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移動的流量費貴
中移動的2G過渡到3G是完全不同於聯通與電信,2G中移動採用的GSM制式是無法平滑過渡到TD-SCDMA這個自主的3G制式的。也就是說,3G的建設成本相對會高很多。另外,2G網路每載頻的帶寬也較小,流量成本較高。
另一方面,中移動TD網路受制於本身技術的一些局限性以及TD終端的不夠普及,導致中國移動TD網路仍處於比較低的利用率狀態,流量無法有效的從2G遷移到3G去。
也就是說,辛辛苦苦花了大價錢新建了一張3G網路,用戶卻無法遷移過去,2G網路仍保持在一個比較高的利用率情況下,成本自然也就無法明顯降低,導致流量費也下不來。
中移動當然也考慮過這個問題,未來加快推進4G(TDLTE)、推廣3G終端等手段,都是為了讓用戶逐步離開2G網路,這樣流量成本也會逐步下降。
『貳』 移動數據網路的成本到底有多高
套餐種類不同,數據流量計費標准也有所不同,流量成本通常包括了基站的建站、骨幹網的建設、通信光纜的鋪設、電力的消耗、維護的成本等 ,分攤到廣大用戶和公司運營及利潤上。
『叄』 為什麼移動數據流量這么貴成本到底是多少
通信運營商提供的「流量」,不可以簡單以衡量商品成本的思路來計算的。我們不如把上網和流量這回事當作為了成本控制而進行的銷售策略,而究其本質,依然是服務。「流量」只是運營商提供服務的一種,叫做PS域數據業務,其成本是無法單獨分離出來衡量的,因為運營商所有服務基本都是基於它們的網路實現的,而服務並不根據網路實體劃分。
運營商的主要成本在於設備、人力 、運營成本。
移動網路的相關設備非常多,從無線側的天線、BBU/RRU、調制解調設備、控制器、路由交換設備,到核心網一堆控制設備、AR、CE、boss系統、網關等等,光為實現VoLTE那一堆設備(稱作IP Multimedia Subsystem多媒體子系統)花費都相當之大,而這些設備都由我們熟悉的設備生產商如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等提供。而人力成本包括網路建設、網路維護、網路規劃和網路優化的各種人力成本,還有運營商本身養的一批管理人員,甚至還包括一些不幹活的領導,也都是要吃飯的。而運營成本,包括營銷成本、客戶管理成本等等,為了跟其它運營商競爭,實際也是筆不小的開支。
『肆』 移動運營商的網路通信中數據流量成本是多少移動聯通電信平均每G流量的成本大概是多少錢
從事移動通信技術行業5年了,這個成本是多少,還真的無法具體給你說出個數字來。
不過在這需要反駁一下您的其中一個觀點:「大陸人口基數大,面積廣闊,應該通信成本更低才對」,這個看法其實不對的。
大陸確實是面積廣闊,人口基數大,但是面積廣闊需要建設的站點就越多;人口基數大,但是也有非常集中的特點,這就造成了人口密集的地方又要增加站點的密度,這也會導致成本會更高的。其中的原因是目前技術的局限性問題。下面用個例子解析一下:
移動網路就相當於列車,每趟只能搭載限定人數,當人越來越多,那麼就需要不斷的增加列車的車次。但是軌道就那麼一條吖,車次也是有限的吧?但是人還是越來越多呢?你也知道列車是有區分座和卧鋪的吧(就如同你的手機又要上網又要打電話),如果你想更多的人上車,那麼是不是需要把卧鋪改城座位呢?但是總是有不同需求的客人,所以不可能完全取消掉卧鋪的。
從上面這個例子相信你能看出問題所在,列車座位是永遠不夠的,而且座位的價格不能夠完全反映成本。畢竟面積的大小、軌道建設和列車的購置數量、乘務員的薪酬成本、以及列車動力費用都是成本的構成,還有運營時間長短。這些都不是一個具體的數據,所有沒辦法給出具體成本的。
