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蘋果網下載收集的忠縣精準扶貧app是針對忠縣扶貧項目開發的手機應用,在忠縣
Ⅱ 湖北移動的簡訊服務中心號碼是多少
+8613800abc500
先確定手機卡歸屬湖北省具體城市的電話區號(附後),後3位替換abc即可。
湖北省各縣、市、區長途電話區號和郵政編碼表
市、縣、區名 長途區號 郵政編碼 市、縣、區名 長途區號 郵政編碼
武漢市 027 430000
江岸區 027 430014 江漢區 027 430000
喬口區 027 430000 漢陽區 027 430050
武昌區 027 430000 青山區 027 430080
洪山區 027 430070 東西湖區 027 430040
漢南區 027 430090 蔡甸區 027 430100
江夏區 027 430200 黃陂區 027 432200
新洲區 027 431400
黃石市 0714 435000
黃石港區 0714 435000 下陸區 0714 435000
鐵山區 0714 435000 陽新縣 0714 435200
大冶市 0714 435100
十基余堰市 0719 442000
茅箭區 0719 442000 張灣區 0719 442000
鄖縣 0719 442500 鄖西縣 0719 442600
竹山縣 0719 442200 竹溪縣 0719 442300
房縣 0719 442100 丹江口市 0719 442700
宜昌市 0717 443000
西陵區 0717 443000 伍家崗區 0717 443000
點軍區 0717 443000 猇亭區 0717 443000
夷陵區 0717 443100 遠安縣 0717 444200
興山縣 0717 443700 秭歸縣 0717 443600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0717 443500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 0717 443400
宜都市 0717 443000 當陽市 0717 444100
枝江市 0717 443200
襄樊市 0710 441000
襄城區 0710 441000 樊城區 0710 441000
襄陽區 0710 441100 南漳縣 0710 441500
谷城縣 0710 441700 保康縣 0710 441600
老河口市 0710 441800 棗陽市 0710 441200
宜城市 0710 441400
鄂州市 0711 436000
梁子湖區 0711 436000 華容區 0711 436000
鄂城區 0711 436000
荊門市 0724 448000
東寶區 0724 448000 掇刀區 0724 448000
京山縣 0724 431800 沙洋縣 0724 448200
鍾祥市 0724 431900
孝感市 0712 432000
孝南區 0712 432100 孝昌縣 0712 432900
大悟縣 0712 432800 雲夢縣 0712 432500
應城洞灶市 0712 432400 安陸市 0712 432600
漢川市 0712 432300
荊州市 0716 434000
沙市區 0716 434000 荊州區 0716 434020
公安縣 0716 434300 監利縣 0716 433300
江陵縣 0716 434100 石首市 0716 434400
洪湖市 0716 433200 松滋市 0716 434200
黃岡市 0713 438000
黃州區 0713 438000 團風縣 0713 438000
紅安縣 0713 438400 羅田縣 0713 438600
英山縣 0713 438700 浠水縣 0713 438200
蘄春縣 0713 435300 黃梅縣 0713 435500
麻城市 0713 438300 武穴市 0713 435400
咸寧市 0715 437000
咸安區 0715 437000 嘉納鋒扮魚縣 0715 437200
通城縣 0715 437400 崇陽縣 0715 437500
通山縣 0715 437600 赤壁市 0715 437300
隨州市 0722 441300
曾都區 0722 441300 隨縣 0722 441315
