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手機網路 > 移動網路原理圖

移動網路原理圖

發布時間:2024-03-03 22:25:18

什麼是蜂窩移動網路

蜂窩網路(英語:Cellular network),又稱移動網路(mobile network)是一種移動通信硬體架構,分為模擬蜂窩網路和數字蜂窩網路。由於構成網路覆蓋的各通信基地台的信號覆蓋呈六邊形,從而使整個網路像一個蜂窩而得名。

常見的蜂窩網路類型有:GSM網路(有些國家叫pcs-1900)、CDMA網路、3G網路、FDMA、TDMA、PDC、TACS、AMPS等。

(1)移動網路原理圖擴展閱讀:

蜂窩網路被廣泛採用的原因是源於一個數學結論,即以相同半徑的圓形覆蓋平面, 當圓心處於正六邊形網格的各正六邊形中心,也就是當圓心處於正三角網格的格點時所用圓的數量最少。

雖然使用最少個結點可以覆蓋最大面積的圖形即使要求結點在一個如同晶格般有平移特性的網格上也仍是有待求解的未知問題,但在通訊中,使用圓形來表述實踐要求通常是合理的。

因此出於節約設備構建成本的考慮,正三角網格或者也稱為簡單六角網格是最好的選擇。這樣形成的網路覆蓋在一起,形狀非常像蜂窩,因此被稱作蜂窩網路。

⑵ 手機上網原理介紹

⑶ 隨身wifi的具體功能和原理是什麼

隨身wifi功能簡單點說:將寬頻信號、4G/5G信號轉化成無線wifi信號;

和我們家用的寬頻wifi路由器類似,

但家用的寬頻wifi路由器因為受制於寬頻的限制,

無法讓我們隨時隨地的使用網路,

所以使用起來有很大的局限性;

隨身wifi可以做的非常小巧,方便攜帶,

而且支持4G/5G網路的隨身wifi,

可以和手機一樣,

能在所有有手機網路信號的地方都能使用;

4G隨身wifi的原理圖

Wifi是一種無線網路傳輸協議,又叫IEEE802.11b.g.n協議棧和TCP/IP協議棧;

所有安裝有wifi模塊的設備都是可以無縫連接了,

無論是幾千塊的高端路由器,還是幾塊錢的wifi模塊,大家都是平等;


它主要的工作頻率是2.4GHz和5GHz(和移動網路的5G不同)

2.4GHz 分米波

優勢:波長長、穿透性好,適合遠距離傳輸,兼容大多數設備;

劣勢:比5GHz的網速要慢,

因有很多其他的電器設備也大都工作在這個頻率,所以干擾相對會更大;


5GHz 厘米波

優勢:相比2.4GHz,網速更快,受其他設備的干擾更少;

劣勢:波長短、穿透性差、適合短距離傳輸;


在說說具體的轉換流程:

到你要訪問互聯網時,它會把你發送的請求信息轉換為二級制代碼(CPU能識別的語言,即0和1),然後這些0和1會被設備中嵌入的wifi晶元轉換成波頻率,

頻率通過無線電頻道傳播給wifi路由器接收,

接著wifi路由器將頻率轉換回二進制代碼並將代碼轉換為你請求的互聯網信息,

Wifi路由器則是通過寬頻或是4G/5G網路連接互聯網接收該數據。

⑷ 信號是怎麼產生的

問題一:信號是怎樣產生的,靠什麼接受,它的原理和生成方式是怎樣的 信號是運載消息的工具,是消息的載體。從廣義上講,
它包含光信號、聲信號和電信號等。例如,古代人利用點燃烽火台而產生的滾滾狼煙,向遠方軍隊傳遞敵人入侵的消息,這屬於光信號;當我們說話時,聲波傳遞到他人洞仿的耳朵,使他人了解我們的意圖,這屬於聲信號;
遨遊太空的各種無線知顫逗電波、四通八達的電話網中的電流等,都可以用來向遠方表達各種消息,這屬電信號。人們通過對光、聲、電信號進行接收,才知道對方要表達的消息。

問題二:無線信號是如何產生的? 無線傳輸的原理
1、無線電波是指在自由空間(包括空氣和真空)傳播的電磁波,其頻率一般在3GHz到30GHz之間。無線電技術是通過無線電波傳播信號的技術。
無線電技術的原理在於,導體中電流強弱的改變會產生無線電波。利用這一現象,通過調制可將信息載入於無線電波之上。當電波通過空間傳播到達收信端,電波引起的電磁場變化又會在導體中產生電流。 通過解調將信息從電流變化中提取出來,就達到了信息傳遞的目的。
2、無線傳輸是利用電磁波。分發射部分和接收部分。發射部分由產生高頻信號的振盪器,將音頻信號加到電磁波上的調制器和高頻功率放大器,最後由天線發射到空間去。接收部分由接收天線,高頻放大,變頻器,中頻放大器,檢波器和音頻功率放大器等組成,最後由喇叭還原出聲音。
現在無線傳輸已經超出了廣播通信的范圍。如無線電導航,無線電定位等許多領域。