另外至於大陸為什麼沒有吃到飽的業務這個問題。我個人看法是時間的問題,就像電話費一樣,國內遲早會把資費降下來的,只要群眾和媒體輿論壓力夠大,運營商遲早會改變其業務結構模式的。在移動通信網路還不發達的時候,運營商以前有個概念叫做語音優先,現在已經完全改變經營模式了,數據流量降資費指日可待。
徒手碼那麼多字,望採納唄。(*^__^*) 嘻嘻……
『伍』 2020年移動寬頻費多少錢一年
以河南省鄭州市「和家庭優家套餐4G版」為例,200M寬頻一年的最低費用為30*12+8*12=396元,其中手機最低資費8元每月,而寬頻30元每月。500M寬頻一年的最低費用為50*12+8*12=696元,其中手機最低資費8元每月,而寬頻50元每月。
和家庭優家套餐4G版客戶使用指定檔次套餐,可以優惠1部手機寬頻的費用。
入網政策:
1、需繳納光貓調測費用,如需開通高清電視,需要繳納機頂盒調測費用,具體標准以客服人員介紹為准。
2、其他階段性活動請以客服人員介紹為准。
(5)移動網路成本有多高擴展閱讀
開通移動寬頻的其他說明:
1、和家庭優家套餐4G版與存費送費(含新入網和存量合約)、存費送積分活動互斥。
2、副卡資源(語音和流量)使用優先順序先後順序,由副卡訂購疊加包流量>營銷活動贈送資源>共享主卡的資源,調整為:副卡訂購的疊加包資源>共享主卡的資源>營銷活動贈送資源。副卡資源優先順序調整後,與主卡保持一致。該調整在2016年12月1日起實施。
3、已開通寬頻業務的客戶申請轉入和家庭優家套餐,其寬頻業務的在網時間需超過6個月;不符合上述條件的客戶,不能轉入和家庭優家套餐。如客戶轉入前後寬頻的帶寬一致,則客戶原有寬頻專項月租繼續有效,否則需做專項月租退費處理。
4、手機寬頻產品、手機寬頻(T版)產品,均可辦理優家套餐。
5、優家套餐促銷包含的寬頻、高清電視、IMS家庭固話、和目等業務均僅限優惠1部。
6、以上寬頻產品僅在指定區域內可以辦理,若客戶所在區域的帶寬資源不能滿足的,套餐內能夠開通的寬頻速率以實際區域所能達到的最高速率為准。
7、已參與套餐打折活動的客戶,辦理新裝寬頻時,暫不能享受寬頻優惠。
『陸』 移動寬頻為什麼相較於電信廉價那麼多,究竟要挑選哪個
先說聯通,聯通寬頻在北方普遍使用較為廣泛,價格方面聯通和電信不相上下,因此就有了「北聯通、南電信」這一說法。不過大家都知道,這三大運營商當中移動寬頻是最便宜的,只要你有本地的移動號碼,並且每月消費19元以上,就能享受一年的免費網路使用權。面對如此誘人的活動,為什麼很多人還是堅持使用電信和聯通?
我們拿電信和移動作對比。首先,電信寬頻與移動寬頻推行時間不同。雖然目前兩者發展都不錯,但事實上電信寬頻是最先發展的,因此電信寬頻便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優勢,寬頻剛剛出現的時候,大家使用的全都是電信寬頻。隨之出現的移動,競爭能力就要相對小一些。
其次,而電信寬頻屬於固定網路,網速也屬於三家寬頻中最快的。而移動寬頻是屬於共享網路,一旦達到用網高峰期,網路就會比較分散,准確的來說就是,移動寬頻網速不穩定,經常會存在信號變差或者掉線的情況。使用起來就會讓人十分惱火。而且移動業務很多不歸自己管,而是外包給其他公司,一旦出現網路故障,在維修時間上就會非常慢。
如今,越來越多人喜歡電子游戲,而且隨著電競的發展,也帶動了網路技術的提高,運營商紛紛推出百兆網速套餐,高網速時代已經成為主流。對於那些電競玩家來說,幾乎都會選擇電信寬頻。經常上網的人都知道,現在的游戲網路伺服器基本都是聯通和電信,很少有移動網路的伺服器。因此使用移動寬頻會導致游戲的通暢度降低,甚至出現卡頓。如果只是打游戲還好,但當你在忙於工作時突然掉線,會給你的工作造成很大的麻煩。
目前很多人會選擇電信寬頻進行通信,但移動寬頻的成本非常低廉。如果家裡的網路使用頻率不高的話仍然可以選擇它。你現在使用什麼樣的寬頻呢?
