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手機網路 > 移動網路環境用戶行為感知與理解

移動網路環境用戶行為感知與理解

發布時間:2023-01-25 20:37:50

❶ 廣東宜通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產品系列

LengLong®系列信令採集分析產品(1P)
LengLong®系列信令採集分析產品是自主研發的、高性價比的信令採集設備,採用穩定高效的處理機制、不停機動態載入組件、全介面的解碼引擎、先進的海量信令數據處理技術,支持GSM/WCDMA、CDMA/CDMA1X、TD-SCDMA等網路協議,主要應用於市場精確營銷分析、網維、網優等專業領域。
Fire F9600 光口採集設備Fire F9600 光口採集設備Fire F9600 光口採集設備
LengLong®Fire-F9600光口信念採集網關設備採用了自主研發的嵌入式硬體加速處理模塊,配備專業的處理晶元,提高了信令解碼能力,具備強大的數據採集能力,可以實現對GSM、GPRS、EDGE、WCDMA、TD-SCDMA、CDMA等通信網路信令的實時採集和快速分析處理。
設備功能:
信號採集
從傳輸層提取通信網路信令
對接入鏈路中HDLC層的數據採集
對信令數據進行TCP/IP協議封裝
提供SNMP/AGENTX網路管理功能
Fire L6500系列光口採集分析設備Fire L6500系列光口採集分析設備
LengLong®Fire-L6500系列採集分析產品具有自主研發、具備世界領先技術、高性價比的光、電口信令採集設備,採用穩定高效的處理機制、不停機載入組建、全介面的解碼引擎、海量的處理技術經驗,建立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網路支持市場,應用於市場、網維、網優等方面。
設備功能:
直接對匯聚層、接入層進行光口通訊網路信令提取
對接入鏈路中HDLC層的鏈路採集
對信令數據進行TCP/IP協議封裝
提供SNMP/AGENTX網路管理功能
基於Ethernet的數據輸出和SNMP管理
ELVIS®系列全業務質量測試系統
ELVIS®系列全業務質量測試系統具備獨立自主知識產權,擁有國際先進的SIM卡遠程模擬技術和PESQ語音質量評定技術。其中關鍵技術已經申請了相關國家專利,並在市場推廣應用中獲得中國移動集團技術創新獎、第十屆中國國際軟體博覽會創新獎、廣東省科技進步獎等多個獎項。
全業務質量監測平台核心設備包括遠端測試模塊(RTD)和中心SIM卡池設備(SID)。通過模擬真實的用戶行為,從用戶感知的角度出發驗證移動網路服務質量,並對網路服務質量進行全面的監控,同時通過周期性的測試和KPI參數對比,前瞻性的判斷移動網路性能變化趨勢,真正實現對移動通信網路質量的實時監測和管理。
SID系列
配合管理中心的調度和遠端測試模塊的資源請求,系統可通過LAN/WAN傳送任意一張SIM卡的模擬信息到遠端測試模塊(RTD)。模擬SIM卡從一個RTD中移到另一個RTD時不需要做任何物理位置的改變,可以輕松地實現SIM卡快速切換,滿足不同區域的測試工作需要。
SIM卡管理設備(SID)擁有32個或256個測試卡槽位,可自動獲取測試卡中的IMSI、MSISDN,簡訊中心號碼等信息,可支持32張或256張SIM卡同時遠程開機。
RTD系列
遠端測試模塊RTD能根據業務的需要動態獲取遠程測試卡的信息,以完成SIM卡登錄移動網路。RTD收到測試任務命令後,向SIM卡管理設備(SID)請求相關的SIM卡資源,進行各種移動業務的測試工作。
多媒體安防產品
多媒體安防產品主要為電信運營商、政府及企業用戶提供多媒體視頻產品和視頻技術整體解決方案,以及以系列產品為基礎的安防智能系統整體解決方案。公司的多媒體安防產品系列已經成熟應用於多個行業領域。公司根據行業領域用戶的使用反饋和特殊需求開發定製行業解決方案,更好的適應了各個行業的個性化需求。
產品名稱:圖片識別設備
高速圖片識別設備,內嵌識別軟體包含了圖片預處理、車輛檢測、車牌切分、字元識別、圖像壓縮、數據傳輸等模塊,系統識別速度快,可靠性高。
解決方案:
「平安城市」視頻監控系統
基於成熟的視頻產品和先進的視頻技術,系統將局域專網、互聯網以及移動通信網路有機結合,通過城市視頻監控、數字城市管理、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等多個模塊構建城市立體安全網路。
高清治安卡口系統
系統採用國內領先的摩托車抓拍識別技術、視頻線圈雙觸發機制,以市局-縣局-派出所三級管理架構搭建,按照統一標准接入到統一的智能交通監控系統管理平台進行統一發布管理與綜合利用。
道路視頻電子警察系統
電子警察系統實現24小時全天候對違章違法行為的准確記錄,採用數字圖像處理、紅綠燈檢測、視頻車輛檢測技術,實現視頻抓拍、高清錄像、圖像處理等功能,具備高集成度、高可靠性、高靈活性、
電信服務通用工具軟體系列
