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高校
建築技術研究院山西是山西省最大的職業學院,成立於1952年的一個最古老的學校,前身是國家級重點中學建設項目山西省,位於太原街43機構,行政大樓的一部分山西省教育業務的領導下,省國土資源廳。
其中佔地近400英畝。有土木工程,建築,建築經濟管理,環境工程,電氣工程,計算機工程,六線,檢測中心,培訓中心,兩個實踐教學機構和社會科學基礎部,繼續教育教研室。共有27個專業,包括建築設計和建築裝飾工程技術兩個專業飛行員的教育職業教育改革部開業,建築電氣工程技術為省級改革的專業。同濟大學科技和哈爾濱工業大學提供遠程網路教學站,長安大學,沉陽建築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山西函授站。建築設計研究院有一個新的建築,新盛建設監理公司,建築規劃設計公司,四家企業院辦裝飾園林設計公司。建成了萬平方米實驗樓和14000平方米培訓大樓,有28實驗室和29個訓練館。有山西建築職業技能和職業資格站山西計算機等級考試點,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點。教育部,建設部,建築行業的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現場命名短缺,教育部,財政部建築技術命名為國家級職業教育實訓基地,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名為中西部建設職業教育培訓中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國職業教育協會中國區 - 德國合作命名西方教育顧問單位和山西職教集團牽頭的校舍。運行56年,培養了3萬多名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其中高職畢業生一萬餘人。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山西建築施工企業項目經理的技術管理骨幹比大多數的畢業生。大量的畢業生作為一家中等規模的建築,建築,勘察設計,城市規劃,房地產開發企業,事業單位和主要承擔省,市,縣黨政領導職務。近三年來,僱主社會為90%的畢業生總體滿意率。
2001年通過重組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七年以來,是最好的,最快的在校七年的歷史。
② 欽州一中得創辦者是誰,欽州一中得發展歷程有什麼,發生過什麼重大事件,有哪些知名的校友
一、 H3C在教育行業的發展歷程
中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經歷了初級階段的探索,應用引領發展,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現代化,已經成為中國基礎教育發展的新階段。
�0�1 應用篇
自02年起H3C公司進入教育行業,在國家「科教興國」戰略的指引下, H3C憑借專業的技術實力和應用實踐,以「用全系列產品保證教育解決方案的全面性、實用性」為目標,在教育行業的多個信息化應用領域縱深拓展。
l 2003年的『西部大學校園計算機網路建設工程』,H3C參與全部152所高校中的124個校園網建設;
l 2004年作為主流設備供應商,承建中國教育下一代互聯網工程 Cernet 2;
l 在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設項目中,H3C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已經覆蓋90%以上的高校;
l H3C承建了超過80%的新建教育城域網項目;
l 迄今為止,H3C已經參與了1500餘所高校的網路建設;承建超過270所高校的核心網項目;承建120多個大學城、普教城域網及校校通工程;建設超過10000個重點中小學校園網。
�0�1 技術篇
l 全系列的IP產品:H3C具有業界最全面的IP產品線,分為交換、路由、安全、無線、業務軟體、存儲、多媒體、SMB八大產品系列,全部基於開放的IP架構,是全球領先的IToIP解決方案專家。
l 定製化的教育解決方案:H3C公司為適應教育信息化未來發展的需要,根據教育行業的特點定製了解決方案,內容涵蓋校園基礎安全網路、校園無線覆蓋、數字圖書館、多媒體教學、校園安全監控系統、考場監控系統、遠程教學等等,並不斷推陳出新。
�0�1 服務篇
l 專業、快捷、規范的服務:H3C在提供整網解決方案的基礎上,致力於提供專業、快捷、規范的網路服務。內容涵蓋運行維護、系統優化、認證培訓、運營咨詢在內的全方位服務解決方案。通過這些規范的服務舉措,標准化的服務條款,貼近客戶的服務機構,強大的IT支撐系統幫助客戶構築競爭優勢,實現服務在客戶網路運行中的價值。
l 培訓認證:H3C 提供全系列的網路產品培訓,網路技術認證培訓和客戶化培訓解決方案,目前在國內外已經建立160餘家網路學院。在中國建立30餘家授權培訓中和行業培訓中心,負責認證培訓實施與推廣,並提供行業認證培訓解決方案。
l 完善的渠道隊伍:H3C在中國的授權渠道合作夥伴已經有1900多家,分布於全國各地。一級代理商、行業代理商擁有雄厚的集成開發實力,能基於H3C的產品進行二次開發,面向全國的行業大客戶提供定製化的解決方案。二級渠道覆蓋全國,能快捷的為客戶提供滿足業務需求的支持及售前售後支持。
③ 什麼是中國教育管理信息化
我也是網路的,以下供參考: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領域運用計算機多媒體和網路信息技術,促進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適應信息化社會對教育發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內容是教學信息化。教學是教育領域的中心工作,教學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學手段信息化、教學方式現代化。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過程中較全面地運用以計算機、多媒體和網路通訊為基礎的現代信息技術,促進教育改革,從而適應正在到來的信息化社會提出的新要求,對深化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具有重大的意義。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與教學領域的各個方面,在先進的教育思想指導下,積極應用信息技術,深入開發、廣泛利用信息資源,培養適應信息社會要求的創新人才,加速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系統工程。