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手機網路 > 移動網路機載網路移動基站

移動網路機載網路移動基站

發布時間:2024-08-08 04:42:25

1. 長春市移動通信基站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加強移動通信基站的管理,維護移動通信用戶、移動通信業務運營者和社會公眾的權益,保障移動通信事業的健康發展,根據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移動通信基站(以下簡稱基站),是指由移動通信業務運營者建設,在一定的無線電覆蓋區內,通過移動通信交換設備與移動通信終端設備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無線電台(站),包括室外基站(含直放站)和室內覆蓋系統等。

本辦法所稱移動通信業務運營者(以下簡稱運營者),是指依法獲准在本市建設移動通信網路,並向移動通信用戶提供移動語音、數據等業務的單位。

本辦法所稱移動通信系統,包括蜂窩公眾移動通信系統、PHS無線接入系統、集群通信系統以及具備移動性的其他無線通信系統。

本辦法所稱室內覆蓋系統,是由信號源和室內天饋線分布系統(以下簡稱室內分布系統)組成。

本辦法所稱電台執照,是指依照規定向運營者核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台執照》,是運營者合法設置、使用基站的法定憑證。第三條本辦法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基站的設置、使用和管理活動。第四條市無線電主管部門負責本市基站設置、使用的管理工作。

規劃、環保、發展和改革、房地、國土、公安、市容環衛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依法做好基站管理的相關工作。第五條市無線電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和本市移動通信的發展需求,堅持資源共享、布局合理的原則,編制移動通信基站發展規劃(以下簡稱基站發展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第六條運營者應當在年度基站設置計劃周期開始的兩個月前,根據布局和選址要求,提出年度基站設置需求,報市無線電主管部門。

市無線電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基站發展規劃和運營者提報的年度基站設置需求,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年度基站設置計劃。運營者提報的年度基站設置需求中有布局或者選址重復的,由市無線電主管部門予以協調安排。

年度基站設置計劃的周期,由市無線電主管部門確定並公布。第七條在政府投資建設的建(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上(內)擬設置基站的,其產權單位或者管理單位應當提供天面以及所需的管道、機房的空間和電力等配套條件。第八條鼓勵和支持運營者通過平等協商,合理共享基站站址資源。

運營者之間不能就共享問題達成協議的,任何一方可以向市無線電主管部門提出協調申請。經協調仍不能達成協議的,市無線電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專家或者具有相應資質的機構對共享所需的技術條件進行評估論證。經評估論證具備共享條件的,佔有該站址資源的運營者應當與要求共享的運營者簽訂共享協議;拒絕簽訂共享協議的,五年內不得在同一區域另行建設基站。第九條承載基站天線的鐵塔(以下簡稱鐵塔)應當開放共享。

既有鐵塔不具備共享條件的應當採取技術改造、擴建等方式進行共享。禁止在既有鐵塔同一區域新建鐵塔。確因特殊原因,需要在同一區域新建鐵塔的,應當經市無線電主管部門同意。

新建鐵塔應當共建共享。擬新建鐵塔的運營者應當書面告知其他運營者;其他運營者未提出共建共享需求的,不得在同一區域新建鐵塔。

除鐵塔之外的其他基站配套設施具備條件的應當開放共享。第十條新建、改建、擴建大型建(構)築物和建設地鐵、隧道等,應當設計室內覆蓋系統的管道和機房,並按照多制式合路的方式建設室內分布系統。第十一條運營者新建室外基站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在居住區選址的,應當優先考慮設置和附加在非居住建(構)築物上。確需在居住建築物上設置或者附加的,應當徵得二分之一以上的業主同意;

(二)選址時要盡量避開歷史保護建築。確需設置的,應當採用小型化、隱蔽化的建設方案;

(三)天線的走向和布局應當與建(構)築物及周邊環境相協調,盡量採用小型化、美觀化的建設方案;

(四)設置和安裝不得危及相關建(構)築物的安全;

(五)不得干擾其他無線電通信系統。

既有室外基站不符合上述規定的,應當逐步進行改造。第十二條需要設置室外基站的,應當向市無線電主管部門提出選址申請,並提供下列材料:

(一)基站選址申請表;

(二)具有法定資質的工程設計單位所編制的基站設置方案;

(三)基站設置年度計劃中有景觀化要求的,還應當提交景觀化方案。

市無線電主管部門自收到選址申請二十日內,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符合條件的,發給基站選址認定書;不符合條件的,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設置室外基站涉及其他審批的,應當到相關部門辦理有關手續。

2. 移動基站是什麼

中國移動的基站採用小區制,覆蓋范圍幾KM;而聯通採用大區制,可以覆蓋幾十KM;輻射的頻率大小和能量決定覆蓋范圍。從另一角度來看,從能量守恆的角度來分析:手機輻射大的其基站輻射小(GSM),反之手機輻射小的其基站輻射大(CDMA)

基站的構成一般分為以下幾個系統:傳輸系統,包括SDH設備,PTN設備,PDH設備,光纜,電纜等等;動力系統,蓄電池,UPS系統,市電等等;動環監控系統;天饋系統;BTS主設備;以及其他輔助設備,如空調,防盜門等等

GSM900和DCS1800就是我們平常講的雙頻網路,它們都是GSM標准。兩個系統
功能相同,主要是頻率不同,GSM900工作在900MHZ,DCS1800工作在1800MHZ。我國最早使用 的是GSM900,隨著通信網路規模和用戶數量的迅速發展,原有的GSM900網路頻率變得日益緊
張,為更好地滿足用戶增長的需求,我國近期引入了DCS1800,並採用以GSM900網路為依託,
DCS1800網路為補充的組網方式,構成GSM900/DCS1800雙頻網,以緩和高話務密集區無線信
道日趨緊張的狀況。只要用戶使用的是雙頻手機,就可在GSM900/DCS1800兩者之間自由切
換,自動選擇最佳信道進行通話,即使在通話中手機也可在兩個網路之間自動切換而用戶毫
無察覺,而且手機選擇了最佳信道,接通率得到了提高。為適應這個趨勢,進一步搶占市場
份額,諾基亞、摩托羅拉、愛立信等世界著名行動電話設備生產廠商競相開發並推出多頻段 手機。

編輯本段移動基站的一般特點(1)交流供電復雜。有的為三相供電,有的為單相供電,有的是國電專線送達,但同樣存在如高壓送達至專用變壓器,變壓器的容量大小及低壓側的線路距離問題;有的則可能直接並接在農網、居民生活用電線路或廠礦企業的生產用電線路上;從而可能導致供電質量差,如電壓波動范圍很寬,電壓突變情況經常發生,經常頻繁停電等。
(2)基站數量多、分布廣、站點環境差異大。為了網路覆蓋而不得不將大量基站建在野外高山上、民房制高點、高溫高濕區等,從而不僅導致交流供電難度大,還導致雷擊的機率升高、高溫高濕致使設備運行穩定性及壽命降低、故障率升高等。