廣水市 0722 432700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0718 445000
恩施市 0718 445000 利川市 0718 445400
建始縣 0718 445300 巴東縣 0718 444300
宣恩縣 0718 445500 咸豐縣 0718 445600
來鳳縣 0718 445700 鶴峰縣 0718 445800
省直轄行政單位
仙桃市 0728 433000 潛江市 0728 433100
天門市 0728 431700 神農架林區 0719 442400
Ⅲ 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屬於哪個省哪個市
位於: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
公安縣位於湖北省中南部邊緣,長江南岸,東聯漢滬,西接巴蜀,南控湘粵,北通陝豫,有「七省孔道」之稱,與洞庭湖平原一衣帶水,與荊州古城一橋相連。全縣轄16個鄉鎮、326個行政村,國土面積2258平方公里,總人口105萬人。
(一)
歷史文化。公安置縣始於漢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時名孱陵縣。漢建安14年(公元209年),劉備領荊州牧,立營油江口,取左公劉備安營紮寨之意,改孱陵為公安,公安縣由此而得名。這里曾是「三國」時期主戰場之一,劉備城、呂蒙營、陸遜湖等遺跡至今仍在;東晉時期公安學子車胤,囊螢苦讀,自強不息,成為《三字經》中世代相傳的典範;明末袁氏三兄弟開創的「公安派」文學新風,影響直至「五四」新文化運動;革命戰爭時期,賀龍、周逸群率領的紅二、紅四方面軍「公安會師」,彪炳史冊;當代著名物理學家、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的王竹溪從公安走上技術報國之路,成就斐然,聲名遠播
(二)
基礎設施。公安交通發達,區位優勢明顯,素有「湘鄂門戶」之稱。207國道和荊東高速公路(湖北襄樊——湖南常德)貫穿全境,長江「黃金水道」伴境而過,離荊州城區30公里,離宜昌三峽機場70公里,離武漢天和機場250公里。縣境內公路總里程1938公里,已形成以207國道、荊東高速公路為骨架,以公(安)石(首)線、公(安)安(鄉)線、公(安)松(滋)線3條二級公路為主幹,以8條縣級公路為脈絡的公路網路。縣內有220千伏輸變電站1座、110千伏輸變電站4座,實現了城鄉電力同網同價。全縣程式控制電話8.7萬門,固定電話普及率達到8.3%,移動通訊電話用戶10萬戶。縣城日供水能力10萬噸。星級賓館服務周到,文化娛樂設施一應俱全。
(三)
自然資源。境內地勢平坦,江河密布,氣候宜人,鶯飛草長。優質稻、優質棉、優質油菜已納入全國和全省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林業、水產、畜牧進入全省前列。全縣常年產糧55萬噸、棉花4萬噸、油料10萬噸。公安縣是全國有名的棉產區之一,居全國產棉縣第七位,六十年代即被周恩來總理稱為「南方產棉的一面旗幟」,素有「銀公安」之稱。公安縣灘塗多、堤防長,草場資源豐富,是全國高標準平原綠化先進縣、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八十年代全省林業工作即提出了「山區學遠安,平原學公安」的口號。全縣森林資源總面積56萬畝,森林覆蓋率17%,林木蓄積量145萬m3,「十一五」期間全縣楊樹可產木材100萬m3。公安縣鹽礦(含芒硝)資源較為豐富,現已初步在松滋—公安南湖峪鹽礦區蘇家垸和石子灘探明資源儲量為1.5萬噸,芒硝625.5萬噸,有較高的開采價值。公安是名符其實的「百湖之縣」,水面54萬畝,其中精養水面22萬畝,水產品產量7.5萬噸,名優水產品佔60%以上,盛產的淤泥湖團頭魴和銀魚、崇湖河蟹及中華鱉等特種水產品飲譽全國。
(四)