問題三:手機信號是怎麼產生的 我想你應該是想問手機通信的原理吧!其實說白了手機通信原理就是移動通信的具體表現方式。其中涉及到很多的相關知識,我大概給你介紹下最基本的,如果你還想了解,可以直接mail我~
移動通信(Mobile munication)是移動體之間的通信,或移動與固定體之間的通信。移動體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車、火車、輪船、收音機等在移動狀態中的物體。移動通信系統由兩部分組成:
(1) 空間系統;
(2) 地面系統:①衛星移動無線電台和天線;②關口站、基站。
移動通信系統從20世紀80年代誕生以來,到2020年將大體經過5代的發展歷程,而且到2010年,將從第3代過渡到第4代(4G)。到4G,除蜂窩電話系統外,寬頻無線接入系統、毫米波LAN、智能傳輸系統(ITS)和同溫層平台(HAPS)系統將投入使用。未來幾代移動通信系統最明顯的趨勢是要求高數據速率、高機動性和無縫隙漫遊。實現這些要求在技術上將面臨更大的挑戰。此外,系統性能(如蜂窩規模和傳輸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頻率的高低。考慮到這些技術問題,有的系統將側重提供高數據速率,有的系統將側重增強機動性或擴大覆蓋范圍。
從用戶角搭賣度看,可以使用的接入技術包括:蜂窩移動無線系統,如3G;無繩系統,如DECT;近距離通信系統,如藍牙和DECT數據系統;無線區域網(WLAN)系統;固定無線接入或無線本地環系統;衛星系統;廣播系統,如DAB和DVB-T;ADSL和Cable Modem。
移動通信的種類繁多。按使用要求和工作場合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集群移動通信
集群移動通信,也稱大區制移動通信。它的特點是只有一個基站,天線高度為幾十米至百餘米,覆蓋半徑為30公里,發射機功率可高達200瓦。用戶數約為幾十至幾百,可以是車載台,也可是以手持台。它們可以與基站通信,也可通過基站與其它移動台及市話用戶通信,基站與市站有線網連接。
蜂窩移動通信
蜂窩移動通信,也稱小區制移動通信。它的特點是把整個大范圍的服務區劃分成許多小區,每個小區設置一個基站,負責本小區各個移動台的聯絡與控制,各個基站通過移動交換中心相互聯系,並與市話局連接。利用超短波電波傳播距離有限的特點,離開一定距離的小區可以重復使用頻率,使頻率資源可以充分利用。每個小區的用戶在1000以上,全部覆蓋區最終的容量可達100萬用戶。
衛星移動通信
衛星移動通信。利用衛星轉發信號也可實現移動通信,對於車載移動通信可採用赤道固定衛星,而對手持終端,採用中低軌道的多顆星座衛星較為有利。
無繩電話
無繩電話。對於室內外慢速移動的手持終端的通信,則採用小功率、通信距離近的、輕便的無繩電話機。它們可以經過通信點與市話用戶進行單向或雙方向的通信。
……

問題四:邊帶信號是怎麼產生的 邊帶信號在調幅過程中產生。而且都是雙邊帶的。如果需要單邊帶,可以用濾波方法去掉一個。

問題五:互聯網的信號是怎麼產生的 計算機語言是 二進制數 也就是1+1等於10攻通過8層網路模型傳遞。信號被分割成二進制數子,光纖通過光,一閃代表1。我的文字,通過我的計算機轉換變成一堆一堆的數字。傳達到網路的伺服器,在被你的計算機解釋編譯。

問題六:手機信號是怎麼來的? 手機的界面通過信號處理調製成高頻信號傳送到衛星,衛星再轉送給目標號碼,目標手機通過解調高頻憨號成相應的界面信號及語音等信息,實現信號傳輸。