(3)無人值守。一旦出現問題不僅人工干預維修及恢復的直接成本高,而且如未能及時發現而『倒站』帶來的客戶影響及間接損失也很大。

基站的上述一般特點導致供電保證和維護工作不僅工作量加大,而且難度也加大,一些供電故障和事件處理對維護人員技術水平的要求也大大提高。

編輯本段GSM系統的網路結構GSM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82年,當時,北歐四國向CEPT(Conference
Europe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提交了一份建議書,要求制定900MHZ頻段的歐洲公共電信業務規范,以建立全歐統一的蜂窩系統。同年,成立了移動通信特別小組(GSM-Group Special
Mobile)。在1982年~1985年期間,討論焦點是制定模擬蜂窩網標准還是制定數字蜂窩網
標准問題,直到1986年決定為制定數字蜂窩網標准。1986年,在巴黎對不同公司、不同 方案的系統(8個)進行了比較,包括現場試驗。1987年5月選定窄帶TDMA方案。與此同
時,18個國家簽署了諒解備忘錄,相互達成履行規范的協議。1988年頒布了GSM標准,
也稱泛歐數字蜂窩通信標准。在現階段,GSM包括兩個並行的系統:GSM900和DCS1800,
這兩個系統功能相同,主要是頻率不同。在GSM建議中,未對硬體作出規定,只對功能 和介面制定了詳細規定,這樣便於不同產品可以互通。GSM建議共有12個系統。
GSM系統的主要組成GSM數字蜂窩通信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可分為移動台、基站子系統和網路子系統。
基站子系統(簡稱基站BS)由基站收發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組成;網路子系 統由移動交換中心(MSC)和操作維護中心(OMC)以及原地位置寄存器(HLR)、訪問
位置寄存器(VLR)、鑒權中心(AUC)和設備標志寄存器(EIR)等組成。
*移動台(MS)即便攜台(手機)或車載台。也可以配有終端設備(TE)或終端 適配器(TA)。
移動台是物理設備,它還必須包含用戶識別模塊(SIM),SIM卡和硬體設備一起組 成移動台。沒有SIM卡,MS是不能接入GSM網路的(緊急業務除外)。
*基站收發台(BTS)包括無線傳輸所需要的各種硬體和軟體,如發射機、接收機、 支持各種上小區結構(如全向、扇形、星狀和鏈狀)所需要的天線,連接基站控制器的介面 電路以及收發台本身所需要的檢測和控制裝置等。
*基站控制器(BSC)是基站收發台和移動交換中心之間的連接點,也為基站收發台 和操作維修中心之間交換信息提供介面。一個基站控制器通常控制幾個基站收發台,其
主要功能是進行無線信道管理、實施呼叫和通信鏈路的建立和拆除,並為本控制區內移 動台的過區切換進行控制等。
*移動交換中心(MSC)是蜂窩通信網路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對位於本MSC控制 區域內的移動用戶進行通信控制和管理。例如:
1)信道的管理和分配;
2)呼叫的處理和控制;
3)過區切換和漫遊的控制;
4)用戶位置信息的登記與管理;
5)用戶號碼和移動設備號碼的登記和管理;
6)服務類型的控制;
7)對用戶實施鑒權;
8)為系統中連接別的MSC及為其它公用通信網路,如公用交換電信網(PSTN)、綜合 業務數字網(ISDN)和公用數據網(PDN)提供鏈路介面,保證用戶在轉移或漫遊的 過程中實現無間隙的服務。
由此可見,MSC的功能與固定網路的交換設備有相似之處(如呼叫的接續和信息
的交換),也有特殊的要求(如無線資源的管理和適應用戶移動性的控制)。
*原地位置寄存器(HLR)是一種用來存儲本地用戶位置信息的資料庫。在蜂窩通 信網中,通常設置若干個HLR,每個用戶都必須在某個HLR(相當於該用戶的原籍)中登
記。登記的內容分為兩類:一種是永久性的參數,如用戶號碼、移動設備號碼、接入的 優先等級、預定的業務類型以及保密參數等;另一種是暫時性的需要隨時更新的參數,
即用戶當前所處位置的有關參數,即使用戶漫遊到HLR所服務的區域外,HLR也要登記由 該區傳送來的位置信息。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當呼叫任一個不知處於哪一個地區的移動
用戶時,均可由該移動用戶的原地位置寄存器獲知它當時處於哪一個地區,進而建立起 通信鏈路。
*訪問位置寄存(VLR)是一種用於存儲來訪用戶位置信息的資料庫。一個VLR通
常為一個MSC控制區服務,也可為幾個相鄰MSC控制區服務。當移動用戶漫遊到新的MSC
控制區時,它必須向該地區的VLR申請登記。VLR要從該用戶的HLR查詢有關的參數,要
給該用戶分配一個新的漫遊號碼(MSRN),並通知其HLR修改該用戶的位置信息,准備
為其它用戶呼叫此移動用戶時提供路由信息。如果移動用戶由一個VLR服務區移動到另
一個VLR服務區時,HLR在修改該用戶的位置信息後,還要通知原來的VLR,刪除此移動 用戶的位置信息。
*鑒權中心(AUC)的作用是可靠地識別用戶的身份,只允許有權用戶接入網路並 獲得服務。
*設備標志寄存器(EIR)是存儲移動台設備參數的資料庫,用於對移動設備的鑒 別和監視,並拒絕非移動台入網。
*操作和維護中心(OMC)的任務是對全網進行監控和操作,例如系統的自檢、報
警與備用設備的激活、系統的故障診斷與處理、話務量的統計和計費數據的記錄與傳 遞,以及各種資料的收集、分析與顯示等。
以上概括地介紹了數字蜂窩系統中各個部分的主要功能。在實際的通信網路中, 由於網路規模的不同,營運環境的不同和設備生產廠家的不同,以上各個部分可以有
不同的配置方法,比如把MSC和VLR合並在一起,或者把HLR、EIR和AUC合並在一起。不
過,為了各個廠家所生產的設備可以通用,上述各組成部分的連接都必須嚴格地符合 規定的介面標准。GSM系統遵循CCITT建議的公用陸地移動通信網(PLMN)介面標准,
採用7號信令支持PLMN介面進行所需的數據傳輸。共分:
1)移動台與基站之間的介面(Um);
2)基站與移動交換中心之間的介面(A);
3)基站收發台與基站控制器之間的介面(ABis)(基站收發台與基站控制器不配置在一 起時,使用此介面);
4)移動交換中心與訪問位置寄存器之間的介面(B);
5)移動交換中心與原地位置寄存器之間的介面(C);
6)原地位置寄存器與訪問位置寄存器之間的介面(D);
7)移動交換中心之間的介面(E);
8)移動交換中心與設備標志寄存器之間的介面(F);
9)訪問位置寄存器之間的介面(G)
。 有關介面標準的詳細規定可查閱GSM標准,這里不作介紹。
GSM的區域、號碼、地址與識別1)區域劃分
從地理位置范圍來看,GSM系統分為GSM服務區,公用陸地移動網(PLMN)業務區、移動 交換控制區(MSC區)、位置區(LA)、基站區和小區。
*GSM服務區 由聯網的GSM全部成員國組成,移動用戶只要在服務區內,就能得到系統的各種服
務,包括完成國際漫遊。
*PLMN業務區
由GSM系統構成的公用陸地移動網(GSM/PLMN)處於國際或國內匯接交換機的級別
上,該區域為PLMN業務區,它可以與公用交換電信網(PSTN)、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 和公用數據網(PDNN)互連,在該區域內,有共同的編號方法及路由規劃。一個PLMN
業務區包括多個MSC業務區,甚至可擴展全國。
*MSC業務區
在該區域內,有共同的編號方法及路由規劃。由一個移動交換中心控制區域稱為 MSC業務區。一個MSC區可以由一個或多個位置區組成。
*位置區
每一個MSC業務區分成若干位置區(LA),位置區由若干基站區組成,它與一個或 若干個基站控制器(BSC)有關。在位置區內移動台移動時,不需要作位置更新。當尋
呼移動用戶時,位置區內全部基站可以同時發尋呼信號。系統中,位置區域以位置區 識別碼(LAI)來區分MSC業務區的不同位置區。
*基站區
一般指一個基站控制器所控制若干個小區的區域稱為基站區。
*小區
小區也叫蜂窩區,理想形狀是正六邊形,一個小區包含一個基站,每個基站包含
若干套收,發信機,其有效覆蓋范圍決定於發射功率、天線高度等因素,一般為幾公 里。基站可位於正六邊形中心,採用全向天線,稱為中心激勵;也可位於正六邊形頂
點(相隔設置),採用120度或60度定向天線,稱為頂點激勵。
若小區內業務量激增時,小區可以縮小(一分為四),新的小區俗稱「小小區」, 在蜂窩網中稱為小區分裂。
2)識別號碼
GSM網路是十分復雜的,它包括交換系統,基站子系統和移動台。移動用戶可以 與市話網用戶、綜合業務數字網用戶和其它移動用戶進行接續呼叫,因此必須具有多 種識別號碼。
1>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IMSI)
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是用於識別GSM/PLMN網中用戶,簡稱用戶識別碼,根據GSM
建議,IMSI最大長度為15位十進制數字。
MCC MNC MSIN/NMSI
3位數字 1或者2位數字 10-11位數字
MCC-移動國家碼,3位數字。如中國的MCC為460。
MNC-移動網號,最多2位數字。用於識別歸屬的移動通信網(PLMN)。
MSIN-移動用戶識別碼。用於識別移動通信網中的移動用戶。
NMSI-國內移動用戶識別碼。由移動網號和移動用戶識別碼組成。
2>臨時用戶識別碼(TMSI)
為安全起見,在空中傳送用戶識別碼時用TMSI來代替IMSI,因為TMSI只在本地有效(即
在該MSC/VLR區域內),其組成結構由管理部門選擇,但總長不超過4個位元組。
3>國際移動設備識別碼(IMEI)
IMEI是唯一的,用於識別移動設備的號碼。用於監控被竊或無效的這一類移動設備,
TAC - Type Approval Code (TAC) 型號批准碼,由歐洲型號批准中心分配。
前2位為國家碼。(例如:Nokia的,Ericsson的,Motorola的,又各式各樣不同型號的
批准碼又不盡相同,如同是Ericsson的,GH388和GF388就不一樣,雖然只差有無蓋; 但只要是同一型號的,前六碼一定一樣,如果不一樣,可能是冒牌貨!)
FAC - Final Assembly Code (FAC)最後裝配碼,表示生產廠或最後裝配地, 由廠家編碼。如40的話,是Motorola在英國(UK)的工廠,07也是Motorola的工廠,在 德國,67的話也是,在美國本地。對Nokia,FAC是51。
SNR - Serial Number (SNR)序號碼,獨立地、唯一地識別每個TAC和FAC移
動設備,所以同一個牌子的同一型號的SNR是不可能一樣的。
SP - Spare備用碼,通常是0。
4>移動台PSTN/ISDN號碼(MSISDN)
MSISDN用於公用交換電信網(PSTN)或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撥向GSM 系統的號碼,構成如下:
MSISDN=CC+NDC+SN(總長不超過15位數字)
CC=國家碼(如中國為86),NDC=國內地區碼,SN=用戶號碼
5>移動台漫遊號碼(MSRN)
當移動台漫遊到另一個移動交換中心業務區時,該移動交換中心將給移動台分配 一個臨時漫遊號碼,用於路由選擇。漫遊號碼格式與被訪地的移動台PSTN/ISDN號碼格
式相同。當移動台離開該區後,被訪位置寄存器(VLR)和原地位置寄存器(HLR)都 要刪除該漫遊號碼,以便可再分配給其它移動台使用。
MSRN分配過程如下:
市話用戶通過公用交換電信網發MSISDN號至GSMC、HLR。HLR請求被訪MSC/VLR分配
一個臨時性漫遊號碼,分配後將該號碼送至HLR。HLR一方面向MSC發送該移動台有關參
數,如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IMSI);另一方面HLR向GMSC告知該移動台漫遊號碼,
GMSC即可選擇路由,完成市話用戶->GMSC->MSC->移動台接續任務。
6>位置區識別碼(LAI)
LAI用於移動用戶的位置更新。 LAI=MCC+MNC+LAC 。MCC=移動國家碼,識別國家,
與IMSI中的三位數字相同。MNC=移動網號,識別不同的GSMPLMN網,與IMSI中的MNC相
同。LAC=位置區號碼,識別一個GSMPLMN網中的位置區。LAC的最大長度為16bits,一 個GSMPLMN中可以定義65536個不同的位置區。
7>小區全球識別碼(CGI)
CGI是用來識別一個位置區內的小區。它是在位置區識別碼(LAI)後加上一個小 區識別碼(CI)
CGC=MCC+MNC+LAC+CI。
CI=小區識別碼,識別一個位置區內的小區,最多為16bits。

