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學生網路成癮的論文
學生網路成癮的論文
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下面是我整理的學生網路成癮的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一、大學生網路成癮的原因分析
(一)學生自身的原因
學生自己為樹立起遠大的理想。理想作為一種信念,能夠支撐人為了這一信念而奮斗,如果每天都為此反省一下,即時地調整自己的航向,不至於迷失自我。理想會產生巨大的驅動力。沒有明確的理想,學生們就會缺少學習、生活的動力。有一小部分的大學生就是因為缺乏遠大理想的支持,人整日都顯得昏昏沉沉,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沒有興趣,最後只能夠寄「心」與網路,導致網路成癮。
學生自己性格因素的影響。網路只是網路成癮的外部刺激因素。那些性格內向、喜歡獨處、孤僻、敏感、自卑的學生更容易上網成癮。同時那些自我意識太強、理想不切實際或著缺乏很強的意志力,缺少自我約束能力等的學生,也容易在網路空間尋找寄託,上網成癮。
還有一些學生存在著「考上大學後就可以盡情地玩」的錯誤思想。正是因為這種錯誤思想的存在使得他們容易在高考過後就過於放鬆,產生鬆懈心理,從而特別容易沉迷於網路。
還有一些學生則是因為學習上或者是感情上受到打擊而產生了自暴自棄的心態。這些學生覺得自己很難在就業競爭中取勝,又覺得時間不夠,壓力太大,對自己失去了信心,最後只能夠是到網上逃避現實,以獲取成就感。
(二)來自外界因素的影響
網路本身具有很強的「魔力」。因為網路的開放性,在網路上進行交流可以不分國界、性別,不分身份的高低貴賤,可以無拘無束的進行交談。在網上進行交流時會使得上網者對所交談的對方產生很大的好奇心,引導著上網者很想了解對方,特別是對那些想像力過於豐富的學生,更是難以擺脫這種誘惑。同時,網路上的信心十分的豐富,學生能夠從網路上獲取各種各樣的信息,最後難以自製以至於成癮。
來自群體的影響。良好的群體氣氛可以對個體行為進行正確的`引導,反之亦然。過度使用網路的現象在大學生中往往呈現出「小群體」現象。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大學生們有群體歸屬和被群體認同的需要。這種「從眾」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生個體的判斷能力以及他們的自我意識,從而導致過度上網現象的發生。
來自家庭的影響。有很多時候家庭因素也是學生沉迷網路的一個重要原因。父母離異或關系緊張、父母一方或雙方去世、家長過於溺愛等都有可能讓學生沉迷於網路而無法自拔。
二、大學生網路成癮的防治對策
(一)大學生自身方面
對於大學生自己來說必須要形成良好的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大學生必須要在平時多多的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在課文時通過看課外書、聽音樂、參加社團活動、體育鍛煉等各種方式來豐富自己的課外業餘生活,積極的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從而沖淡來自於網路的誘惑。同時,還要讓學生養成熱愛並努力學習自己所選專業的知識的興趣與態度。還應該積極的與他人進行交流、和睦相處,不斷的完善自身的人際關系。大學生自己必須要明確為何要上網?在上網時,必須要做好合理的計劃,管好自己的上網時間,要學會對那些會讓自己分心事物說「不」,集中精力完成任務,提高時間利用效率。大學生自己要養成積極健康向上的情緒。如果遇到心理問題,要積極的進行心理咨詢,從心理醫生那裡獲取正確的應對方案。
(二)學校方面
學校應該積極的開展各種網路教育,讓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網路觀念,認清網路的本質,提高他們對網路資源選擇力和鑒別力。讓他們明白不應該將網路作為逃避現實生活問題或者是消極情緒的消遣工具。同時學校還應該積極地對大學生開展心理健康咨詢服務。學校可以建立起專門的心理服務中心,加強對那些已經有癮的學生的心理輔導和幫助,開通「網路成癮」的相關心理咨詢熱線。同時學校還應該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業余愛好,防止上網成癮。
(三)家庭方面
學生的家庭成員要積極的與學校進行溝通,對學生在學校的情況進行及時的了解。同時,還必須要加強與學生的心靈溝通,減少彼此之間的隔閡,讓學生從心理面感受到來自家庭的關心。家長要平等地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為學生們創造一個輕松環境,要主動詢問學生最近的生活、學習狀況,同時了解一些網路知識,再通過平時細微的關心一點點感化學生。
三、結語
網路成癮症已經成為心理學界公認的一種心理障礙疾病。它給大學生的成長帶來的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應該引起廣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積極的建立、建全一套有效的針對大學生網路成癮的防治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大學生們更加健康的成長。