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領域全面深入地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來促進教育改革和教育發展的過程,其結果必然是形成一種全新的教育形態——信息化教育。 所謂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教育資源,優化教育過程,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促進教育現代化的過程。 上述定義均從不同角度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教育信息化概念的主要內容,如:強調了教育信息化是一個動態的不斷發展的過程;界定了教育信息化的領域及范圍;突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原始動力和直接目的——現代信息技術的教育應用;體現了信息資源在教育信息化過程中的核心地位等。 通過對國內已有教育信息化定義進行整合,並參照國家信息化定義,不妨對教育信息化重新作一界定:所謂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國家及教育部門的統一規劃和組織下,在教育系統的各個領域全面深入地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加速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過程。
信息網路
信息網路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教育信息化的物質基礎和先決條件。目前我國已經建成並啟用的中國教育與科研網(CERNET)、中國衛星寬頻遠程教育網路,正在實施的中小學「校校通」工程、高校「數字校園」建設工程、中小學遠程教育建設工程,以及應用於學校教學的普通電教室、多媒體綜合電教室、計算機室、微型電教室、CAI教室、網路教室、語言實驗室、電子閱覽室、閉路電視系統等都是教育信息化中信息網路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既為我國的教育信息化奠定了基礎,也為信息化教育的實施創造了條件。
信息資源
教育信息資源是用於教育和教學過程的各種信息資源。它的開發和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也是關繫到教育信息化建設成敗的關鍵。教育信息資源可分為以教育信息載體為核心的教育軟體資源和以管-理信息系統的基礎數據為核心的教育管理信息資源兩大類。其中教育軟體資源主要包括以多媒體素材、各類CAI課件、網路課程等為主的多媒體教育信息資源,以文獻資料查閱和檢索服務為主的圖書情報信息資源,以教育信息資源的生成、分析、處理、傳遞和利用為主的各種工具類資源以及浩如煙海的Inter—net資源等;教育管理信息資源主要是指為實施現代教育管理而建立的以教育者、教育內容、教育對象、教育資源及其支持服務體系為主要內容的各類資料庫資源等。
信息技術應用
信息技術的教育應用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直接目的。有了信息網路和信息資源這些基礎條件之後,信息技術的教育應用便成為教育信息化的主角,可以說,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效益主要體現在應用這一環節。在信息技術應用方面主要應做好四件事:一是做好與思想理論、方法密切相關的潛件建設,它決定著信息技術教育應用的方向,直接關繫到信息技術教育應用的質量和效果;二是建立與當地教育信息化建設環境、教育對象以及教育內容相適應的信息化教育模式;三是必須提高人們應用信息技術的興趣和基本技能;四是在不同層次上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研究與實踐,並將其作為學校信息技術教育應用的主要任務。
信息技術和產業
「信息技術是指對信息的採集、加工、存儲、交流、應用的手段和方法的體系。它的內涵包括兩個方面:(1)手段。即各種信息媒體。如印刷媒體、電子媒體、計算機網路等,是一種物化形態的技術。(2)方法。即運用信息媒體對各種信息進行採集、加工、存儲、交流、應用的方法,是一種智能形態的技術。信息技術就是由信息媒體和信息媒體應用的方法兩個要素所組成的。」信息技術的核心是信息的數字化、信息傳輸的網路化。信息技術是教育信息化的技術支柱,是教育信息化的驅動力。在教育信息化過程中開展信息技術研究不僅可以豐富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內容,更重要的是可以將新的更加有效的物態化技術和智能形態的技術應用於信息化教育中,提高信息化教育的質量和效果。信息技術產業主要指信息技術設備製造業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由於信息技術設備製造業的發展需要強大的技術和資金優勢作後盾,因此,在中國的教育信息化過程中,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應由不同的社會部門分工協作來完成。其中教育信息技術產品的製造業應動員教育系統、科研院所和相關企業等互補性較強的部門共同參與,以便將教育系統從教育信息技術產品的開發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做好以教育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為主的服務業。
信息化人才
教育信息化,人才要先行。為了實現教育信息化,需要培養大量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具備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教育信息化人才。作為一個行業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人才有兩層含義:一是通識型教育信息化人才,這是對在教育領域從事教育、教學、管理及其他服務的各類人員而言的,是對該領域全體人員信息技術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共同要求;二是專業型教育信息化人才,主要是指專門從事教育信息物態化技術和智能形態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教育信息化建設、教育信息化應用和維護的專門人才。一般來說,對通識型教育信息化人才的要求是應具備基本的獲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而對專業型教育信息化人才的要求更高,分工更細,可以是高級軟體人才、網路工程師或微電子技術專業人才等。另外,作為信息化人才培養重要基地的高等學校,一方面要關注教育行業的信息化,為教育信息化培養通識型教育信息化人才和專業型教育信息化人才;另一方面還要擔負起為整個社會培養信息化人才的任務。
