內整個網路能夠處理的信息總量,單位是位元組/秒或位/秒。在單信道匯流排型網路中,吞吐量=信道容量×傳輸效率。
5.通道的傳播延遲:信號在信道中傳播,從信源端到達信宿端需要一定的時間,這個時間叫做傳播延遲(或時延)。
2.1.5 帶寬與數據傳輸率
1.信道帶寬
信道帶寬是指信道所能傳送的信號頻率寬度,它的值為信道上可傳送信號的最高頻率減去最低頻率之差。
帶寬越大,所能達到的傳輸速率就越大,所以通道的帶寬是衡量傳輸系統的一個重要指標。
2.數據傳輸率
數據傳輸率是指單位時間信道內傳輸的信息量,即比特率,單位為比特/秒。
一般來說,數據傳輸率的高低由傳輸每一位數據所佔時間決定,如果每一位所佔時間越小,則速率越高。
2.2 數據傳輸方式
2.2.1 數據通信系統模型
2.2.2 數據線路的通信方式
根據數據信息在傳輸線上的傳送方向,數據通信方式有:
單工通信
半雙工通信
雙工通信
2.2.3 數據傳輸方式
數據傳輸方式依其數據在傳輸線原樣不變地傳輸還是調制變樣後再傳輸,可分為基帶傳輸、頻帶傳輸和寬頻傳輸等方式。
1.基帶傳輸
2.頻帶傳輸
3.寬頻傳輸
課後小結:
1. 什麼是信息、數據?
2. 什麼是信道?常用的信道分類有幾種?
3. 什麼是比特率?什麼是波特率?
4. 什麼是帶寬、數據傳輸率與信道容量?
課後作業:(P20)二1、2、3、4、5、6

第五講
教學類型:理論課
教學課題:2.2~2.4
教學目標:1.理解數據交換技術;2. 理解差錯檢驗與校正技術
教學重點、難點:數據交換技術、差錯檢驗與校正技術
教學方法:教師講解、演示、提問;
教學工具:多媒體幻燈片演示
教學內容與過程:
導入:由現在的網路通訊中的一些普通關鍵詞引入新課
講授新課:(多媒體幻燈片演示或板書)
2.3 數據交換技術
通常使用四種交換技術:
電路交換
報文交換
分組交換
信元交換。
2.3.1 電路交換
電路交換(也稱線路交換)
在電路交換方式中,通過網路節點(交換設備)在工作站之間建立專用的通信通道,即在兩個工作站之間建立實際的物理連接。一旦通信線路建立,這對端點就獨占該條物理通道,直至通信線路被取消。
電路交換的主要優點是實時性好,由於信道專用,通信速率較高;缺點是線路利用率低,不能連接不同類型的線路組成鏈路,通信的雙方必須同時工作。
電路交換必定是面向連接的,電話系統就是這種方式。
電路交換的三個階段:
電路建立階段
數據傳輸階段
拆除電路階段
2.3.2 報文交換
報文是一個帶有目的端信息和控制信息的數據包。報文交換採取的是「存儲—轉發」(Store-and-Forward)方式,不需要在通信的兩個節點之間建立專用的物理線路。
報文交換的主要缺點是網路的延時較長且變化比較大,因而不宜用於實時通信或互動式的應用場合。
在 20 世紀 40 年代,電報通信也採用了基於存儲轉發原理的報文交換(message switching)。
報文交換的時延較長,從幾分鍾到幾小時不等。現在,報文交換已經很少有人使用了。
2.3.3 分組交換
分組交換也稱包交換,它是報文交換的一種改進,也屬於存儲-轉發交換方式,但它不是以報文為單位,而是以長度受到限制的報文分組(Packet)為單位進行傳輸交換的。分組也叫做信息包,分組交換有時也稱為包交換。
分組在網路中傳輸,還可以分為兩種不同的方式:數據報和虛電路。
分組交換的優點
高效 動態分配傳輸帶寬,對通信鏈路是逐段佔用。
靈活 以分組為傳送單位和查找路由。
迅速 必先建立連接就能向其他主機發送分組;充分使用鏈路的帶寬
可靠 完善的網路協議;自適應的路由選擇協議使網路有很好的生存性
2.3.4 信元交換技術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非同步傳輸模式)
ATM是一種面向連接的交換技術,它採用小的固定長度的信息交換單元(一個53Byte的信元),話音、視頻和數據都可由信元的信息域傳輸。
它綜合吸取了分組交換高效率和電路交換高速率的優點,針對分組交換速率低的弱點,利用電路交換完全與協議處理幾乎無關的特點,通過高性能的硬體設備來提高處理速度,以實現高速化。
ATM是一種廣域網主幹線的較好選擇。
2.4 差錯檢驗與校正
數據傳輸中出現差錯有多種原因,一般分成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內部因素有噪音脈沖、脈動噪音、衰減、延遲失真等。
外部因素有電磁干擾、太陽噪音、工業噪音等。
為了確保無差錯地傳輸,必須具有檢錯和糾錯的功能。常用的校驗方式有奇偶校驗和循環冗餘碼校驗。
2.4.1 奇偶校驗
採用奇偶校驗時,若其中兩位同時發生錯誤,則會發生沒有檢測出錯誤的情況。
2.4.2 循環冗餘碼校驗。
這種編碼對隨機差錯和突發差錯均能以較低的冗餘充進行嚴格的檢查。
課後小結:
1. 數據通信的的一些基本知識
2. 三種交換方式的基本工作原理
3. 兩種差錯校驗方法:奇偶校驗和循環冗餘校驗
課後作業:(P20)二7、8、9

第六講
教學類型:復習課
教學課題:第一章與第二章
教學目標:通過復習掌握第一、二章的重點
教學重點、難點:第一、二章的重點
教學方法:教師講解、演示、提問;
教學工具:多媒體幻燈片演示
教學內容:第一、二章的內容

