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移動營銷有哪些方式
十種。
第一種方式:即時通訊營銷。即時通訊營銷又叫IM營銷,是企業通過即時工具IM幫助企業推廣產品和品牌的一種手段。
第二種方式:聊天群組營銷。聊天群組營銷算是即時通訊工具的一種延伸,具體是利用各種即時通訊軟體中的群功能來展開營銷。
第三種方式:搜索引擎營銷。搜索引擎營銷是當下最主要的網站推廣營銷手段之一,因為是免費,因此受到眾多中小網站的重視,搜索引擎營銷方法已成為網路營銷方法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
第四種方式:BBS營銷。BBS營銷又稱論壇營銷,就是「利用論壇這個交流平台,通過圖文、視頻等方式傳播企業產品、品牌和服務信息,從而讓客戶更加深刻地了解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而達到宣傳企業產品、品牌和服務的效果、加深對市場認知度的網路營銷活動。
第五種方式:病毒式營銷。所謂的病毒式營銷,其實是一種較常用的網路營銷方法,一般用於進行網站推廣、品牌推廣等;病毒式營銷利用的是用戶口碑傳播的原理,在互聯網上,這種「口碑傳播」更為方便,可以像病毒一樣迅速蔓延。
第七種方式:網路事件營銷。網路事件營銷是組織、企業主要以互聯網為傳播平台,通過精心策劃、實施可以讓公眾直接參與並享受樂趣的事件,並通過這樣的事件達到吸引或轉移公眾注意力,增進、改善與公眾的關系,塑造組織、企業的良好形象,以謀求企業更大效果的營銷傳播活動。
第八種方式:網路圖片營銷。網路圖片營銷就是組織或企業把設計好的富有創意的圖片,在各大論壇、博客、空間、和即時聊天等工具上進行傳播或通過搜索引擎的自動獲取,從而達到傳播企業產品、品牌、服務等信息,來達到營銷的目的。
第九種方式:網路視頻營銷。網路視頻營銷指的是組織或企業將各種製作好的視頻短片放到互聯網,達到宣傳企業產品、品牌以及服務信息的營銷手段。
第十種方式:網路軟文營銷。網路軟文營銷,又叫網路新聞營銷,一般是藉助網路上的門戶網站、地方或行業網站等一些平台來傳播一些具有新聞性、闡述性和宣傳性的文章,包括一些深度報道、網路新聞通稿。
優勢:
要從三個重要維度來看,首先是(用戶)規模大不大,其次是(對用戶)改變和影響強不強,最後是成本低不低。
中國手機用戶已超10億,其中手機網民超過4億,中高端用戶大約在1.5億上下。這些數字對比其他媒體類型,影響的廣度、深度和電視及互聯網在一個量級,大大領先於報刊、廣播和戶外這些傳統媒體。規模不可謂不大。
目前典型手機用戶每天與手機接觸頻次為120~150次,視線駐留時間在123分鍾左右,媒體伴隨時間超過15小時,視線接觸距離在15厘米左右。
另外,手機實現了從「碎片時間垃圾化」到「碎片時間黃金化」的轉變,真正實現了碎片時間的媒體價值。
最後,移動營銷體現的到人(通過運營商號碼、設備號和使用行為對應)、到位(到具體位置和移動軌跡)、隨時隨地、全互動、強注意以及O2O(線上到線下的連接),這6點特性是與傳統營銷包括互聯網營銷有明顯差異且有優勢的。以上三個角度,體現的是對用戶影響改變不可謂不強。
Ⅱ 無線網路優化的優化思路
建立在用戶感知度上的網路優化面對的必然是對用戶投訴問題的處理,一般有如下幾種情況: 信令建立過程
在手機收到經PCH(尋呼信道)發出的pagingrequest(尋呼請求)消息後,因SDCCH擁塞無法將pagingresponse(尋呼響應)消息發回而導致的呼損。
對策:可通過調整SDCCH與TCH的比例,增載入頻,調整BCC(基站色碼)等措施減少SDCCH的擁塞。
因手機退出服務造成不能分配佔用SDCCH而導致的呼損。
對策:對於盲區造成的脫網現象,可通過增加基站功率,增加天線高度來增加基站覆蓋;對於BCCH頻點受干擾造成的脫網現象,可通過改頻、調整網路參數、天線下傾角等參數來排除干擾。
鑒權過程
因MSC與HLR、BSC間的信令問題,或MSC、HLR、BSC、手機在處理時失敗等原因造成鑒權失敗而導致的呼損。