『柒』 裝移動寬頻一年多少錢
不同速度的寬頻價格不一樣。
目前,家庭寬頻分別有10M、20M、50M、100M等等之類的,至於安裝多少兆夠用的問題,這個需要根據每個家庭用網需求量來選擇合適的套餐,畢竟每個人的需求都是不一樣的。現在小編在家裡安裝的是50M,看看電視、打打游戲、玩玩手機等基本已經夠用。
通過光纖網路或高速TD-LTE網路向您提供寬頻服務,滿足全家高速上網、網上購物、視頻點播、網路游戲、遠程教育等業務需求。不同的檔次,價格也是不一樣的,比如,2020年移動光纖4G套餐領寬頻338元檔,領寬頻+魔百和,寬頻速率1000M,合約期2年。
中國移動寬頻大爆發:
在寬頻用戶上,電信還是第一用戶是1.281億,聯通是7692.1萬用戶,移動目前已經作用9304.1萬用戶,按照這個增速勢頭下去,他們絕對有望在寬頻用戶上幹掉電信。
工信部《2017年1-6月份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截至6月底,全國2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聯網寬頻接入用戶總數達2.77億戶,佔比為86%,而5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聯網寬頻接入用戶總數為1.75億戶,佔比達54.2%。
與此同時,光纖接入用戶總數達到2.61億,占固定互聯網寬頻接入用戶總數的80.9%,用戶數也是成倍的增加。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聯通電信慌了!中國移動寬頻大爆發
『捌』 5G網路的建設成本有多高,為何國內遲遲沒有全面普及
5G網路的建設成本是很高的,因為5g網路要想在民間全部普及並不容易,其中有許多的攔路虎擋在面前,比如說市場尚未成熟,需求較少,還有建設成本太高,回報周期太長,以及線路過為復雜,很難維修。
三、線路過於復雜5G的線路並不同於4G,是需要獨特的核心網,還有基站以及回程線路技術的。但是因為其核心技術沒有得到改變,所以5G的特性也不能得到大發揮。在未來必須在兩種技術上進行改進,才能讓5G能夠在全國普及,而線路問題也是運營商需要解決的大難題。
『玖』 為什麼移動網路就是貴點呢
第一、移動是最早的運營商,用戶數量非常龐大。截止2018年上半年,移動4G用戶達到6.77億,每月凈增4G用戶415.9萬。相比之下,中國電信4G用戶為2.17億,每月凈增4G用戶527.1萬。聯通的4G用戶總數為2.03億,增幅則要比電信稍少一些。可以看到,盡管電信和聯通的4G用戶增幅超過了移動,而且其中有一部分用戶就是從移動「挖」過來的。但是移動4G用戶的基數太大,甚至比電信和聯通用戶加起來還要多。而且有相當一部分移動用戶都是10年以上的老用戶,手機號碼非常重要,不可能輕易更換運營商。
正是由於用戶基礎牢固,所以移動也就沒有必要給用戶提供太多的優惠,資費也比其它兩家要貴不少,這實際上就是市場地位所帶來的好處。
第二、移動的運營投入大、成本高。由於移動的用戶群體最多,因此必須要在全國范圍內建立更多的基站,才能保證這么多用戶同時打電話、上網。目前移動在全國的基站數量為339.3萬個,位居世界首位。移動基站不僅覆蓋了主要的城市和鄉鎮,還深度覆蓋城市和鄉村,甚至一些片源的山區都可以收到移動的信號。而對基站的大力投入一方面保證了移動的網路質量,另一方面也大大增加了運營成本。
而電信、聯通的用戶群體較少、基站數量更少,運營成本更低,因此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加低廉的資費價格。但是在一些偏遠的地方,聯通和電信的網路質量就沒有移動那麼好了。
第三、盲目的價格戰不利於行業發展。目前聯通、電信之間的價格戰已經可以用「如火如荼」來形容了,兩家都推出了各種非常便宜的套餐。如果移動這個時候也選擇降價,勢必會三家運營商陷入價格戰的循環。雖然運營商竟相降價對用戶來說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價格降得太低了也不利於行業的發展。如果運營商沒有足夠的利潤,又拿什麼來維持基礎網路建設,研發新的網路技術呢?
『拾』 移動寬頻為什麼那麼廉價比電信寬頻廉價那麼多
移動原來沒有寬頻,寬頻是兼並了原鐵通後用的原鐵通寬頻。寬頻網路還不是很健全,上網體驗不如電信和聯通的好。所以就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