第七講
教學類型:測驗一

第八講
教學類型:理論課
教學課題:第三章 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
教學目標:1. 掌握幾種常見網路拓撲結構的原理及其特點;2. 掌握ISO/OSI網路參考模型及各層的主要功能
教學重點、難點:1. 掌握幾種常見網路拓撲結構的原理及其特點;2. 掌握ISO/OSI網路參考模型及各層的主要功能
教學方法:教師講解、演示、學生認真學習並思考、記憶;教師講授與學生理解協調並重的教學法
教學工具:多媒體幻燈片演示
教學內容與過程
導入:提問學生對OSI的七層模型和TCP/IP四層模型的理解。
引導學生總結重要原理並認真加以研究。
教師總結歸納本章重要原理的應用,進入教學課題。
講授新課:(多媒體幻燈片演示或板書)
第三章 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
3.1 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
3.1.1 什麼是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
網路拓撲是指網路連接的形狀,或者是網路在物理上的連通性。
網路拓撲結構能夠反映各類結構的基本特徵,即不考慮網路節點的具體組成,也不管它們之間通信線路的具體類型,把網路節點畫作「點」,把它們之間的通信線路畫作「線」,這樣畫出的圖形就是網路的拓撲結構圖。
不同的拓撲結構其信道訪問技術、網路性能、設備開銷等各不相同,分別適應於不同場合。它影響著整個網路的設計、功能、可靠性和通信費用等方面,是研究計算機網路的主要環節之一。
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主要是指通信子網的拓撲結構,常見的一般分為以下幾種:
1.匯流排型;2.星型;3.環型;4.樹型;5.網狀型
3.1.2 匯流排型拓撲結構
匯流排結構中,各節點通過一個或多個通信線路與公共匯流排連接。匯流排型結構簡單、擴展容易。網路中任何節點的故障都不會造成全網的故障,可靠性較高。
匯流排型結構是從多機系統的匯流排互聯結構演變而來的,又可分為單匯流排結構和多匯流排結構,常用CSMA/CD和令牌匯流排訪問控制方式。
匯流排型結構的缺點:
(1)故障診斷困難;(2)故障隔離困難;(3)中繼器等配置;(4)實時性不強
3.1.3 星型拓撲結構
星型的中心節點是主節點,它接收各分散節點的信息再轉發給相應節點,具有中繼交換和數據處理功能。星型網的結構簡單,建網容易,但可靠性差,中心節點是網路的瓶頸,一旦出現故障則全網癱瘓。
星型拓撲結構的訪問採用集中式控制策略,採用星型拓撲的交換方式有電路交換和報文交換。
星型拓撲結構的優點:
(1)方便服務;(2)每個連接只接一個設備;(3)集中控制和便於故障診斷;(4)簡單的訪問協議
星型拓撲結構的缺點:
(1)電纜長度和安裝;(2)擴展困難;(3)依賴於中央節點
3.1.4 環型拓撲結構
網路中節點計算機連成環型就成為環型網路。環路上,信息單向從一個節點傳送到另一個節點,傳送路徑固定,沒有路徑選擇問題。環型網路實現簡單,適應傳輸信息量不大的場合。任何節點的故障均導致環路不能正常工作,可靠性較差。
環型網路常使用令牌環來決定哪個節點可以訪問通信系統。
環型拓撲結構的優點:
(1)電纜長度短;(2)適用於光纖;(3)網路的實時性好
環型拓撲結構的缺點:
(1)網路擴展配置困難;(2)節點故障引起全網故障;(3)故障診斷困難;(4)拓撲結構影響訪問協議
3.1.5 其他類型拓撲結構
1.樹型拓撲結構
樹型網路是分層結構,適用於分級管理和控制系統。網路中,除葉節點及其聯機外,任一節點或聯機的故障均隻影響其所在支路網路的正常工作。
2.星型環型拓撲結構
3.1.6 拓撲結構的選擇原則
拓撲結構的選擇往往和傳輸介質的選擇和介質訪問控制方法的確定緊密相關。選擇拓撲結構時,應該考慮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
(1)服務可靠性; (2)網路可擴充性; (3)組網費用高低(或性能價格比)。
3.2 ISO/OSI網路參考模型
建立分層結構的原因和意義:
建立計算機網路的根本目的是實現數據通信和資源共享,而通信則是實現所有網路功能的基礎和關鍵。對於網路的廣泛實施,國際標准化組織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經過多年研究,在1983年提出了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OSI/RM(Reference Model of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這是一個定義連接異種計算機的標准主體結構,給網路設計者提供了一個參考規范。
OSI參考模型的層次
OSI參考模型共有七層,由低到高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1.OSI參考模型的特性
(1)是一種將異構系統互聯的分層結構;
(2)提供了控制互聯系統交互規則的標准骨架;
(3)定義了一種抽象結構,而並非具體實現的描述;
(4)不同系統上的相同層的實體稱為同等層實體;
(5)同等層實體之間的通信由該層的協議管理;
(6)相鄰層間的介面定義了原語操作和低層向上層提供的服務;
(7)所提供的公共服務是面向連接的或無連接的數據服務;
(8)直接的數據傳送僅在最低層實現;
(9)每層完成所定義的功能,修改本層的功能並不影響其它層。
2.有關OSI參考模型的技術術語
在OSI參考模型中,每一層的真正功能是為其上一層提供服務。在對這些功能或服務過程以及協議的描述中,經常使用如下一些技術術語:
(1)數據單元
服務數據單元SDU(Service Data Unit)
協議數據單元PDU(Protocol Data Unit)
介面數據單元IDU(Interface Data Unit)
服務訪問點SAP(Service Access Point)
服務原語(Primitive)
(2)面向連接和無連接的服務
下層能夠向上層提供的服務有兩種基本形式:面向連接和無連接的服務。
面向連接的服務是在數據傳輸之前先建立連接,主要過程是:建立連接、進行數據傳送,拆除鏈路。面向連接的服務,又稱為虛電路服務。
無連接服務沒有建立和拆除鏈路的過程,一般也不採用可靠方式傳送。不可靠(無確認)的無連接服務又稱為數據報服務。
3.2.1 物理層
物理層是OSI模型的最低層,其任務是實現物理上互連系統間的信息傳輸。
1.物理層必須具備以下功能
(1)物理連接的建立、維持與釋放;2)物理層服務數據單元傳輸;(3)物理層管理。
2.媒體和互聯設備
物理層的媒體包括架空明線、平衡電纜、光纖、無線信道等;
通信用的互聯設備如各種插頭、插座等;區域網中的各種粗、細同軸電纜,T型接/插頭,接收器,發送器,中繼器等都屬物理層的媒體和連接器。
3.2.2 數據鏈路層
數據鏈路可以粗略地理解為數據信道。數據鏈路層的任務是以物理層為基礎,為網路層提供透明的、正確的和有效的傳輸線路,通過數據鏈路協議,實施對二進制數據正確、可靠的傳輸。
數據鏈路的建立、拆除、對數據的檢錯、糾錯是數據鏈路層的基本任務。
1.鏈路層的主要功能
(1)鏈路管理;(2)幀的裝配與分解;(3)幀的同步;(4)流量控制與順序控制;(5)差錯控制;(6)使接收端能區分數據和控制信息;(7)透明傳輸;(8)定址
2.數據鏈路層的主要協議
(1)ISO1745-1975;(2)ISO3309-1984;(3)ISO7776
3.鏈路層產品
獨立的鏈路產品中最常見的是網卡,網橋也是鏈路產品。
數據鏈路層將本質上不可靠的傳輸媒介變成可靠的傳輸通路提供給網路層。在IEEE802.3情況下,數據鏈路層分成兩個子層:一個是邏輯鏈路控制,另一個是媒體訪問控制。
3.2.3 網路層
網路層是通信子網與資源子網之間的介面,也是高、低層協議之間的介面層。網路層的主要功能是路由選擇、流量控制、傳輸確認、中斷、差錯及故障的恢復等。當本地端與目的端不處於同一網路中,網路層將處理這些差異。
1.網路層的主要功能
(1)建立和拆除網路連接;
(2)分段和組塊;
(3)有序傳輸和流量控制;
(4)網路連接多路復用;
(5)路由選擇和中繼;
(6)差錯的檢測和恢復;
(7)服務選擇
2.網路層提供的服務
OSI/RM中規定,網路層中提供無連接和面向連接兩種類型的服務,也稱為數據報服務和虛電路服務。
3.路由選擇
3.2.4 傳輸層
傳輸層是資源子網與通信子網的介面和橋梁。傳輸層下面三層(屬於通信子網)面向數據通信,上面三層(屬於資源子網)面向數據處理。因此,傳輸層位於高層和低層中間,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它屏蔽了通信子網中的細節,實現通信子網中端到端的透明傳輸,完成資源子網中兩節點間的邏輯通信。它是負責數據傳輸的最高一層,也是整個七層協議中最重要和最復雜的一層。
1.傳輸層的特性
(1)連接與傳輸;(2)傳輸層服務
2.傳輸層的主要功能
3.傳輸層協議
3.2.5 會話層
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一起構成OSI/RM的高層,會話層位於OSI模型面向信息處理的高三層中的最下層,它利用傳輸層提供的端到端數據傳輸服務,具體實施服務請求者與服務提供者之間的通信,屬於進程間通信的范疇。
會話層還對會話活動提供組織和同步所必須的手段,對數據傳輸提供控制和管理。
1.會話層的主要功能;
(1)提供遠程會話地址;
(2)會話建立後的管理;
(3)提供把報文分組重新組成報文的功能
2.會話層提供的服務
(1)會話連接的建立和拆除;
(2)與會話管理有關的服務;
(3)隔離;
(4)出錯和恢復控制
3.2.6 表示層
表示層為應用層服務,該服務層處理的是通信雙方之間的數據表示問題。為使通信的雙方能互相理解所傳送信息的含義,表示層就需要把發送方具有的內部格式編碼為適於傳輸的比特流,接收方再將其解碼為所需要的表示形式。
數據傳送包括語義和語法兩個方面的問題。OSI模型中,有關語義的處理由應用層負責,表示層僅完成語法的處理。
1.表示層的主要功能
(1)語法轉換;(2)傳送語法的選擇;(3)常規功能
2.表示層提供的服務
(1)數據轉換和格式轉換;
(2)語法選擇;
(3)數據加密與解密;
(4)文本壓縮
3.2.7 應用層
OSI的7層協議從功能劃分來看,下面6層主要解決支持網路服務功能所需要的通信和表示問題,應用層則提供完成特定網路功能服務所需要的各種應用協議。
應用層是OSI的最高層,直接面向用戶,是計算機網路與最終用戶的介面。負責兩個應用進程(應用程序或操作員)之間的通信,為網路用戶之間的通信提供專用程序。
課後小結:
1.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的分類
2.OSI參考模型的層次
課後作業:預習P37~P39