問題七:手機的信號是什麼原理產生的? GSM是採用FDMA(頻分)與TDMA(時分)制式相結合的一種通信技術,其網路中所有用戶分時使用不同的頻率進行通信。在GSM900頻段,25MHZ的頻率范圍劃分為124個不同的信道,每個信道帶寬為200K,每個信道含8個時隙,即GSM900M頻段在同一區域內,可同時供近1000個用戶使用。而CDMA是採用碼分多址技術的一種通信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所有用戶都使用同一頻率。FDMA、TDMA及CDMA的比較如圖2.1.
一、GSM的理論基礎.
GSM系統是第二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它採用900MHz頻段,在後期又加入了1800MHz頻段及1900MHz頻段,為便於區別,分別稱為GSM900、DCS1800及PCS1900. 凌銳手機具有GSM900MHz及DCS1800MHz兩個頻段自動切換的功能.
初期的GSM的工作頻率是890~915MHz(移動台發),935~960MHz(基站發)共25MHz的雙工頻率;後加入了EGSM(擴展GSM)其頻段為880~890MHz(移動台發),925~935MHz(基站發),為與EGSM區別,把前者稱之為PGSM。GSM900上行與下行頻段的間隔為45MHz,信道間隔為200KHz,可分為124個信道(EGSM加入了975~1023共49個信道);因此E-GSM共有174個信道。
DCS1800的頻段為1710~1785MHz(移動台發),1805~1880MHz(基站發),上行與下行頻段的間隔為95MHz,頻帶寬度為75M,可分為374個信道(512至885)。
PCS1900的頻段分為上行:1850~1910MHz,下行:1930~1990MHz,上行與下行頻段的間隔為80MHz,頻帶寬度為60M,可分為300個信道。
每信道分成8個時隙(半速率是有16個),每個時隙信道速率是22.8kb/s,信道總傳輸速率270.83Kb/s,採用GMSK調制,通信方式是全雙工,分集接收,每秒跳頻217次,交錯信道編碼,自適應均衡.現在GSM向前發展開發了GPRS業務,作為2G向3G的過渡方式。
註: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無線分組業務)作為第二代移動通信技術GSM向第三代移動通信(3G)的過渡技術,是由英國BT Cellnet公司早在1993年提出的,是GSM Phase2+ (1997年)規范實現的內容之一,是一種基於GSM的移動分組數據業務,面向用戶提供移動分組的IP或者X.25連接。
GSM手機的話音編碼採用RPE-LTP(規則脈沖激勵線性預測編碼)方案,它每20ms輸出260比特,因此速率是13Kb/s.每幀為120/26=4.625ms,每時隙為577us,每比特寬度為3.692us.
下圖是一個GSM的源編碼與信道編碼示意圖.
圖2-2-2 GSM的源編碼與信道編碼
但它還要加入糾錯編碼.因為話音編碼的比特重要性不同,一種是重要的稱為I類比特,必需加以保護,即規則脈沖編碼與LPC參數比 *** 182個,加上3位奇偶檢驗比特,及4位尾比 *** 189比特.糾錯編碼使用1/2碼率的卷積碼,因此共編碼為378個比特.260比特中的其餘78個比特,則不加以保護.這樣加起來,每20ms的總輸出是456比特.如圖1所示.
為了防止抗衰落引起的突了誤碼,編碼後的比特還須進行交織.交織的原理在此從略.
二、GSM手機原理框圖.
圖2 GSM行動電話原理框圖
行動電話(以下均稱......>>

問題八:門信號如何產生 門信號是指窗函數?用開關產生...

問題九:模擬信號怎麼產生的啊 首先要說明什麼是模擬信號。模擬信號是連續性波形的信號,所以這種信號通常使用震盪器產生。震盪器產生出信號後經放大器進行信號放大,再經過功率放大器放大就可輸出了。改變震盪器的電參數就可改變震盪頻率,也就是發出不同頻率的信號,放大器又可放大成不同振幅的信號輸出,這就是模擬信號的產生。

⑸ 中國移動寬頻的貓怎麼連接的 下圖左面一根是網線右面一根是連電腦的線

分析如下:

1、光纖貓線路連接的方法見下圖:

(5)移動網路原理圖擴展閱讀

組成

1、光數據機由發送、接收、控制、介面及電源等部分組成。數據終端設備以二進制串列信號形式提供發送的數據,經介面轉換為內部邏輯電平送入發送部分,經調制電路調製成線路要求的信號向線路發送。

2、接收部分接收來自線路的信號,經濾波、反調制、電平轉換後還原成數字信號送入數字終端設備。類似於電通信中對高頻載波的調制與解調,光數據機可以對光信號進行調制與解調。

3、不管是模擬系統還是數字系統,輸入到光發射機帶有信息的電信號,都通過調制轉換為光信號。光載波經過光纖線路傳輸到接收端,再由接收機通過解調把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

4、光調制器是由微波封裝的高頻DFB激光二極體與APC、ATC控制電路組成E/O轉換部件,利用射頻微波信號直接調制超高頻激光二極體產生強度調制光信號,再耦合到單模光纖中,經約5km光纖傳輸後,再由光解調器接收完成O/E轉換,光解調器是由高速跨阻放大器的PD組件與寬頻低雜訊放大器組成。

⑹ 為什麼移動網速慢,電信網速快原理是什麼

首先要說國內的幾家ISP供應公司:移動、聯通、電信、鐵通。其他的太小也就不說了。
簡單的講,你可以把這4加公司的網路都比做一個圓圈 ○。形狀如下:○-○-○-○

4個圓圈並列在一起,中間是個切點,有點類似於奧迪的標志,只是中間沒有重疊而已。
每個圓的連線就是這4家公司網路互連的點,而每個圓就相當於他們公司的內網。所以你也可以看做4個比較大的區域網。

有常識的人都知道,現在最低的區域網速度是100M,他們中心的核心交換設備可以達到20G也算是正常。

但是每家公司之間的互連的網速就慢許多了。

比如你是聯通用戶,要訪問一個建設在電信上的網站,就是用到每家公司之間互連的線路,同時好多人一起和你在使用。線路本來的帶寬就不高,這就造成了卡頓現象。如果聯通用戶訪問在聯通線路上建設的網站,就相當於區域網內部訪問,這就不會卡頓和掉線,玩游戲也是同理的。