3. 移動通信網路有哪些

問題一:常用移動通信系統包括哪些 蜂窩系統,集群系統,AdHoc網路系統,衛星通信系統,分組無線網,無繩電話系統,無線電傳呼系統

問題二:什麼是全ip移動通信網路? 簡單點講,移動通信的每個設備都是全IP化的。比如基站有個IP。BSC有個IP。MSC工個IP。這樣的話就組建了一個全IP化的網路,方便網路管理和維護。提高網路性能。

問題三:移動通信終端有哪些 移動終端或者叫移動通信終端。
1.是指可以在移動中使用的計算機設備,廣義的講包括手機、筆記本、平板電腦、POS機甚至包括車載電腦。但是大部分情況下是指手機或者具有多種應用功能的智能手機以及平板電腦。
2.移動終端作為簡單通信設備伴隨移動通信發展已有幾十年的歷史。自2007年開始,智能化引發了移動終端基因突變,從根本上改變了終端作為移動網路末梢的傳統定位。
3.移動智能終端幾乎在一瞬之間轉變為互聯網業務的關鍵入口和主要創新平台,新型媒體、電子商務和信息服務平台,互聯網資源、移動網路資源與環境交互資源的最重要樞紐,其操作系統和處理器晶元甚至成為當今整個ICT產業的戰略制高點。
4.移動智能終端攻發的顛覆性變革揭開了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的序幕,開啟了一個新的技術產業周期。

問題四:手機網路類型有哪些 1、(全球移動通訊系統Global System of Mobile munication)GSM是1991年開始投入使用的,第二代的移動通信技術(採用的是TDMA),GPRS是邁向第二代的中間過渡產品,
三代採用的是CDMA技術,3rd-gen弗ration就是3G,3G有四種個標准,CDMA2000、TD-SCDMA、WCDMA、WIMAX
四代相比較之前很大的提高了傳輸速度,4G也有LTE-Advanced、WirelessMAN-Advanced(802.16m)、TD-LTE-Advanced
2、關於第二個問題,就是你認為以前的老手機能否上網沖浪,其實只是因手機的功能而已,

問題五:移動通信網路的特點是什麼? (1)高速率。對於大范圍高速移動用戶(250km/h),數據速率為2Mb/s;對於中速移動用戶(60km/h),數據速率為20Mb/s;對於低速移動用戶(室內或步行者),數據速率為100Mb/s。(2)以數字寬頻技術為主。在4G移動通信系統中,信號以毫米波為主要傳輸波段,蜂窩小區也會相應小很多,很大程度上提高用戶容量,但同時也會引起系列技術上的難題。(3)良好的兼容性。4G移動通信系統實現全球統一的標准,讓所有移動通信運營商的用戶享受共同的4G服務,真正實現一部手機在全球的任何地點都能進行通信。(4)較強的靈活性。4G移動通信系統採用智能技術使其能自適應地進行資源分配,能對通信過程中不斷變化的業務流大小進行相應處理而滿足通信要求,採用智能信號處理技術對信道條件不同的各種復雜環境進行信號的正常發送與接收,有很強的智能性、適應性和靈活性。(5)多類型用戶共存。4G移動通信系統能根據動態的網路和變化的信道條件進行自適應處理,使低速與高速的用戶以及各種各樣的用戶設備能夠共存與互通,從而滿足系統多類型用戶的需求。(6)多種業務的融合。4G移動通信系統支持更豐富的移動業務,包括高清晰度圖像業務、會議電視、虛擬現實業務等,使用戶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獲得任何所需的信息服務。將個人通信、信息系統、廣播和娛樂等行業結合成一個整體,更加安全、方便地向用戶提供更廣泛的服務與應用。(7)先進的技術應用。4G移動通信系統以幾項突破性技術為基礎,如:OFDM多址接入方式、智能天線和空時編碼技術、無線鏈路增強技術、軟體無線電技術、高效的調制解調技術、高性能的收發信機和多用戶檢測技術等。(8)高度自組織、自適應的網路。

問題六:什麼是移動通信網路優化,包括哪些步驟 移動通信網路優化,通俗來講就是對移動通訊網路進行規劃,評測和無線網路環境優化,以達到無線通訊網路的良性運轉,保持無線網路暢通。
不同職位的網優,工作步驟是不一樣的。
規劃設計:1、實地勘測,2、環境分析,3、站點設計,4、可行性論證,5、設計審核。
網路評測:1、現場網路環境測試,收集數據,2、對數據進行後台分析,得出評測結果,3、強評測結果提交給下一級部門。
網路優化(路測/點測):1、實地片區道路/建築物內無線網路測試,2、出現問題現場分析,3、前後台配合,嘗試解決,4、解決後復測,保存處理前後的數據,5、撰寫測試報告,給出測試優化結果。
網路優化(維護):1、檢查接收用戶投訴,2、後台查詢投訴相關信息(例如附近基站改造,或該地區建站情況),並嘗試得出一個結論,3、若不是系統內原因,則需要出現場,現場測試網路環境,分析數據,前後台配合,嘗試解決,4、若暫時無法解決,則保存數據,回到單位後,以報告等形式將測試結果上報。

問題七:中國移動有哪幾種網路 中國移動手機通信網路有2、3、4G,名稱分別是GSM、TD-SCDMA、TD-LTE
此外還有熱點寬頻覆蓋網路,如CMCC、CMCC-EDU等
還有覆蓋在小區的有線寬頻
歡迎樓下繼續補充

問題八:移動通信網的基本網路結構包括哪些功能 1 移動台 MS(Mobile Station) 是GSM移動通信網中的用戶設備,也是整個GSM系統中用戶能夠直接接觸的唯一設備。移動台的類型包括手持台和車載台
2 基站系統 BSS(Base Station System) 通過無線介面直接與移動台相連,負責無線發送接收和無線資源的管理 通過A介面與NSS相連,實現移動用戶間或移動用戶與固定網路用戶之間的通信連接,傳送系統信息和用戶信息等 與操作支持子系統OSS之間實現互通。
3 網路交換系統 MSC(Network Switching System) 網路交換系統完成GSM網路主要的交換功能,另外還包恭用於移動性管理和存儲用戶數據的資料庫。網路交換系統的主要功能是管理GSM網路與其它電信網路之間的通信
4 操作與維護系統 OMC