信息化政策、法規和標准
教育信息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國家政府及相關部門必須對教育信息資源開發、教育信息網路建設、教育信息技術應用、教育信息技術和產業等各個方面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規和標准,建立一套完善的促進信息化建設的政策、法規環境和標准體系,以規范和協調各要素之間的關系,這既是教育信息化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和保障,也是開展教育信息化的依據和藍圖。只有這樣,才能使各級政府、各個單位和部門的教育信息化規范化、秩序化,也才能推動教育信息化健康順利地向前發展。
編輯本段政策規劃
教育信息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既需要黨和國家及教育主管部門制定一系列推進教育信息化的政策,還需要制定教育信息化的中、長期發展規劃。 近年來,國家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推進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和措施,或在相關的文件中對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其內容涉及現代遠程教育、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小學「校校通」工程、教育信息化發展綱要、教育信息化技術標准、西部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項目及教育部現代遠程教育扶貧示範工程、西部大學校園計算機網路建設工程、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高校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高校網路教育學院管理、現代遠程教育校外學習中心(點)的管理、軟體學院等教育信息化的各個方面。 在教育信息化的規劃方面,在21世紀頭10年,中國教育信息化的總體規劃將從三個層面推進:第一個層面是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第二個層面是網路的普及和應用,使學生學會充分利用網上資源;第三個層面是大力發展現代遠程教育。全面實施「校校通」工程,特別要重點扶持和發展農村中小學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和人才培養。另外,中國還及時制定了推進教育信息化的指導方針、主要目標、戰略重點及主要任務等。
編輯本段發展現狀
美國:政府資助中小學上網
美國聯邦電訊委員會不久前宣布,該委員會今年將優先幫助全美所有中小學校實現走上信息高速公路的目標。准備拿出22.5億美元,為中小學、圖書館和社區購置上網設備及支付上網費用。聯邦電訊委員會主席威廉·肯納德說,現在,全美共有3.6萬個單位提出申請,要求得到上網設備和費用,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政府將優先幫助全美所有中小學校。據悉,該計劃將為100萬個中小學教室配備電腦及相關上網設備。據美國教育部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透露,到1999年底,美國已有95%的中小學上網,平均每9名中小學生擁有一台上網電腦。報告說,在中小學的日常教學活動中,電腦改變了學校過去單純依靠教材和黑板的傳統教學模式,逐漸形成了書本知識與各種社會知識相結合、教師傳授與學生自我探索相結合的現代教學觀念和模式,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展了教育空間。
④ 校園網路規劃與建設論文
論校園網路規劃設計的若干問題
摘 要:本文簡要地討論了校園網路規劃設計中涉及到的網路技術、規劃設計方法、網路性能及應用分析等問題,為校園網路的規劃、設計和升級改造等方面在技術及應用上提供參考,以使在建或規劃中的校園網路具備較高的整體性能。
關鍵詞:校園網路 規劃設計 問題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人們對各種數據形式的信息需求和交流的不斷增長,使得當今的計算機網路,特別是Internet從傳統的數據處理設備(如計算機)和管理工具中駁離出來,擔當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信息技術的基礎設施與獲取、共享和交流信息的主要工具,並成為人們在當今社會生活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經過了幾年的迅猛發展,計算機網路已經在很多方面改變了人們傳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Web瀏覽、E-mail、QQ(上網聊天)、VOD(視頻點悉播)、文件傳輸、遠程診斷、電子商務、網路大學及虛擬學校等無一不與計算機網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些基於網路的各種應用,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擴展,幾乎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校園網路(CAN ,Campus Area Network)與其它園區區域網絡一樣,由於它屬於單位自有,學校擁有自我建設、自我管理和自我使用的權利,因此,受經費、技術水平及其它方面的影響,校園網路在規劃設計、資源建設和應用上很不平衡,差別很大,特別是在IT界目前還未實施網路工程監理的條件下,在建的或已建的校園網路的「豆腐渣」工程為數不少,造成了不少的人力、物力、財力的巨大浪費。
校園網路的規劃設計有多種解決方案,依學校的類型規模和性質的不同,以使網路的設計方案有所不同,體現在技術、應用上更是不同。在傳統的語音服務(諸如電話、蜂窩行動電話)無法滿足人們的各種信息需求的今天,對圖形、圖像、視頻等多媒體信息需求的不斷增長,已成為人們依賴計算機網路進行信息共享和交流的重要資源。學校教師的教學、科研工作和學生的學習生活對一個高速的、資源豐富的和應用多方面的校園網路的需求是迫切的、必需的。也是網路規劃設計者永遠追求的目標。教育部最近實施的「西部大學網路工程」及「關於中小學校園網路建設的指導意見」中,對校園網路的規劃、設計及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那麼一個高速、高效而又安全、資源豐富、應用廣泛的校園網路在規劃設計中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1.建立近、中和長期發展規劃