NOAS(Network Optimization Analysis System)網路優化系統是廣州宜通獨立開發的一種用於愛立信網路工程及優化的專業軟體。通過對從OSS中採集的原始數據進行相關處理,得到網路工程及優化中所需要的各種數據和指標,對網路優化及其他工程進行指導、考核及分析。NOAS還可以對無線頻率規劃、網路擴容工程等進行在數據製作、數據檢查等方面的工作。NOAS系統具有功能全面,使用方便,操作靈活及很好的網路安全性等特點,是網路規劃、優化工作及相關的工程工作中的一種不可多得的優秀工程師支撐軟體系統。
NOAS系統結構
NOAS六大功能模塊
管理信息產品系列
企業采購支撐平台(EPSP):平台在實現省市縱向采購管理的基礎上,實現橫向一體化信息系統支撐。一方面,系統支撐著集團在日常橫向的采購管理以及上下級的縱向采購管理工作,在機制、流程、數據規范化管理、效率提升、協同、決策支持、個性化等各個方面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實現了從請購、招標、下訂、簽約、驗收、付款等全采購過程規范化管理,實現了采購業務全程的電子化管理和支撐。另一方面,系統提供集團內部與供應商的信息交互平台。通過內外平台的流程規劃,規范了與供應商的業務往來規則,提高了集團內部與供應商業務交互效率。通過平台對內外業務的跟蹤,提高供應商的服務質量和公司內部的響應效率,從而減少相互之間業務的摩擦,從而健全了整個供應鏈體系,優化價值鏈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
精確營銷產品系列
精確營銷產品系列以用戶動態行為分析和業務分析為中心,積極探索信息化服務領域,深入了解用戶行為和感知,發現尋找客戶細分市場,發現新客戶和新業務,有效地進行業務推廣和精品服務,真正做好微觀市場的精細化管理。該系列產品包括:精確營銷系統,完成用戶行為的海量數據採集統計和分析,為市場線提供精準的用戶行為和業務分析數據,輔助支撐營銷決策;掛機名片(觸點營銷),具備主動客服、企業名片、業務推廣、滿意度調查、商業應用等功能;路訊通,能為出行者提供實時的交通信息,周邊商業店鋪查詢等服務功能,為交通管理者提供周邊道路的實時交通信息,以引導交通指揮;物流通,為物流行業提供移動定位及軌跡關聯功能,並可擴展至交通運輸行業、製造業、企業客戶、家庭客戶應用等。
用心專注,為客戶量身定製解決方案,客戶的需求是我們持續創新的動力。
六、 產品+服務
「產品 + 服務」的業務模式優勢,為傳統通信服務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信令測試分析產品與無線網路優化服務應用(MRR)
該產品通過對MC/A和Abis等多個介面信令及測量報告進行採集和關聯,能在地理網格(100M×100M)條件下合成圖形化的統計指標和GIS呈現示例,進行實時監控、實時呈現和深度專題分析,可以主動、快速、准確地定位網路故障問題,提高對用戶感知的響應能力。可實現對移動全網關鍵KPI准實時監控,對問題指標進行即時關聯挖掘分析;通過地域、時間、用戶組、終端、業務等多個維度的組合,對網路整體覆蓋分析、干擾分析、異常切換分析和話務熱點分析等重要專題進行分析,提升故障定位的精確度;藉助MRR平台能使故障定位分析工作規范化、流程化、智能化,並為市場前端有針對性地進行營銷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和支撐平台。
信令測試分析產品與核心網優化服務應用(全程網優)
核心網信令分析平台通過對核心網包括CS域、PS域各介面網路信令和數據的採集分析,實現對各種故障事件、用戶行為、用戶訪問業務信息等關鍵欄位的解析提取,完成對各種海量數據的清洗和匯總,並側重從用戶感知角度計算出各類分析指標,作為網路質量評估准則。該系統為移動通信網路提供了一套用戶級的信令關聯和信令回溯、用戶訪問業務的重組和還原工具,採用高效的靈活可定製的資料庫過濾清洗技術,可供排查故障和網路優化使用,並設計了專家級的經驗庫提供故障處理的建議和思路,進一步為移動網路優化提供高效、可靠、准確的處理手段。結合核心網專家服務,可使用該平台完成:多維度的分析(包括用戶行為分析、CS域業務使用質量分析及PS域業務質量分析等);常規指標分析優化;VIP用戶跟蹤和投訴處理,系統從用戶感知角度匯總分析各類用戶感知指標,端到端的數據業務質量分析,通過故障實時定位功能對VIP重點用戶的網路使用情況進行跟蹤分析,解決VIP用戶保障和用戶投訴分析等問題;以及指標提升、故障排除、隱形問題挖掘、多廠家設備互聯分析、數據業務熱點和流量分析,彩信、飛信、WAP業務分析,2、3G互聯問題分析和切換、異常信令,數據業務異常流程協議分析等專題分析。。
ELVIS®系列產品與全網業務質量和客戶感知評測服務
全網業務質量與客戶感知評測服務是基於ELVIS®系列產品所進行的針對電信運營商全網業務質量水平,以及客戶對網路服務感知水平的全面評測服務。該產品技術和評估體系具備獨立自主知識產權,擁有國際先進的「SIM卡遠程模擬」和「PESQ語音評定技術」,從用戶真實網路服務感受的角度對移動網路服務質量進行7*24小時的不間斷測試和對比分析,前瞻性的判斷移動網路性能變化趨勢,真正實現對移動通信網路質量的實時監測和評估,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
以ELVIS®平台系統協議為藍本的《移動通信網業務撥測管理技術要求》已由相關部門申請為中國移動集團公司企業標准和中國通信行業標准。