經濟發展。公安縣農業特色鮮明,工業支柱突出,商貿流通活躍。農業結構不斷調整和優化,已從單一的糧棉種植結構向多元化經濟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正向深層次推進。金安紡織、基立稻草中密度板材加工、威爾福雙孢蘑菇加工、天綠源米業深加工、豐泰油脂加工等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日益明顯。工業經濟持續發展,已構建成以塑料新材、機械汽配、紡織、生物化工、包裝造紙、農副產品加工等六大產業為支柱的地方工業體系,擁有以「中國車橋第一股」——湖北車橋、「中國塑料工業的一面旗幟」——凱樂科技兩家上市公司為突出代表的70家規模工業企業。土工格柵、塑料管材、光纜,農用車、齒輪、汽車前後橋、老窖王酒、棉紗、氨基酸、移栽靈等100多個名優工業產品暢銷國內國際市場。英國坦薩公司、巴克頓公司、義大利弗拉瑪公司、香港港柏集團、北京金浩集團、四川劍南春酒業集團和湖北金龍泉集團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落戶公安。公安商貿繁榮,市場活躍,「五九路精品一條街」在全省享有盛名,中商百貨等7家大型超市以及夏威夷商業街、南平商貿城、湘鄂大市場使公安商機無限。2005年,全縣可實現生產總值65億元,規模工業實現工業增加值10.2億元,完成財政收入3.5億元。
(五)
社會發展。全縣共創建國家級文明單位1個,省級文明單位24個,市級文明單位62個;是「全省最佳信用縣市」;擁有各類學校249所,3所學校被評為省級示範學校,公安一中連續十年實現高考大捷,在荊州市名列第一;1996年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縣」;享有「田徑之鄉」的美譽,1987年被評為「全國體育先進縣」;全縣各類衛生機構41個,擁有醫護人員1673人,病床1603張,2003年納入全國農村合作醫療改革試點縣之一;是全省首批11個「技術創新示範縣」之一;坐落在湘鄂邊境的「黃山頭」2001年被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荊江分洪主體工程—南閘、北閘和卷橋水庫是觀光休閑的理想場所;金融保險、城建環保等配套建設和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
(六)
發展平台。作為湖北省首批確定的9個省級開發區之一的公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已成為引領公安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最佳平台,也是各方客商投資興業的一方熱土。開發區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區內實現「五通一平」(路、電、供水、排水、通訊和場地平整)。開發區以新的理念、靈活的運行機制,在用地、稅費和環境等方面,為廣大投資者提供優質、高效、規范的服務。開發區由公安縣人民政府派出機構——開發區管委會實行封閉式管理,所有進開發區的項目由開發區管委員以最簡的程序、最快的速度、最省的費用完成相關手續,並實行專人、全程、免費代理。
名稱來由
公安最早叫梅園。那時候公安一帶梅花甚多,家家戶戶都喜歡種梅花。每天冬天,園中的梅花盛開,有紅,有黃,有白,色彩斑斕,氣味清香,真是生機盎然,蔚為大觀。有一年的隆冬,一位秀才從這里路過,見大片大片連綿不斷的梅花,爭奇斗艷,景色迷人,便取名叫做梅園。
後來,漢高祖劉邦分郡定縣,又把梅園改為孱陵。
到了三國時期,劉備借了荊州,為了擴展地盤,奪取江南四郡,便在油江口建立了大本營,一面養兵練武,一面開荒種田,等到時機成熟,帶兵出征,以成大業。
劉備出身於沒落貴族,是漢景帝的兒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子孫,屬於皇室。自從桃園結義起兵之後,打了不少勝仗。皇帝招見他的時候,攀談起來,他還是皇帝的上輩,便稱他為皇叔,封他為左將軍。從這以後,人們都把劉備稱左公了。
左公劉備駐扎油江以後,很多人都來信問候他,信中總是說:「左公安否?」劉備當時因忙於軍務,沒有功夫詳細回書,每次回信時,就提筆寫下兩個大字「公安」(即左公安泰之意),日子一長,這兩個字便成了口頭禪。後來,也因為紀念左公安營於此之意,具有雙重含意,就把孱陵改為公安。直到現在,已經有一千七百多年歷史了。
歷史沿革
公安,昔稱七省孔道。早在公元前202年(漢高祖五年),即建孱陵縣,(公安縣的前身)。縣域憑臨長江天塹之險,又當南北皇華驛道(現為207國道)要沖。東聯漢滬,西接巴蜀,南控湘粵,北通陝豫,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至209年,劉備領荊州牧,扎營油江口,改孱陵為公安縣,圖謀霸業。公安縣名始於這時。
219年,孫權趁劉備進川之時,進而親駐公安奪回了荊州,又復縣名為孱陵。
280年,分孱陵立江安縣,縣邑設二聖洲.