第九講
教學類型:理論課
教學課題:3.3~3.4
教學目標:
1. 掌握共享介質方式的CSMA/CD和令牌傳遞兩種數據傳輸控制方式的基本原理
2. 了解幾種常見的網路類型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數據傳輸控制方式
教學方法:教師講解、演示、提問;
教學工具:多媒體幻燈片演示
教學內容與過程
導入:提問學生對OSI的七層模型和TCP/IP四層模型的理解。
引導學生總結重要原理並認真加以研究。
教師總結歸納本章重要原理的應用,進入教學課題。
講授新課:(多媒體幻燈片演示或板書
3.3 數據傳輸控制方式
數據和信息在網路中是通過信道進行傳輸的,由於各計算機共享網路公共信道,因此如何進行信道分配,避免或解決通道爭用就成為重要的問題,就要求網路必須具備網路的訪問控制功能。介質訪問控制(MAC)方法是在區域網中對數據傳輸介質進行訪問管理的方法。
3.3.1 具有沖突檢測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
沖突檢測/載波偵聽(CSMA/CD法)
CSMA/CD是基於IEEE802.3標準的乙太網中採用的MAC方法,也稱為「先聽後發、邊發邊聽」。它的工作方式是要傳輸數據的節點先對通道進行偵聽,以確定通道中是否有別的站在傳輸數據,若信道空閑,該節點就可以佔用通道進行傳輸,反之,該節點將按一定演算法等待一段時間後再試,並且在發送過程中進行沖突檢測,一旦有沖突立即停止發送。通常採用的演算法有三種:非堅持CSMA、1-堅持CSMA、P-堅持CSMA。
目前,常見的區域網,一般都是採用CSMA/CD訪問控制方法的邏輯匯流排型網路。用戶只要使用Ethernet網卡,就具備此種功能。

『肆』 求"計算機網路原理與使用技術"試題

韓老師講高校《計算機網路原理》網路網盤免費資源在線學習

鏈接: https://pan..com/s/1cfjCNpy6ATP-BI-A0qKNaQ

提取碼: qu6n

韓老師講高校《計算機網路原理》 目錄(1).txt 156第9章 無線網路--創建臨時無線網路.mp4 155第9章 無線網路--無線區域網.mp4 154第8章 Internet上的音頻視頻--IP電話.mp4 153第8章 Internet上的音頻視頻--流媒體實現現場直播.mp4 152第8章 Internet上的音頻視頻--通過網站觀看流媒體節目.mp4 151第8章 Internet上的音頻視頻--安裝流媒體服務.mp4 150第8章 Internet上的音頻視頻--互聯網音頻視頻面臨的問題.mp4 149第7章 網路安全--數據鏈路層安全.mp4 148第7章 網路安全--配置IPSec實現網路安全.mp4 147第7章 網路安全--搭建IPSec實驗環境.mp4 146第7章 網路安全--網路層安全IPSec介紹.mp4 145第7章 網路安全--配置網站使用SSL通信.mp4 144第7章 網路安全--安全套接字SSL功能.mp4

『伍』 計算機網路習題

這個是按章節來的,你自己找一下吧
第一章習題答案
1. 填空題
(1) 計算機網路按網路的覆蓋范圍可分為_區域網_、城域網和__廣域網__。
(2) 從計算機網路組成的角度看,計算機網路從邏輯功能上可分為 通信 子網和__資源__子網。
(3) 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有 星型 、樹型、 匯流排型 、環型和網狀型。

第二章習題答案
1.填空題
(1) 數據機的作用是實現 模擬/數字 信號和 數字/模擬 信號之間的變換。
(2) 在數據通信過程中,接收端要通過差錯控制檢查數據是否出錯,而採用反饋重發糾錯的方法有 停等ARQ 方式和連續ARQ方式,連續ARQ方式又包括選擇方式和
GO-BACK-N方式。
(3) 脈沖編碼調制的過程簡單地說可分為三個過程,它們是 抽樣 、 量化和編碼。
(4) 在數字通信信道上,直接傳送基帶信號的方法稱為 基帶傳輸 。
(5) 通信信道按傳輸信號的類型可劃分為 模擬 信道和 數字 信道。
(6) 數字數據在數字信道上傳輸前需進行 編碼 ,以便在數據中加入時鍾信號;
(7) 數字數據的基本調制技術包括幅移鍵控、 頻移鍵控 和相移鍵控。
2.選擇題
(1) 通過改變載波信號的相位值來表示數字信號1、0 的編碼方式是 C 。
A.ASK B.FSK C.PSK D.NRZ
(2) 在網路中,將語音與計算機產生的數字、文字、圖形與圖像同時傳輸,將語音信號數字化的技術是 B ;
A.差分Manchester編碼 B.PCM技術
C.Manchester編碼 D.FSK方法
(3) 下面關於衛星通信的說法,錯誤的是 C 。
A.衛星通信通信距離大,覆蓋的范圍廣
B.使用衛星通信易於實現廣播通信和多址通信
C.衛星通信的好處在於不受氣候的影響,誤碼率很低
D.通信費用高,延時較大是衛星通信的不足之處
(4) 電纜屏蔽的好處是 B 。
A.減少信號衰減 B.減少電磁干擾輻射
C.減少物理損壞 D.減少電纜的阻抗
(5) 在下列多路復用技術中, B 具有動態分配時隙的功能。
A.同步時分多路復用 B.統計時分多路復用
C.頻分多路復用 D.波分多路復用
(6) 下面有關虛電路和數據報的特性,正確的是 C 。
A.虛電路和數據報分別為面向無連接和面向連接的服務
B.數據報在網路中沿同一條路徑傳輸,並且按發出順序到達
C.虛電路在建立連接之後,分組中只需要攜帶連接標識
D.虛電路中的分組到達順序可能與發出順序不同
(7) 在數字通信中,使收發雙方在時間基準上保持一致的技術是 B 。
A.交換技術 B.同步技術 C.編碼技術 D.傳輸技術
(8) 在同一時刻,通信雙方可以同時發送數據的信道通信方式為 D 。
A.半雙工通信 B.單工通信 C.數據報 D.全雙工通信
(9) 對於脈沖編碼調制來說,如果要對頻率為600Hz的語音信號進行采樣,若傳送PCM信號的信道帶寬是3KHz,那麼采樣頻率應該取 B ,就足夠可以重構原語音信號的所有信息。
A.1.2KHz B.6KHz C.9KHz D.300Hz

第三章習題答案
1. 填空題
(1) 在TCP/IP參考模型的傳輸層上, 用戶數據報 協議實現的是不可靠、無連接的數據報服務,而 傳輸控制 協議一個基於連接的通信協議,提供可靠的數據傳輸。
(2) 在計算機網路中,將網路的層次結構模型和各層協議的集合稱為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其中,實際應用最廣泛的是 TCP/IP 協議,由它組成了Internet的一整套協議。
2. 選擇題
(1) 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提出的不基於特定機型、操作系統或公司的網路體系結構OSI模型中,第一層和第三層分別為 A 。
A.物理層和網路層 B.數據鏈路層和傳輸層
C.網路層和表示層 D.會話層和應用層
(2) 在下面給出的協議中, D 屬於TCP/IP的應用層協議。
A.TCP和FTP B.IP和UDP
C.RARP和DNS D.FTP和SMTP
(3) 在下面對數據鏈路層的功能特性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A 。
A.通過交換與路由,找到數據通過網路的最有效的路徑
B.數據鏈路層的主要任務是提供一種可靠的通過物理介質傳輸數據的方法
C.將數據分解成幀,並按順序傳輸幀,並處理接收端發回的確認幀
D.乙太網數據鏈路層分為LLC和MAC子層,在MAC子層使用CSMA/CD的協議
(4) 網路層、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傳輸的數據單位分別是 C 。
A.報文、幀、比特 B.包、報文、比特
C.包、幀、比特 D.數據塊、分組、比特
(5) 在OSI 參考模型中能實現路由選擇、擁塞控制與互連功能的層是 C 。
A.傳輸層 B.應用層 C.網路層 D.物理層