如何提高網路質量和用戶感知

「用戶感知」反應了終端用戶對業務和網路的體驗和感受,反應了當前業務和網路的質量和終端用戶之間的差異。「用戶感知」的評價主體是終端用戶,評價對象是業務和支撐業務的網路(包括無線網路)。分析「用戶感知」,就是為了尋找用戶感知低於用戶期望的原因解決好通話質量,掉話,接通率,小區切換等問題 ,就能提高用戶的感知度;具體;減少用戶的掉話率;在上網時讓用戶感覺快,語音通話時,清晰,無雜音;、無盲區和接入困難的問題。這需要核心網優化和語音優化做大量的工作。
這個問題細說很多:比如接入類的比如RACH 電平、RX_LEVEL MIN、重發次數等等,保持類的RLT /SACCH、呼叫重建定時器、N200 T200、切換相關的的定時器、釋放階段的T3109等,還有一些軟參比如呼叫保護定時器甚至網路結構中非無線介面的一些相關的定時器和參數和信道轉換類參數和定時器都可能有此效果,
2、你這樣理解好了,在無線或者傳輸鏈路以及其他介面或者鏈路質量不好的的情況下,接入和保持及釋放類相關的參數和定時器都可以通過適當提高參數和定時器設置、降低用戶感受來實現指標的提升。實際網路中這些參數的設置是實現兩者的平衡,具體值需要依靠實驗結果、用戶調查、和實際測試效果來決定的。
3、兩個常見的具體調整,早年一般為了掉話率提升都會把SACHH和RLT調到最高64...但是目前對這個參數的理解已經很完善,結合研究報告、用戶調查、和測試分析,基本確定了這兩個參數設置范圍,一般不允許調整了。