548年,改江安縣為公安縣;
589年,將孱陵縣和永安縣並入公安,改名公安鎮屬荊州總管府南郡;
742年,公安屬荊南節度使管轄;
925年,荊南節度使高季興割據荊、歸、峽三州,稱南平王,國都設江陵,公安為南平國屬縣;北宋初年,公安屬荊州湖北路江陵府,後又名為荊南府;
1130年,公安縣升為公安軍,置鎮撫使;
1135年,撤銷公安軍,恢復公安縣建置,屬荊南府,
1364年,公安屬湖廣行省荊州府;
1376年,公安屬湖廣布政司為第二縣;
1912年,公安屬湖北省荊南道;
1932年,公安屬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
1949年7月公安解放,屬荊州專員公署領導;
1968年,公安屬荊州地區革命委員會領導;
1978年,公安屬荊州地區行政公署領導;
1995年,公安屬荊沙市人民政府領導;
1996年至今,公安屬荊州市人民政府領導,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公安縣地處東經111°48′~111°25′,北緯29°37′~30°19′,位於湖北省中南部邊緣,長江上荊江南岸。南北最長為75公里,東西最寬51公里。公安北與市府荊州市城區隔江相望,2002年10月1日,荊州長江公路大橋建成通車,"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公安與荊州連為一體,公安南臨湘省安鄉,安鄉河大橋興建,公安與安鄉澧縣足趾並立。公安東挽石首,西挽松滋,稱荊州江南之明珠。國土面積2257.9平方公里,轄14鎮,2鄉,431個村委會,4137個村民小組。地處江漢平原,地勢平坦,湖泊棋布,河流縱橫,屬平原湖濱地區。地面高度一般為海拔36米左右,境內主要為平原湖區,西南部分地方為平崗和丘崗地。虎渡河自北向南穿越全境,把全縣分為虎東、虎西兩片。境內山丘分布在縣境南部,海拔高度均在100米以下。位於縣境南與湖南省安鄉縣交界處的黃山,頂峰海拔高263.6米。河流有長江、荊江等,是荊江分洪的主要蓄洪區。
自然資源公安的土地適宜性廣,種植條件好,生物生長量大,具有較強的生產能力。主要分布在西南紅土丘崗和南部的黃土平崗地帶、沿河的沖積平原和湖積平原上。根據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結果,全縣共有4個土類,7個亞類,12個土屬,99個土種。從河床到崗地,土壤質地從砂質逐漸向粘質過渡,土壤種類也相應具有飛砂土、灰砂土、灰油砂土、灰正土、黃土。
河流水文公安縣集水面積199.391平方公里,過境長422.84公里,其中現有外江河流14條。長江全長6380公里,由太平口入境至藕池口出境入石首市,過境長85.62公里,水域面積87.69公里。
氣候特徵公安的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具有霜期短、日照長、雨量充沛特點。春季冷暖多變,溫度上升快,雨量遞增;夏季炎熱潮濕,雨量不均;秋季日暖夜涼,雨量銳減;冬季寒冷乾燥,低溫少雨。熱量豐富,無霜期長,低溫凍害頻次較少,適宜糧、棉、油、林、特等多種作物生長,有發展亞熱帶果木、特產等多種經濟的水資源。通常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為春季的開始日,大於22℃為夏季的開始日,小於10℃為冬季的開始日,在10-22℃間為春、秋季節。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公安縣轄14個鎮、2個鄉。共有60個居委會、326個村委會。縣人民政府駐斗湖堤鎮。
斗湖堤鎮原作陡弧堤,後簡寫為斗湖堤鎮政府駐斗湖堤,人口131865人,面積100平方千米。轄10個居委會、12個村委會:沿江、油江、荊江、石橋、柳浪湖、宏泰、關山、車胤、潺陵、曾埠頭、高建、高強、油江、詹橋、東風、同升、德義_、金灘、曾埠頭、大聖、荊華、潺陵蔬菜場。
埠河鎮鎮政府駐埠河,人口100552人,面積233平方千米。轄6個居委會、44個村委會:埠河、三八、江明、雷洲、義和、三台、新生、魏家洲、躍豐、東湖、四美、東風、青華寺、群聯、楊潭、新紅、合意、馬市、協力、紅專、郭新場、群英、荊南、水德寺、新利、新平、陳家台、天心眼、飛躍、群義、東岳觀、萬眾、團結、義和、謝家、復合、燈塔、群力、柏枝湖、七台寺、北閘、太平口、關廟、金龍橋、群合、金台、西流、復興場、群星、水月。
楊家廠鎮鎮政府駐楊家廠,人口54402人,面積133.8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楊家廠、沿江、新洲、五洲、長江、新江、沅興、青吉、福利、綠化、仁和、馬龍台、荊和、荊中、卿羅渠、仁和、紅勝、農豐。
麻豪口鎮鎮政府駐麻豪口,人口63032人,面積192.8平方千米。轄4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麻豪口、黃水套、沙廠、橫堤市、江南、麻口、鵝港、黃嶺、北堤、沙崗、新溝、新華、磚橋口、白龍、朱湖、平南、月湖、荊豐、鄭河、馬尾套、趙家灣、裕華、沙廠、民旺、民建、聯盟、工農、友好、周場.