再說說加速器,這是相當於一個用戶自建的連接點,簡單的理解就是「用一台電腦提供服務,該電腦安裝了2塊或更多的網卡,分別對應著不同的線路,這台電腦提供一個節點的功能,把兩個不同的網路連接起來,但這種方式很以來這台電腦的配置和實際使用的用戶的多少。這也是為什麼你不辦理VIP人家就不讓用穩定的伺服器的原因。」

原理解釋過了,移動的為啥這么卡也就不言而喻了。建設在移動網路上的網站、游戲伺服器等提供服務的太少太少了(移動起步晚,很正常),你說訪問的大部分網站和游戲都建立在電信和聯通的網路上。所有使用移動寬頻的人都要通過那根連接線去訪問資源。人越多越卡。越卡越便宜。如果在移動網路上建立的網站和游戲伺服器越來越多,相信移動寬頻的實用性才會越來越高,而不是一味的降價,使用戶的體驗越來越差,最後棄網,口碑越來越不好。鐵通和移動是同理的,只是鐵通沒有移動資金雄厚,但是鐵通的網路上建立了不少視頻提供網站,這是鐵通最早的戰略,只是現在看來遠不如優酷土豆啥的實力雄厚罷了。

下圖僅供參考:箭頭其實都是雙向的,我比較懶,就用單向的表示了。不必在意細節。

⑺ 手機網路信號的各個區域是通過什麼來實現的

分類: 電子數碼
問題描述:

比如說地區和地區之間是怎麼實現漫遊和非漫遊的,精確么?

解析:

GSM900和DCS1800就是我們平常講的雙頻網路,它們都是GSM標准。兩個系統功能相同,主要是頻率不同,GSM900工作在900MHZ,DCS1800工作在1800MHZ。我國最早使用的是GSM900,隨著通信網路規模和用戶數量的迅速發展,原有的GSM900網路頻率變得日益緊張,為更好地滿足用戶增長的需求,我國近期引入了DCS1800,並採用以GSM900網路為依託, DCS1800網路為補充的組網方式,構成GSM900/DCS1800雙頻網,以緩和高話務密集區無線信道日趨緊張的狀況。只要用戶使用的是雙頻手機,就可在GSM900/DCS1800兩者之間自由切換,自動選擇最佳信道進行通話,即使在通話中手機也可在兩個網路之間自動切換而用戶毫無察覺,而且手機選擇了最佳信道,接通率得到了提高。為適應這個趨勢,進一步搶占市場份額,諾基亞、摩托羅槐喊拉、愛立信等世界著名行動電話設備生產廠商競相開發並推出多頻段手機。

(一)GSM系統的網路結構

GSM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82年,當時,北歐四國向CEPT(Conference Europe of Post and Telemunications)提交了一份建議書,要求制定900MHZ頻段的歐洲公共電信業務規 范,以建立全歐統一的蜂窩系統。同年,成立了移動通信特別小組(GSM-Group Special Mobile)。在1982年~1985年期間,討論焦點是制定模擬蜂窩網標准還是制定數字蜂窩網 標准問題,直到1986年決定為制定數字蜂窩網標准。1986年,在巴黎對不同公司、不同 方案的系統(8個)進行了比較,包括現場試驗。1987年5月選定窄帶TDMA方案。與此同時,18個國家簽署了諒解備忘錄,相互達成履行規范的協議。1988年頒布了GSM標准, 也稱泛歐數字蜂窩通信標准。在現階段,GSM包括兩個並行的系統:GSM900和DCS1800, 這兩個系統功能相同,主要是頻率不同。在GSM建議中,未對硬體作出規定,只對功能和介面制定了詳細規定,這樣便於不同產品可以互通。GSM建議共有12個系統。

1.GSM系統的主要組成

GSM數字蜂窩通信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可分為移動台、基站子系統和網路子系統。 基站子系統(簡稱基站BS)由基站收發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組成;網路子系 統由移動交換中心(MSC)和操作維護中心(OMC)以及原地位置寄存器(HLR)、訪問 位置寄存器(VLR)、鑒權中心(AUC)和設備標志寄存器(EIR)等組成。

2.GSM的區域、號碼、地址與識別

1)區域劃分

從地理位置范圍來看,GSM系統分為GSM服務區,公用陸地移動網(PLMN)業務區、移動 交換控制區(MSC區)、位置區(LA)、基站區和小區。

*GSM服務區

由聯網的GSM全部成員國組成,移動用戶只要在服務區內,就能得到系統的各種服 務,包括完成國際 漫遊。

*PLMN業務區

由GSM系統構成的公用陸地移動網(GSM/PLMN)處於國際或國內匯接交換機的級別上,該區域為PLMN業務區,它可以與公用交換電信網(PSTN)、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 和公用數據網(PDNN)互連,在該區域內,有共同的編號方法及路由規劃。一個PLMN 業務區包括多個MSC業務區,甚至可擴展全國。