❸ 用戶行為特徵

用戶行為特徵

用戶行為特徵,對於運營來說用戶的行為是需要關注的一個點,很多時候用戶的行為決定了一個網站甚至是一個軟體能否繼續運運營下去,所以通常都是要對於用戶行為特徵進行一個分析,下面一起看看相關內容。

用戶行為特徵1

用戶行為是用戶在產品上產生的行為,實際表現為相關的用戶數據。產品經理運用不同分析方法對不同數據進行分析,進而為產品迭代和發展提供方向。

一、用戶行為是什麼

1、用戶行為

用戶行為是用戶在產品上產生的行為。我們以小明的case具象化用戶行為表現:

因為小明關注作者的信息被記錄了下來,當該作者有發布信息時,則會通知所有關注他的人,而小明也是其中之一。

小明關注作者的信息記錄,則是行為數據。小明的行為數據會有 啟動app、瀏覽、查看圖集、播放視頻、點贊、關注作者……

2、用戶行為數據

用戶行為數據是從一次次的行為中而來的,行為數據是通過埋點進行監控(相見埋點介紹)、後續一篇文章將介紹如何(設計埋點)。通常是數據同學完成埋點設計,由開發完成監控程序 或 調用SDK。針對小明的行為(假設以下均已埋點):

3、用戶行為分析

是指對用戶行為數據進行數據分析、研究。

4、用戶行為分析的作用

(1)通過用戶行為分析,可以還原用戶使用的真實過程。

一個xxx的人在什麼樣的環境中(由於什麼樣的行為)在時間點做了xxx事情做了什麼事情結果如何

(2)「了解用戶,還原用戶」是「以用戶中心」的第一步。只有詳細、清楚的了解用戶的行為習慣、真實的使用路徑、進而找出 產品使用、渠道推廣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高用戶/頁面/業務過程中的轉化率。

(3)用戶行為分析(case需要補充)可以用於

A、拉新:渠道分析、SEM分析、用戶質量分析、

B、轉化:新增用戶注冊轉化過程、產品使用過程轉化(搜索、推薦等)、push推送調起過程、站外拉起過程

C、促活:用戶停留時長、用戶行為分布、

D、留存:用戶留存分析

E、商業化:根據用戶歷史行為展示廣告

二、如何進行用戶行為分析?

1、行為事件分析

行為事件分析方法主要用於 深度研究某行為事件,以及對產品的影響以及影響程度。

針對某一具體行為,全面的描述、對比,針對其異常表象 深度下鑽分析各維度、確認導致該行為數據表現的原因。如快手的播放量徒增:同期對比分析,確認歷史上是否有發生過,對比 去年/上個季度/上月/上周/昨日的 數據的相對表現。多事件對比分析。對比瀏覽量、點贊、評論、分享事件的數據是否存在徒增。通過對比多個事件,確認徒增現象發生的范圍。維度下鑽:由於播放量取決於3個部門用戶在快手消費視頻,被監控程序上報。

所以在三個方面分析:

監控程序是否異常?在快手哪個頁面的播放量增加呢?是發現、關注、還是同城?-> 對應頁面做了哪些調整?是否增加了引流;哪一部分用戶群的播放量增加了?交叉分析 用戶自然屬性(平台、性別、年齡、地域、教育學歷、機型、消費能力)、行為屬性(新增、迴流、常活躍用戶;直播用戶、短視頻用戶…、)、視頻屬性(視頻類型、作者類型…、)

2、留存分析

留存是衡量用戶是否再次使用產品的指標,也是每一個app賴以生存的指標,能夠反映任何一款產品健康度,是產品、運營、推薦效果的整體表現。如果一個app從來沒有留存用戶,那DAU將永遠是新增用戶,那麼產品將無法運行下去,更別說新用戶成本付諸東流。

貼合業務屬性、精細化留存過程 將對留存數據更有價值和指導意義。通過留存分析,能夠剖析用戶留在產品的原因,從而優化產品核心功能提升留存。

留存的類型:

用戶留存:用戶使用app後,經過一段時間仍舊使用。功能留存:用戶使用xxx功能後,經過一段時間仍舊使用該功能,且其他功能均有所變化。此時,該功能對用戶留存有正向作用。先前有寫過 留存分析的文章,這里就不贅述了。

3、漏斗分析

漏斗分析實質是轉化分析,是通過衡量每一個轉化步驟的轉化率,通過轉化率的異常數據找出有問題的環節並解決,進而實現優化整個流程的完成率。

在產品初期(處於與市場適配的階段):通過漏斗分析找到用戶觸達的瓶頸,幫助用戶觸達產品核心價值,真實反映MVP與市場匹配程度;在產品中期(處於用戶平穩增加的階段): (1)通過漏斗分析優化渠道,找到目標群體用戶; (2)通過漏斗分析優化用戶在各模塊的體驗(基礎的登錄模塊、產品核心價值模塊: 如抖音的播放模塊、淘寶的購買模塊等);在產品後期(處於用戶價值產出的階段): (1)通過漏斗分析可以改善用戶生命周期(優化用戶體驗提高用戶生命周期,間接拉長用戶群體的價值產出的時間長度,減少高價值用戶群體的流失);(2)可以通過漏斗分析優化商業化模塊,像商品的購買過程(購物車-提交訂單的轉化漏斗)、廣告的曝光點擊等,提高生命周期中單位時間產生的價值。

4、路徑分析

路徑分析可以將紛雜的app日誌按照用戶的使用過程,呈現出「明確的」用戶現存路徑。發現路徑問題,進而優化,使用戶盡可能短路徑體驗到產品核心價值。

通過路徑分析,可以了解到像小明這樣9點左右播放視頻的用戶:他們是通過push點擊而來,這部分用戶佔比是多少;他們匆匆結束播放,再也沒有下一步行為,這部分用戶佔比又有多少。針對他們利用碎片化時間播放視屏的場景,尤其是突然退出的'場景,是否在下一次打開app時,仍舊打開終端的視頻。是否有其他策略可以針對該場景來優化?

此外,路徑分析不僅僅可以用於行為路徑分析,也可以用於用戶群體轉化分析。例如:新用戶中分別轉化為 忠實用戶、常活躍用戶、潛在流失用戶、流失用戶的分析。

5、用戶分群分析

通過了解用戶畫像,可以幫助運營理解用戶。根據用戶畫像(基本屬性、用戶偏好、生活習慣、用戶行為等)的標簽信息將用戶分群。

通過用戶分群行為表現對比,可以進一步了解不同群體對產品的反饋,有針對性的優化產品。

發現中 西南地區的低端機型使用app時,奔潰率特別高,開發可以針對該點進行優化、降低奔潰率;可以針對不同的用戶群體的行為表現 做 定向投放、push等,從而實現精細化運營。業內的商業化行為分析產品,基本上將用戶畫像的生成、標簽的過程均合並在用戶分群的群體定義中,降低了操作流程。

三、用戶行為分析的完整鏈路

以小明為case的用戶行為每天數以萬/億計的產生,如何對「這類人群」進行「行為分析」?需要行為分析將明細級別的日誌聚合後再以較為可讀的形式展示出來。

為了保障埋點可靠、數據上報及時、行為數據分析有效。需要一套完整的用戶行為系統,包括從數據埋點設計、埋點開發、數據上報、數據模型開發、行為數據分析。 過程中也需要多方協作完成,如何保障多方協作中高效、便利的完成、產出具有業務價值的數據分析結論。後續將介紹服務於用戶行為分析的相關平台介紹。

用戶行為特徵2

一、什麼是用戶行為

中國有句古話「天地四方為宇,古往今來為宙」,這句話揭示了空間和時間的概念。我們要想透徹地研究任何事物,常以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來考慮。分析用戶行為也不例外。

換句話說,用戶行為的研究內容可以按照時間和空間維度展開。

從時間的維度來看,按照管理學大師菲利普科特勒的理論,用戶的行為軌跡包括:產生需求、信息收集、方案比選、購買決策;購後行為5個階段。其中購後行為包括使用習慣、使用體驗、滿意度、忠誠度等。