對策:由於在呼叫過程中鑒權並非必須的環節,且從安全形度考慮也不需要每次呼叫都鑒權,因此可以將經過多少次呼叫後鑒權一次的參數調大。
加密過程
因MSC、BSC或手機在加密處理時失敗導致呼損。
對策:目前對呼叫一般不做加密處理。
從手機占上SDCCH後進而分配TCH前
因無線原因(如RadioLinkFailure、硬體故障)使SDCCH掉話而導致的呼損。
對策:通過路測場強分析和實際撥打分析,對於無線原因造成的如信號差、存在干擾等問題,採取相應的措施解決;對於硬體故障,採用更換相應的單元模塊來解決。
話音信道分配過程
因無線分配TCH失敗(如TCH擁塞,或手機已被MSC分配至某一TCH上,因某種原因占不上TCH而導致鏈路中斷等原因)而導致的呼損。
對策:對於TCH擁塞問題,可採用均衡話務量,調整相關小區服務范圍的參數,啟用定向重試功能等措施減少TCH的擁塞;對於占不上TCH的情況,一般是硬體故障,可通過撥打測試或分析話務統計中的CALLHOLDINGTIME參數進行故障定位,如某載頻CALLHOLDINGTIME值小於10秒,則可斷定此載頻有故障。另外嚴重的同頻干擾(如其它基站的BCCH與TCH同頻)也會造成占不上TCH信道,可通過改頻等措施解決。 一般現象是較難占線、占線後很容易掉線等。這種情況首先應排除是否是TCH溢出的原因,如果TCH信道不足,則應增加信道板或通過增加微蜂窩或小區裂變的形式來解決。
排除以上原因後,一般可以考慮是否是有較強的干擾存在。可以是相鄰小區的同鄰頻干擾或其它無線信號干擾源,或是基站本身的時鍾同步不穩。這種問題較為隱蔽,需通過仔細分析層三信令和周圍基站信息才能得出結論。 掉話的原因幾乎涉及網路優化的所有方面內容,尤其是在路測時發生的掉話,需要仔細分析。在路測時,需要對發生掉話的地段做電平和切換參數等諸多方面的分析。如果電平足夠,多半是因為切換參數有問題或切入的小區無空閑信道。對話務較忙小區,可以讓周圍小區分擔部分話務量。採用在保證不存在盲區的情況下,調整相關小區服務范圍的參數,包括基站發射功率、天線參數(天線高度、方位角、俯仰角)、小區重選參數、切換參數及小區優先順序設置的調整,以達到縮小擁塞小區的范圍,並擴大周圍一些相對較為空閑小區的服務范圍。通過啟用DirectedRetry(定向重試)功能,緩解小區的擁塞狀況。上述措施仍不能滿足要求的話,可通過實施緊急擴容載頻的方法來解決。
對大多採用空分天線遠郊或近郊的基站,如果主、分集天線俯仰角不一致,也極易造成掉話。如果參數設置無誤,則可能是有些點信號質量較差。對這些信號質量較差而引起的掉話,應通過硬體調整的方式增加主用頻點來解決。 在日常DT測試中,經常發現有很多微小的區域內,話音質量相當差、干擾大,信號弱或不穩定以及頻繁切換和不斷接入。這些地方往往是很多小區的交疊區、高山或湖面附近、許多高樓之間等。同樣這種情況對全網的指標影響不明顯,小區的話務統計報告也反映不出。這種現象一方面是由於頻帶資源有限,基站分布相對集中,頻點復用度高,覆蓋要求嚴格,必然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局部的頻率干擾。另一方面是由於在高層建築林立的市區,手機接收的信號往往是基站發射信號經由不同的反射路徑、散射路徑、繞射路徑的疊加,疊加的結果必然造成無線信號傳播中的各種衰落及陰影效應,稱之為多徑干擾。此外,無線網路參數設置不合理也會造成上述現象。
在測試中RXQUAL的值反映了話音質量的好壞,信號質量實際是指信號誤碼率, RXQUAL=3(誤碼率:0.8%至1.6%),RXQUAL=4(誤碼率:1.6%至3.2%),當網路採用跳頻技術時,由於跳頻增益的原因,RXQUAL=3時,通話質量尚可,當RXQUAL≥6時,基本無法通話。