依據本校建網資金的安排,在聽取校內外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結合本校教學科研的內容及其發展的需要,制定一個在未來十年中的近期、中期及長期的建設規劃,以保持網路建設的延續性,並保護先前的投資(含各種硬體、軟體及信息資源),能融入不斷涌現的新技術和新應用。
2.IP地址資源的利用
IP(Internet protocol互聯網協議)地址是在Internet上的站點及相關設備的地址,它是由Internet指定數字委員會(IAAA)確定的,確保了它在世界上的唯一性。在IPv4技術應用於互聯網的今天,IP地址資源到2010年將近枯竭,在Ipv6技術應用之前,我們要合理使用IP地址資源。當申請到一個建網的IP地址之後,必須合理地劃分子網,每個子網中的IP地址要合理使用,既要滿足當今的需要,也要預留將來網路擴展時所需,以便有足夠的各類伺服器連入Internet。
3.建立相關機構,有計劃地培養網路管理員及培訓部門用戶學會使用信息製作,發布的工具。
建網單位應該設有一個「網路信息化領導小組」,對網路的規劃實施起指導和決策作用。按照建網單位的網路規模,按不同時期的需要,配置專業的網路管理員。針對網路技術應用的日新月異,加上校園網路信息資源建設的繁重任務,要加強對師生的應用培訓,適應網路新技術的應用及安全控制,保證網路的正常運行和安全。
4.注重需求分析
網路的規劃設計是一個系統建立和優化的過程,建設網路的根本目的是在Internet上進行資源共享與通信。要充分發揮投資網路的效益,需求分析成了網路規劃設計中的重要內容,它提供了網路設計應到達的目標,並有助於設計者更好地理解網路應該具有的性能;結合學校的辦學規模、管理需求和師生對教學科研的需要,確立一個性能較高的網路計算平台,如圖1。
同時,經過系統的需求分析,網路的設計者還能更好地作出決策,評價現有的網路,提供移植的功能及給所有校內師生更為合適的資源。
5.組網技術的選擇
目前,可用於校園LAN(區域網)的技術有Ethernet(乙太網)、Fast Ethernet(快速乙太網)、 Gigabit Ethernet(千兆位乙太網)、Token-Ring(令牌環網)、FDDI(光纖分布式數據介面)和ATM(非同步傳輸模式)。從網路應用、維護、安全和擴展方面而言,Fast Ethernet和ATM在實際應用中得到了廣泛的採用。同時,Gigabit Ethernet技術已成為大型Fast Ethernet的升級目標。雖然Fast Ethernet和Gigabit Ethernet因採用CSMA/CD的介質訪問控制方式而廣泛地存在著「廣播風暴」的問題,但可以更好的傳輸介質和交換設備予於克服,其實出的優點是兼容先前的設備投資,師生的網路應用及培訓更易進行,網路的可管理性和擴展性也很好。ATM是一種快速分組交換技術,它在WAN(廣域網)上體現的強大功能和在LAN上的成功應用,均以事實說明了它的技術的先進性。在ATM中,不同速率的各種數據,如語音、圖像、視頻都被分成標準的53位元組的信元,以光纖作為傳輸通道,避免了乙太網中的「廣播風暴」,提升了網路的整體性能。但是ATM不兼容以往的乙太網投資,其管理和操作有異於傳統的乙太網平台,故不適用於乙太網的升級改造。
6.校園網路的設計模式
一個良好的設計方案除體現出網路的優越性能之外,還體現在應用的實用性、網路的安全性、易於管理性和未來的可擴展性。因此,設計時要考慮以下問題:
① 要適應未來網路的擴展和拓撲結構的變化。
② 要能為特定的師生用戶或用戶組提供訪問路徑。
③ 要保證網路能不間斷地運行。
④ 當網路擴大和應用增加時,變化的網路結構要能應付相應的帶寬要求。
⑤ 使用頻率較高的應用能夠支持網上大多數的師生用戶。
⑥ 能合理地分配用戶對網內、網外的信息流量。
⑦ 能支持較多的網路協議,擴大網路的應用范圍。
⑧ 支持IP的單點傳送和多點廣播數據流。
要達到以上這些設計要求,分層的設計功能及星型、樹型和交叉型的拓撲結構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如圖2。
7.網路硬體的選擇
除網路上的工作站使用普通的PC機外,主機的選擇應使用專業的高性能伺服器。連接介質的選擇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各交換機(switch)之間(樓與樓之間,樓層之間)及網路出口乾線選擇光纖,第二部分為從訪問層的交換機到用戶的PC桌面選擇超五類雙絞線。如今,交換機的價格已是很低了,應盡可能選擇交換機而不用集線器。網路連接的關鍵設備是路由器(Router),無論是Internet接入,異地網路連接還是大型網路廣播域的劃分,都離不開路由器,因此,路由器的性能較為重要,選擇Cisco公司和3Com公司的產品,就能體現出極高的性能。數據存儲設備,除可選擇大容量硬碟外,還可選磁帶機、磁碟陣列、光碟陣列,這些外存設備,均可用於儲存海量網路數據,如圖書資料,多媒體素材及課件學生學籍和成績管理等。
8.ISP的選擇
選擇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nternet服務提供商)對不同類型的校園網路至關重要。經過近十年的發展,目前在我國形成了以CSTNET(中科院的科學技術網)、CERNET(國家教育部的教育與科研網)、ChinaNet(中國電信網)和ChinaGBN(中國金橋網)為主的四大網路體系,伴隨著IT與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廣泛需求,近年來ChinaUNICOM(中國聯通)、CRC(鐵通)、CNC(中國網通)、JiTong(吉通)的接入服務也快速地增長。由於中國的互聯網服務商以各自網路體系的發展為主,不同種類的大網之間缺乏協調機制,故它們之間的網路帶寬問題沒能較好地解決。對用戶而言,在線某類網路時再鏈接另一類網路,「瓶頸」問題就突現出來,如圖3。相信ChinaNet的用戶在調用CERNet的網上資源或CERNet用戶在調用ChinaNet的網上資源時,就出現過這樣的問題。作為校園網路,無論師生有哪些需求,都離不開以教學、科研為主的信息資源,90%的教育資源都集中在CERNet上,故校園網路在選擇ISP時,就要重點考慮CERNet。
9.帶寬的申請和使用分配
校園網路需要多少帶寬呢?別忘了,ISP是以帶寬資源作為經營的主要內容之一。作為網路的「流量」,在網上你隨時都可能被「斷流」或「欠流,「暢流」的時段不會是很多,這是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基礎設施存在的客觀原因而造成的。然而,不是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合理地申請接入帶寬和在網上作好帶寬分配會提高數據傳輸的速度和效率。網路界曾經有一個爭議很多的80/20規則,就是在一個區域網內有80%的通信量在網段內傳播,剩下20%沿干線傳播,今天,人們對互聯網路的需求已大大超過80/20規則,而應成為20/80規則了。如何申請足夠帶寬而又不至於浪費呢?太大的帶寬會意味著要向ISP支付更多的費用。計算的依據就是要考慮校園網的規模,在出口鏈接Intermet的高峰期約有多少台電腦(一般擁有總量的60~70%),以每台機的帶寬為100kb/s(比PPP撥號方式的56kb/s moden快些)計算,總需求在多少MB,再考慮20/80規則,以確定整個校園網的接入帶寬,出於數據安全的考慮,一些裝有重要而又保密的數據的主機,如財務數據、人事檔案數據,只許在網段內使用,不宜鏈接Internet。