夾竹園鎮鎮政府駐夾竹園,人口56178人,面積118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0個村委會:夾竹園、黃金口、毛家台、先鋒、楊家港、陳榨、紅星、三中橋、金貓口、陳祠橋、新崗、紫霄觀、衛東、前進、瓦池、中嶺、小橋、龍翔、齊心、觀音寺、新民。
閘口鎮鎮政府駐閘口,人口56754人,面積127.4平方千米。轄3個居委會、14個村委會:建設、溝陵、觀東、勝天漢、高橋、榨嶺新、同裕、合興、和祥、關湖、楊家咀、聯福、保恆垸、聯華、雙潭、紅安寺、永和。
藕池鎮鎮政府駐藕池,人口46623人,面積109.2平方千米。轄4個居委會、13個村委會:新口、民主、人民、倪家塔、合新、幸福、項嶺、五星、合峰、新樂、積玉口、六合垸、楊林寺、高家場、太陽、城鄉、高洪。
黃山頭鎮鎮政府駐黃山頭,人口38388人,面積117.4平方千米。轄3個居委會、14個村委會:紀念塔、界溝、北宮咀、馬鞍山、丁家咀、建紅、柯家咀、邵家崗、北宮、永忠、新堤、栗樹窖、上升、曾口、天保、譚家、合子垸。
章庄鋪鎮鎮政府駐章庄鋪,人口66622人,面積187.3平方千米。轄6個居委會、23個村委會:章庄鋪、韋廠、東岳廟、石子灘、鄭公渡、汪家汊、嚴家咀、荊紅、同心、雙星、新港、高潮、榮農、肖家咀、三星、玉虛閣、五首旗、聯興、紫金、欣榮、紅橋、澄壁、白雲、太平、白鶴、石門咀、鳳凰、松林、毛家坪。
獅子口鎮鎮政府駐獅子口,人口67228人,面積171.6平方千米。轄6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獅子口、_口、谷升寺、申津渡、河口、桂花樹橫堤子、谷升寺、申津渡、窯星、橫溪橋、義星、義宏、景陽崗、洪峰、河口、谷升寺、法華寺、興隆、雙馬、雙伏、陡興場、龍船咀、蘆林、新聯、金星、順星、碑口。
斑竹_鎮鎮政府駐斑竹_,人口74099人,面積169平方千米。轄4個居委會、29個村委會:斑竹_、花大堰、胡農場、鎮和、胡家場、鎮江、永豐、碾子溝、楊家碼頭、雞公堤、關流咀、長生觀、雙東、伍家場、全美、鵝頸湖、楊家溝、學堂街、長埂堤、雙石橋、壽祠橋、蓮花_、沙口子、汴河、花園、蘇家渡、南池口、中伏橋、車家當、天子廟、勁松、同和、殷劉咀。
孟家溪鎮鎮政府駐孟家溪,人口49261人,面積112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孟家溪、三袁、躍進、青龍、雙湖、南港、黃堤、永新、金橋、勇敢、郝崗、黃田、候旨店、金崗、金明、天鵝、國慶、大興。
南平鎮鎮政府駐南平,人口56505人,面積89.4平方千米。轄3個居委會、15個村委會:紅星、新城、勝利、中_、金馬、鮑關、新田、青嶺、蔡田、柘林潭、楊堰、拖船鋪、軍港、五一、中長、雙龍、朱家湖、楊家。
毛家港鎮鎮政府駐毛家港,人口76440人,面積170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33個村委會:毛家港、官溝、塘嘴、橫堤、軍堤、復興、大公、曹咀、桂豐、小河口、魏家祠、嚴家豆、青雲、丁堤拐、崗河、新橋、南堤、新四、螺絲灣、白馬當、響當口、西馬岔、張家湖、曙光、尹家灣、紅旗、下橋口、鄉政、長湖、長征、紅光、馬蹄拐、蒲田咀、軍台、新_。
甘家廠鄉鄉政府駐甘家廠,人口42591人,面積101.6平方千米。轄3個居委會、14個村委會:甘家廠、大門、三根松、太和垸、楊家廠、東升、陸興、高台、炊皮山、七根松、甘家鋪、清河、雙龍、三根松、牧羊崗、賀家崗、大門。
章田寺鄉鄉政府駐章田寺,人口46355人,面積125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16個村委會:章田寺、胡廠、達仁、毛家鋪、祝家場、金紅、永久、羅家塌、公興、雙仁、刻木、坪興、報星、接豐、南陽、長春、報慈、聯台、杉木橋
文化遺產