問題九:移動通信系統由哪幾部分組成? 一般來說,一個移動通信網路系統包括移動基站、傳輸媒介、交換設備、接收終端等。
移動通信(mobile munications)是溝通移動用戶與固定點用戶之間或移動用戶之間的通信方式。
通信雙方有一方或兩方處於運動中的通信。包括陸、海、處移動通信。採用的頻段遍及低頻、中頻、高頻、甚高頻和特高頻。移動通信系統由移動台、基台、移動交換局組成。若要同某移動台通信,移動交換局通過各基台向全網發出呼叫,被叫台收到後發出應答信號,移動交換局收到應答後分配一個信道給該移動台並從此話路信道中傳送一信令使其振鈴。

問題十:移動通信網由哪些主要節點組成,各有什麼作用 系統主要由移動台(MS)、移動網子系統(NSS)、基站子系統(BSS)和操作支持子系統(OSS)四部分組成。移動台(MS)移動台是公用GSM移動通信網中用戶使用的設備,也是用戶能夠直接接觸的整個GSM系統中的唯一設備。移 動台的類型不僅包括手持台,還包括車載台和攜帶型台。隨著GSM標準的數字式手持台進一步小型、輕巧和增加功能的發展趨勢,手持台的用戶將占整個用戶的極大部分。基站子系統(BSS)基站子系統(BSS)是GSM系統中與無線蜂窩方面關系最直接的基本組成部分。它通過無線介面直接與移動台相接,負責無線發送接收和無線資源管理。另一方面,基站子系統與網路子系統(NSS)中的移動業務交換中心(MSC)相連,實現移動用戶之間或移動用戶與固定網路用戶之間的通信連接,傳送系統信號和用戶信息等。當然,要對BSS部分進行操作維護管理,還要建立BSS與操作支持子系統(OSS)之間的通信連接。移動網子系統(NSS)移動網子系統(NSS)主要包含有GSM系統的交換功能和用於用戶數據與移動性管理、安全性管理所需的資料庫功能,它對GSM移動用戶之間通信和GSM移動用戶與其它通信網用戶之間通信起著管理作用。NSS由一系列功能實體構成,整個GSM系統內部,即NSS的各功能實體之間和NSS與BSS之間都通過符合CCITT信令系統No.7 協議和GSM規范的7號信令網路互相通信。操作支持子系統(OSS)操作支持子系統(OSS)需完成許多任務,包括移動用戶管理、移動設備管理以及網路操作和維護。

4. 現在既然5G需要300米一個基站,為何不直接弄成WIFI呢

一、5G基站根本就不是300米一個

首先要糾正大家一個說法,那就是5G基站根本就不是300米一個。很多人不知道從哪裡看到的數據,反正都是認定了5G信號只能傳300米,其實還真不是的。

信號傳輸的距離,要視頻率來定,目前電信和聯通在3.5GHz附近的電磁波,一般在500米左右建基站就可以了。而移動採用2.6GHz,可以達到600-700米一個站。

其實頻率越高,傳播的距離越短,但速度越快。未來運營商只會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按照極限狀態,比如500米或更短距離建站,而在人口稀少的地方,會採用低頻率來建站,可能幾千米一個都有可能的。

目前國內4G基站大約是400多萬個,5G基站大約建600萬個就差不多了,可見並不是嚴格的按照300米一個站來建的。

二、WIFI再怎麼樣也傳不了300米

目前WIFI的使用場景主要是在家中,家裡牽了寬頻,然後用WIFI來供手機、電腦等上網,實際距離並沒有300米,同時WIFI的穿牆效果也不好,將WIFI放到基站中,技術上來講,似乎也行不通。

另外更重要的是商務模式,如果將WIFI整合至基站中,一方面可能讓運營商的成本很高,另一方面用戶使用起來的也很高,用戶更願意牽個有線寬頻,自己裝個WIFI就可以包月無限用,而用運營商的基站WIFI,按時間,或按流量收費,你會用么?

5G網路已經炒了幾年了,為何還沒有普及開來呢,今天給大家科普一點小知識,同時也正好能夠解答這個問題。

5G網路普及困難難在基站建設方面,因為一個5G基站的信號覆蓋范圍非常小。

2G基站的覆蓋半徑約為5-10公里;

3G基站的覆蓋半徑約為2-5公里;

4G基站的覆蓋半徑約為1-3公里;

5G基站的覆蓋半徑約為300米。

為什麼通信能力越強基站覆蓋的半徑越小呢?那就是由於頻點太高,信號穿透力差,像早前的2G網路覆蓋面積就非常廣,一個鐵塔基站能夠覆蓋住大半個城鎮,相比之下5G基站覆蓋到的區域就非常小,甚至一個戶型大點的房子都不能完全覆蓋住。

5G基站的覆蓋半徑一般約為100-300米,5G基站數量會是4G的數倍以上,所以往後很多會往電線桿、路燈上裝,投資更為巨大,鋪設周期更長,炒了幾年還未普及開來就是這些問題導致的,急也沒用。

現在既然5G需要300米一個基站,為何不直接弄成WIFI呢?

題主想得有點過於簡單了,首先wifi的信號還沒有5G基站強,最重要的一點就是wifi和通信信號有本質上的區別,我們日常使用手機,如果是數據上網,只要你在基站覆蓋范圍內能夠順暢連接網路,就算是在兩個基站中間也會擇優連接上一個枝坦通信信號好的基站,其中基站信號切換根本就無需我們手動操作,在上網的時候根本察覺不到任何異樣,但是wifi就不同了,連接一個wifi之後除非遠離到信號極弱的時候才會自動斷開,但是要連接另外一個wifi就比較麻煩了,需要我們手動來操作,相比之下wifi的便利性絕對沒有基站那麼高。

還有一個問題,wifi需要路由器來作為支持,現在無線路由器能夠達到5G速度的很少,再有就是w路由器的穿透性能不高,和5G基站不能比較,隔得遠一點信號衰弱的比較厲害,信號弱網速就會被拖慢,這樣一來優勢全完。

最後5G基站能夠承載更多的終端,而無線路由器可以連接的設備數量就少的可伶,一個大型的活動,成千上網的人如果使用wifi上網,那麼無線路由器又要布置多少個呢,這成本無疑是巨大的。

不管怎麼說在5G時代wifi很可能會被取締,更快更便捷的5G上網將會成為新一代的主宰。

應邀悉搜回答本行業問題。

其實5G基站也並不是300米就需要一個,而是為了滿足邊緣用戶的速率要求,現在在城市裡使用了比較密集的建設模型。而且就WIFI而言,是無法作為基礎的通信網路來使用的。

現在網上都說的5G基站需要300米左右一個,其實是現在中國的三大運營商建設5G的無線頻率,在滿足特定的城市密集區域,滿足特定的上下行的邊緣速率要求下的一個設計密度。

目前中國的三大運營商的5G工作頻率,中國移動使用的是睜搭歷2.6Ghz,而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使用的是3.5Ghz,在城市區域,只考慮部分室外覆蓋以及室內的淺層覆蓋,並且考慮邊緣區域的用戶速率可以達到下行50Mbps,以及上行5Mbps的速率要求,中國移動需要424米建設一個5G基站,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需要322米建設一個5G基站,才能保障大概95%的5G覆蓋率要求。

其實這個95%的5G覆蓋率,已經是比較高的覆蓋率要求了。

而如果是運營商可以使用更低的無線頻率,也不需要建設這么密的基站,在這塊未來廣電的700M會有比較大的優勢。

而在郊區、農村等區域,由於沒有那麼多的用戶,而且也沒有那麼多的高層建築阻擋,也不需要這么密度大的基站進行覆蓋。

WIFI,在中國屬於區域網的延伸。即使是有一些運營商級的免費WIFI,它的覆蓋距離還不如基站,這個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在於終端的發射功率沒有那麼大。現在通常的WIFI有效的覆蓋距離其實也就是100米左右。

基礎通信網路,最重要的問題點其實是在於安全性問題,這在中國這種移動支付異常發達的國家,則是尤為重要的。

做為終端來說,並不能保障自己連接的WIFI一定是安全的,這點就決定了它無法作為公眾數據網路存在。

WIFI不管是2.4G也好,還是5G也好,本身的容量都非常有限,無法滿足大量的用戶的接入,其實就這點,你隨便找一個無線路由器多連接幾個終端就會很明顯的感覺出來。

移動通信技術的最關鍵的地方是在於無線頻譜,運營商的2/3/4/5G使用的都是授權頻譜,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無線鏈路不被其他技術干擾,而運營商的基站建設進行優化,也考慮到了不同基站、不同制式之間的干擾問題。