互聯網如一把雙刃劍,在給人們的生活提供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負面影響,網路引發的網路成癮等一系列心理問題也隨之而來。美國匹茲堡大學的教授楊( Young,K. S. ) 提出網路成癮的定義:「在具體成癮物質作用下的上網行為沖動性失控,表現為由於過度使用網路而導致個體明顯的社會心理功能損害[1]」.2011 年 1 月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第 27 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 2010 年 12 月 31 日,我國上網用戶總數已增至4. 57 億人,且青少年比例較高[2].目前我國大學生上網率幾乎為 100%,城市網癮青少年約占青少年網民的 14. 1%,網路成癮對學生的學習、身心健康、道德意識、人際交往等方面均有影響[3].本研究旨在了解延安市大學生網路成癮的現狀及對心理的影響,並為心理干預提供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 1 對象
採用分層抽樣的方法進行問卷調查,選擇延安大學在校學生為調查對象,年齡 18 ~25 歲,抽取非醫學專業學生 350 名,涉及到理科、文科學生,回收有效問卷 328 份( 93. 7%) ,其中男生 68 人,女生260 人。醫學專業學生 280 名,回收有效問卷 273份( 97. 5%) ,其中男生 106 人,女生 167 人。
1. 2 方法
1. 2. 1 調查工具 Young 網路成癮量表,共 20 個條目,採用 1 ~ 5 級評分,總分 40 以上為成癮者;SCL - 90 量表,共有 90 個條目,量表的評估,採用 5級計分制,從「沒有」到「嚴重」分別記 1 ~ 5 分。按全國常模結果,任一因子分超過 2 分篩選為陽性,超過 3 分為中度程度; 焦慮自評量表( SAS) ,共 20 個條目。評分分 1 ~4 級,正向評分 1 ~4 分,反向評分4 ~ 1 分,項目粗分 × 1. 25 得標准分,粗分超過 40 為陽性,標准分 50 ~ 輕度焦慮,60 ~ 中度焦慮,69 以上重度焦慮; 抑鬱自評量表( SDS) ,共 20 個項目,採用4 級評分方式,有正向評分 1 ~ 4 分,反向評分 4 ~ 1分,項目粗分 × 1. 25 得標准分,粗分超過 41 為陽性,標准分 53 ~ 為輕度抑鬱,63 ~ 中度抑鬱,72 以上為重度抑鬱[4].
1. 2. 2 調查實施 經過統一培訓的教師為調查人員,現場由調查人員向被調查者說明調查的目的和意義,並發放問卷,待完成後當場收回。
1. 3 統計處理
用 SPSS 11. 5 建立資料庫,對網路成癮和未成癮學生的各種評估指標進行比較,均數用 t 檢驗進行比較,率用卡方檢驗進行比較。
2 結 果
2. 1 網路成癮狀況
非醫學專業生得分為 21 ~ 56( 32. 97 ± 7. 64)分,醫學生得分 21 ~ 86( 34. 27 ± 8. 28) 分。非醫學專業生和醫學生網路成癮率無統計學差異( χ2=1. 467,P > 0. 05) ,非醫學專業生和醫學生之間網路成癮的嚴重程度間無差異( P >0. 05) ,見表 1.非醫學專 業 男 生 成 癮 率 為 23. 53% ( 16/68) ,女 生16. 15% ( 42 /260 ) ,兩者無差異 ( χ2= 2. 014,P >0. 05) ; 醫學生男生成癮率為 30. 19% ( 32 /106) ,女生成癮率為 16. 17% ( 27/167) ,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χ2= 7. 527,P < 0. 01) .
2. 2 SCL - 90 評估結果
2. 2. 1 SCL - 90 均分比較 非醫學專業生網路成癮者與正常使用網路者除了恐怖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均為網路成癮者得分高於正常使用網路者( 經 t檢驗,t 在 2. 133 ~6. 942,P 均<0. 05) ,見表 2.醫學專業學生網路成癮者與正常使用網路者各個因子均分均有差異,均表現為網路成癮者得分高於正常使用網路者 ( t = 2. 789 ~ 5. 207,P 均 <0. 01) ,見表 3.
2. 2. 2 SCL - 90 得分≥2 檢出率比較 非醫學專業生得分≥2 陽性檢出率在強迫症、人際敏感、敵意、偏執、精神病性等方面網路成癮者和正常使用網路者差異有顯著性( 經 χ2檢驗,均為 P < 0. 01) ,均高於正常使用網路者。檢出率前 5 位依次為強迫症、人際敏感、精神病性、偏執、敵意,見表 4; 醫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檢出率網路成癮均高於正常使用網路者( 經 χ2檢驗,均為 P < 0. 05) ,前 5 位依次為強迫症、人際敏感、偏執、精神病性、敵意,見表 5.
2. 3 SAS 結果分析
非醫學專業生網路成癮者的得分高於正常使用網路者近 5 分( t =4. 267,P<0. 01) ,醫學專業學生網路成癮者的得分高於正常使用網路者 6 分以上( t= 5. 932,P < 0. 01) ,見表 6.非醫學專業生檢出焦慮者共 44 人,其中網路成癮者 16 人,網路成癮者焦慮陽性率為 27. 57%( 16/58) ,正常使用網路者焦慮陽性率為 10. 37% ( 28/270) ,兩者有差異( χ2=12. 183,P = 0. 0) ; 醫學生中檢出焦慮 38 人,其中網路成癮者中 18 人,網路成癮者焦慮陽性率30. 51%( 18/59) 高於正常使用網路者的焦慮陽性率 9. 35%( 20/214) ( χ2= 17. 287,P = 0. 0) .