從空間的維度來看,用戶行為的構成要素包括5W2H,例如我們要全面描述用戶在購買階段的行為,就要回答這樣的問題,誰(who)?打算在什麼時候(when)?什麼地方(where)?買什麼東西(what)?產生需求的動機是什麼(why)?打算買多少(how much)?如何買(how)?同理,在使用階段也可以從這7個要素來描述。

5階段和7要素的結合,形成了用戶行為分析的研究體系。這個體系細化了用戶行為的研究內容,基於這些內容,就有了用戶調查問卷的一些基本的問題。

二、為什麼分析用戶行為(Why)?

之所以分析用戶行為,是為了找到用戶行為的特徵,從而為企業的經營提供支持。

大家想想,用戶行為具有哪些特徵呢?

Q1: 用戶行為是同質化的,還是差異化的?

A1:差異化的,因此用戶行為具有差異性

Q2:用戶行為是靜態不動的,還是動態變化的?

A2:動態變化的,因此用戶行為具有流動性

Q3:用戶行為是相互隔絕的,還是相互影響的?

A3:相互影響的,因此用戶行為具有傳播性

差異性、流動性和傳播性是用戶行為的三個顯著特徵。那麼,這些特徵具體是如何表現的,分析這些特徵對企業的經營有什麼作用?

這里我們只談差異性,後面的博文中會談流動性和傳播性。

用戶行為從時間和空間的維度,分為5階段7要素。因此用戶的差異性,就表現在這5階段和7要素上。例如,在產生需求階段,用戶的需求動機why不同。同樣是買電腦,有的是為了工作、有的為了學習、有的是為了消遣;再比如,在信息收集階段,用戶的信息收集渠道where不同。同樣是買房子,有的看網路廣告;有的聽朋友介紹;有的到現場采點。

這里只舉了兩個階段,你能說出在其他階段用戶的差異性表現嗎?

意識到用戶的差異性,企業的營銷工作就不會搞一刀切,就不會拿大炮轟蚊子,而是會進行市場細分和目標市場選擇,然後針對目標用戶進行精準營銷。這種精準營銷體現在市場定位、競爭戰略選擇、品牌形象和營銷組合等很多方面。

三、如何分析用戶行為(How)?

這里我們只談差異性,後面的博文中會談流動性和傳播性。

我們前面談到因為用戶行為具有差異性,因此需要進行市場細分和目標市場選擇,那麼如何進行市場細分和目標市場選擇呢?

市場細分的思路是看看從哪個維度切分市場,使所分得的細分市場內部具有的共性,細分市場之間具有個性。從哪個維度切要結合企業所處的行業特點的。例如食品市場,地域差異比較明顯,南甜北咸東辣西酸,所以食品市場可按地域分;服裝市場,性別差異非常突出,男款少而精;而女款多而靚,所以服裝市場可按性別分。此外二八原則,也廣泛用於市場細分,即我們可以按重要程度將用戶分為大中小三類。重要性可以有很多評價指標,比如規模、綜合實力、業內影響力、對企業的貢獻率、在同類產品上的總投入等等。

將市場劃分成幾個細分市場後,企業就面臨著目標市場選擇的問題。如何選擇目標市場呢?這是一個團體決策的過程,在選擇目標市場時往往需要企業的管理人員和骨幹營銷人員坐在一起討論來確定。討論共有五步進行

第一步指標的選擇需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例如,我是大企業,規模經濟是我的優勢,那市場規模就是我選擇的重要指標;我是中小企業,我要更關注競爭的激烈程度,因為競爭太激烈了,我可能無法存活。因此,競爭強度就是我選擇的重要指標。