10.網路操作系統的選擇
網路操作系統(Net Operation System)的選擇關繫到網路的應用、安全和管理。目前常用的網路操作系統有:Unix、Linux、Netware、Windows 2000 Server/Advanced Server /Datacenter Server,下面作一簡單介紹:
UNIX UNIX操作統是一個多用戶、多進程的分時操作系統,在互聯網發展的初期,它就被融入了許多網路技術和通信協議,它的可移植性及安全性能極好,被廣泛地用於微型機、小型機、超小型機和大型計算機上。今天,它仍然作為Internet上各類伺服器主選的網路操作系統,並深得金融、電信、保險行業的青睞。
Linux 它是近年來流行的一種類UNIX操作系統,其功能體系現與UNIX有許多共同點,最新發行的版本包含了文件管理、用戶賬號管理、網路管理等許多工具,對互聯網路的應用有很好的支持。
Netware Netware是Novell公司開發的網路操作系統,自上世紀80年代至今,已發展了十幾版本,新版本體現了高度的開放性和安全性,是目前國際上應用最廣泛的一類區域網操作系統。
Windows NT 它是一個搶先式多任務的網路操作系統,並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開放性,它具有讓企業有多種應用管理的強大功能,如資料庫服務、電子郵件,能聯合多種網路進行通信。它能支持較多的應用軟體,工具,文件共享和網路列印服務,也是一個功能卓越的網路操作系統。
Windows 2000 Windows 2000是Microsoft公司耗費巨資開發的一個產品,其伺服器版有Windows 2000 Server、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和Window 2000 Datacenter Server等三個版本。它們是由Windows 98和Windows NT4.0的優良功能融合而成,它們擁有全面的Internet應用軟體服務、增強的可靠性和可擴展性及強大的端對端管理等性能。
綜合以上這些網路操作系統的特點與對網路應用的支持,你就可選擇一個或幾個適合於校園網內各子網伺服器的操作系統,以適合各類應用、安全控制和管理。
總之,校園網路的規劃設計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同的規劃設計方案,可使網路存在較大的性能差異,它不僅體現在網路本身具備的技術特性和應用特點上,也體現了不同用戶的各種需求,從根本上而言更是體現了信息化社會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網路設計基礎,21世紀計算機網路工程叢書編寫委員會編,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2]Cisco互聯網路設計,[美]Matthew H.Birkner編著,瀟湘工作室譯,人民郵電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3]Internet核心技術精解,[美]John R .Levine 著,管偉等譯2001年第一版。
[4]教育部,教育部辦公廳關於中小學校園網路建設指導意見,教育基〔2001〕16號。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⑤ 有哪些計算機專業較好的二本院校
1、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於「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這所大學入選廣西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並且成立了人工智慧學院;「桂電」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第四輪學科評比等次B-,可見這個專業實力有多強,中等考生可以選擇。
2、濟南大學
坐落於「泉城」濟南市,是一所綜合性大學,山東省重點建設大學。2019年9月,濟南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成立,國家級特色專業有四個,其中就有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專業,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專業也包含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3、沈陽建築大學
省部共建學校,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高校;學校設有16個學院,擁有11個省部級重點學科。這所大學特色專業名顯,土木工程,建築學和風景園林很有特色。它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也很不錯,第四輪學科評比等次被評為C+,可見實力不一般。
4、江西師范大學
江西師范大學是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學校融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理學、工學、教育學、藝術學等十大學科門類於一體。學校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網路工程專業實力都算是非常不錯的專業了,很值得報考,畢業生認可度挺高的。
5、長春工業大學
長春工業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管、文、經、法、教育、藝術等多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是吉林省高層次人才培養、應用技術研發、高新技術產品研製、高水平社會服務的重要基地。長春工業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身就是國家級特色專業,所以實力算是很厲害的了,報考的話還是很靠譜的。
⑥ 大學計算機網路工程各階段學哪些課程
基本上是網路工程專業的課程,但是還有好多你要選修的,沒法避免,這里給你要學的
主幹課程