2. 4 SDS 評估結果分析
非醫學專業生網路成癮者的得分高於正常使用網路者的得分 5 分( t =3. 552,P<0. 01) ,醫學生網路成癮者的得分高於正常使用網路者( t = 4. 659,P< 0. 01) ,見表 7.非醫學專業生中檢出抑鬱 72 人,其中網路成癮者 18 人,網路成癮者抑鬱檢出率31. 03 ( 18 /58 ) ,與 正 常 使 用 網 絡 者 的 檢 出 率20. 00% ( 54 /270) 無差異( χ2= 3. 393,P >0. 05) ,網路成癮者中中度以上抑鬱 8 人,占 44. 4% ( 8/18) ,正常使用網路者中度以上 8 人,占 14. 81% ( 8/54) ;醫學生檢出抑鬱 81 人,其中絡成癮者 36 人,網路成癮者抑鬱檢出率 61. 02%( 36/59) ,高於正常使用網路者的 19. 16%( 41/214) ( χ2= 40. 017,P = 0. 0) ,網路成癮者中度以上抑鬱 8 人,占 25. 0% ( 8/36) ,正常使用網路者中度以上抑鬱 5 人,占 12. 2% ( 5/41) .
3 討 論
趙延慶等在 2010 年對陝西省 10 個市的青少年網路使用和成癮狀況調查結果表明,陝西省青少年網癮比率為 12. 5%[5],本次研究的結果,延安市大學生網路使用率為 100%,網路成癮率為 19. 47%,高於陝西省青少年,高於李志堅等報道的東莞高校大學生的 8. 35%[6].本次研究醫學生的網路成癮率為 21. 61%,高於戴琴等研究的軍醫院校學生的3. 1%[7]及大連某高校的醫學生的 5. 7%[8],延安市大學生網路成癮率較高,醫學生中男生高於女生。
手機網路的開通及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使得當今學生使用網路非常便捷,加之學生自製力較差,自我保護意識淡薄,學生大多選擇虛擬的網路來緩解自己的壓力,而醫學專業學生相對於其他專業學生存在更大的壓力。
網路成癮對大學生身心造成的傷害不容忽視[3],本次對延安市大學生的 SCL -90 量表評估顯示,網路成癮者各因子得分均高於正常使用網路者,各因子陽性檢出率也高於正常使用網路者,這與相關研究報道一致[9].醫學生更為顯著,表明延安市大學生網路成癮者心理健康水平較低,陽性檢出前五位依次為強迫症、人際敏感、偏執、精神病性、敵意,可能是因為網路成癮者一方面受到網路的誘惑,一方面要學習專業知識,因而處於矛盾之中,受到雙重的煎熬,心理問題更容易出現。而長期生活在虛擬空間,與現實生活的交往就會減少,最終交際出現障礙,表現出沖動,甚至會出現敵意。
對延安市大學生的 SAS 調查結果顯示,網路成癮者的得分高於正常使用網路 5 分以上,均分達 45分以上; 網路成癮者焦慮陽性率為 27. 57% ( 非醫學專業學生) 及 30. 51% ( 醫學專業學生) 均高於正常使用網路者,也遠遠高於胡存明等對大學生網路行為抑鬱焦慮研究的 16. 3%[10],這些學生中可能會出現緊張並伴有憂慮、煩惱、害怕、緊張等情緒體驗,嚴重的焦慮可能導致心理疾病。
對延安市大學生的 SDS 評估結果為,網路成癮者的得分在非醫學專業及醫學專業生中均高於正常使用網路者。非醫學專業學生網路成癮者抑鬱檢出率與正常使用網路者的檢出率無差異( P > 0. 05) ,網路成癮者中以中度以上抑鬱居多( 占 44. 4%) ; 醫學生中網路成癮者抑鬱檢出率 61. 02% 遠遠高於正常使用網路者的 19. 16%,該結果與有關報道一致,但低於文獻中醫學生網路成癮者抑鬱檢出率的14. 1%[10].這表明沉迷於網路的這些學生有可能出現情緒低落、自卑、悲觀、孤獨、擔憂,對事物喪失興趣,精力下降,心情壓抑,對周圍環境冷淡,缺乏積極社交活動的情趣,不願意主動與人交往,甚至出現社交困難,學習效率、生活質量下降。
評估結果表明,延安市網路成癮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較差,尤其是醫學專業學生,存在較多的心理隱患,將影響到他們的學業發展和人格完善。學校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和諧發展的最主要場所,在學校,首先要豐富校園生活,增強學生自信心及自我約束能力,減少學生的各種壓力; 其次,加強網路知識教育,指導學生合理使用網路; 第三,對網路成癮的學生進行教育並給予干預,幫助他們擺脫對互聯網的依賴,過正常生活,讓他們擁有一個健康、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Young K S.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J]. 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1996,1( 3) : 237-244