第四章習題答案
1. 填空題
(3) IEEE 802區域網標准將數據鏈路層劃分為 邏輯鏈路控制 子層和 媒體訪問控制 子層。
(4) 在令牌環中,為了解決競爭,使用了一個稱為 令牌 的特殊標記,只有擁有的站才有權利發送數據。令牌環網路的拓撲結構為 環型 。
(5) 決定區域網特性的主要技術有 拓撲結構 、傳輸介質和 介質訪問控制技術 。
(6) 載波監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的原理可以概括為 先聽後發 、邊聽邊發、__沖突停發___________、隨機重發;
2. 選擇題
(1) 光纖分布數據介面FDDI採用 C 拓撲結構。
A.星型 B.匯流排型 C.環型 D.樹型
(2) Ethernet Switch的100Mbit/s全雙工埠的帶寬為 C 。
A.100Mbit/s B.10/100Mbit/s C.200Mbit/s D.20Mbit/s
(3) 對於採用集線器連接的乙太網,其網路邏輯拓撲結構為 C ;
A.匯流排結構 B.星型結構
C.環型結構 D.以上都不是
(4) 有關VLAN的概念,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 C 。
A.VLAN是建立在區域網交換機和ATM交換機上的,以軟體方式實現的邏輯分組
B.可以使用交換機的埠劃分虛擬區域網,且虛網可以跨越多個交換機
C.使用IP地址定義的虛網與使用MAC地址定義的虛網相比,前者性能較高
D.VLAN中的邏輯工作組各節點可以分布在同一物理網段上,也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物理網段上
(5) 在常用的傳輸介質中, A 的帶寬最寬,信號傳輸衰減最小,抗干擾能力最強。
A.光纖 B.同軸電纜 C.雙絞線 D.微波
(6) IEEE802.3物理層標准中的10BASE-T標准採用的傳輸介質為A 。
A.雙絞線 B.粗同軸電纜 C.細同軸電纜 D.光纖

第五章習題答案
1.選擇題
(1). A 是整個結構化布線系統的骨幹部分。
A.垂直豎井系統 B.平面樓層系統
C.機房子系統 D.布線配線系統
(2).水平布線系統是結構化布線系統中的六個子系統之一,下面關於水平布線系統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
A.在一個多層的建築物中,水平布線系統是整個結構化布線系統的骨幹部分。
B.水平布線系統起著支線的作用,一端連接用戶工作區,另一端連接垂直布線系統或設備間;
C.水平布線系統包括了用於連接用戶設備的各種信息插座及相關配件(軟跳線、連接器等);
D.將垂直布線的干線線路延伸到用戶工作區的通信插座;

第六章習題答案
1.選擇題
(1) 下列 D 不是網路操作系統軟體。
A.Windows NT Server B.NetWare
C.UNIX D.SQL Server
(2) 網路操作系統的系統容錯技術中不包括 D
A.硬碟鏡像 B. 事務跟蹤系統 C. 電源備份 D. 用戶鑒權
(3) 下列 D 屬於網路操作系統的容錯技術。
A.用戶帳戶 B. 用戶密碼 C. 文件共享 D. 磁碟鏡像與磁碟雙工
(4) 為了保證伺服器中硬碟的可靠性,可以採用磁碟鏡像技術,其標準是 C 。
A.RAID 5 B. RAID 3 C. RAID 1 D. RAID 0

第七章習題答案
1. 選擇題
(1) 可以為程序員提供高層、跨平台、多協議的介面功能的軟體稱為 D 。
A.服務端開發軟體 B.用戶端開發軟體
C.網路協議 D.中間件
(2) 在Client/Server結構中,客戶機使用一條SQL命令將服務請求發送到 B ,由它將每一條SQL命令的執行結果回送給客戶機。
A.文件伺服器 B.資料庫伺服器
C.應用伺服器 D.對象伺服器
(3) 客戶機提出服務請求,網路將用戶請求傳送到伺服器 伺服器執行用戶請求,完成所要求的操作並將結果送回用戶,這種工作模式稱為___A________。
A.Client/Server 模式 B.對等模式
C.CSMA/CD模式 D.Token Ring 模式

第八章習題答案
1. 選擇題
(1) X.25網路是一種 D 。
A.企業內部網 B.幀中繼網 C.區域網 D.公用分組交換網
(2) 網橋工作在互連網路的 B 。
A.物理層 B.數據鏈路層 C.網路層 D.傳輸層
(3) 路由器運行於OSI模型的 B 。
A.數據鏈路層 B.網路層 C.傳輸層 D.應用層
(4) 幀中繼技術本質上是 D 交換技術。
A.報文 B.線路 C.信元 D.分組
(5) 在計算機網路中,能將異種網路互連起來,實現不同網路協議相互轉換的網路互連設備是___B_________。
A.集線器 B.路由器 C.網關 D.中繼器
(6) 對於縮寫詞X.25、ISDN、PSTN和DDN,分別表示的是 。
A. 數字數據網、公用電話交換網、分組交換網、幀中繼
B. 分組交換網、綜合業務數字網、公用電話交換網、數字數據網
C. 幀中繼、分組交換網、數字數據網、公用電話交換網
D. 分組交換網、公用電話交換網、數字數據網、幀中繼
(7) 英文單詞Hub、Switch、Bridge、Router、Gateway代表著網路中常用的設備,它們分別表示為 A 。
A. 集線器、網橋、交換機、路由器、網關
B. 交換機、集線器、網橋、網關、路由器
C. 集線器、交換機、網橋、網關、路由器
D. 交換機、網橋、集線器、路由器、網關
(8) 綜合業務數字網的基本速率介面和基群速率介面的傳輸速率分別為 B 。
A. 128Kbit/s和1.544Mbit/s
B. 144Kbit/s和2.048Mbit/s
C. 144Kbit/s和1.544Mbit/s
D. 64Kbit/s和2.048Mbit/s

第九章習題答案
1.填空題
(1) HTTP協議是基於TCP/IP之上的,WWW服務所使用的主要協議,HTTP會話過程包括連接、請求 、應答和斷開 。
(2) IP地址中主機部分如果全為1,則表示__有限廣播地址___地址,IP地址中主機部分若全為0,則表示__網路___地址。
(3) WWW客戶機與WWW伺服器之間的應用層傳輸協議是 HTTP ;
HTML是WWW網頁製作的基本語言。
(4) FTP能識別的兩種基本的文件格式是文本 文件和 二進制 文件。
(5) 在一個IP網路中負責主機IP地址與主機名稱之間的轉換協議稱為__域名系統__,負責獲取與某個IP地址相關的MAC地址的協議稱為__地址解析協議_。
(6) 在Internet中URL的中文名稱是_統一資源定位器__;我國的頂級域名是_cn______。
(7) Internet中的用戶遠程登錄,是指用戶使用 TELNET 命令,使自己的計算機暫時成為遠程計算機的一個模擬終端。
(8) 發送電子郵件需要依靠簡單郵件傳輸協議,該協議的主要任務是負責郵件伺服器之間的郵件傳送。
2.選擇題
(1) 在下面的IP地址中, C 屬於C類地址。
A.141.0.0.0 B.3.3.3.3
C.197.234.111.123 D.23.34.45.56
(2) 在Intranet伺服器中, D 作為WWW服務的本地緩沖區,將Intranet用戶從Internet中訪問過的主頁或文件的副本存放其中,用戶下一次訪問時可以直接從中取出,提高用戶訪問速度,節省費用。
A.WWW伺服器 B.資料庫伺服器
C.電子郵件伺服器 D.代理伺服器
(3) 在給主機配置IP地址時,合法的是 A 。
A.129.9.255.18 B.127.21.19.109
C.192.5.91.255 D.220.103.256.56
(4) HTTP是 D 。
A.統一資源定位器 B.遠程登錄協議
C.文件傳輸協議 D.超文本傳輸協議
(5) ARP協議的主要功能是B 。
A.將物理地址解析為IP地址B.將IP地址解析為物理地址
C.將主機域名解析為IP地址D.將IP地址解析為主機域名
(6) 使用匿名FTP服務,用戶登錄時常常使用 A 作為用戶名。
A.anonymousB.主機的IP地址
C.自己的E-mail地址 D.節點的IP地址

第十章習題答案
1.填空題
(1) 網路安全遭到破壞時,所能採取的基本行動方案有 主動方式和被動方式。
(2) 防火牆是指一個由軟體和硬體系統組合而成的專用「屏障」,其功能是防止非法用戶入侵、非法使用系統資源以及執行安全管制措施。
2. 選擇題
(1) 在企業內部網與外部網之間,用來檢查網路請求分組是否合法,保護網路資源不被非法使用的技術是____B______。
A.防病毒技術 B.防火牆技術 C.差錯控制技術 D.流量控制技術
(2) 網路安全機制主要解決的是 C。
A. 網路文件共享 B. 因硬體損壞而造成的損失
C. 保護網路資源不被復制、修改和竊取 D. 提供更多的資源共享服務
(3) 為了保證計算機網路信息交換過程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通常採用對用戶身份的鑒別。下面不屬於用戶身份鑒別的方法是D。
A. 報文鑒別 B. 身份認證 C. 數字簽名 D. 安全掃描