*MSC業務區

在該區域內,有共同的編號方法及路由規劃。由一個移動交換中心控制區域稱為 MSC業務區。一個MSC區可以由一個或多個位置區組成。

*位置區

每一個MSC業務區分成若干位置區(LA),位置區由若干基站區組成,它與一個或 若干個基站控制器(BSC)有關。在位置區內移動台移動時,不需要作位置更新。當尋 呼移動用戶時,位置區內全部基站可以同時發尋呼信號。系統中,位置區域以位置區 識別碼(LAI)來區分MSC業務區的不同位置區。

*基站區

一般指一個基蔽明滲站控制器所控制若干個小區的區域稱為基站區。

*小區

小區也叫蜂窩區,理想形狀是正六邊形,一個小區包含一個基站,每個基站包宏脊含 若干套收,發信機,其有效覆蓋范圍決定於發射功率、天線高度等因素,一般為幾公 里。基站可位於正六邊形中心,採用全向天線,稱為中心激勵;也可位於正六邊形頂 點(相隔設置),採用120度或60度定向天線,稱為頂點激勵。 若小區內業務量激增時,小區可以縮小(一分為四),新的小區俗稱「小小區」, 在蜂窩網中稱為小區分裂。

2)識別號碼

GSM網路是十分復雜的,它包括交換系統,基站子系統和移動台。移動用戶可以 與市話網用戶、綜合業務數字網用戶和其它移動用戶進行接續呼叫,因此必須具有多 種識別號碼。

1>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IMSI)

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是用於識別GSM/PLMN網中用戶,簡稱用戶識別碼,根據GSM 建議,IMSI最大長度為15位十進制數字。

MCC MNC MSIN/NMSI

3位數字 1或者2位數字 10-11位數字

MCC-移動國家碼,3位數字。如中國的MCC為460。

MNC-移動網號,最多2位數字。用於識別歸屬的移動通信網(PLMN)。

MSIN-移動用戶識別碼。用於識別移動通信網中的移動用戶。

NMSI-國內移動用戶識別碼。由移動網號和移動用戶識別碼組成。

2>臨時用戶識別碼(TMSI)

為安全起見,在空中傳送用戶識別碼時用TMSI來代替IMSI,因為TMSI只在本地有效(即 在該MSC/VLR區域內),其組成結構由管理部門選擇,但總長不超過4個位元組。

3>國際移動設備識別碼(IMEI)

IMEI是唯一的,用於識別移動設備的號碼。用於監控被竊或無效的這一類移動設備, IMEI的構成如下圖所示。

IMEI=TAC+FAC+SNR+SP(15位數)。

TAC FAC SNR SP

6位數字 2位數字 6位數字 1位數字

TAC - Type Approval Code (TAC) 型號批准碼,由歐洲型號批准中心分配。 前2位為國家碼。(例如:Nokia的,Ericsson的,Motorola的,又各式各樣不同型號的 批准碼又不盡相同,如同是Ericsson的,GH388和GF388就不一樣,雖然只差有無蓋; 但只要是同一型號的,前六碼一定一樣,如果不一樣,可能是冒牌貨!)

FAC - Final Assembly Code (FAC)最後裝配碼,表示生產廠或最後裝配地, 由廠家編碼。如40的話,是Motorola在英國(UK)的工廠,07也是Motorola的工廠,在 德國,67的話也是,在美國本地。對Nokia,FAC是51。 SNR - Serial Number (SNR)序號碼,獨立地、唯一地識別每個TAC和FAC移 動設備,所以同一個牌子的同一型號的SNR是不可能一樣的。

SP - Spare備用碼,通常是0。

4>移動台PSTN/ISDN號碼(MSISDN)

MSISDN用於公用交換電信網(PSTN)或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撥向GSM 系統的號碼,構成如下:

MSISDN=CC+NDC+SN(總長不超過15位數字)

CC=國家碼(如中國為86),NDC=國內地區碼,SN=用戶號碼

5>移動台漫遊號碼(MSRN)

當移動台漫遊到另一個移動交換中心業務區時,該移動交換中心將給移動台分配 一個臨時漫遊號碼,用於路由選擇。漫遊號碼格式與被訪地的移動台PSTN/ISDN號碼格 式相同。當移動台離開該區後,被訪位置寄存器(VLR)和原地位置寄存器(HLR)都 要刪除該漫遊號碼,以便可再分配給其它移動台使用。

MSRN分配過程如下:

市話用戶通過公用交換電信網發MSISDN號至GSMC、HLR。HLR請求被訪MSC/VLR分配 一個臨時性漫遊號碼,分配後將該號碼送至HLR。HLR一方面向MSC發送該移動台有關參 數,如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IMSI);另一方面HLR向GMSC告知該移動台漫遊號碼, GMSC即可選擇路由,完成市話用戶->GMSC->MSC->移動台接續任務。

6>位置區識別碼(LAI)