[2]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 第 27 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 北京: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2011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nation Center. 27th China Internet Develop-ment Statistics Report[R]. Beijing: 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na-tion Center,2011
[3]李瑾. 大學生網路成癮的危害分析[J]. 黑河學刊,2011,5: 147-148
[4]姚樹橋,孫學禮. 醫學心理學[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73-97
[5]趙延慶,王雲霞,陳青萍. 陝西省青少年網路使用和網路成癮狀況調查[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 2) :209-211
[6]李志堅,李青霖,李洪,等. 大學生網路成癮情況調查及預防干預[J]. 經濟研究導刊,2014,9:300-303
[7]戴琴,戴秦素,馮正直,等. 軍醫大學生網路成癮與心理健康、人格的關系[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 8) :1264-1267
[8]李娜. 醫學生沉溺於網路的現狀調查研究[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 3) :433-434
[9]陳玉娟,李立,胡艷華,等. 石家莊市大學生網路成癮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學校衛生,2014,35( 9) :1349-1352
[10]胡存明,李長瑾. 大學生網路行為與抑鬱焦慮的關系[J]. 醫學與社會,2010,23( 11) :89-90,93
;② 濡備綍棰勯槻澶у︾敓緗戠粶鎴愮樉
1. 澧炲己澶у︾敓鐨勮嚜鎴戞帶鍒惰兘鍔
澶у︾敓姝e勪簬鑷鎴戞帶鍒惰兘鍔涗笉紼沖畾鐨勯樁孌碉紝闈㈠歸殢鏃跺厖婊¤辨儜鐨勬墜鏈虹綉緇滐紝瀹規槗娌夎糠鍏朵腑銆傞壌浜庢わ紝楂樻牎搴斿綋寮哄寲瀛︾敓鐨勮嚜鎴戞帶鍒惰兘鍔涳紝鎴愮珛涓撻棬閽堝瑰ぇ瀛︾敓鎵嬫満鎴愮樉闂棰樼殑閮ㄩ棬錛屽畾鏈熷叧娉ㄥ拰騫查勫湪鏍″ぇ瀛︾敓鐨勬墜鏈轟嬌鐢ㄦ儏鍐點傞氳繃鐝綰у弽棣堝拰闂鍗瘋皟鏌ョ殑鏂瑰紡錛屽歸棶棰樺︾敓榪涜屽強鏃剁殑蹇冪悊鍜ㄨ㈠拰鍥浣撹緟瀵箋傚瓱紺佺殑鐮旂┒鍙戠幇錛岀粨鍚堝墠鏈熷洟浣撹緟瀵煎拰鍚庢湡蹇冪悊鍜ㄨ㈢殑鏂瑰紡錛屽逛簬鐭姝e拰棰勫悗璇勪及鎵嬫満鎴愮樉闂棰樻晥鏋滄樉钁椼
2. 涓板瘜鏍″洯鏂囧寲澶氭牱鎬
鐜嬪嚡鐨勭爺絀惰〃鏄庯紝榪愬姩騫查勮兘鏈夋晥鍑忚交澶у︾敓鐨勬墜鏈烘垚鐦劇▼搴︼紝鏄闄嶄綆澶у︾敓鎵嬫満鎴愮樉鐨勬湁鏁堟墜孌典箣涓銆傞珮鏍¢櫎浜嗘帹騫誇綋鑲茶繍鍔錛岃繕搴斿姞寮烘牎鍥鏂囧寲澶氭牱鎬у緩璁撅紝綆$悊鍜屽d紶紺懼洟媧誨姩錛屽紩瀵煎︾敓鍙備笌錛屽噺灝戝規墜鏈虹殑渚濊禆錛屼負鎵嬫満鎴愮樉鐨勫ぇ瀛︾敓鎻愪緵鏇村氫漢闄呬氦寰鏈轟細銆
3. 鍒涙柊鏂板獟浣撳鉤鍙板緩璁
澶у︾敓鏄撳彈鏂板獟浣撳鉤鍙拌辨儜錛屽嚭鐜板悇縐嶆垚鐦劇幇璞°傞珮鏍″簲鍊″煎悎鐞嗕嬌鐢ㄦ柊濯掍綋錛岀粨鍚堝︾敓闇奼傚拰灝變笟鑳藉姏鍩瑰吇錛屽姞寮烘柊濯掍綋鍒╃敤鐨勫壋鏂板緩璁炬帹騫褲
4. 鏀歸潻浼犵粺鏁欏︽柟寮
澶у︾敓瀵逛笓涓氳ゅ悓搴︿笉瓚籌紝鏄撳艱嚧瀛︿範鍏磋叮緙轟箯錛岃繘鑰屼駭鐢熸墜鏈烘垚鐦俱傞珮鏍¢渶鍋氬ソ澶у︾敓涓撲笟瀛︿範瑙勫垝錛岀伒媧葷$悊杞涓撲笟瀛︿範浣撶郴錛屾敼鍙樹紶緇熸暀瀛︽柟寮忥紝鎻愰珮瀛︾敓瀛︿範鍏磋叮錛屽噺灝戣懼爞鎵嬫満鎴愮樉鐜拌薄銆
5. 寮哄寲鐞嗘兂淇″康鏁欒偛
鐞嗘兂淇″康鏁欒偛瀵瑰ぇ瀛︾敓鐨勬濇兂鏀挎不鏁欒偛鑷沖叧閲嶈併傞珮鏍″簲閫氳繃澶氱嶅艦寮忚繘琛岀悊鎯充俊蹇典笌鑱屼笟瑙勫垝鏁欒偛錛屾縺鍙戝︾敓鐨勫︿範鎰忚瘑錛屽府鍔╀粬浠浜嗚В紺句細鍙戝睍瓚嬪娍錛屽煿鍏昏嚜涓誨︿範鐨勮兘鍔涖
6. 鍔犲己瀹舵牎娌熼
鐮旂┒鍙戠幇錛屼翰瀛愬叧緋昏壇濂界殑澶у︾敓緗戠粶鎴愮樉鍙戠敓鐜囪緝浣庛傞珮鏍″簲瀵嗗垏瀹舵牎娌熼氾紝鐖舵瘝搴旈噰鐢ㄦ伆褰撶殑鏁欒偛鏂瑰紡錛屽強鏃惰В鍐沖瓙濂崇殑闂棰橈紝涓轟粬浠鎻愪緵瀹跺涵娓╂殩鍜屾敮鎸侊紝甯鍔╀粬浠鎶靛埗緗戠粶璇辨儜銆傚︽牎涔熷簲寮曞煎墮暱鎻愬崌瀹跺涵鏁欒偛璁よ瘑錛屾敼鍠勪翰瀛愬叧緋匯
③ 大學生每天沉迷網路的原因是什麼
現在有很多大學生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而沉迷於網路之中,在網路世界中浪費現實中的光陰,沉迷網路,無法自拔,其中有很多原因,我做了以下分析:
1.沉迷於游戲之中,迷戀打游戲。可能在現實世界中不得意,在虛擬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很享受游戲帶來的快感,畢竟人都有懶惰,遇到能享受的時候,肯定想多呆一會,再加上大學生的自製力也很差,這就導致了大學生每天沉迷於網路世界中了。