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與統計、離散數學、電路與電子學、數字邏輯電路、數據結構、編譯原理、操作系統、資料庫系統、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組成原理、微機系統與介面技術、通信原理、通信系統、計算機網路、現代交換原理、TCP/IP原理與技術、計算機網路安全、計算機網路組網原理、網路編程技術、計算機網路管理、網路操作系統、Internet技術及應用、軟體工程與方法學、數字信號處理、網格計算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等。[1]
⑦ 重慶大學信息與網路管理中心的管理中心大事記
1、1986年,以計算機中心為基礎,開始著手建設第一期校園網路工程,開展計算機網路方面的研究工作,招收網路工程方面的碩士研究生。
2、1986年11月,學校邀請美籍華人科學家黃凱教授講學―――計算機網路。
3、1987年,實現了計算中心、計算機系、行政大樓的計算機網路互連。
4、1990年,實現了FACOM M34OS與MV8000計算機的網路通信連接和兩類計算機編碼的相互轉換。
5、1994年11月,我校參加了教育部在清華大學舉辦的CERNET第一屆學術及建設動員大會。
6、1995年12月,學校通過X.25線路,9600bps 的速度首次實現與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連接,並接入Internet,成為CERNET首批100所接入高校之一。
7、1996年學校校內開通了圖書館、辦公大樓、外事處等部分區域網,部分家庭用戶開通了撥號上網服務。
8、1996年2月,重慶大學校園試驗網開通運行,實現了電子郵件、文件傳輸、遠程登陸等功能;3月學校開通校園網主頁;4月接受國家教育部211工程專家組的驗收。
9、1996年10月,學校建成以三台IBM8260 ATM交換機構成的校園骨幹網。
10、1997年學校網路中心第一個BBS聊天站開通,站名為「明主湖」。
11、1997年,重慶大學成為CERNET重慶主節點單位,為其他高校接入網路提供服務和技術支持。
12、1997年,重慶大學與CERNET(電子科技大學)實現衛星通信連接(上行256K/下行1M),同時開通了2M的DDN通信,重慶接入了5所大學。
13、1998年,遠程衛星通信線路升級(上行1M/下行2M),同時開通了34M的DDN通信線路。
14、2000年,校園網由ATM網路平滑過渡到以太方式。
15、2001年1月,三校合並後的新重慶大學校園網全面連通,實現了統一域名、主頁等網路服務。
16、2001年7月,重慶大學接入CERNET成都節點,帶寬升到155M.
17、2002年,中心負責實施了「教育部-李嘉誠基金會西部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教師培訓項目」的培訓工作。
18、2002年,按照國家西部大學校園網和學校「211工程―――校園計算機網」建設要求,校園網三期工程全面啟動。
19、2003年8月,第三期校園網建設完成並全面投入使用。
20、2003年12月,CERNET重慶教育城域網開通運行,採用RPR雙環2.5G技術,接入學校20多個。
21、2004年9月,CERNET成都節點―――重慶大學節點2.5G開通。
22、2004年12月,CERNET2正式開通,我校成為CERNET2核心節點,重慶大學IPv6實驗網開通,IPv6地址、域名申請成功,正式發布IPv6網站。
23、2005年6月,重慶大學數字化校園建設預研工作啟動。
24、2005年10月,重慶大學虎溪校區網路連通運行;學校新建設主教學大樓網路開通運行。
25、2006年3月,重慶大學全校性的校園網路安全會議召開。
26、2006年4月,重慶大學數字化校園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召開,數字化校園建設納入學校「十一五」規劃。
27、2006年5月,「十五」「211工程」―校園計算機網子項目以優秀成級通過教育部的驗收。
28、2006年6月, 「十五」「211工程」公共服務體系「CERNET高速地區網和重點學科信息服務體系建設」重慶主節點建設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29、2006年9月,CNGI-CERNET2主幹網重慶大學核心節點建設以「優秀」成績通過CERNET2專家組驗收。
30、2006年11月,「西部大學校園計算機網路建設工程」項目成功通過教育部的驗收。
31、2007年1月,為適應建設高水平大學的需要,加快建設數字化校園建設,「網路技術與管理中心」更名為「信息與網路管理中心」(重大校)〔2007〕17號)。
32、2007年6月,重慶大學數據中心機房(IDC)建成投入使用。
33、2007年6月,重慶大學數字化校園建設整體規劃設計啟動,2008年1月通過專家組驗收,2008年4月校長辦公會通過該規劃。
34、2007年7月,新老校區一卡通系統成功融合,「校園卡管理中心」更名為「一卡通管理中心」,掛靠信息與網路管理中心(重大校〔2007〕297號)。
35、2007年11月,重慶大學郵件系統升級、改造成功,免費為全校師生開放。
⑧ 我國在實施教育信息化方面採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
中國教育衛星寬頻傳輸網(CEBsat)
校園網建設,校校通
開發了各級各類教育資源
全國高校現代遠程教育試點(68所)
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百億工程)
組建了「全國信息技術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教育技術分技術委員會( CELTSC) 」
構築了現代遠程教育技術標准體系CELTS
⑨ 教育信息化效益是什麼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領域運用計算機多媒體和網路信息技術,促進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適應信息化社會對教育發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內容是教學信息化。教學是教育領域的中心工作,教學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學手段信息化、教學方式現代化。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過程中較全面地運用以計算機、多媒體和網路通訊為基礎的現代信息技術,促進教育改革,從而適應正在到來的信息化社會提出的新要求,對深化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具有重大的意義。