而作為非授權頻譜的WIFI技術來說,它是無法解決這個干擾問題的。現在的2.4G WIFI的干擾問題已經是非常嚴重的了,尤其在一些密集城區,也基本找不到不被干擾的信道了。

所謂的移動性,是指用戶可以在一定的速度之下,自由的在多個設備之間切換。運營商的基站,有專門的技術來保障用戶可以在多個基站之間移動,自由的切換使用的基站,而不會導致通信終端。WIFI技術的移動性遠不如基站,這也導致了用戶如果在多個WIFI之間移動,會頻繁的掉線,這對於一個基礎的通信網路來說,是不可想像的。早在3G時代的Wimax其實就是由於移動性太差而被運營商拋棄的。

總而言之,WIFI技術並不適合作為公共移動通信網路使用,這個技術本身就是區域網延伸的技術,適合在一個比較小的區域使用。雖然現在5G建設的需要的基站也比較多,投資也比較大,但是就目前來看,這個技術依然是解決移動通信問題的最優的手段,沒有什麼別的可以替代的技術。

5G就是WIFI啊,WIFI切換要重新登錄,5G就是將點連接成面的WIFI。早年NSA也就是非獨立組網的方案裡面,曾經想要整合過現有的城市WIFI,比如你到西湖邊,本來就有個西湖邊的公共WIFI,這些設施都是可以成為5G智能組網的一部分。

後來NSA方案被否定,是因為成本實在太高,你想想,如今進小區安裝個基站,都會遭遇很大的阻力,小區業主不樂意你的基站就裝在你家窗檯下面,而且要佔好多的空間。更何況是整合各種所有權的WIFI用戶。讓你貢獻你家自有路由器,你樂意?

但是5G最終的建設目標其實和WIFI是一樣的,未來小區,微小區,皮區基站,越來越小,越來越密的基站。最終,一家一個5G基站。這不就是WIFI網路嗎?

你說,為什麼要搞5G,說白了還是為了新的 科技 應用。WIFI是路由器和交換機,5G是基站,但是WIFI說到底是私人網路,而5G是公共網路,大面積的高速無線通信可以干點別的事。比如未來的無人駕駛,地圖信息可以在雲伺服器,可以在百里之外,導航在天上。如果突然有個地方路況發生改變,比如塌陷了,這個信息第一輛車掉進去了,系統迅速知道了這個塌陷信息,然後發送給後面的車輛。這樣無人駕駛的車輛大家都知道如何繞開這個危險。

現階段,其實家居物聯網就是通過WIFI早已實現了,所以其實家居物聯網方面對於5G沒有需求,5G的需求大概率可能是在移動使用上。

另外,在過去的確吹了太多5G的利好,這方面我也有罪。實際上,我們現如今過高估計了5G,這東西,現在下游沒有出現任何重度應用。擔憂成為全球性的爛尾工程。

誰他媽告訴你5g需要300米一個基站的?而且誰告訴你WiFi可以傳300米的。5g最大的優勢是低延遲和大帶寬。WiFi滿足嗎?就單單說延遲現在的WiFi90幾個毫秒。貸款就更不用說了,你一個WiFi可以連幾個手機?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甚至讓我們想到了5G小基站。之前,華為5G小基站的宣傳,讓家庭成為「移動通訊公司」。可見,這句話對於大家得影響,華為之前發布了一款叫做華為5G CPE Pro,它可以把5G的無線信號轉成WIFI信號,可以插入5G的SIM卡。

其實,這個設備就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5G需要基站?而不是WiFi路由器。你看這款設備,如果要實現5G網路,必須要有SIM卡的插入,這一點符合才能夠實現5G網路的實現。

確實,在目前所知道的內容中——

2G的基站覆蓋范圍達到了6公里;4G可以覆蓋的范圍達到了800-1000米,而5G的基站只能覆蓋300米左右。於是,很多人覺得,每隔300米放一個路由器不是挺好的嗎?

其實,這里我們要了解的一個詞彙——5G微基站。確實,在5G覆蓋中,需要使用微型化的基站,它可能大小類似於路由器,但是它依然是基站,具有基站該有的功能。

其實,除了微基站之外,還有宏基站、皮基站和飛基站。而作為公用移動通信基站是無線電台站的一種形式,基站重要性不言而喻,相比基站可以接入的用戶數量,路由器可能並沒有這么大的吞吐量。

更為關鍵的是,兩者的通信協議不同,一般家用路由器用的是802.11協議。

其實,現在的5G微基站或者小基站的形式更多樣了:

比如,將路燈變身5G基站,通過這種5G基站不僅僅可以更隱蔽,而且還可以照明,具備WIFI,視頻監控,一鍵求助等等等功能。雖然,不是直接成為WiFi,但是我們也能夠通過5G微基站的發展,對於5G未來布局有一定的認知。

因為如果要實現高速上網,WiFi技術的限制太多,效果遠遠不如5G。就拿我們平時用的2.4GHz和5GHz兩個頻段來說,2.4GHz頻段的穿透力強,覆蓋范圍廣,好一點兒的路由器覆蓋300米的區域問題不大。但2.4GHz頻段的帶寬太少,通常不會超過100Mbps,也就相當於4G的網速,難以承擔較高質量的網路需求。

5GHz頻段雖然網速更快,好點兒的路由器可以達到1Gbps的網速,但有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穿透力差。家裡有5GHz WiFi的網友應該都有這樣的體會:在5GHz頻段下,如果手機放在路由器旁邊速度就會很快,但如果走到其它房間,關上方面,網速一下子就會降下來,甚至還不如2.4GHz頻段。因此如果使用5GHz頻段的WiFi,是遠遠無法做到覆蓋300米范圍的。

而5G雖然對基站的密度要求比較高,但5G信號的穿透力還是要比WiFi強很多,這就有利於5G網路的快速覆蓋。如果不用5G而使用WiFi,那麼遇到人員比較密集的寫字樓、酒店等環境,可能每一個房間都要安裝一台路由求,這個投入的成本就太高了。

使用WiFi還有一個問題就是,WiFi使用的頻段是公開的,什麼人都能用,因此大家打開手機的WiFi功能可以搜到很多熱點。但是無論是2.4GHz WiFi還是5GHz WiFi,使用的頻段都是有限的。當周圍的WiFi信號太多的時候,就會出現擠占信道的情況,導致相同信道的WiFi網路速率變慢,甚至出現掉線。

而5G的頻段是私有的,只給少數運營商使用,所以5G只有固定的那幾種頻段,單個區域內的5G擠占越多,頻段越寬,不會出現基站之間互相擠占頻段的問題。因此相比WiFi網路,5G要更加高效、穩定。

5G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手機在不同的基站之間切換的時候不會掉線,幾乎沒有體驗上的差異。而手機在兩台WiFi之間切換的時候,會出現很明顯的網路延遲。即使目前比較流行的Mesh分布式路由器也無法根除這個問題。這就是蜂窩網路的優越性,當年wimax就是因為無法做到無縫連接,而被3G技術給淘汰了。

當然WiFi也有它自己的優勢,比較突出的就是私密性。因為WiFi是通過家用路由器來組網的,而家用路由器又掌握在用戶自己手中,所以正常情況下WiFi網路內共享的文件是無法在WiFi網路外訪問的,這就保證了一些用戶隱私。如果用5G代替WiFi,那麼家庭設備之間也就沒有傳統的內網了,這反而帶來隱私泄露等問題。

另外,由於WiFi的覆蓋范圍是固定的,所以網速和信號質量仍然要比5G更加穩定一些。最重要的是,WiFi連接的是光纖寬頻,它的流量是無限的。而5G在短期內還做不到無限流量,資費也比過去的4G更貴。

總而言之,雖然WiFi也有它的技術優勢,如果優化一下可能會達到和5G差不多的效果。但是目前各國主流的研究方向仍然是5G,WiFi則是作為相對比較私密的網路用於普通家庭。兩者其實都有各自的作用,相互之間誰也無法取代誰。

6G就不用那麼多基站了。5G也不需要300米一個,只是一個基站要30萬,價格昂貴。300米一個要花多少錢?所以,等到6G鋪設完,5G也布不滿國內。WIFI和移動通訊完全是兩回事,他是一個小無線區域網,不是無線通訊系統的子系統。離無線通訊的要求差的很遠。

很多人可能有這樣的想法,同樣是無線傳輸,5G基站和無線WiFi為什麼不能合二為一呢?可以減少重復建設,節約成本,何樂而不為呢?從多個方面考慮,這個是不可行的,下文具體說一說。

