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手機網路 > 移動網路的分層覆蓋

移動網路的分層覆蓋

發布時間:2025-01-24 13:11:34

❶ 網路分層

網路分層就是將網路節點所要完成的數據的發送或轉發、打包或拆包,以及控制信息的載入或拆出等工作,分別由不同的軟體和硬體模塊來完成。

網路分層有不同的模型,有的分7層,有的分5層。這里介紹5層的。
網路分層從上到下分別是應用層、傳輸層、網路層、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越靠下的層越接近硬體:
1)物理層
該層負責比特流在節點間的傳輸,即負責物理傳輸。該層的協議既與鏈路有關,業余傳輸介質有關。通俗來講就是把計算機連接起來的物理手段。
2)數據鏈路層
該層控制網路層與物理層之間的通信,其主要功能是如何在不可靠的物理線路上進行數據的可靠傳遞。為了保證傳輸,從網路層接收到的數據被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層傳輸的幀。幀是用來移動數據的結構包,它不僅包括原始數據,還包括發送方和接收方的物理地址以及糾錯和控制信息。其中的地址確定了幀將發送到何處,而糾錯和控制信息則確保幀無差錯到達。如果在傳送數據時,接收點檢測到所傳數據中有差錯,就要通知發送方重發這一幀。
3)網路層
該層決定如何將數據從發送方路由到接收方。網路層通過綜合考慮發送優先權、網路擁塞程度、服務質量以及可選路由的花費來決定從一個網路中的節點 A 到另一個網路中節點 B 的最佳路徑。
4)傳輸層
該層為兩台主機上的應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通信。相比之下,網路層的功能是建立主機到主機的通
信。傳輸層有兩個傳輸協議:TCP(傳輸控制協議)和UDP(用戶數據報協議)。其中,TCP是一個可靠的面向連接的協議,UDP是不可靠的或者說無連接的協議。
5)應用層
應用程序收到傳輸層的數據後,接下來就要進行解讀。解讀必須事先規定好格式,而應用層就是規定應用程序的數據格式的。它的主要協議有HTTP、FTP、Telnet、SMTP、POP3等。
如果是分七層,是在傳輸層和應用層中間加入會話層和表示層:
會話層:建立、管理和終止會話。
表示層:對數據進行翻譯、加密和壓縮。

❷ 核心網承載網接入網 && 核心層匯聚層接入層

    最近在看LTE網路,看的時候對核心網承載網接入網 && 核心層匯聚層接入層這兩種分類方法產生了一些疑問。經過和我的室友的討論(手動@吃漢堡的xx),最終得出了結果。

首先我們看一張圖,圖1 :

在移動通信網中,我們把整個網路分為三部分:接入網 (解決的是如何使設備接入到網路中,將手機與基站通過空中介面Uu連接), 承載網 (負責承載數據傳輸,就是光纖傳輸的那一塊), 核心網 (管理中樞,在電信機房中負責對你進行位置管理、更新、鑒權、連接這些管理的大型路由器,電信級路由器)。如果說核心網是人的大腦,接入網是四肢,那麼承載網就是連接大腦和四肢的神經網路,負責傳遞信息和指令。

有關承載網的說明:什麼是承載網?顧名思義, 承載網就是專門負責承載數據傳輸的網路 。當基站完成和手機的連接之後,再打通基站和中心機房之間的連接,靠的就是承載網。這個 負責承載數據、匯聚數據的網路,就是承載網 。如果說接入網是通信網路的四肢,那麼,承載網就是通信網路的動脈。 承載網主要是傳輸數據 。以前基本是使用電纜,後來,因為數據上網業務的激增,流量變得很大,所以,開始使用網線、光纖光纜進行傳輸。隨著5G時代到來,終端速率激增,承載網作為管道,當然也要能夠承受住巨大的流量。承載網將數據從接入網發送到核心網,也就是整個通信網路的大腦。

這個我要澄清一個誤區:一直以來,很多人認為承載網只是連接接入網和核心網的,就像本文圖2畫的那樣:其實是不嚴謹的,那樣畫只是為了方便。准確來說,承載網也包括接入網內部連接的部分,還有核心網內部連接的部分。所以,更准確的邏輯關系畫法,應該是這樣:

這才能真正體現 「承載」 的奧義(漢語詞典:承載--承受支撐物體),就好像承載網承受支撐著接入網核心網。

承載網結構如下:

從整體上來看,除了前傳之外,承載網就是主要由城域網和骨幹網共同組成的。而 城域網,又分為接入層、匯聚層和核心層。

所有接入網過來的數據,最終通過逐層匯聚,到達頂層骨幹網。(骨幹網分為一干(省際),二干(省內),把城市之間連接起來的網叫骨幹網(是承載網的概念,而不是核心網))

對網路而言,我們對其結構模型可以進行分層次,如分為核心層、匯聚層和接入層 。在網路中搜索承載網,我們可以看到它的層次結構: 

我理解的是承載網與核心網對接的部分為核心層,與接入網對接的為接入層。(接入網不會這么分層,因為只涉及到基站,核心網同樣也不會)。

所以,兩種分類是不一樣的,得從分類的角度去看。 核心網承載網接入網是把一個大的移動通信網路分成3部分,而核心層匯聚層接入層是將一個網路分層的概念(類比計算機網路)。

參考文章:[來自鮮棗課堂微信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NTA0MDUyMA==&mid=2456664687&idx=1&sn=&chksm=a88bb3&mpshare=1&scene=23&srcid=&sharer_sharetime=1564450469662&sharer_shareid=#rd )

❸ 網路的五層模式是什麼

五層參考模型的各層功能如下:

第一層物理層

功能:傳輸信息的介質規格、將數據以實體呈現並傳輸的規格、接頭規格,

1、該層包括物理連網媒介,如電纜連線、連接器、網卡等。

2、物理層的協議產生並檢測電壓以便發送和接收攜帶數據的信號

3、盡管物理層不提供糾錯服務,但它能夠設定數據傳輸速率並監測數例:在你的桌面P C 上插入網路介面卡,你就建立了計算機連網的基礎。

第二層數據鏈路層

功能:同步、查錯、制定MAC方法

1、它的主要功能是將從網路層接收到的數據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層傳輸的幀。

2、幀(Frame)是用來移動數據的結構包,它不僅包括原始(未加工)數據,或稱「有效荷載」,還包括發送方和接收方的網路地址以及糾錯和控制信息。其中的地址確定了幀將發送到何處,而糾錯和控制信息則確保幀無差錯到達。

3、通常,發送方的數據鏈路層將等待來自接收方對數據已正確接收的應答信號。

4、數據鏈路層控制信息流量,以允許網路介面卡正確處理數據。

5、數據鏈路層的功能獨立於網路和它的節點所採用的物理層類型。

第三層網路層

功能:定址、選擇傳送路徑

1、網路層通過綜合考慮發送優先權、網路擁塞程度、服務質量以及可選路由的花費來決定從一個網路中節點A 到另一個網路中節點B 的最佳路徑。

2、在網路中,「路由」是基於編址方案、使用模式以及可達性來指引數據的發送。

3、網路層協議還能補償數據發送、傳輸以及接收的設備能力的不平衡性。為完成這一任務,網路層對數據包進行分段和重組。

4、分段和重組 是指當數據從一個能處理較大數據單元的網路段傳送到僅能處理較小數據單元的網路段時,網路層減小數據單元的大小的過程。重組是重構被分段的數據單元。

第四層傳輸層

功能:編定序號、控制數據流量、查錯與錯誤處理,確保數據可靠、順序、無錯地從A點到傳輸到B 點

1、因為如果沒有傳輸層,數據將不能被接受方驗證或解釋,所以,傳輸層常被認為是O S I 模型中最重要的一層。

2、傳輸協議同時進行流量控制或是基於接收方可接收數據的快慢程度規定適當的發送速率。

3、傳輸層按照網路能處理的最大尺寸將較長的數據包進行強制分割並編號。

4、在網路中,傳輸層發送一個A C K (應答)信號以通知發送方數據已被正確接收。如果數據有錯或者數據在一給定時間段未被應答,傳輸層將請求發送方重新發送數據。

第五層會話層

功能:負責在網路中的兩節點之間建立和維持通信。

1、會話層的功能包括:建立通信鏈接,保持會話過程通信鏈接的暢通,同步兩個節點之間的對話,決定通信是否被中斷以及通信中斷時決定從何處重新發送。

2、會話層通過決定節點通信的優先順序和通信時間的長短來設置通信期限。



(3)移動網路的分層覆蓋擴展閱讀:

數據由傳送端的最上層(通常是指應用程序)產生,由上層往下層傳送。每經過一層,都會在前端增加一些該層專用的信息,這些信息稱為「報頭」,然後才傳給下一層,我們不妨將「加上報頭」想像為「套上一層信封」。

因此到了最底層時,原本的數據已經套上了7層信封。而後通過網路線、電話線、光纜等媒介,傳送到接收端。接收端收到數據後,會從最底層向上層傳送,每經過一層就拆掉一層信封,直到了最上層,數據便恢復成當初從傳送端最上層產生時的原貌。

用於記憶層(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路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正確順序的普通方法是無數網路通過傳輸語音信號來表示它的應用之一。

❹ 網路中的7層是哪些

第一層:物理層(PhysicalLayer)
第二層:數據鏈路層(DataLinkLayer)
第三層是網路層(Network layer)
第四層是處理信息的傳輸層(Transport layer)。
第五層是會話層(Session layer)
第六層是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
第七層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縮寫,意為開放式系統互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制定了OSI模型。這個模型把網路通信的工作分為7層,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由ISO發起的國際組織,其任務是生成國際計算機通訊標准,例如OSI模型,特別是促進不兼容系統間的互聯。隨著網路技術的進步和各種網路產品的不斷涌現,亟需解決不同系統互聯的問題。1977年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專門設立了一個委員會,提出了一種機系統互聯的標准框架,即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OSI /RM)該模型把網路通信的工作分為7層,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1至4層被認為是低層,這些層與數據移動密切相關。5至7層是高層,包含應用程序級的數據。每一層負責一項具體的工作,然後把數據傳送到下一層。各層間不能把各自的工作內容絕對分別開來,又要密切合作,這是不容易理解的地方。

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即開放系統互連基本參考模型。開放,是指非壟斷的。系統是指現實的系統中與互聯有關的各部分。世界上第一個網路體系結構由IBM公司提出(74年,SNA),以後其他公司也相繼提出自己的網路體系結構如:Digital公司的DNA,美國國防部的TCP/IP等,多種網路體系結構並存,其結果是若採用IBM的結構,只能選用IBM的產品,只能與同種結構的網路互聯。為了促進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於1977年成立了一個委員會,在現有網路的基礎上,提出了不基於具體機型、操作系統或公司的網路體系結構,稱為開放系統互聯模型。

分層優點
(1)人們可以很容易的討論和學習協議的規范細節。
(2)層間的標准介面方便了工程模塊化。
(3)創建了一個更好的互連環境。
(4)降低了復雜度,使程序更容易修改,產品開發的速度更快。
(5)每層利用緊鄰的下層服務,更容易記住個層的功能。
OSI是一個定義良好的協議規范集,並有許多可選部分完成類似的任務。它定義了開放系統的層次結構、層次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各層所包括的可能的任務。是作為一個框架來協調和組織各層所提供的服務。OSI參考模型並沒有提供一個可以實現的方法,而是描述了一些概念,用來協調進程間通信標準的制定。即OSI參考模型並不是一個標准,而是一個在制定標准時所使用的概念性框架。

閱讀全文

與移動網路的分層覆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威海移動網路換貓活動 瀏覽:316
8g手機網路卡 瀏覽:684
wifi只有重啟網路才會好一會兒 瀏覽:606
福州市網路安全實戰攻防演習 瀏覽:867
哪個部門籌劃扶持網路技術 瀏覽:566
不用網路怎麼上網教學 瀏覽:591
湖北醫保網路異常 瀏覽:505
閨蜜的網路語有哪些 瀏覽:584
陝西省用友智能網路版軟體 瀏覽:116
怎麼看網路有沒有打開wps 瀏覽:266
榮耀7x顯示網路異常怎麼辦 瀏覽:626
怎麼知道是網路問題還是電腦 瀏覽:209
網路盒子軟體哪個可以看潮州台 瀏覽:198
筆記本電腦不顯示已有的wifi網路 瀏覽:911
密集樓里哪個運營商網路好 瀏覽:80
台州三門縣安裝無線網路 瀏覽:708
手機設置網路向導 瀏覽:698
創維e366w無線網路 瀏覽:576
不用數據線手機網路怎麼連接電腦 瀏覽:921
全球網路信號最強的城市 瀏覽:46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