『陸』 《計算機網路技術》課程練習題,求大俠們幫忙了,謝謝哦,請看問題補充了,非常感謝,非常感謝,

行政樓 4層都准備一個48口3560交換機(其實24口夠用,但是要作冗餘)因為是50米 可以用雙絞線 四台交換機相連(都用兩根線連接起來 做etherchannel) 最好是全互聯 之後劃分vlan 每個部門劃分在同一個vlan下

『柒』 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課後習題答案

CH1 答案 一.填空題 1.通信 2.實現資源共享 3.區域網 廣域網 4.資源子網 通信子網 二.選擇題 DDBBCCA 三.簡答題 1.答:所謂計算機網路,就是指以能夠相互共享資源的方式互連起來的自治計算機系統的集合。 2.答: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是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20世紀60年代末期,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初步結合,形成了計算機網路的雛形。此時的計算機網路,是指以單台計算機為中心的遠程聯機系統。 第二階段是從20世紀60年代末期至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計算機網路完成了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與協議的研究,形成了初級計算機網路。 第三階段是從20世紀70年代初期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提出了開放系統互聯(OSI)參考模型,從而促進了符合國際標准化的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 第四階段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這個階段最富有挑戰性的話題是互聯網應用技術、無線網路技術、對等網技術與網路安全技術。 3.網路的拓撲結構主要主要有:星型拓撲、匯流排型拓撲、環型拓撲、樹型拓撲結構、網狀型拓撲結構。 (1)星型拓撲優點:控制簡單、故障診斷和隔離容易、服務方便;缺點:電纜需量大和安裝工作量大;中心結點的負擔較重,容易形成瓶頸;各結點的分布處理能力較低。 (2)樹型拓撲優點:易於擴展、故障隔離較容易;缺點是各個結點對根的依賴性太大,如果根結點發生故障,則整個網路都不能正常工作。 (3)匯流排型拓撲的優點如下:匯流排結構所需要的電纜數量少;匯流排結構簡單,又是無源工作,有較高的可靠性;易於擴充,增加或減少用戶比較方便。匯流排型拓撲的缺點如下:匯流排的傳輸距離有限,通信范圍受到限制。故障診斷和隔離較困難。匯流排型網路中所有設備共享匯流排這一條傳輸信道,因此存在信道爭用問題, (4)環型拓撲的優點如下:拓撲結構簡單,傳輸延時確定。電纜長度短。環型拓撲網路所需的電纜長度和匯流排型拓撲網路相似,比星型拓撲網路所需的電纜短。可使用光纖。光纖的傳輸速率很高,十分適合於環型拓撲的單方向傳輸。環型拓撲的缺點如下:結點的故障會引起全網的故障;故障檢測困難;信道利用率低。 (5)網狀型拓撲優點是:可靠性好,結點的獨立處理能力強,信息傳輸容量大。 缺點是:結構復雜,管理難度大,投資費用高。 4.計算機網路的主要功能:資源共享、數據通信、實時控制、均衡負載和分布式處理、其他綜合服務。舉例說明(略)。 CH2 答案 一.填空題 1.信號