競爭性和秘密性

WiFi用於組建家庭、企業的區域網,而5G網路用於運營商搭建的全國性網路,也就是說wifi是私人網路,5G是公共網路。

無線信號傳輸過程中,私人路由器的無線WiFi信號是共享頻譜資源,所以 無線WiFi數據傳輸是競爭性的 ;而運行商的5G網路,全國一張網,有中心資源調度,是非競爭性的。

移動性

無線WiFi連接是有線寬頻的擴展,將有線信號轉換為無線信號,移動性要求低,覆蓋范圍小,一般只考慮步行速度對信號傳輸的影響,不用考慮小區的切換;5G網路的基站存在很高的移動性和小區切換的需求,需要考慮 汽車 、火車等高速運動的物體。

頻譜資源

無線WiFi採用了2.4G、5GHz的非授權頻譜,任何人和企業都可以將自己的wifi設備隨意接入。5G網路使用的授權頻譜,運營商需要首先獲取牌照才能使用,其他人都無權使用此頻譜。

打開我們的手機wifi,可以看到很長很長的無線列表,這些大部分是無線路由器發送的2.4G信號,意味著此頻段非常擁堵。在這個很長的列表中,wifi頻段是有限的,就會產生信道競爭的問題。

接入方案

無線WiFi最核心的空口協議是CSMA/CA,具體的做法就是在發送數據前對信道檢測,如果信道忙,那麼就等待一個隨機的時間再發送,但是這個檢測不是實時的,依然可能存在兩個路由器一塊檢測到空閑頻道,同時發送數據, 造成碰撞問題,會採取重傳的方式再次傳輸。

5G網路中,接入信道由基站分配,分配演算法中會考慮到干擾因素,因此,5G基站在信號傳輸之前,已經分配了專屬的「線路」,不需要發送前進行信道檢測,對碰撞重傳的要求也很低。

覆蓋范圍

無線WiFi的覆蓋范圍相對較低,相比之下,基站的發射功率高,頻段干擾低,所以覆蓋范圍大很多。

對於公司大樓、工業園區等,單個無線路由器顯然無法做到無線WiFi全覆蓋,那麼就需要多個無線路由器組網,比如AC+AP組網,將AP(access point接入點)和AC(Access Controler控制器)分離,用AC控制全網,並分配資源。

對於5G網路來說,分為兩部分核心網和接入網,而核心網很像多AC組網,這可能就是5G網路和WiFi網路之間的聯系了。

總之,無線WiFi和5G網路,需求是不同的,一個是私人的無線區域網,一個是全國性的無線網;技術方案也不同,一個採用了CSMA/CA,解決沖突,一個採用了統一資源分配。因此,兩者是不能合二為一的。

無線網路通訊有這樣一個特點,網路傳輸的頻率越高所攜帶的數據量越大,無線波長相對的來說也就越短,最明顯的表現就是穿透能力的下降,導致覆蓋范圍的降低。5G網路最明顯的特色就是高速下載,理論值能夠實現10Gbps的下載,面臨的問題就是覆蓋距離大幅度的下降。300米有效的覆蓋范圍並不誇張,使用毫米波建設的5G網路確實存在該問題。

想要覆蓋更廣的距離,勢必會加大5G網路點位,從而帶來高額的成本投入。那麼,為何運營商沒有考慮直接採用無線WiFi覆蓋來解決該問題呢?

有人說5G網路和無線WiFi的計費方式不同,5G網路的資費要明顯的高於無線WiFi。其實這並非是主要原因,無論是5G網路還是無線WiFi均是數據傳輸的一種方式,收費模式的問題運營商可以靈活的進行調整,並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兩者之間為何不能夠相互替代,最終還是要回到問題的本源,也就是無線WiFi能否取代5G網路的高速、低延時、接入設備較多這三大特色。

一、關於5G網路與無線WiFi速度的對比

上文已經提到5G網路的理論速度最高可以實現10Gbps,而最近推出的WiFi 6技術標准最高可以實現9.6Gbps的速度,也就是說兩者之間的速度上差異並不是很大。

有些人會說到無線WiFi覆蓋距離較短的問題,家用無線路由器的理論覆蓋半徑僅為100米,實際使用上更短。但是不要忽略了這僅是民用產品,運營商端採用定向天線的大功率無線AP設備實現300米的傳輸並沒有任何的問題(家用無線路由器不僅功率更小,並且使用的是全向天線),所以這不是無線WiFi沒能替換5G網路的主要原因。

二、關於5G網路與無線WiFi延時的對比

5G網路另外一大特色就是低延時,例如最近推出的無人駕駛,就是利用5G網路低延時的特性才能夠實現。反觀無線WiFi,大家平時 游戲 的時候體現的更加明顯,無線的延時要明顯的高於有線,是不是有種想砸電腦的沖動。那麼,這點是否是無線WiFi沒能夠取代5G網路的主要原因呢?

答案依然是否定的!低延時對於商業需求更加實用,對於個人用戶來說並非是決定因素,雖然慢點依然能夠正常使用。

三、關於5G網路與無線WiFi接入設備的對比

5G網路另外一大特色是高接入率,每公里可以容納百萬設備的接入,這也將成為未來萬物互聯的網路基礎。無線WiFi最大的弊端就在於接入設備上,一個無線末端接入設備最高允許接入的設備在8台左右,超過這一數量就會導致掉包、延時、頻繁死機等問題。這樣就會帶來一個惡性循環,為了支持更多的移動設備就需要不斷的增加無線WiFi設備,從而導致無線WiFi同頻干擾的問題更加嚴重,導致整體網路質量的下降。

這也是一些密集型場所無線WiFi使用感知不佳的最主要原因,也是無線WiFi無法真正取代5G網路的因素(當前5G網路僅是數據傳輸,未來還要肩負語音通話的作用)。

除此之外,頻段也是一個十分重要因素。國家並不會輕易授權給私有用戶5G頻段,但是無線WiFi頻段則屬於公用頻段,使用的廠家和人群更加廣泛(很容易存在仿冒、釣魚類的信息安全事件,無線WiFi更加適合區域網末端的輔助應用)。

關於為何不用無線WiFi來取代5G網路覆蓋的問題,您怎麼看?

5. 關於移動基站的問題

中國移動的基站採用小區制,覆蓋范圍幾KM;而聯通採用大區制,可以覆蓋幾十KM;輻射的頻率大小和能量決定覆蓋范圍。
也從另一角度來看,由能量守恆的角度來分析:手機輻射大的其基站輻射小(GSM),反之手機輻射小的其基站輻射大(CDMA)
一般分為以下幾個系統:傳輸系統,包括SDH設備,光纜,電纜等等;動力系統,蓄電池,市電等等;動環監控系統;天饋系統;BTS主設備;以及其他輔助設備,如空調,防盜門等等
GSM900和DCS1800就是我們平常講的雙頻網路,它們都是GSM標准。兩個系統 功能相同,主要是頻率不同,GSM900工作在900MHZ,DCS1800工作在1800MHZ。我國最早使用 的是GSM900,隨著通信網路規模和用戶數量的迅速發展,原有的GSM900網路頻率變得日益緊 張,為更好地滿足用戶增長的需求,我國近期引入了DCS1800,並採用以GSM900網路為依託, DCS1800網路為補充的組網方式,構成GSM900/DCS1800雙頻網,以緩和高話務密集區無線信 道日趨緊張的狀況。只要用戶使用的是雙頻手機,就可在GSM900/DCS1800兩者之間自由切 換,自動選擇最佳信道進行通話,即使在通話中手機也可在兩個網路之間自動切換而用戶毫 無察覺,而且手機選擇了最佳信道,接通率得到了提高。為適應這個趨勢,進一步搶占市場 份額,諾基亞、摩托羅拉、愛立信等世界著名行動電話設備生產廠商競相開發並推出多頻段 手機。
(一)GSM系統的網路結構

GSM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82年,當時,北歐四國向CEPT(Conference Europe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提交了一份建議書,要求制定900MHZ頻段的歐洲公共電信業務規范,以建立全歐統一的蜂窩系統。同年,成立了移動通信特別小組(GSM-Group Special Mobile)。在1982年~1985年期間,討論焦點是制定模擬蜂窩網標准還是制定數字蜂窩網 標准問題,直到1986年決定為制定數字蜂窩網標准。1986年,在巴黎對不同公司、不同 方案的系統(8個)進行了比較,包括現場試驗。1987年5月選定窄帶TDMA方案。與此同 時,18個國家簽署了諒解備忘錄,相互達成履行規范的協議。1988年頒布了GSM標准, 也稱泛歐數字蜂窩通信標准。在現階段,GSM包括兩個並行的系統:GSM900和DCS1800, 這兩個系統功能相同,主要是頻率不同。在GSM建議中,未對硬體作出規定,只對功能 和介面制定了詳細規定,這樣便於不同產品可以互通。GSM建議共有12個系統。