④ 當代大學生沉迷網路的原因
我認為,當代大學生沉迷網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1.網路與現實的反差
網路有大量現實生活中接觸不到的信息,大學生可以在網路上接觸不同的信息、不同的人,網路上豐富的信息給大學生造成了巨大的吸引力,大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容易著迷於網路世界裡。在網路世界裡,大學生不僅可以接觸到大量新鮮事物,還可以將自己的情感需求在網路上傾訴,而這些恰恰是現實生活中所匱乏的,大學生由於頻繁接觸網路而對網路產生依賴。
大學生沉迷網路游戲
4.監督與管制不足
大學生剛脫離高中枯燥的學習生活,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沒有家長、老師在身邊的監管與束縛,周圍環境的同學也一樣玩電腦手機,於是容易沉迷網路世界而自己卻不自知。而且,大學生大部分都剛成年,他們還不能很好的管控住自己,但大部分網路游戲由於他們已經實名認證很難牽制住他們,大學生更是能隨心所欲在網路世界裡遨遊,無法自拔。
⑤ 網路對心理健康的影響論文
互聯網在給人們提供各種方便的同時,也使一些人沉迷於網路世界裡無法自拔,患上“網路成癮綜合症”。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網路對心理健康的影響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網路對心理健康的影響論文篇一
《網路視頻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
摘要:互聯網是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的產物,在互聯網的發展下,網路的規模也逐漸壯大,在互聯網上學習、娛樂的人也越來越多。根據統計,網民的數量佔比最多的是青少年,而青少年運用網路主要是玩網路游戲或者看網路視頻。長時間的看網路視頻也會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本篇文章主要探討了網路視頻對青少年的影響。
關鍵詞:網路視頻;青少年;心理健康;影響
現代社會是信息的社會,網路在信息社會中產生並逐漸擴大發展。而青少年是使用網路視頻的主體,受網路視頻的影響最大。網路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影響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積極影響;另一面是消極影響,本篇文章對網路視頻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影響做出闡述。
1網路視頻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的影響
1.1積極影響
1.1.1青少年正處於一個心理活動復雜的階段,求知慾望強,課本中的知識不能滿足青少年的求知慾望,而互聯網為青少年營造一個更為廣泛的知識空間,可以滿足青少年日益增漲的求知慾望。互聯網具有快速性和廣泛性的特點,互聯網可以快速為青少年找到需要的信息,在查找資料的方面節省了大量的時間。互聯網的知識范圍涵蓋廣,任何的知識在互聯網上都可以查找到。而且互聯網的知識比較豐富,不是單調的文字展示,通過網路視頻展示所需要的知識。而網路視頻在展示知識的時候,文字以及圖片動靜結合,吸引了青少年的注意力,豐富了青少年的知識內容。
1.1.2網路視頻也是青少年的情感更加豐富,可以幫助青少年了解社會。例如,青少年想要了解一些社會新聞的時候,文字還原信息不能夠引起青少年的責任感,當視頻中真實的出現的場景可以讓青少年有直觀的情感感受,網路視頻也可以幫助青少年更加直接的了解社會的現狀,也可以讓青少年更加清楚社會的現實。
1.1.3青少年的情感比較敏感,在遇到壓力或者有不良其情緒無處發泄的時候,觀看網路視頻也是一種宣洩。互聯網中有很多有趣搞笑的網路視頻,當青少年心情不好的時候,點擊一個搞笑的視頻可以緩解壓力,再看網路視頻的過程中,也可以讓青少年處於放鬆的狀態,暫時的忘掉煩惱以及壓力。
1.1.4在互聯網中也存在著很多激勵的視頻,青少年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也增強了自身的積極情感。例如:國慶期間的閱兵,在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國現在先進的武器裝備,軍人們邁著整齊的步伐,喊著響亮的口號都能激發青少年的愛國情緒。在地震、泥石流等災害發生時,青少年沒有辦法去現場救災,但是可以通過網路視頻了解現場的情況,在觀看視頻的時候,看到現場的情況感同身受,同情心激增。
1.2消極影響