LAI用於移動用戶的位置更新。LAI=MCC+MNC+LAC 。MCC=移動國家碼,識別國家, 與IMSI中的三位數字相同。MNC=移動網號,識別不同的GSMPLMN網,與IMSI中的MNC相 同。LAC=位置區號碼,識別一個GSMPLMN網中的位置區。LAC的最大長度為16bits,一 個GSMPLMN中可以定義65536個不同的位置區。

7>小區全球識別碼(CGI)

CGI是用來識別一個位置區內的小區。它是在位置區識別碼(LAI)後加上一個小 區識別碼(CI)。

CGC=MCC+MNC+LAC+CI。

CI=小區識別碼,識別一個位置區內的小區,最多為16bits。

8>基站識別碼(BSIC)

BSIC用於移動台識別不同的相鄰基站,BSIC採用6比特編碼。

(二)GSM系統信道分類

蜂窩通信系統要傳輸不同類型的信息,包括業務信息和各種控制信息,因而要在物理 信道上安排相應的邏輯信道。這些邏輯信道有的用於呼叫接續階段,有的用於通信進行 當中,也有的用於系統運行的全部時間內。

1、業務信道(TCH)傳輸話音和數據

話音業務信道按速率的不同,可分為全速率話音業務信道(TCH/FS)和半速率話音 業務信道(TCH/HS)。

同樣,數據業務信道按速率的不同,也分為全速率數據業務信道(如TCH/F9.6, TCH/F4.8,TCH/F2.4)和半速率數據業務信道(如 TCH/H4.8,TCH/H2.4)(這里的數 字9.6,4.8和2.4表示數據速率,單位為kb/s)。

2、控制信道(CCH)傳輸各種信令信息

控制信道分為三類:

1)廣播信息(BCH)是一種「一點對多點」的單方向控制信道,用於基站向所有移 動台廣播公用信息。傳輸的內容是移動台入網和呼叫建立所需要的各種信息。其中又分 為:

a、頻率校正信道(FCCH):傳輸供移動台校正其工作頻率的信息;

b、同步信道(SCH):傳輸供移動台進行同步和對基站進行識別的信息;

c、廣播控制信道(BCCH):傳輸通用信息,用於移動台測量信號強度和識別小區 標志等。

2)公共控制信道(CCCH)是一種「一點對多點」的雙向控制信道,其用途是在呼 叫接續階段,傳輸鏈路連接所需要的控制信令與信息。其中又分為:

a、尋呼信道(PCH):傳輸基站尋呼移動台的信息;

b、隨機接入信道(RACH):移動台申請入網時,向基站發送入網請求信息;

c、准許接入信道(AGCH):基站在呼叫接續開始時,向移動台發送分配專用控制 信道的信令。

3)專用控制信道(DCCH)是一種「點對點」的雙向控制信道,其用途是在呼叫接 續階段和在通信進行當中,在移動台和基站之間傳輸必需的控制信息。其中又分為:

a、獨立專用控制信道(SDCCH):傳輸移動台和基站連接和信道分配的信令;

b、慢速輔助控制信道(SACCH):在移動台和基站之間,周期地傳輸一些特定的信 息,如功率調整、幀調整和測量數據等信息;SACCH是安排在業務信道和有關的控制信 道中,以復接方式傳輸信息。安排在業務信道時,以SACCH/T表示,安排在控制信道時, 以SACCH/C表示,SACCH/常與SDCCH聯合使用。

c、快速輔助控制信道(FACCH):傳送與SDCCH相同的信息。使用時要中斷業務信 息(4幀),把FACCH插入,不過,只有在沒有分配SDCCH的情況下,才使用這種控制信 道。這種控制信道的傳輸速率較快,每次佔用4幀時間,約18.5ms。

由此可見,GSM通信系統為了傳輸所需的各種信令,設置了多種專門的控制信道。 這樣做,除因為數字傳輸為設置多各邏輯信道提供了可能外,主要是為了增強系統的控 制功能(比如後面將要提到的,為提高過境切換的速度而採用移動台輔助切換技術), 也為了保證話音通信質量,在模擬蜂窩系統中,要在通話進行過程中,進行控制信息的 傳輸,必須中斷話音信息的傳輸(100ms),這就是所謂的「中斷一猝發」的控制方式。 信道中斷100ms,會使話音產生可以聽得到的喀喇聲。如果這種中斷過於頻繁,勢必明 顯地降低話音質量,因此,模擬蜂窩系統必須限制在通話過程中傳輸控制信息的容量。 與此不同,GSM蜂窩系統採用專用控制信道傳輸控制信息,除去FACCH外,不在通信過 程中中斷話音信息,因而能保證話音的傳輸質量。其中FACCH雖然也採取「中斷一猝發」 控制方式,但是只在特定場合下才使用,而且佔用的時間短(18.5ms),其影響明顯 減小。GSM蜂窩系統還採用信息處理技術,來估計並補償這種因為插入FACCH而被刪除 的話音。

⑻ 隨身wifi的原理

原理:

使用有線網路、無線運營商提供的無線上網晶元(sim卡)或者電腦自身的互聯網連接作為網路源,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wifi熱點共享網路。通過此套設備,可將非wifi接入的互聯網連接擴充出wifi網路供上網終端使用。