1.GSM系統的主要組成

GSM數字蜂窩通信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可分為移動台、基站子系統和網路子系統。 基站子系統(簡稱基站BS)由基站收發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組成;網路子系 統由移動交換中心(MSC)和操作維護中心(OMC)以及原地位置寄存器(HLR)、訪問 位置寄存器(VLR)、鑒權中心(AUC)和設備標志寄存器(EIR)等組成。

*移動台(MS)即便攜台(手機)或車載台。也可以配有終端設備(TE)或終端 適配器(TA)。

移動台是物理設備,它還必須包含用戶識別模塊(SIM),SIM卡和硬體設備一起組 成移動台。沒有SIM卡,MS是不能接入GSM網路的(緊急業務除外)。

*基站收發台(BTS)包括無線傳輸所需要的各種硬體和軟體,如發射機、接收機、 支持各種上小區結構(如全向、扇形、星狀和鏈狀)所需要的天線,連接基站控制器的介面 電路以及收發台本身所需要的檢測和控制裝置等。

*基站控制器(BSC)是基站收發台和移動交換中心之間的連接點,也為基站收發台 和操作維修中心之間交換信息提供介面。一個基站控制器通常控制幾個基站收發台,其 主要功能是進行無線信道管理、實施呼叫和通信鏈路的建立和拆除,並為本控制區內移 動台的過區切換進行控制等。

*移動交換中心(MSC)是蜂窩通信網路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對位於本MSC控制 區域內的移動用戶進行通信控制和管理。例如:

1)信道的管理和分配;

2)呼叫的處理和控制;

3)過區切換和漫遊的控制;

4)用戶位置信息的登記與管理;

5)用戶號碼和移動設備號碼的登記和管理;

6)服務類型的控制;

7)對用戶實施鑒權;

8)為系統中連接別的MSC及為其它公用通信網路,如公用交換電信網(PSTN)、綜合 業務數字網(ISDN)和公用數據網(PDN)提供鏈路介面,保證用戶在轉移或漫遊的 過程中實現無間隙的服務。

由此可見,MSC的功能與固定網路的交換設備有相似之處(如呼叫的接續和信息 的交換),也有特殊的要求(如無線資源的管理和適應用戶移動性的控制)。

*原地位置寄存器(HLR)是一種用來存儲本地用戶位置信息的資料庫。在蜂窩通 信網中,通常設置若干個HLR,每個用戶都必須在某個HLR(相當於該用戶的原籍)中登 記。登記的內容分為兩類:一種是永久性的參數,如用戶號碼、移動設備號碼、接入的 優先等級、預定的業務類型以及保密參數等;另一種是暫時性的需要隨時更新的參數, 即用戶當前所處位置的有關參數,即使用戶漫遊到HLR所服務的區域外,HLR也要登記由 該區傳送來的位置信息。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當呼叫任一個不知處於哪一個地區的移動 用戶時,均可由該移動用戶的原地位置寄存器獲知它當時處於哪一個地區,進而建立起 通信鏈路。

*訪問位置寄存(VLR)是一種用於存儲來訪用戶位置信息的資料庫。一個VLR通 常為一個MSC控制區服務,也可為幾個相鄰MSC控制區服務。當移動用戶漫遊到新的MSC 控制區時,它必須向該地區的VLR申請登記。VLR要從該用戶的HLR查詢有關的參數,要 給該用戶分配一個新的漫遊號碼(MSRN),並通知其HLR修改該用戶的位置信息,准備 為其它用戶呼叫此移動用戶時提供路由信息。如果移動用戶由一個VLR服務區移動到另 一個VLR服務區時,HLR在修改該用戶的位置信息後,還要通知原來的VLR,刪除此移動 用戶的位置信息。

*鑒權中心(AUC)的作用是可靠地識別用戶的身份,只允許有權用戶接入網路並 獲得服務。

*設備標志寄存器(EIR)是存儲移動台設備參數的資料庫,用於對移動設備的鑒 別和監視,並拒絕非移動台入網。

*操作和維護中心(OMC)的任務是對全網進行監控和操作,例如系統的自檢、報 警與備用設備的激活、系統的故障診斷與處理、話務量的統計和計費數據的記錄與傳 遞,以及各種資料的收集、分析與顯示等。

以上概括地介紹了數字蜂窩系統中各個部分的主要功能。在實際的通信網路中, 由於網路規模的不同,營運環境的不同和設備生產廠家的不同,以上各個部分可以有 不同的配置方法,比如把MSC和VLR合並在一起,或者把HLR、EIR和AUC合並在一起。不 過,為了各個廠家所生產的設備可以通用,上述各組成部分的連接都必須嚴格地符合 規定的介面標准。GSM系統遵循CCITT建議的公用陸地移動通信網(PLMN)介面標准, 採用7號信令支持PLMN介面進行所需的數據傳輸。共分:

1)移動台與基站之間的介面(Um);

2)基站與移動交換中心之間的介面(A);

3)基站收發台與基站控制器之間的介面(ABis)(基站收發台與基站控制器不配置在一 起時,使用此介面);

4)移動交換中心與訪問位置寄存器之間的介面(B);

5)移動交換中心與原地位置寄存器之間的介面(C);

6)原地位置寄存器與訪問位置寄存器之間的介面(D);

7)移動交換中心之間的介面(E);

8)移動交換中心與設備標志寄存器之間的介面(F);

9)訪問位置寄存器之間的介面(G)

。 有關介面標準的詳細規定可查閱GSM標准,這里不作介紹。

2.GSM的區域、號碼、地址與識別

1)區域劃分 從地理位置范圍來看,GSM系統分為GSM服務區,公用陸地移動網(PLMN)業務區、移動 交換控制區(MSC區)、位置區(LA)、基站區和小區。

*GSM服務區 由聯網的GSM全部成員國組成,移動用戶只要在服務區內,就能得到系統的各種服 務,包括完成國際漫遊。

*PLMN業務區

由GSM系統構成的公用陸地移動網(GSM/PLMN)處於國際或國內匯接交換機的級別 上,該區域為PLMN業務區,它可以與公用交換電信網(PSTN)、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 和公用數據網(PDNN)互連,在該區域內,有共同的編號方法及路由規劃。一個PLMN 業務區包括多個MSC業務區,甚至可擴展全國。

*MSC業務區

在該區域內,有共同的編號方法及路由規劃。由一個移動交換中心控制區域稱為 MSC業務區。一個MSC區可以由一個或多個位置區組成。

*位置區

每一個MSC業務區分成若干位置區(LA),位置區由若干基站區組成,它與一個或 若干個基站控制器(BSC)有關。在位置區內移動台移動時,不需要作位置更新。當尋 呼移動用戶時,位置區內全部基站可以同時發尋呼信號。系統中,位置區域以位置區 識別碼(LAI)來區分MSC業務區的不同位置區。

*基站區

一般指一個基站控制器所控制若干個小區的區域稱為基站區。

*小區

小區也叫蜂窩區,理想形狀是正六邊形,一個小區包含一個基站,每個基站包含 若干套收,發信機,其有效覆蓋范圍決定於發射功率、天線高度等因素,一般為幾公 里。基站可位於正六邊形中心,採用全向天線,稱為中心激勵;也可位於正六邊形頂 點(相隔設置),採用120度或60度定向天線,稱為頂點激勵。

若小區內業務量激增時,小區可以縮小(一分為四),新的小區俗稱「小小區」, 在蜂窩網中稱為小區分裂。

2)識別號碼

GSM網路是十分復雜的,它包括交換系統,基站子系統和移動台。移動用戶可以 與市話網用戶、綜合業務數字網用戶和其它移動用戶進行接續呼叫,因此必須具有多 種識別號碼。

1>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IMSI)

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是用於識別GSM/PLMN網中用戶,簡稱用戶識別碼,根據GSM 建議,IMSI最大長度為15位十進制數字。

MCC MNC MSIN/NMSI

3位數字 1或者2位數字 10-11位數字

MCC-移動國家碼,3位數字。如中國的MCC為460。

MNC-移動網號,最多2位數字。用於識別歸屬的移動通信網(PLMN)。

MSIN-移動用戶識別碼。用於識別移動通信網中的移動用戶。

NMSI-國內移動用戶識別碼。由移動網號和移動用戶識別碼組成。

2>臨時用戶識別碼(TMSI)

為安全起見,在空中傳送用戶識別碼時用TMSI來代替IMSI,因為TMSI只在本地有效(即 在該MSC/VLR區域內),其組成結構由管理部門選擇,但總長不超過4個位元組。