1.2.1青少年的思想不成熟,容易受到網路的影響。網路是相對於現實社會中一個虛擬的空間,在網路上是有自由的權利,人民隱藏真實的身份進行交流。隨著心情發布一些信息或者製作一些違反道德的視頻,網路的廣泛性除了知識的廣泛也包括傳播內容的防範,當網路中出現一些色情、暴力的視頻,會給青少年造成嚴重的影響。青少年在這個階段人生觀以及價值觀也還沒有完全形成,太多的網路暴力視頻會影響青少年的人生觀。在觀看暴力的視頻後,青少年會覺得暴力的事情是正常,甚至會模仿視頻的內容,對其他的人也實施同樣的暴力,這影響著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同時對青少年的成長也不利。
1.2.2網路的虛擬的世界,青少年長時間的觀看網路視頻,會把自己沉浸在網路視頻中,缺少和其他人的交流,漸漸的與社會脫節,造成青少年心理封閉,使青少年的交往能力減弱,對生活缺少激情,對親情也更加的冷淡,長時間的沉浸在網路視頻中,還會使青少年的性格逐漸沉悶,孤僻甚至是自私,這樣不利於青少年形成健康的心理。
1.2.3非法網站對青少年的性心理產生不良影響。互聯網中的不良信息和網路犯罪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構成很大危害和威脅。青少年正處於特殊的生理和心理時期,對性的認識比較模糊,互聯網上一些充斥著暴力和色情的視頻,往往會吸引青少年瀏覽,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很容易造成青少年錯誤的認識,產生性心理障礙,甚至犯罪。
2如何克服網路視頻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的消極影響
2.1通過教育手段,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
第一,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輕松民主的家庭氣氛更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家庭和睦,和諧融洽的家庭中,孩子的性格自然比較活潑開朗,當他們遇到問題的時候,解決的途徑也就比較多,這就避免了過分依賴網路視頻尋求精神寄託的可能性。第二,關心孩子的身心發展,了解孩子的思想動向。家長要經常和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隨時了解孩子可能遇到的困難與疑惑,為孩子排憂解難。第三,引導孩子用正確的、積極的方式思考問題。家長要用正確、科學的方法對待孩子,使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總能得到關懷與幫助,這樣也可以避免青少年在遇到困惑時消極逃避。第四,適當監督他們的上網時間和上網內容。青少年畢竟是不成熟的和缺乏理智的,所以,家長平時應該關懷他們,注意他們平時觀看的網路視頻是否合適,如有不當,就要用合適的方法說服他們,不要使青少年過分沉迷在網路之中。
2.2通過社會干預,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
2.2.1目前,我國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站多停留在學校級別,且良莠不齊,許多網站有名無實,沒有真正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只有各級、各部門齊心協力,共同關心青少年的上網環境,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網站,才能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障。
2.2.2利用先進技術,採取必要的措施,保障網路的“純潔性”。首先,要加強對網路內容的過濾。使用先進的手段,真正對所有涉嫌黃、賭、毒的內容進行清理,加大對所有網路用戶尤其是網吧等公共場所的監管,使不法分子無機可乘,對一些不健康的內容,直接屏蔽或刪除。其次,建立廣泛的認證制度,使網路行為者身份可查詢。改進網路伺服器,使其具有對訪問者的地址、訪問時間和操作行為記錄的功能,一旦發現問題,就能夠迅速解決和處理。
結束語
由以上內容可知,網路視頻對於青少年來說是有兩面性,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以學習為目的觀看網路視頻,可以提高青少年學習的積極性,豐富青少年的知識內涵,對青少年的心靈健康也有促進作用,但是網路視頻中也有血腥、暴力等不良的視頻,青少年在觀看不良視頻後,會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使青少年的心理發生畸形,對社會也是一種危害。因此,網路視頻中積極的部分要發揮作用,幫助青少年健康發展,同時也要加強對網路視頻的管理,保證網路視頻積極健康。
參考文獻
[1]岳嵩,霍曉紅.淺析網路對青少年德育的影響[J].南方論刊,2010(6).