2.串列通信 並行通信 並行通信 3.調制 解調 數據機 4.幅度調制(ASK) 頻率調制(FSK) 相位調制(PSK) 5.電路交換 報文交換 分組交換 6.奇偶校驗 循環冗餘校驗 7.非屏蔽雙絞線 屏蔽雙絞線 二.選擇題 BDAABDABCCB 三.簡答題 1.答:信息是指有用的知識或消息,計算機網路通信的目的就是為了交換信息。數據是信息的表達方式,是把事件的某些屬性規范化後的表現形式,它能夠被識別,可以被描述。數據與信息的主要區別在於:數據涉及的是事物的表示形式,信息涉及的是這些數據的內容和解釋。在計算機系統中,數據是以統一的二進制代碼表示,而這些二進制代碼表示的數據要通過物理介質和器件進行傳輸時,還需要將其轉變成物理信號。信號是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電磁波表現形式,是表達信息的一種載體,如電信號、光信號等。在計算機中,信息是用數據表示的並轉換成信號進行傳送。 2.答:當發送端以某一速率在一定的起始時間內發送數據時,接收端也必須以同一速率在相同的起始時間內接收數據。否則,接收端與發送端就會產生微小誤差,隨著時間的增加,誤差將逐漸積累,並造成收發的不同步,從而出現錯誤。為了避免接收端與發送端的不同步,接收端與發送端的動作必須採取嚴格的同步措施。 同步技術有兩種類型: (1)位同步:只有保證接收端接收的每一個比特都與發送端保持一致,接收方才能正確地接收數據。 (2)字元或幀數據的同步:通信雙方在解決了比特位的同步問題之後,應當解決的是數據的同步問題。例如,字元數據或幀數據的同步。 3、4.略 5.傳輸出錯,目的結點接收到的比特序列除以G(x)有餘數。 CH3 答案 一.填空題 1.物理層 數據鏈路層 網路層 傳輸層 會話層 表示層 應用層 2.物理 3.比特流 差錯 4.比特 數據幀 數據包(分組) 報文 5.物理層 網路層 傳輸層 二、選擇題 DBACB BCABB CDACA 三、簡答題 1.所謂網路體系結構就是為了完成主機之間的通信,把網路結構劃分為有明確功能的層次,並規定了同層次虛通信的協議以及相鄰層之間的介面和服務。因此,網路的層次模型與各層協議和層間介面的集合統稱為網路體系結構。 2.網路體系結構分層的原則: 1)各層之間是獨立的。某一層並不需要知道它的下層是如何實現的,而僅僅需要知道下層能提供什麼樣的服務就可以了。
2)靈活性好。當任何一層發生變化時,只要層間介面關系保持不變,則在這層以上或以下各層均不受影響。 3)結構上可獨立分割。由於各層獨立劃分,因此,每層都可以選擇最為合適的實現技術。 4)易於實現和維護。這種結構使得實現和調試一個龐大而又復雜的系統變得易於處理,因為整個系統已被分解為若干個相對獨立的子系統。 3.幀同步(定界)就是標識幀的開始與結束,即接收方從收到的比特流中准確地區分出一幀的開始於結束。常見有4中幀定界方法,即字元計數法、帶字元填充的首尾界符法、帶位填充的首尾標志法和物理層編碼違例法。 4.數據鏈路層使用的地址是MAC地址,也稱為物理地址;網路層使用的地址是IP地址,也稱為邏輯地址;傳輸層使用的地址是IP地址+埠號。 5.網路層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不相鄰結點間數據包的透明傳輸,為傳輸層提供端到端的數據傳送任務。網路層的主要功能有:1)為傳輸層提供服務;2)組包與拆包;3)路由選擇;4)流量控制。 6.傳輸層是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中非常重要的一層,其主要功能是在源主機與目的主機進程之間負責端到端的可靠數據傳輸,而網路層只負責找到目的主機,網路層是通信子網的最高層,傳輸層是資源子網的最低層,所以說傳輸層在網路體系結構中是承上啟下的一層。在計算機網路通信中,數據包到達指定的主機後,還必須將它交給這個主機的某個應用進程(埠號),這由傳輸層按埠號定址加以實現。 7.流量控制就是使發送方所發出的數據流量速率不要超過接收方所能接收的數據流量速率。流量控制的關鍵是需要一種信息反饋機制,使發送方能了解接收方是否具備足夠的接收及處理能力,使得接收方來得及接收發送方發送的數據幀。 流量控制的作用就是控制「擁塞」或「擁擠」現象,避免死鎖。 流量在計算機網路中就是指通信量或分組流。擁塞是指到達通信子網中某一部分的分組數量過多,使得該部分網路來不及處理,以致引起這部分乃至整個網路性能下降的現象。若通信量再增大,就會使得某些結點因無緩沖區來接收新到的分組,使網路的性能明顯變差,此時網路的吞吐量(單位時間內從網路輸出的分組數目)將隨著輸入負載(單位時間內輸入給網路的分組數目)的增加而下降,這種情況稱為擁塞。在網路中,應盡量避免擁塞現象的發生,即要進行擁塞控制。 網路層和傳輸層與流量控制和擁塞控制有關。 8.傳輸層的主要功能有:1)分段與重組數據2)按埠號定址3)連接管理4)差錯處理和流量控制。 分段與重組數據的意思如下: 在發送方,傳輸層將會話層來的數據分割成較小的數據單元,並在這些數據單元頭部加上一些相關控制信息後形成報文,報文的頭部包含源埠號和目標埠號。在接收方,數據經通信子網到達傳輸層後,要將各報文原來加上的報文頭部控制信息去掉(拆包),然後按照正確的順序進行重組,還原為原來的數據,送給會話層。 9.TCP/IP參考模型先於OSI參考模型開發,所以並不符合OSI標准。TCP/IP參考模型劃分為4個層次:1)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2)傳輸層(Transport Layer);3)網際層(Internet Layer);4)網路介面層(Host-to-Network Layer)。 10.OSI參考模型與TCP/IP參考模型的共同點是它們都採用了層次結構的概念,在傳輸層中二者都定義了相似的功能。但是,它們在層次劃分與使用的協議上有很大區別。 OSI參考模型與協議缺乏市場與商業動力,結構復雜,實現周期長,運行效率低,這是它沒有能夠達到預想目標的重要原因。 TCP/IP參考模型與協議也有自身的缺陷,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TCP/IP參考模型在服務、介面與協議的區別上不很清楚;2)TCP/IP參考模型的網 絡介面層本身並不是實際的一層,它定義了網路層與數據鏈路層的介面。物理層與數據鏈路層的劃分是必要合理的,一個好的參考模型應該將它們區分開來,而TCP/IP參考模型卻沒有做到這點。 CH4 答案 一.填空題 1.光纖 2.IEEE802.4 3.介質訪問控制子層(MAC) 邏輯鏈路子層(LLC) 4.CSMA/CD 令牌環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令牌匯流排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5.星型結構 匯流排型結構 環型結構 6.MAC地址 48 廠商 該廠商網卡產品的序列號 二.選擇題 ADCBCDAB 二.簡答題 1.答:區域網是在有限的地理范圍內,利用各種網路連接設備和通信線路將計算機互聯在一起,實現數據傳輸和資源共享的計算機網路。區域網特點:地理范圍有限;一般不對外提供服務,保密性較好,且便於管理;網速較快;誤碼率低;區域網投資較少,組建方便,使用靈活等。 2.答:區域網有硬體和軟體組成。區域網的軟體系統主要包括:網路操作系統、工作站系統、網卡驅動系統、網路應用軟體、網路管理軟體和網路診斷軟體。區域網的硬體系統一般由伺服器、用戶工作站、網卡、傳輸介質和數據交換設備五部分組成。 3.答:目前,區域網常用的共享式訪問控制方式有三種,分別用於不同的拓撲結構:帶有沖突檢測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法(CSMA/CD),令牌環訪問控製法(Token Ring),令牌匯流排訪問控製法(token bus)。 CSMA/CD協議主要用於物理拓撲結構為匯流排型、星型或樹型的乙太網中。CSMA/CD採用了爭用型介質訪問控制方法,原理比較簡單,技術上易實現,網路中各工作站處於平等地位,不需集中控制,不提供優先順序控制。在低負荷時,響應較快,具有較高的工作效率;在高負荷(節點激增)時,隨著沖突的急劇增加,傳輸延時劇增,導致網路性能的急劇下降。此外,有沖突型的網路,時間不確定,因此,不適合控制型網路。 令牌環(Token Ring)介質訪問控制多用於環型拓撲結構的網路,屬於有序的競爭協議。令牌環網路的主要特點:無沖突;時間確定;適合光纖;控制性能好;在低負荷時,也要等待令牌的順序傳遞,因此,低負荷時響應一般,在高負荷時,由於沒有沖突,因此有較好的響應特性。 令牌匯流排訪問控制技術應用於物理結構是匯流排的而邏輯結構卻是環型的網路。特點類似令牌環介質訪問控制技術。 4.答:CSMA/CD方法的工作原理可以簡單地概括為以下4句話:先聽後發、邊聽邊發、沖突停止、隨機延遲後重發。 5.答:由於區域網不需要路由選擇,因此它並不需要網路層,而只需要最低的兩層: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IEEE802標准,又將數據鏈路層分為兩個子層:介質訪問控制子層MAC和邏輯鏈路子層LLC。
CH5 答案 一.填空題 1.交換機 路由器 2.電路交換(撥號)服務 分組交換服務 租用線路或專業服務 3.計算機主機 區域網 4.640kbps-1Mbps 1.5Mbps-8Mbps 二.選擇題 BCADAA 三.簡答題 1.答:①撥號上Internet/Intranet/LAN; ②兩個或多個LAN之間的網路互連; ③和其它廣域網技術的互連。 2.答:(1)多種業務的兼容性 (2)數字傳輸:ISDN能夠提供端到端的數字連接。 (3)標准化的介面: (4)使用方便 (5)終端移動性 (6)費用低廉 3.答:① 採用TDMA、CDMA數字蜂窩技術,頻段為450/800/900MHz,主要技術又GSM、IS-54TDMA(DAMPS)等; ② 微蜂窩技術,頻段為1.8/1.9GHz,主要技術基於GSM的GSC1800/1900,或IS-95的CDMA等; ③ 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er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可在GSM行動電話網上收、發話費增值業務,支持數據接入速率最高達171.2Kbps,可完全支持瀏覽Internet的 Web站點。 CH6答案 一.填空題 1.unix 、linux、Netware、Windows Server系列 2.列印服務 通信服務 網路管理 二.選擇題 DBCAC 三.問答題 1.答:①從體系結構的角度看,當今的網路操作系統可能不同於一般網路協議所需的完整的協議通信傳輸功能。 ②從操作系統的觀點看,網路操作系統大多是圍繞核心調度的多用戶共享資源的操作系統。 ③從網路的觀點看,可以將網路操作系統與標準的網路層次模型作以比較。 2.答:網路操作系統除了應具有通常操作系統應具有的處理機管理、存儲器管理、設備管理和文件管理外,還應具有以下兩大功能: ①提供高效、可靠的網路通信能力; ②提供多種網路服務功能,如遠程作業錄入並進行處理的服務功能;文件傳輸服務功能;電子郵件服務功能;遠程列印服務功能等。

『捌』 計算機網路這門課程第一章概述的知識點有哪些

計算機網路這門課第一章概述的知識點包含章節導引,第一節計算機網路的定義與作用,第二節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第三節計算機網路的分類與主要性能指標,第四節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

『玖』 計算機網路第一章課後答案

1-01 計算機網路向用戶可以提供那些服務?
答: 連通性和共享

1-02 簡述分組交換的要點。
答:(1)報文分組,加首部
(2)經路由器儲存轉發
(3)在目的地合並

1-03 試從多個方面比較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的主要優缺點。
答:(1)電路交換:端對端通信質量因約定了通信資源獲得可靠保障,對連續傳送大量數據效率高。
(2)報文交換:無須預約傳輸帶寬,動態逐段利用傳輸帶寬對突發式數據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組交換:具有報文交換之高效、迅速的要點,且各分組小,路由靈活,網路生存性能好。

1-04 為什麼說網際網路是自印刷術以來人類通信方面最大的變革?
答: 融合其他通信網路,在信息化過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連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種媒體形式的實時交互能力。

1-05 網際網路的發展大致分為哪幾個階段?請指出這幾個階段的主要特點。
答:從單個網路APPANET向互聯網發展;TCP/IP協議的初步成型
建成三級結構的Internet;分為主幹網、地區網和校園網;
形成多層次ISP結構的Internet;ISP首次出現。

1-06 簡述網際網路標准制定的幾個階段?
答:(1)網際網路草案(Internet Draft) ——在這個階段還不是 RFC 文檔。
(2)建議標准(Proposed Standard) ——從這個階段開始就成為 RFC 文檔。
(3)草案標准(Draft Standard)
(4) 網際網路標准(InternetStandard)

1-07小寫和大寫開頭的英文名字 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區別?
答:(1) internet(互聯網或互連網):通用名詞,它泛指由多個計算機網路互連而成的網路。;協議無特指
(2)Internet(網際網路):專用名詞,特指採用 TCP/IP 協議的互聯網路
區別:後者實際上是前者的雙向應用

1-08 計算機網路都有哪些類別?各種類別的網路都有哪些特點?
答:按范圍:(1)廣域網WAN:遠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網。
(2)城域網:城市范圍,鏈接多個區域網。
(3)區域網:校園、企業、機關、社區。
(4)個域網PAN:個人電子設備
按用戶:公用網:面向公共營運。專用網:面向特定機構。

1-09 計算機網路中的主幹網和本地接入網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答:主幹網:提供遠程覆蓋\高速傳輸\和路由器最優化通信
本地接入網:主要支持用戶的訪問本地,實現散戶接入,速率低。