3>國際移動設備識別碼(IMEI)

IMEI是唯一的,用於識別移動設備的號碼。用於監控被竊或無效的這一類移動設備,

TAC - Type Approval Code (TAC) 型號批准碼,由歐洲型號批准中心分配。 前2位為國家碼。(例如:Nokia的,Ericsson的,Motorola的,又各式各樣不同型號的 批准碼又不盡相同,如同是Ericsson的,GH388和GF388就不一樣,雖然只差有無蓋; 但只要是同一型號的,前六碼一定一樣,如果不一樣,可能是冒牌貨!) FAC - Final Assembly Code (FAC)最後裝配碼,表示生產廠或最後裝配地, 由廠家編碼。如40的話,是Motorola在英國(UK)的工廠,07也是Motorola的工廠,在 德國,67的話也是,在美國本地。對Nokia,FAC是51。

SNR - Serial Number (SNR)序號碼,獨立地、唯一地識別每個TAC和FAC移 動設備,所以同一個牌子的同一型號的SNR是不可能一樣的。

SP - Spare備用碼,通常是0。

4>移動台PSTN/ISDN號碼(MSISDN)

MSISDN用於公用交換電信網(PSTN)或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撥向GSM 系統的號碼,構成如下:

MSISDN=CC+NDC+SN(總長不超過15位數字)

CC=國家碼(如中國為86),NDC=國內地區碼,SN=用戶號碼

5>移動台漫遊號碼(MSRN)

當移動台漫遊到另一個移動交換中心業務區時,該移動交換中心將給移動台分配 一個臨時漫遊號碼,用於路由選擇。漫遊號碼格式與被訪地的移動台PSTN/ISDN號碼格 式相同。當移動台離開該區後,被訪位置寄存器(VLR)和原地位置寄存器(HLR)都 要刪除該漫遊號碼,以便可再分配給其它移動台使用。

MSRN分配過程如下:

市話用戶通過公用交換電信網發MSISDN號至GSMC、HLR。HLR請求被訪MSC/VLR分配 一個臨時性漫遊號碼,分配後將該號碼送至HLR。HLR一方面向MSC發送該移動台有關參 數,如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IMSI);另一方面HLR向GMSC告知該移動台漫遊號碼, GMSC即可選擇路由,完成市話用戶->GMSC->MSC->移動台接續任務。

6>位置區識別碼(LAI)

LAI用於移動用戶的位置更新。 LAI=MCC+MNC+LAC 。MCC=移動國家碼,識別國家, 與IMSI中的三位數字相同。MNC=移動網號,識別不同的GSMPLMN網,與IMSI中的MNC相 同。LAC=位置區號碼,識別一個GSMPLMN網中的位置區。LAC的最大長度為16bits,一 個GSMPLMN中可以定義65536個不同的位置區。

7>小區全球識別碼(CGI)

CGI是用來識別一個位置區內的小區。它是在位置區識別碼(LAI)後加上一個小 區識別碼(CI)

CGC=MCC+MNC+LAC+CI。

CI=小區識別碼,識別一個位置區內的小區,最多為16bits。

8>基站識別碼(BSIC)

BSIC用於移動台識別不同的相鄰基站,BSIC採用6比特編碼。

(二)GSM系統信道分類

蜂窩通信系統要傳輸不同類型的信息,包括業務信息和各種控制信息,因而要在物理 信道上安排相應的邏輯信道。這些邏輯信道有的用於呼叫接續階段,有的用於通信進行 當中,也有的用於系統運行的全部時間內。

1、業務信道(TCH)傳輸話音和數據

話音業務信道按速率的不同,可分為全速率話音業務信道(TCH/FS)和半速率話音 業務信道(TCH/HS)。

同樣,數據業務信道按速率的不同,也分為全速率數據業務信道(如TCH/F9.6, TCH/F4.8,TCH/F2.4)和半速率數據業務信道(如 TCH/H4.8,TCH/H2.4)(這里的數 字9.6,4.8和2.4表示數據速率,單位為kb/s)。

2、控制信道(CCH)傳輸各種信令信息

控制信道分為三類:

1)廣播信息(BCH)是一種「一點對多點」的單方向控制信道,用於基站向所有移 動台廣播公用信息。傳輸的內容是移動台入網和呼叫建立所需要的各種信息。其中又分 為:

a、頻率校正信道(FCCH):傳輸供移動台校正其工作頻率的信息

b、同步信道(SCH):傳輸供移動台進行同步和對基站進行識別的信息;

c、廣播控制信道(BCCH):傳輸通用信息,用於移動台測量信號強度和識別小區 標志等。

2)公共控制信道(CCCH)是一種「一點對多點」的雙向控制信道,其用途是在呼 叫接續階段,傳輸鏈路連接所需要的控制信令與信息。其中又分為:

a、尋呼信道(PCH):傳輸基站尋呼移動台的信息;

b、隨機接入信道(RACH):移動台申請入網時,向基站發送入網請求信息;

c、准許接入信道(AGCH):基站在呼叫接續開始時,向移動台發送分配專用控制 信道的信令。

3)專用控制信道(DCCH)是一種「點對點」的雙向控制信道,其用途是在呼叫接 續階段和在通信進行當中,在移動台和基站之間傳輸必需的控制信息。其中又分為

a、獨立專用控制信道(SDCCH):傳輸移動台和基站連接和信道分配的信令;

b、慢速輔助控制信道(SACCH):在移動台和基站之間,周期地傳輸一些特定的信 息,如功率調整、幀調整和測量數據等信息;SACCH是安排在業務信道和有關的控制信 道中,以復接方式傳輸信息。安排在業務信道時,以SACCH/T表示,安排在控制信道時, 以SACCH/C表示,SACCH/常與SDCCH聯合使用。

c、快速輔助控制信道(FACCH):傳送與SDCCH相同的信息。使用時要中斷業務信 息(4幀),把FACCH插入,不過,只有在沒有分配SDCCH的情況下,才使用這種控制信 道。這種控制信道的傳輸速率較快,每次佔用4幀時間,約18.5ms。

由此可見,GSM通信系統為了傳輸所需的各種信令,設置了多種專門的控制信道。 這樣做,除因為數字傳輸為設置多各邏輯信道提供了可能外,主要是為了增強系統的控 制功能(比如後面將要提到的,為提高過境切換的速度而採用移動台輔助切換技術), 也為了保證話音通信質量,在模擬蜂窩系統中,要在通話進行過程中,進行控制信息的 傳輸,必須中斷話音信息的傳輸(100ms),這就是所謂的「中斷一猝發」的控制方式。 信道中斷100ms,會使話音產生可以聽得到的喀喇聲。如果這種中斷過於頻繁,勢必明 顯地降低話音質量,因此,模擬蜂窩系統必須限制在通話過程中傳輸控制信息的容量。 與此不同,GSM蜂窩系統採用專用控制信道傳輸控制信息,除去FACCH外,不在通信過 程中中斷話音信息,因而能保證話音的傳輸質量。其中FACCH雖然也採取「中斷一猝發」 控制方式,但是只在特定場合下才使用,而且佔用的時間短(18.5ms),其影響明顯 減小。GSM蜂窩系統還採用信息處理技術,來估計並補償這種因為插入FACCH而被刪除 的話音。

6. 一個移動4g基站的總帶寬多少能同時供多少用戶上網

這個不好說,要看配置,移動的LTE現在帶寬一般是20M,最多能同事時容納1200用戶,但是用戶多的時候會明顯感覺網路很差,擁塞。

閱讀全文

與移動網路機載網路移動基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恢復網路連接用什麼軟體 瀏覽:744
3g本無線網路資費怎麼樣 瀏覽:466
手機簡訊網路尋釁滋事 瀏覽:48
電信的網路電視哪個台有瑜伽節目 瀏覽:298
網路連接被掛起了怎麼辦 瀏覽:99
做一個網路商城多少錢 瀏覽:622
網路怎麼樣好沒呀低血壓怎麼辦 瀏覽:416
高端路由器如何控制網路 瀏覽:249
wifi斷電後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861
網路安全文獻綜述 瀏覽:293
網路營銷國內外研究現狀綜述 瀏覽:233
為什麼微博提示網路出錯了 瀏覽:725
中石化網路學院蘋果版 瀏覽:874
蘋果6p修過主板後網路差 瀏覽:83
電視wifi網路增強器 瀏覽:471
輸入網路地址設置 瀏覽:123
網路全家福是什麼 瀏覽:226
什麼是擴展卡還有手機網路 瀏覽:898
網路共享進去後換許可權登錄 瀏覽:135
網路銷售軟體的工作 瀏覽:387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