根據上述情況,通過對這些小區進行細致的場強覆蓋測試和干擾測試,對場強覆蓋測試數據進行分析,統計出RXLEV/RXQUAL之間對照表,如果某個小區域RXQUAL為6和7的采樣統計數高而RXLEV大於-85dBm的采樣數較高,一般可以認為該區域存在干擾。並在Neighbor-List中可分析出同頻、鄰頻干擾頻點。 如果直達路徑信號(主信號)的接收電平與反射、散射等信號的接收電平差小於15dB,而且反射、散射等信號比主信號的時延超過4~5個GSM比特周期(1個比特周期=3.69μs),則可判斷此區域存在較強的多徑干擾。
多徑干擾造成的衰落與頻點及所在位置有關。多徑衰落可通過均衡器採用的糾錯演算法得以改善,但這種演算法只在信號衰落時間小於糾錯碼字在交織中分布佔用的時間時有效。
採用跳頻技術可以抑制多徑干擾,因為跳頻技術具有頻率分集和干擾分集的特性。頻率分集可以避免慢速移動的接收設備長時間處於陰影效應區,改善接收質量;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均衡器的優點。干擾分集使所有的移動及基站接收設備所受干擾等級平均化。使產生干擾的幾率大為減小,從而降低干擾程度。
採用天線分集和智能天線陣,對信號的選擇性增強,也能降低多徑干擾。
適當調整天線方位角,也可減小多徑干擾。
若無線網路參數設置不合理,也會影響通話質量。如在DT測試中常常發現切換前話音質量較差,即RXQUAL較大(如5、6、7),而切換後,話音質量變得很好,RXQUAL很小(如0、1),而反方向行駛通過此區域時話音質量可能很好(RXQUAL為0、1),因為佔用的服務小區不同。對於這種情況,是由於基於話音質量切換的門限值設置不合理。減小RXQUAL的切換門限值,如原先從RXQUAL≥4時才切換,改為RXQUAL≥3時就切換,可以提高許多區域的通話質量。因此,根據測試情況,找出最佳的切換地點,設置最佳切換參數,通過調整切換門限參數控制切換次數,通過修改相鄰小區的切換關系提高通話質量。總之,根據場強測試可以優化系統參數。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競爭的激烈及各運營商的越來越深化的要求,某些地方的運營商為完成任務,達到所謂的優化指標,隨意調整放大一些對網路統計指標有貢獻的參數,使網路看起來「質量很高」。然而,用戶感覺到的仍是網路質量不好,從而招致更多用戶的不滿,這是不符合網路優化的宗旨的。
總之,網路優化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進行網路優化的方法很多,有待於進一步探討和完善。好在現在國內兩大運營商都已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網路質量也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同時網路的經濟效益也得到了充分發揮,既符合用戶的利益又滿足了運營商的要求,毫無疑問將是持續的雙贏局面。
無線網路優化的目的就是對投入運行的網路進行參數採集、數據分析,找出影響網路質量的原因,通過技術手段或參數調整使網路達到最佳運行狀態的方法,使網路資源獲得最佳效益,同時了解網路的增長趨勢,為擴容提供依據。
移動通信網路主要包括交換傳輸系統和無線基站系統兩部分,其中無線部分具有諸多不確定因素,它對無線網路的影響很大,其性能優劣常常成為決定移動通信網好壞的決定性因素。當然,無線網路規劃階段考慮不到的問題如無線電波傳播的不確定性(障礙物的阻礙等)、基礎設施(新商業區、街道、城區的重新安排)變化、取決於地點和時間的話務負荷(如運動場)、話務要求、用戶對服務質量的要求的增加,都涉及到網路優化工作。
當網路運營商發現網路中存在諸如覆蓋不好、話音質量差、掉話、網路擁塞、切換成功率、未開通某些新功能等問題時,也需要對網路進行優化。通過不斷的網路優化工作,使得呼叫建立時間減少、掉話次數減少、通話話音質量不斷改善、網路擁有較高可用性和可靠性,改善小區覆蓋、降低掉話率和擁塞率、提高接通率和切換率、減少用戶投訴。
一、網路優化過程