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與教學領域的各個方面,在先進的教育思想指導下,積極應用信息技術,深入開發、廣泛利用信息資源,培養適應信息社會要求的創新人才,加速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系統工程。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領域全面深入地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來促進教育改革和教育發展的過程,其結果必然是形成一種全新的教育形態——信息化教育。 所謂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教育資源,優化教育過程,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促進教育現代化的過程。 上述定義均從不同角度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教育信息化概念的主要內容,如:強調了教育信息化是一個動態的不斷發展的過程;界定了教育信息化的領域及范圍;突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原始動力和直接目的——現代信息技術的教育應用;體現了信息資源在教育信息化過程中的核心地位等。 通過對國內已有教育信息化定義進行整合,並參照國家信息化定義,不妨對教育信息化重新作一界定:所謂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國家及教育部門的統一規劃和組織下,在教育系統的各個領域全面深入地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加速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過程。
信息網路
信息網路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教育信息化的物質基礎和先決條件。目前我國已經建成並啟用的中國教育與科研網(CERNET)、中國衛星寬頻遠程教育網路,正在實施的中小學「校校通」工程、高校「數字校園」建設工程、中小學遠程教育建設工程,以及應用於學校教學的普通電教室、多媒體綜合電教室、計算機室、微型電教室、CAI教室、網路教室、語言實驗室、電子閱覽室、閉路電視系統等都是教育信息化中信息網路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既為我國的教育信息化奠定了基礎,也為信息化教育的實施創造了條件。
信息資源
教育信息資源是用於教育和教學過程的各種信息資源。它的開發和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也是關繫到教育信息化建設成敗的關鍵。教育信息資源可分為以教育信息載體為核心的教育軟體資源和以管-理信息系統的基礎數據為核心的教育管理信息資源兩大類。其中教育軟體資源主要包括以多媒體素材、各類CAI課件、網路課程等為主的多媒體教育信息資源,以文獻資料查閱和檢索服務為主的圖書情報信息資源,以教育信息資源的生成、分析、處理、傳遞和利用為主的各種工具類資源以及浩如煙海的Inter—net資源等;教育管理信息資源主要是指為實施現代教育管理而建立的以教育者、教育內容、教育對象、教育資源及其支持服務體系為主要內容的各類資料庫資源等。
信息技術應用
信息技術的教育應用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直接目的。有了信息網路和信息資源這些基礎條件之後,信息技術的教育應用便成為教育信息化的主角,可以說,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效益主要體現在應用這一環節。在信息技術應用方面主要應做好四件事:一是做好與思想理論、方法密切相關的潛件建設,它決定著信息技術教育應用的方向,直接關繫到信息技術教育應用的質量和效果;二是建立與當地教育信息化建設環境、教育對象以及教育內容相適應的信息化教育模式;三是必須提高人們應用信息技術的興趣和基本技能;四是在不同層次上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研究與實踐,並將其作為學校信息技術教育應用的主要任務。
信息技術和產業
「信息技術是指對信息的採集、加工、存儲、交流、應用的手段和方法的體系。它的內涵包括兩個方面:(1)手段。即各種信息媒體。如印刷媒體、電子媒體、計算機網路等,是一種物化形態的技術。(2)方法。即運用信息媒體對各種信息進行採集、加工、存儲、交流、應用的方法,是一種智能形態的技術。信息技術就是由信息媒體和信息媒體應用的方法兩個要素所組成的。」信息技術的核心是信息的數字化、信息傳輸的網路化。信息技術是教育信息化的技術支柱,是教育信息化的驅動力。在教育信息化過程中開展信息技術研究不僅可以豐富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內容,更重要的是可以將新的更加有效的物態化技術和智能形態的技術應用於信息化教育中,提高信息化教育的質量和效果。信息技術產業主要指信息技術設備製造業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由於信息技術設備製造業的發展需要強大的技術和資金優勢作後盾,因此,在中國的教育信息化過程中,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應由不同的社會部門分工協作來完成。其中教育信息技術產品的製造業應動員教育系統、科研院所和相關企業等互補性較強的部門共同參與,以便將教育系統從教育信息技術產品的開發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做好以教育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為主的服務業。
信息化人才
教育信息化,人才要先行。為了實現教育信息化,需要培養大量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具備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教育信息化人才。作為一個行業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人才有兩層含義:一是通識型教育信息化人才,這是對在教育領域從事教育、教學、管理及其他服務的各類人員而言的,是對該領域全體人員信息技術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共同要求;二是專業型教育信息化人才,主要是指專門從事教育信息物態化技術和智能形態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教育信息化建設、教育信息化應用和維護的專門人才。一般來說,對通識型教育信息化人才的要求是應具備基本的獲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而對專業型教育信息化人才的要求更高,分工更細,可以是高級軟體人才、網路工程師或微電子技術專業人才等。另外,作為信息化人才培養重要基地的高等學校,一方面要關注教育行業的信息化,為教育信息化培養通識型教育信息化人才和專業型教育信息化人才;另一方面還要擔負起為整個社會培養信息化人才的任務。