[2]郭加書,王鑫.大學生網路心理健康教育與引導[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
[3]劉晶晶,李斌,李培慶.網路色情泛濫對青少年的危害及對策研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1).
網路對心理健康的影響論文篇二
《網路情境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初探》
關鍵詞:網路情境;高職學生;心理健康
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後,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和移動互聯網的日漸普及,正深刻而廣泛地影響著年輕一代的學習與和生活。美國KPCB風險投資公司發布的《2013年度互聯網趨勢報告》中指出:中國傳統互聯網用戶已達5.64億人,占人口總數的42%;而早在2012年第二季度,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就超過了桌面網民數量,業內人士估計到2013年底,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數或將首次超過互聯網用戶數。有統計數據顯示,學歷越高,網民普及率越高。大專及以上學歷的網民的普及率達到91.5%[1]。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高職學生開始在學校生活中隨時隨地攜帶使用移動互聯網,不少學生更是對網路產生了極強的依賴心理,使得高職院校在管理方面面臨了新的挑戰。因此,分析網路情境下高職學生心理的特點,探析網路對其心理產生的影響,對培養學生和高職院校管理工作有重要意義。
一、網路情境
網路情境包括傳統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前者即國際信息互聯網路;後者是指用戶使用手機、筆記本、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通過移動網路獲取移動通信網路服務和互聯網服務,是傳統互聯網的補充和延伸。從技術方面看,網路具有全球化、數字化、去中心化、多媒體化等特點;從社會性角度來看,網路具有資源的豐富性、信息的互動性、空間的虛擬性、言行的匿名性、價值觀多元化等特點。
二、網路情境的新特徵
研究發現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並深受時間和空間的影響:大多數人會在某些情境下表現出和自身性格差異極大的行為。學者JohnSuler的觀念是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之間存在著差異,需要考量在此之中體現出的數字化世界的延拓。正是數字化世界的特殊性造成了高職院校學生獨特的心理體驗。
(一)感知經驗受到局限
人們在真實生活中能得到全方位的感知經驗的整合,但在網路體現中感知經驗卻會受到限制,因為無法營造出體驗的真實氛圍。雖然個體能在這個過程中產生極大的聯想空間,但是卻會出現認識的偏差和主觀臆斷性。
(二)身份的虛無性和匿名性
因為網路天生具備的虛擬性,個體是通過網路這一媒介進行交流的,所以後續的很多感知要素也是構建於此。個人的身份往往隱藏在網路另一端,當身份的隱匿得以實現後,個體往往會突破身份的約束而宣洩自身的情感,或是通過此種匿名性來將自身的真實想法完全的展現在公眾面前。
(三)身份、地位的平等
高職學生生活在網路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幾乎人人都擁有QQ、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習慣了網上沖浪的他們也喜歡這種自由、平等發表自己聲音的環境。有研究者認為,這就是“網路民主”。在現實世界中,普通學生想要發出自己的聲音的渠道不多,而網路卻提供了這方面的平台,幾乎每個學校都在著名的社交網路平台上擁有自己的社區,如網路貼吧等,往往在上面能聽到很多來自學生內心的聲音。
(四)網路社交新變化
在網路社交中,由於網路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和束縛,人們可以選擇隱藏自己在現實世界中的真實身份,重新構建新的自我身份認同與個人社交網路。這種“身體缺席”式的溝通互動,沖擊了傳統社會人際關系的基礎。面對利弊兼具的網路社交,應在規范、凈化網路社交環境的同時,通過加強網路素養教育,倡導積極健康的網路社交觀念,既充分發揮網路社交的信息分享功能,又最大限度地遏制其可能產生的不良影響。
三、高職學生網路心理特點
所謂網路心理就是在虛擬的網路情境里人的心理過程及其由此而形成的人的個性特徵。網路情境下,高職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不同於一般青年,分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思維表現出批判性與創造性心理並存的特點
高職學生的思維已經日趨獨立並表現出批判性。他們不願意完全接受別人的觀點,而希望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展現出他們對於新鮮事物的探求心理。並且自尊心非常強烈,喜歡通過邏輯表達闡述自己的觀念,但是常常也會因為情緒的沖動而導致語言的暴力傾向,容易在網路表達的過程中帶著很多的負面情緒。但總的來講,網路也帶給高職學生很多正面的積極作用:積累知識、帶促進思考、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豐富了自身的經驗體系。
(二)在獲取處理信息時表現為獵奇、從眾的特點