網路優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貫穿於網路發展的全過程。只有不斷提高網路的質量,才能獲得移動用戶的滿意,吸引和發展更多的用戶。 在日常網路優化過程中,可以通過OMC和路測發現問題,當然最通常的還是用戶的反映。在網路性能經常性的跟蹤檢查中發現話統指標達不到要求、網路質量明顯下降或來自的用戶反映、當用戶群改變或發生突發事件並對網路質量造成很大影響時、網路擴容時應對小區頻率規劃及容量進行核查等情形發生時,都要及時對網路做出優化。
進行網路優化的前提是做好數據的採集和分析工作,數據採集包括話統數據採集和路測數據採集兩部分。 優化中評判網路性能的主要指標項包括網路接入性能數據、信道可用率、掉話率、接通率、擁塞率、話務量和切換成功率以及話統報告圖表等,這些也是話統數據採集的重點。路測數據的採集主要通過路測設備,定性、定量、定位地測出網路無線下行的覆蓋切換、質量現狀等,通過對無線資源的地理化普查,確認網路現狀與規劃的差異,找出網路干擾、盲區地段,掉話和切換失敗地段。然後,對路測採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如測試路線的地理位置信息、測試路線區域內各個基站的位置及基站間的距離等、各頻點的場強分布、覆蓋情況、接收信號電平和質量、6個鄰小區狀況、切換情況及Layer3消息的解碼數據等,找出問題的所在從而解決方案。
網路優化的關鍵是進行網路分析與問題定位,網路問題主要從干擾、掉話、話務均衡和切換四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干擾分析:GSM系統是干擾受限系統,干擾會使誤碼率增加,降低話音質量甚至發生掉話。一般規定誤碼率在3%左右,當誤碼率達8%~10%時話音質量就比較差了,如果誤碼率超出10%則話音質量不可容忍,無法聽清。因此,通常對載波干擾設置了一定的門限,規定同頻道載干比C/I≥9dB,鄰頻道載干比C/A≥-9dB(工程中另加3dB的餘量)。 通話干擾的定位手段包括話統數據、話音質量差引起的掉話率、干擾帶分布、用戶反映、路測 ( RxQual )及CQT呼叫質量撥打測試。
掉話分析:掉話問題的定位主要通過話統數據、用戶反映、路測 、無線場強測試、CQT呼叫質量撥打測試等方法,然後通過分析信號場強、信號干擾、參數設置(設置不當,切換參數、話務不均衡)等,找出掉話原因。
話務均衡分析: 話務均衡是指各小區載頻應得到充分利用,避免某些小區擁塞,而另一些小區基本無話務的現象。通過話務均衡可以減小擁塞率、提高接通率,減少由於話務不均引起的掉話,使通信質量進一步改善提高。話務均衡問題的定位手段包括話統數據、話務量、接通率、擁塞率、掉話率、切換成功率、路測和用戶反映。話務不均衡原因主要表現在:基站天線掛高、俯仰角、發射功率設置不合理,小區覆蓋范圍較大,導致該小區話務量較高,造成與其它基站話務量不均衡;由於地理原因,小區處於商業中心或繁華地段,手機用戶多而造成該小區相對其它小區話務量高:小區參數,如允許接入最小電平等設置不合理而導致話務量不均衡;小區優先順序參數設置未綜合考慮。
話務均衡方法1:改變定向天線的下傾角、掛高,調整相應小區參數如基站的發射功率等,改變覆蓋面的大小,以達到調節話務量的目的;對臨時話務量的增加,可通過臨時增載入頻或增大發射功率,改變信號覆蓋范圍。
話務均衡方法2:改變小區載頻數是話務量調節的常用方法之一。從話務量少的小區抽調載頻到話務量高的小區;採用OVERLAY/UNDERLAY層次小區結構或增設微蜂窩基站,降低每信道話務量。
話務均衡方法3:核查允許接入最小電平值ACCMIN,通過小區覆蓋范圍的變化間接調整話務量。注意此值調整過大可能造成盲區,過小可能造成通話質量下降;根據現場重選測試,調整小區重選參數CRO;調整切換偏移和滯後參數,改變切換邊界和切換帶來實現話務分流;啟用定向重試、負荷切換。
話務均衡方法4:雙頻網話務調整,在GSM900和GSM1800系統上採用分層小區結構;考慮小區所在層、優先順序、層間切換門限、層間切換磁滯等參數的設置,使GSM1800小區能成功吸收雙頻手機的用戶。
二、網路優化分析工具