1-10 試在下列條件下比較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要傳送的報文共x(bit)。從源點到終點共經過k段鏈路,每段鏈路的傳播時延為d(s),數據率為b(b/s)。在電路交換時電路的建立時間為s(s)。在分組交換時分組長度為p(bit),且各結點的排隊等待時間可忽略不計。問在怎樣的條件下,分組交換的時延比電路交換的要小?(提示:畫一下草圖觀察k段鏈路共有幾個結點。)
答:線路交換時延:kd+x/b+s, 分組交換時延:kd+(x/p)*(p/b)+ (k-1)*(p/b)
其中(k-1)*(p/b)表示K段傳輸中,有(k-1)次的儲存轉發延遲,當s>(k-1)*(p/b)時,電路交換的時延比分組交換的時延大,當x>>p,相反。

1-11 在上題的分組交換網中,設報文長度和分組長度分別為x和(p+h)(bit),其中p為分組的數據部分的長度,而h為每個分組所帶的控制信息固定長度,與p的大小無關。通信的兩端共經過k段鏈路。鏈路的數據率為b(b/s),但傳播時延和結點的排隊時間均可忽略不計。若打算使總的時延為最小,問分組的數據部分長度p應取為多大?(提示:參考圖1-12的分組交換部分,觀察總的時延是由哪幾部分組成。)
答:總時延D表達式,分組交換時延為:D= kd+(x/p)*((p+h)/b)+ (k-1)*(p+h)/b
D對p求導後,令其值等於0,求得p=[(xh)/(k-1)]^0.5

1-12 網際網路的兩大組成部分(邊緣部分與核心部分)的特點是什麼?它們的工作方式各有什麼特點?
答:邊緣部分:由各主機構成,用戶直接進行信息處理和信息共享;低速連入核心網。
核心部分:由各路由器連網,負責為邊緣部分提供高速遠程分組交換。

1-13 客戶伺服器方式與對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區別是什麼?有沒有相同的地方?
答:前者嚴格區分服務和被服務者,後者無此區別。後者實際上是前者的雙向應用。

1-14 計算機網路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標?
答:速率,帶寬,吞吐量,時延,時延帶寬積,往返時間RTT,利用率

1-15 假定網路利用率達到了90%。試估計一下現在的網路時延是它的最小值的多少倍?
解:設網路利用率為U。,網路時延為D,網路時延最小值為D0
U=90%;D=D0/(1-U)---->D/D0=10
現在的網路時延是最小值的10倍

1-16 計算機通信網有哪些非性能特徵?非性能特徵與性能特徵有什麼區別?
答:征:宏觀整體評價網路的外在表現。性能指標:具體定量描述網路的技術性能。

1-17 收發兩端之間的傳輸距離為1000km,信號在媒體上的傳播速率為2×108m/s。試計算以下兩種情況的發送時延和傳播時延:
(1) 數據長度為107bit,數據發送速率為100kb/s。
(2) 數據長度為103bit,數據發送速率為1Gb/s。
從上面的計算中可以得到什麼樣的結論?
解:(1)發送時延:ts=107/105=100s
傳播時延tp=106/(2×108)=0.005s
(2)發送時延ts=103/109=1µs
傳播時延:tp=106/(2×108)=0.005s
結論:若數據長度大而發送速率低,則在總的時延中,發送時延往往大於傳播時延。但若數據長度短而發送速率高,則傳播時延就可能是總時延中的主要成分。

1-18 假設信號在媒體上的傳播速度為2×108m/s.媒體長度L分別為:
(1)250px(網路介面卡)
(2)100m(區域網)
(3)100km(城域網)
(4)5000km(廣域網)
試計算出當數據率為1Mb/s和10Gb/s時在以上媒體中正在傳播的比特數。
解:(1)1Mb/s:傳播時延=0.1/(2×108)=5×10-10
比特數=5×10-10×1×106=5×10-4
1Gb/s: 比特數=5×10-10×1×109=5×10-1
(2)1Mb/s: 傳播時延=100/(2×108)=5×10-7
比特數=5×10-7×1×106=5×10-1
1Gb/s:比特數=5×10-7×1×109=5×102
(3) 1Mb/s: 傳播時延=100000/(2×108)=5×10-4
比特數=5×10-4×1×106=5×102
1Gb/s:比特數=5×10-4×1×109=5×105
(4)1Mb/s:傳播時延=5000000/(2×108)=2.5×10-2
比特數=2.5×10-2×1×106=5×104
1Gb/s:比特數=2.5×10-2×1×109=5×107

1-19 長度為100位元組的應用層數據交給傳輸層傳送,需加上20位元組的TCP首部。再交給網路層傳送,需加上20位元組的IP首部。最後交給數據鏈路層的乙太網傳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工18位元組。試求數據的傳輸效率。數據的傳輸效率是指發送的應用層數據除以所發送的總數據(即應用數據加上各種首部和尾部的額外開銷)。
若應用層數據長度為1000位元組,數據的傳輸效率是多少?
解:(1)100/(100+20+20+18)=63.3%
(2)1000/(1000+20+20+18)=94.5%

1-20 網路體系結構為什麼要採用分層次的結構?試舉出一些與分層體系結構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
答:分層的好處:
①各層之間是獨立的。某一層可以使用其下一層提供的服務而不需要知道服務是如何實現的。
②靈活性好。當某一層發生變化時,只要其介面關系不變,則這層以上或以下的各層均不受影響。
③結構上可分割開。各層可以採用最合適的技術來實現
④易於實現和維護。
⑤能促進標准化工作。
與分層體系結構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有郵政系統,物流系統。

1-21 協議與服務有何區別?有何關系?
答:網路協議:為進行網路中的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准或約定。由以下三個要素組成:
(1)語法:即數據與控制信息的結構或格式。
(2)語義:即需要發出何種控制信息,完成何種動作以及做出何種響應。
(3)同步:即事件實現順序的詳細說明。
協議是控制兩個對等實體進行通信的規則的集合。在協議的控制下,兩個對等實體間的通信使得本層能夠向上一層提供服務,而要實現本層協議,還需要使用下面一層提供服務。
協議和服務的概念的區分:
1、協議的實現保證了能夠向上一層提供服務。本層的服務用戶只能看見服務而無法看見下面的協議。下面的協議對上面的服務用戶是透明的。
2、協議是「水平的」,即協議是控制兩個對等實體進行通信的規則。但服務是「垂直的」,即服務是由下層通過層間介面向上層提供的。上層使用所提供的服務必須與下層交換一些命令,這些命令在OSI中稱為服務原語。

1-22 網路協議的三個要素是什麼?各有什麼含義?
答:網路協議:為進行網路中的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准或約定。由以下三個要素組成:
(1)語法:即數據與控制信息的結構或格式。
(2)語義:即需要發出何種控制信息,完成何種動作以及做出何種響應。
(3)同步:即事件實現順序的詳細說明。

1-23 為什麼一個網路協議必須把各種不利的情況都考慮到?
答:因為網路協議如果不全面考慮不利情況,當情況發生變化時,協議就會保持理想狀況,一直等下去!就如同兩個朋友在電話中約會好,下午3點在公園見面,並且約定不見不散。這個協議就是很不科學的,因為任何一方如果有耽擱了而來不了,就無法通知對方,而另一方就必須一直等下去!所以看一個計算機網路是否正確,不能只看在正常情況下是否正確,而且還必須非常仔細的檢查協議能否應付各種異常情況。

1-24 論述具有五層協議的網路體系結構的要點,包括各層的主要功能。
答:綜合OSI 和TCP/IP 的優點,採用一種原理體系結構。各層的主要功能:
物理層物理層的任務就是透明地傳送比特流。(注意:傳遞信息的物理媒體,如雙絞
線、同軸電纜、光纜等,是在物理層的下面,當做第0 層。)物理層還要確定連接電纜插頭的定義及連接法。
數據鏈路層數據鏈路層的任務是在兩個相鄰結點間的線路上無差錯地傳送以幀(frame)為單位的數據。每一幀包括數據和必要的控制信息。
網路層網路層的任務就是要選擇合適的路由,使發送站的運輸層所傳下來的分組能夠
正確無誤地按照地址找到目的站,並交付給目的站的運輸層。
運輸層運輸層的任務是向上一層的進行通信的兩個進程之間提供一個可靠的端到端
服務,使它們看不見運輸層以下的數據通信的細節。
應用層應用層直接為用戶的應用進程提供服務。

1-25 試舉出日常生活中有關「透明」這種名詞的例子。
答:電視,計算機視窗操作系統、工農業產品

1-26 試解釋以下名詞:協議棧、實體、對等層、協議數據單元、服務訪問點、客戶、伺服器、客戶-伺服器方式。
答:實體(entity)表示任何可發送或接收信息的硬體或軟體進程。
協議是控制兩個對等實體進行通信的規則的集合。
客戶(client)和伺服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兩個應用進程。客戶是服務的請求方,伺服器是服務的提供方。
客戶伺服器方式所描述的是進程之間服務和被服務的關系。
協議棧:指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採用分層模型後,每層的主要功能由對等層協議的運行來實現,因而每層可用一些主要協議來表徵,幾個層次畫在一起很像一個棧的結構.
對等層:在網路體系結構中,通信雙方實現同樣功能的層.
協議數據單元:對等層實體進行信息交換的數據單位.
服務訪問點:在同一系統中相鄰兩層的實體進行交互(即交換信息)的地方.服務訪問點SAP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實體上就是一個邏輯介面.