其中,僅使用2G、3G或者4G作為網路源的隨身wifi也叫mifi。

功能:

將沒有wifi的網路共享出wifi信號來組建臨時的無線區域網,連接到互聯網,供給一台到多台無線上網終端使用,方便移動辦公,為出差旅遊提供上網環境。

適用人群:

適用於臨時場合有上網需求的人群。

特點

1、方便,不受網線約束,可以隨時隨地上網。

2、經濟,對於出行人員來說,有些高端酒店都不提供或者收費很高,使用此方案,可以降低費用。

3、安全,隨身wifi是使用者獨享或者是熟識的人共享,避免使用公共wifi,信息泄露的風險。

4、操作簡單,無需設置,開機就可以使用。

5、設備輕便、簡單易用。

6、同時滿足多台設備。

7、實時流量查詢。

⑼ 移動網路與聯通構造原理

移動網路和聯通網路構造原理都屬於移動通信網路體系架構:網路架構,該架構可分為三大模塊:網路部署場景、接入網和核心網。
具體的構造原理和試驗如下:
3.1.1中國移動黑龍江公司網路部署場景設計方案
1.室外藉助分布式天線(distributedantennasystem,DAS)和大規模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配備基站,天線元件分散放置在小區,且通過光纖與基站連接。移動事物(如終端)部署Mo-bileFemtocell,可以動態地改變其到運營商核心網路的連接。同時,部署虛擬蜂窩作為宏蜂窩的補充,提升了室外覆蓋率。
2.室內用戶需要與安裝在室外建築的大型天線陣列的室內AP進行通信,這樣就可以利用多種適用於短距離通信的技術實現高速率傳輸,比如60GHz毫米波通信,可以解決頻譜稀缺問題。
3.1.2 中國移動黑龍江公司接入網設計方案
5G通信網路接入網部署中,採用新型的分布式基站進行組網把宏基站的部分載波通過標準的CPRI介面拉遠實現分布式組網,也就是將傳統基站的基帶處理部分(BBU)和射頻收發信機部分(RRU)設計成單獨的模塊。分布式基站不僅帶來快速、便捷的網路部署,而且有利於大幅降低運營商建網的成本。由於無線頻譜資源的高價格、高頻通信技術的使用,使原有基站覆蓋密度越來越大,因此必須對無線接入側的網路做相應的調整,才能保證5G網路下的無線帶寬及物聯需求的應用。
CoP(CPRI over Packet)承載技術是承接5G通信網路接入網中的研究和部署重點。為滿足業務需求和基站承載,需要建立一種新的承載技術架構來滿足雲通信的需求,現通過以下幾點方案進行接入網部署:
在RRU增加的情況下使其滿足免機房需要,新的CoP FO 設備能跟RRU供址部署,建立成一個新的前傳網路(Fronthanl),通過CoP FO 設備將RRU進行匯聚傳給接入側的A設備。該方式針對現有IP RAN設備基本無需改動,只需要在原有的設備中插入帶有CRPI協議的新增板卡就可以工作。
對於Fronthanl接入側的保護機制有CPRI介面和ETH介面;網路側保護機制可以採用線性「1+1」保護或環網Wrapping、Steering保護。
對於無線側RRU的接入點模塊FO是全室外模式,易部署、省機房,滿足於大網路容量要求。
在組網類型上,優先選用環型拓撲結構,可以實現RRU任意的部署,實現接入設備A無源CWDM解決方案。
3.1.2 中國移動黑龍江公司核心網設計方案
1.現有核心網網元由傳統平台向雲平台演進
(1)RCS在互聯網基地部署應用,IMS AS、CSCF/BGCF等網元進行技術試點;
(2)控制類網元(MME、PCRF)、數據類網元(HSS、HLR)、信令轉接網元(DRA)等正在研究設計階段,成熟後馬上推動現網引入;
(3)媒體轉發面網元(MGW/SBC),根據SDN技術進行進行部署;
(4)2G、3G電路域相關網元正逐步融合、替換和退網,不再考慮運化升級。
構建以DC為中心的網路雲化平台,部署基於雲化架構的NFV(網路功能虛擬化),引入跨DC部署與無狀態設計,並將傳統核心網業務搬遷至此雲化平台;
2.控制面網元功能重構
(1)業務處理節點:承接傳統核心網GW/SBC等媒體接入處理類網元的功能;
(2)融合控制接節點:承接傳統核心網MME/CSCF/HSS等管理控制類網元和HSS的等用戶數據類網元的功能;
(3)業務能力節點:承接傳統核心網應用服務AS/業務平台類網元的功能層次,同時支持提供網路能力開放和網路拓撲設置功能。
3.引入C/U分離,並利用MEC技術構建分布式網路,保障低時延業務應用。
4.引入SBA架構、網路切片Slicing、接入無關技術Access Agnostic,為各式各樣差異化需求提供on demand服務,以支撐5G業務。
3.2 5G關鍵技術
3.2.1 CoP(CPRI over Packet)承載技術
CoP承載技術是集成前傳承載和後傳承載的中心樞紐模塊,採用的是高效裝載技術,其由於CRPI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是的數據成幀靈活,便於整個網路調節,採用光承載,繼承了原有波分承載的有點,也能進一步節省傳輸光纜。CPRI over Packet的NGFI承載方案,具體對比指標比較如下:
3.2.2 網路功能虛擬化(net-workfunctionvirtualization,NFV)
NFV(網路功能虛擬化)利用軟硬體解耦及功能抽象,以虛擬化技術降低昂貴的設備成本費,根據業務需求進行自動部署、彈性伸縮、故障隔離等步驟,讓運營商可通過此極速將承載各種網路功能的通用硬體與雲計算虛擬化技術相結合,實現網元虛擬化和虛擬網路可編程,簡化網路升級的步驟和降低購買新專用網路硬體的成本,把網路技術重點放到部署新的網路軟體上。
3.2.3 基於OFDM優化的波形和多址接入
5G NR設計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項決定,就是採用基於OFDM優化的波形和多址接入技術,因為OFDM 技術被當今的 4G LTE 和 Wi-Fi 系統廣泛採用,因其可擴展至大帶寬應用,而具有高頻譜效率和較低的數據復雜性,因此能夠很好地滿足 5G 要求。 OFDM 技術家族可實現多種增強功能,例如通過加窗或濾波增強頻率本地化、在不同用戶與服務間提高多路傳輸效率,以及創建單載波 OFDM 波形,實現高能效上行鏈路傳輸。
不過OFDM體系也需要創新改造,才能滿足5G的需求:
1. 通過子載波間隔擴展實現可擴展的OFDM參數配置;
2. 通過OFDM加窗提高多路傳輸效率。
3.2.4 靈活的框架設計