為了有效解決網路優化問題,各廠家開發出網路優化輔助分析工具,可以作為話統分析和診斷分析的工具。
話統台統計結果是以數據表格的形式輸出的,記錄每個統計周期的計數點累計值,具有一定的缺陷:表格形式數據離散,數據變化趨勢不明顯;不提供每天平均指標的計算,手工計算平均指標花費大量工時;不能體現各種指標項間的相關關系,不便於數據分析。話統分析工具的作用就是將用戶從繁重的手工工作中解脫出來,對原始話統數據進行自動處理,以滿足用戶需要、以方便用戶分析的形式呈現出來。華為話統分析工具可以實現對異常值的過濾、異常問題的輔助診斷、日常統計項的直觀顯示、相關統計項的組合顯示及完善的報表等功能,是理想的網路優化輔助工具。
網路診斷分析工具可以及時發現網路中隱藏的問題,通過地理化顯示小區分布狀況、各小區覆蓋狀況、各小區服務質量和歷史數據的回放、網路利用率等,也可以查看小區屬性、覆蓋范圍、利用率等資料,通過動態回放歷史數據,掌握服務質量,將存在問題的小區直觀地顯示出來,以便進一步查看問題的詳細報告。診斷分析工具可對小區的覆蓋做出計算和評估,計算切換嘗試次數(信號質量、時間提前量)、切換嘗試次數、小區間切換成功率、切換時接收電平、接收質量、出小區、入小區切換比率、平均接收電平、接收質量等,分析出小區覆蓋水平。另外,也可對小區干擾進行計算和評估,包括TCH信道在各干擾帶中所佔比率、SDCCH佔用時無線鏈路斷的次數、TCH佔用時無線鏈路斷的次數、未定義鄰近小區平均信號強度、定義鄰近小區平均信號強度、接收電平與接收質量不匹配、上下行不平衡、掉話時的電平和質量等。
三、應用案例
應用案例一:內蒙伊克昭盟東勝市雙頻網網路優
網路背景:東勝市全網為華為GSM雙頻網。
優化項目:話務均衡。
通過普查測試、鄰區關系調整、話務均衡調整等優化操作,使得GSM1800有效合理分擔GSM900的話務,保證了話務均衡,圖1為優化前後網路指標對比圖。
應用案例二:福建漳州雲霄雙頻網路優
網路背景: 華為1800MHz與Nokia 900MHz設備共站址異種機型組建的雙頻網,市區1800MHz與900MHz共同覆蓋,形成多層網,平均站距為700m,達到密集連續覆蓋,建築物密集且無規則,無線環境復雜。
優化項目: 調整1800話務吸收、降低掉話率、優化切換指標。
網路優化後,網路質量大大提高,圖2為網路優化前後話務吸收情況,切換成功率達到平均97.5%,消除了乒乓效應。優化前忙時平均掉話率為0.60%,全天平均為0.62%。優化後忙時平均掉話率為0.33%,全天平均:0.37%。
Ⅲ 如何利用網路傳播起到什麼效果
傳播效應衡量的是特定對象的傳播范圍與影響面,反映傳播活動本身是否引起關注或者說引起了多少關注。
也就是說在網路中,我們可以通過觀察一條信息的轉發量、點擊量等等數據來直接衡量傳播的效果。
那麼傳播效應又分為哪幾類呢?
放大效應——毫無疑問,網路對傳播的最明顯的效應就是放大!網路更加深層次的打破了地域、社交范圍等等帶來的壁壘,讓更多的受眾可以自由的接觸到信息,很有可能將一件小事或一個小話題的影響不斷放大,最終可能在整個網路或者整個社會產生影響。
削弱效應——有大就有小,網路可以放大一件事的影響力也就可以縮小一件事的影響力。有些事情在傳統媒體進行了大量的報道,但是把它們放到網路上可不一定那麼受歡迎,這只能說明,有些情況下,媒體乎敗絕的議程設置和大眾的選擇判斷是有出入的。
催化效應——催化催化,是發生了化學反應的。在網路上,網民對某些事件的認識可能會逐漸產生一些變化。人們逐漸透過現象看本質,去深層挖掘問題的根本。
裂變效應——裂變,一個話題可能被分解,衍生出大量新的話題,從而滲透在各個方面,產生更大的影響。
聚變效應——先聚再變,聚少成多,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量變達到質變」。
正反饋效應——「遇強則強,遇弱則弱」的一種信息傳播趨勢。
以上6種效應,前4種主要針對單一的傳播對象,後2種則針對多個傳播對象而產生。同時,這6種效應並不互斥,有時候是可以共存的。
也就是所傳播的事物在受眾那端引起的反映。
那麼會有哪幾種反應呢?