正是由於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在這個過程高職學生群體所具備的心理特徵,也會產生一系列的不良現象的產生,譬如少數學生散播謠言、病毒等,這本身已經是違法行為。還有一個方面是體現在高職學生在對於網路信息知識的獲取和整理之中,也存在著主觀上的臆斷以及趨於大眾化的妥協態勢。譬如有些學生在網站上發布謠言,很多學生進行附和。這裡面也就會出現高職學生網路群體從眾以及好奇的心理,如果沒有進行有效的引導和良性的規范,可能會在後續操作處理中產生諸多不良的社會現象。所以需要把握其中要素是分析的關鍵核心,在力求效果最大化的前提下,充分保障信息獲取的准確性以及知識學習的有效性。
(三)色情信息對性心理的沖擊
因為網路信息具有著跨國界差別的(有語言和文化的影響)特性,這種超越時空的信息傳播方式,深遠的改變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以及生活的方式。但在承認它對於人類發展所作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帶來不少負面效果,體現在網路信息精華和糟粕的交融。在信息發布、傳播和交流之中也會出現很多色情暴力以及思想幾段的內容。有調查研究表明,網路上非知識性信息中有著47%的色情信息。由於高職學生群體正處於青春期階段,性意識漸強,而學校又沒有提供正常的信息渠道。所以他們往往具有著非常強烈的好奇心理,如果抵抗不良信息的意志力很差,將會由此引發不良的後續影響。有調查顯示:有超過60%的學生無意中接觸到色情網路信息,更有甚者由此產生性犯罪。
四、網路對高職學生心理產生的影響
(一)網路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滿足高職學生信息的獲取與自我價值的實現,同時也會使部分學生沉迷網路,荒廢學業
升入高職高專後,除了少數人能在社交場合或專業學習領域占據優勢地位,更多的學生在高中時學業成績就不夠理想、平時表現非常一般,在學校開展的活動中也很難引起別人的關注。心理上體驗不到成就感。與上面的現實生活相對應的是他們在網路情境中找尋了別樣的精彩,可以緩解現實中的壓力和煩惱,同時也能夠充分滿足在現實生活中難尋蹤跡的成就感。譬如他們在游戲的過關等環節中,在愉快的同時也能夠帶來所謂的“高峰體驗”,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然而在網路游戲狀態中感受到的極致成就感帶來的快感不具有持久性。現實的無奈將會以惡性循環的態勢向前發展。最後使這些沉迷網游的學生漸漸的喪失了生活的動力,學習的興趣以及現實目標的獲取。這將會非常嚴重的影響著高職學生的身心健康。無論是從社會、學校,還是家庭的角度分析,均是不利的。
(二)網路社交的便捷性以及隱蔽性,使高職學生獲取人際交往需要滿足的同時,卻忽略了現實中的真實交流
高職學生正經歷著青少年向成年人過度的階段。一方面他們渴望獲取更多的關懷以及關注,同時有的時候也是困惑於人際交往的方式,表現在社會人際交往的復雜性和學生群體心理的單純天真。在學校生活中有很多的學生感到力不從心,不知道如何去做。有的學生正是在這種交往的過程中逐漸的趨向於負面交往情緒以及負面交往狀態,甚至由此引發人際交往障礙,包括社交恐懼、多疑封閉、迴避害羞等。當他們使用網路的時候,會感覺到網路社交的神奇,似乎在現實中的問題全部沒有,並且具有其獨具的優點,不再以貌取人,沒有等級的劃分,可以更赤誠的進行交流沒有顧慮。認識的朋友圈也更加的廣泛,沒有地域的限制。完全是投緣的行為,所以它的出現帶來很多的誘惑力,也充分滿足很多學生現實的心理社交需求,不可否認也會帶來交往的快樂,也帶來了相應的成就感。但是與此同時就會產生很多的現實問題,將現實的社交持續惡化。漸漸的產生了迷戀網路,迴避現實的狀況。可能正是因為有網路媒介的存在,在獲取不同尋常的社交快樂的過程中,會導致著現實中的社交狀況變差,進而產生了孤獨的感覺。
(三)網路情境對高職學生人格的影響
人格是指一個人與社會環境相互作用表現出的一種獨特的行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緒反應的特徵,也是一個人區別於他人的特徵之一。作為人格的核心內容的“自我意識”,能夠在網路情境中被塑造和強化,尤其是他們在學校生活中非常注重自我意識,渴望被尊重。而網路的出現,對他們來講,是一種全新生活理念展現的媒介,在某種程度上是他們學生生活網路化的延伸,同時也能夠實現現實中很多難以實現的意願,所以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和關注度,也更深入的使他們體驗到自由的含義。網路對於高職學生人格影響中,有利的一面是能夠通過網路更好的鍛煉自身,幫助其形成人格上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但是不利的方面也是非常顯著:網路情境的身份的虛無性和匿名性也可能導致部分學生自我意識的過度膨脹,在行為上表現出沒有自我約束能力,進而產生過猶不及的現象。長此以往,將會產生人格的障礙,表現出雙重人格以及多重人格等問題,影響其身心健康的成長。
五、結語
對社會和個體而言,互聯網就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作為一個巨大的信息資源庫,對高職學生個體的成長和發展具有不可否認的積極影響;同時高職學生過度沉溺、依賴互聯網而引發的一系列心理、社會問題也越來越多困擾著教育工作者們。引導高職學生正確使用互聯網,對促進其身心的成長以及高職院校規范管理的實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松英.網路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與對策[J].中國健康教育,2005
[2]金伯利.s.揚.網蟲綜合症――癮的症狀與康復策略.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
[3]樊富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