5G NR靈活的框架設計:
1. 可擴展的時間間隔(Scalabl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相比當前的 4G LTE網路,5G NR將使時延降低一個數量級。目前LTE網路中,TTI(時間間隔)固定在1 ms(毫秒)。為此,3GPP在4G演進的過程中提出一個降低時延的項目。盡管技術細節還不得而知,但這一項目的規劃目標就是要將一次傅里葉變換的時延降低為目前的1/8(即從1.14ms降低至143µs(微秒)。

2. 自包含集成子幀(Self-contained integrated subframe)
自包含集成子幀是另一項關鍵技術,對降低時延、向前兼容和其他一系列5G特性意義重大。通過把數據的傳輸(transmission)和確認(acknowledgement)包含在一個子幀內,時延可顯著降低。

3. 先進的新型無線技術(Advanced wireless technologies)
5G必然是在充分利用現有技術的基礎之上,充分創新才能實現的,而4G LTE正是目前最先進的移動網路平台,5G在演進的同時,LTE本身也還在不斷進化(比如最近實現的千兆級4G+),5G不可避免地要利用目前用在4G LTE上的先進技術,如載波聚合,MIMO技術,非共享頻譜的利用等等。
大規模MIMO: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術是目前無線通信領域的一個重要創新研究項目,通過智能使用多根天線(設備端或基站端),發射或接受更多的信號空間流,能顯著提高信道容量;而通過智能波束成型,將射頻的能量集中在一個方向上,可以提高信號的覆蓋范圍。
毫米波:
全新 5G 技術正首次將頻率大於 24 GHz 以上頻段(通常稱為毫米波)應用於移動寬頻通信。大量可用的高頻段頻譜可提供極致數據傳輸速度和容量,這將重塑移動體驗。但毫米波的利用並非易事,使用毫米波頻段傳輸更容易造成路徑受阻與損耗(信號衍射能力有限)。通常情況下,毫米波頻段傳輸的信號甚至無法穿透牆體,此外,它還面臨著波形和能量消耗等問題。

閱讀全文

與移動網路原理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文檔網路選項可以設置分欄數 瀏覽:884
網路安全測評師有效期多久 瀏覽:154
計算機網路能不能共享硬體資源 瀏覽:882
蘋果4s查找不到網路 瀏覽:808
小米電腦連不上網路 瀏覽:352
網路信息技術與軟體學什麼 瀏覽:129
家裡路由器網路接線沒信號 瀏覽:890
本地網路連接隔一段時間自動禁用 瀏覽:15
無線網路禁用怎麼調出 瀏覽:460
請問qq查詢網路異常怎麼辦 瀏覽:424
無線電視有線網路連接 瀏覽:596
二建網路視頻哪個老師講得好 瀏覽:292
最好的英語網路課程是哪個好 瀏覽:878
蘋果手錶無法設定流動網路 瀏覽:505
地鐵裡面移動網路不好 瀏覽:824
無線網路wifi攝像頭夜視 瀏覽:656
電腦如何收聽網路電台 瀏覽:421
小米盒子4se搜不到無線網路 瀏覽:450
gps和手機網路哪個准 瀏覽:931
網路商城軟體購買 瀏覽:563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