引起受眾注意的程度——傳播的內容是否被人注意到是其效果研究的第一步。可以通過訪問量、點擊量等來直接進行衡量。
激發受眾獲取的程度——傳播的內容是否被人接收、閱讀、討論則是效果研究的第二步。可以通過下載量、搜索量、評論量等來進行衡量。
影響受眾態度的程度——當受眾GET到傳播的信息之後,第一層面的變化就是態度上的變化,是一個受眾接收信息然後「內化於」的過程。
影響受眾行為的程度——受眾的將信息內化,接下來第二層面就是歲姿將其「外化於行」,通過行為枯納表現出已經受到一定的影響。
由此我們還是可以看出,信息產生效果是有一個過程存在的。
02網路傳播效果形成的復雜性
上面我們說到,信息產生效果是一個過程,那麼效果形成的復雜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①網路傳播匯集多種傳播形態,擁有多種傳播途徑,從而構成了復雜的傳播結構,使得傳播效果形成機制復雜化。
②信息在傳播過程中的「失真現象」使得傳播效果難以控制與預估。在網路上,每個人都可以有「選擇性」、「再生產式」的進行傳播。
③網路本身的傳播情景具有多樣性。
03網路傳播與「議程設置」
「議程設置」是大眾傳播理論中的一個重要的假說。
它的主要觀點是:傳播媒介以賦予各種議題不同程度「顯著性」的方式,影響著公眾矚目的焦點和對社會環境的認知。
也就是說,傳播媒介通過傳播與否、傳播的體量大小、傳播的時間、排序等等「設置」,在暗中引導公眾「想什麼」以及「怎麼想」。
那麼在網路傳播中,「議程設置」有什麼特點呢?
①議程設置主體的多元化與受眾地位的上升
網路幾乎是一個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傳播任何信息的地方,所以,在網路上,任何人都可以「議程設置」。
同樣的,在「個性化」信息服務的情境下,「自下而上」的網民自我設置與選擇作用也越來越強。
②網路中「縱」「橫」議程的交織
「縱向的」議程設置是貫穿所有人群的。
「橫向的」議程設置是只適合於特定人群的。
因此,網路中「縱」「橫」議程的交織,也就是水平媒體和垂直媒體的交織,有利於推動網路社會更加穩定,讓網民都能夠「有所得」。
04網路傳播與「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是傳播學中一個有代表性的理論。
其主要觀點是:輿論的形成與大眾傳統媒體營造的意見氣候有直接關系。
也就是說,在一些問題的意見表達上,人們懼怕社會孤立,會對優勢氣候採取趨同行動。「強者更強,弱者更弱」。一方的聲音越來越大,另一方就越來越銷聲匿跡的螺旋式過程。
那麼,在網路中,「沉默的螺旋」是如何形成的呢?
①局部性優勢意見的形成
通常是在一些固定的社區、微博、微信、論壇區域里先形成意見。
②局部性優勢意見在網路中的擴散
這個擴散的過程使得該意見贏得更多支持,吸附更多能量。
③網路總體意見氣候的形成
Ⅳ 社群裂變是什麼意思
社群裂變是通過帶誘餌的海報來吸引種子用戶推廣,從而進入社群。通過社群內的自動化提醒話術,促使群內用戶完成轉發海報任務,利用群成員的社交關系,帶領更多的新用戶進群。通過這樣的循環,大規模的增長社群的用戶人數,是一種高效增長用戶的方式。
社群裂變的三個要素:
1、誘餌海報
在社群裂變的過程中,誘餌的載體就是宣傳海報。傳播效果如何,海報存在著一定的關鍵性作用。海報的美觀度是非常重要的,盡量保持內容簡潔、清晰。文案要直擊痛點,在能吸引到自己的基礎上能吸引到用戶。
2.、種子用戶
裂變活動的啟動人群,就是剛開始建立社群的第一批種子用戶,精準度要高且覆蓋面要廣,最好是帶有一部分的kol。
3.、裂變工具
以工具內容為核心,輔助社群裂變,對工具要求穩定性強、安全性高、智能自動化程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