公安說鼓子公安說鼓為湖北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公安說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文學形式角度來看,它是和唐代的變文一脈相承的,因為「敦煌變文是後世各種說唱文學的先驅。」到了宋代,說唱藝術盛極一時,涌現了許多說唱的形式。鼓子詞正是當時流行的一種曲藝形式。宋代以後,鼓子詞幾番變化,經元明時期「詞話」,大約在明末清初時期逐漸發展衍變為公安說鼓。清代至民國時期,公安說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說鼓藝人不斷增加,曲目逐漸增多,內容也日益廣泛豐富。公安說鼓,亦叫公安說鼓子。以說為主,說中帶唱。說,即在本地方言聲調上加以適度的誇張,有起有伏,帶有韻味,富有節奏感,快而不亂,慢而不斷,吐詞清晰,層次分明。唱,一般是夾在每個小段落的結尾處。往往是在一段有韻律的說白之後,以兩句唱腔來結尾,收腔後用嗩吶重吹一遍下句的旋律,打一陣鼓,然後再起下一個段落。公安說鼓的音樂分為唱腔曲牌和嗩吶牌子兩部分。唱腔曲牌又分為主腔、花腔和哭腔三類。公安說鼓的傳統曲目,內容豐富,題材廣泛。一是取材於街談巷議,閭里瑣事,笑話趣聞;二是來源於民間傳奇故事;三是來源於武俠及歷史演義小說。此外,也有從地方戲曲和外地曲種中移植的。公安說鼓採用鼓和嗩吶配合伴奏,鄉土氣息濃郁,極富表現力,具有獨特的鄉土風味和藝術特色;公安說鼓這一文藝形式形成於民間,發展於民間,流行於民間,因而具有民俗學價值。公安說鼓的音樂分為唱腔曲牌和吹奏牌子,具有濃郁的地方風格,經過百年來的積累衍變,已形成了很多固定的曲牌,因而具有音樂研究價值。
2021年3月,公安縣上榜2021中國放心食品百佳縣市榜第84名。
2021年1月,農業農村部公布國家級漁業健康養殖示範縣(第六批)名單,公安縣上榜。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公安縣為2020年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20年5月,第二批湖北省食品安全示範縣名單出爐,公安縣榜上有名。
2020年3月,賽迪顧問發布了2019中部地區縣域經濟百強榜,公安縣位列第100名。
2020年3月,湖北省科技廳啟動第一批湖北省創新型縣(市、區)建設,公安縣入圍。
2019年12月,農業農村部推介公安縣為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
2019年1月,農業農村部認定公安縣為全國第三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
2019年,農業農村部推介公安縣為第二批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
2018年8月,公安縣獲得第四批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殊榮。
2018年3月,第一批湖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出爐,公安縣入圍。
2017年12月,公安縣上榜2017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特色魅力示範縣。
2016年2月,公安縣上榜2015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2016年2月,農業部和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確定公安縣為2014—2015年度全國平安漁業示範縣。
2016年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命名公安縣為2015年國家園林縣城。
2015年12月,授予公安縣「農業部漁業健康養殖示範縣(第一批)」稱號。
2005年,公安縣位列2005年度全國油料生產百強縣第45名。
2005年,公安縣位列2005年度全國棉花生產百強縣第36名。
2004年,公安縣位列2004年度全國棉花生產百強縣第4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