信息化政策、法規和標准
教育信息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國家政府及相關部門必須對教育信息資源開發、教育信息網路建設、教育信息技術應用、教育信息技術和產業等各個方面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規和標准,建立一套完善的促進信息化建設的政策、法規環境和標准體系,以規范和協調各要素之間的關系,這既是教育信息化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和保障,也是開展教育信息化的依據和藍圖。只有這樣,才能使各級政府、各個單位和部門的教育信息化規范化、秩序化,也才能推動教育信息化健康順利地向前發展。
編輯本段政策規劃
教育信息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既需要黨和國家及教育主管部門制定一系列推進教育信息化的政策,還需要制定教育信息化的中、長期發展規劃。 近年來,國家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推進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和措施,或在相關的文件中對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其內容涉及現代遠程教育、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小學「校校通」工程、教育信息化發展綱要、教育信息化技術標准、西部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項目及教育部現代遠程教育扶貧示範工程、西部大學校園計算機網路建設工程、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高校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高校網路教育學院管理、現代遠程教育校外學習中心(點)的管理、軟體學院等教育信息化的各個方面。 在教育信息化的規劃方面,在21世紀頭10年,中國教育信息化的總體規劃將從三個層面推進:第一個層面是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第二個層面是網路的普及和應用,使學生學會充分利用網上資源;第三個層面是大力發展現代遠程教育。全面實施「校校通」工程,特別要重點扶持和發展農村中小學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和人才培養。另外,中國還及時制定了推進教育信息化的指導方針、主要目標、戰略重點及主要任務等。
編輯本段發展現狀
美國:政府資助中小學上網
美國聯邦電訊委員會不久前宣布,該委員會今年將優先幫助全美所有中小學校實現走上信息高速公路的目標。准備拿出22.5億美元,為中小學、圖書館和社區購置上網設備及支付上網費用。聯邦電訊委員會主席威廉·肯納德說,現在,全美共有3.6萬個單位提出申請,要求得到上網設備和費用,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政府將優先幫助全美所有中小學校。據悉,該計劃將為100萬個中小學教室配備電腦及相關上網設備。據美國教育部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透露,到1999年底,美國已有95%的中小學上網,平均每9名中小學生擁有一台上網電腦。報告說,在中小學的日常教學活動中,電腦改變了學校過去單純依靠教材和黑板的傳統教學模式,逐漸形成了書本知識與各種社會知識相結合、教師傳授與學生自我探索相結合的現代教學觀念和模式,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展了教育空間。
⑩ 昆明理工大學校園網是什麼
如下
昆明理工大學校園網始建於1995年,當年全國共100所高校連入CERNET,我校作為100所高校之一,完成了第一期校園網建設,與CERNET和INTERNET連通。在建網初期,我校作為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雲南省網路中心,除在雲南省高校中率先開通校園網外,還大力協助其他兄弟院校建設校園網和開展網路應用,為雲南省高校網路發展做出了應做的貢獻。
校園網路建設和發展概況
昆明理工大學校園網一期建設於1995年初開始,1999年10月基本建成。基本建成了一個星型結構的百兆校園網路。
1999~2000年,學校進行了校園網二期工程建設。對校園網主幹設備進行了升級改造,完成了跨城區10餘公里連通三校區的主幹光纜,使三校區網路得以高速連接。
2001至2004年,國家啟動了西部大學校園網建設工程,我校得到了國債項目1000萬元的支持來建設校園網、目前校園網已覆蓋全校所有的教學、科研、管理、實驗大樓,全部學生宿舍都進行了網路布線,連入了校園網。同時,學校積極引進社會資金,進行了教職工宿舍網路建設,校園網光纜總長達94公里,信息點近24000多個。
2005至2011年末,我校開始呈貢新校區建設,網路建設已投入約6000多萬元,其中綜合布線投入4200餘萬元,網路設備和數據中心機房投入2200餘萬元。
在呈貢校區新建六類信息點43000個,超五類信息16000個,鋪設單模萬兆光纜116.8公里,提供了校園網、一卡通專網、安防專網和多媒體教室專網的物理傳輸線路;配置了出口路由器2台、流量控制系統2台、核心交換機4台、區域匯聚交換機6台、樓宇匯聚交換機和接入交換機近2000台;與中國電信合作建設無線區域網,對呈貢校區實施全覆蓋,實現校園網無障礙訪問。
學校互聯網出口帶寬達2.1Gbps,其中呈貢校區使用呈貢大學城500Mbps出口和1000Mbps電信鏈路訪問互聯網,蓮華校區沿用300Mbps CERNet和300Mbps ChinaNet鏈路。從而使得校園網路的總體性能和服務質量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2012年至2018年末,校園網信息點達68000餘個,對校園網出口、核心以及無線網路進行改造,呈貢、蓮華、新迎三校區統一出口、統一認證、統一管理,校園網互聯網出口帶寬達到22.5Gbps,建成了覆蓋三校區的優質無線網路,校園網路的總體性能和服務質量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