1-27 試解釋everything over IP 和IP over everthing 的含義。
TCP/IP協議可以為各式各樣的應用提供服務 (所謂的everything over ip)
答:允許IP協議在各式各樣的網路構成的互聯網上運行(所謂的ip over everything)

『拾』 計算機網路技術題目3

1\TCP/IP協議族中包括上百個互為關聯的協議,不同功能的協議分布在不同的協議層, 3個常用協議如下:
1、Telnet(Remote Login):提供遠程登錄功能,一台計算機用戶可以登錄到遠程的另一台計算機上,如同在遠程主機上直接操作一樣。
2、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遠程文件傳輸協議,允許用戶將遠程主機上的文件拷貝到自己的計算機上。
3、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簡單郵政傳輸協議,用於傳輸電子郵件。
協議(protocol)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實體為了開展某項活動,經過協商後達成的一致意見。協議總是指某一層的協議。准確地說,它是在同等層之間的實體通信時,有關通信規則和約定的集合就是該層協議,例如物理層協議、傳輸層協議、應用層協議。
面向連接的服務和無連接服務

網路提供的服務分兩種: 面向連接的服務和無連接的服務.

對於無連接的服務(郵寄), 發送信息的計算機把數據以一定的格式封裝在幀中, 把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加在信息頭上, 然後把幀交給網路進行發送. 無連接服務是不可靠的.

對於面向連接的服務(電話), 發送信息的源計算機必須首先與接收信息的目的計算機建立連接. 這種連接是通過三次握手(three hand shaking)的方式建立起來的. 一旦連接建立起來, 相互連接的計算機就可以進行數據交換. 與無連接服務不同, 面向連接的服務是以連接標識符來表示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 面向連接的服務是可靠的, 當通信過程中出現問題時, 進行通信的計算機可以得到及時通知
英文原義:NetBIOS Extend User Interface 中文釋義:NetBIOS用戶擴展介面協議 NetBEUI即NetBios Enhanced User Interface ,或NetBios增強用戶介面。它是NetBIOS協議的增強版本,曾被許多操作系統採用,例如Windows for Workgroup、Win 9x系列、Windows NT等。NETBEUI協議在許多情形下很有用,是WINDOWS98之前的操作系統的預設協議。總之NetBEUI協議是一種短小精悍、通信效率高的廣播型協議,安裝後不需要進行設置,特別適合於在「網路鄰居」傳送數據。所以建議除了TCP/IP協議之外,區域網的計算機最好也安上NetBEUI協議。 NETBEUI是為IBM開發的非路由協議,用於攜帶NETBIOS通信。NETBEUI缺乏路由和網路層定址功能,既是其最大的優點,也是其最大的缺點。因為它不需要附加的網路地址和網路層頭尾,所以很快並很有效且適用於只有單個網路或整個環境都橋接起來的小工作組環境。 因為不支持路由,所以NETBEUI永遠不會成為企業網路的主要協議。NETBEUI幀中唯一的地址是數據鏈路層媒體訪問控制(MAC)地址,該地址標識了網卡但沒有標識網路。路由器靠網路地址將幀轉發到最終目的地,而NETBEUI幀完全缺乏該信息。 網橋負責按照數據鏈路層地址在網路之間轉發通信,但是有很多缺點。因為所有的廣播通信都必須轉發到每個網路中,所以網橋的擴展性不好。NETBEUI特別包括了廣播通信的記數並依賴它解決命名沖突。一般而言,橋接NETBEUI網路很少超過100台主機。 近年來依賴於第二層交換器的網路變得更為普遍。完全的轉換環境降低了網路的利用率,盡管廣播仍然轉發到網路中的每台主機。事實上,聯合使用100-BASE-T Ethernet,允許轉換NetBIOS網路擴展到350台主機,才能避免廣播通信成為嚴重的問題。
[編輯本段]IPX/SPX協議概述
現在解釋一下這種應用很廣的網路協議。 IPX(Internet work Packet Exchange,互聯網路數據包交換)是一個專用的協議簇,它主要由Novell NetWare操作系統使用。IPX是IPX協議簇中的第三層協議。 以下我們列出IPX協議的要點,作為IPX相關實驗前的准備。
[編輯本段]1.IPX的協議構成
IPX協議簇包括如下主要協議: ●IPX:第三層協議,用來對通過互聯網路的數據包進行路由選擇和轉發,它指定一個無連接的數據報,相當於TCP/IP協議簇中的IP協議; ●SPX:順序包交換 (Sequenced Packet Exchange)協議。是IPX協議簇中的第四層的面向連接的協議,相當於TCP/IP協議簇中的TCP協議; ●NCP:NetWare核心協議(NetWare Core Protocol),提供從客戶到伺服器的連接和應用; ●SAP:服務通告協議 (Service Advertising Protocol),用來在IPX網路上通告網路服務; ●IPX RIP:Novell路由選擇信息協議(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完成路由器之間路由信息的交換並形成路由表。
[編輯本段]2.IPX編址
IPX網路的地址長度為80位 (bit,由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32位的網路號,第二部分是48位的節點號。IPX地址通常用十六進制數來表示。 IPX網路號是由網管人員分配的,可以根據需要來定義網路號。 IPX節點號通常是網路介面本身的MAC地址。
[編輯本段]3.IPX協議在乙太網上的封裝
IPX協議在乙太網上支持以下4種封裝格式,也稱為幀格式,它們是: ●乙太網802.3:也叫原始乙太網,Cisco設備中稱為"novell-ether",它是NetWare版本2到版本3.1中預設的幀格式; ●乙太網802.2,也稱sap,是標準的IEEE幀格式,它是NetWare版本3.12到4.x中的標准幀格式; ●乙太網II,也稱arpa,採用標准乙太網版本II的頭格式; ●乙太網SNAP(子網訪問協議),或snap,通過增加一個於網接入協議(SNAP)擴展了IEEE 802.2的頭格式。 採用不同IPX封裝格式的設備之間不能進行通信。
[編輯本段]4.IPX服務通告
SAP是IPX服務通告協議,它可以通告諸如網路伺服器和列印伺服器等網路資源設備的地址和所能提供的服務。 路由器可以監聽SAP更新消息,建立一個已知服務和相應網路地址的對應表。客戶機可以利用路由器上的SAP表得到網上服務和地址的信息,從而直接訪問相應服務。

閱讀全文

與計算機網路技術第一二章練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xp設置網路連接 瀏覽:395
網路連接失敗顯示感嘆號 瀏覽:213
中國網路安全技術有哪些 瀏覽:282
遼寧題庫網路安全知識 瀏覽:353
做哪個網路能掙錢 瀏覽:234
網路開關燈不亮檢測不到wifi 瀏覽:415
網路數據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483
蘋果的網路通話 瀏覽:172
大學生網路安全簡報內容 瀏覽:860
紅旗linux網路ip設置 瀏覽:201
32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 瀏覽:768
換聯通網路後小米路由器怎麼換網 瀏覽:178
黃石移動網路維修 瀏覽:219
oppo如何通話保持網路 瀏覽:488
華為路由器電腦查不到網路信號 瀏覽:284
網路歌曲作品是如何盈利的 瀏覽:461
請網路歌手唱歌要付多少錢 瀏覽:105
手機酷狗網路怎麼收藏 瀏覽:478
在線網路製作軟體 瀏覽:256
連著wifi打電話有網路嗎 瀏覽:563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