第二和第三步確定優先順序和為指標打分的方法可參考小蚊子的《誰說菜鳥不會數據分析》中的權重確定方法

第四步的綜合得分是第二步和第三步的結果加權平均得到。

第五步選擇目標市場可以企業適應度和市場吸引力為橫縱坐標,得出各個細分市場在四個象限中的位置。

六款免費的用戶行為分析工具測評

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經過幾年的高速發展,增速已經明顯放緩,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移動互聯網進入了下半場,市場競爭已經從增量用戶競爭逐步轉化成為存量用戶競爭。同時伴隨流量紅利消失,數據紅利時代已經到來,流程驅動性公司正轉變為數據驅動的數字公司,競爭從同業蔓延至異業競爭,跟隨用戶,跨場景地滿足用戶的需求將會成為數據紅利時代最核心的訴求。

如果說數字化轉型不可逆,那麼對於用戶的精細化運營將會是數字化轉型的支撐點之一。要實現對用戶的精細化運營,必不可少要對用戶行為進行分析。比如對網站、APP等渠道的用戶行為數據進行採集,對獲取到的用戶行為數據進行多維度、多角度對比分析,用以指導提升獲客效率、優化產品服務和用戶體驗,以數據驅動業務持續增長。

但目前來看,距離要實現這一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由於日常工作中,大家的分工不同,僅關注某一個方面的數據顯然不夠,無法全面了解產品運營情況,更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分析建議。

現在的情況是在公司內,業務部門想要看數據,會先提出自己的數據需求,這時候需要找到技術人員或者數據分析師,根據需求寫SQL將數據從庫里提出來,交給數據分析師進行分析,形成對應報表之後,再發給業務部門查看,完成整個過程沒個三五天搞不定,數據分析的時效性大大降低。

企業採用用戶行為分析工具,可以讓產品、運營、市場、數據等業務部門更方便的分析數據,讓技術部門日常面對的零碎需求更少,能把等多精力放在建立數據倉庫等核心工作上。

當我們在做產品開發或者產品運營時,通常需要第三方工具去做用戶行為分析以提供數據支持。因此免費產品的試用成了大家在前期選擇工具的必要方式。為了方便大家對目前市場上的用戶分析工具有一個清晰的了解,我們在試用了大量的工具後,分別從數據接入、數據分析、安全與拓展幾個方面進行了綜合分析。

許多人都在問,市場上有沒有免費的用戶行為分析工具,答案是有的!不過各家各有特點,國外知名用戶行為數據分析工具像Google Analytics(以下簡稱GA)、Mixpanel,國內有網路統計、易觀方舟Argo、友盟、TalkingData免費版(以下簡稱TD免費版)。

01、數據接入

談到數據接入,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幾個產品在數據模型上的差別。

GA、網路統計誕生於傳統PC互聯網時代,都是以傳統的頁面瀏覽(PV)和用戶會話(Session)為核心。其中GA經過多年演進,增加了一些關於事件分析和自定義屬性的內容,但本質上主要還是服務於頁面類的產品。網路統計還是依然只支持頁面和會話統計。

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用戶的行為觸點變多,以往以頁面和會話為中心所能採集到的結構化數據顆粒度不夠細,頁面和會話模型已經不適用了。因此,基於「用戶+事件(User+Event)」模型出現了,在分析的時候可以完全自主的定義需要分析的事件,並從不同的屬性維度進行交叉分析。剛推出不久的易觀方舟Argo,以及Mixpanel、友盟、TalkingData免費版都採用了 「用戶+事件」模型。

在埋點方面,目前根據埋點的工具和方式,可以劃分為三種類型:代碼埋點,可視化埋點和全埋點,並沒有說哪一種方式能夠碾壓其他幾種,因為都各有弊端,具體的各種埋點方法的分類與優缺點我們也做一下對比:

下面我們看一下市面上幾家免費的數據分析產品之間在數據接入方面對比。需要注意的是由於GA、Mixpanel都是國外產品,在數據採集的規則適配了iOS、Android的設計規范,但國內開發者常常直接忽視這些設計規范開發產品,而GA、Mixpanel在數據採集上沒有針對國內產品的特點進行優化,因此在數據採集的准確性上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

另外,需要提到的一點是Mixpanel和易觀方舟Argo的數據採集SDK開放了源代碼,一定程度上可以打消企業在數據採集安全方面的顧慮。

02、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是用戶行為分析工具的核心,除了網路統計以外,其他幾款產品都可以滿足用戶行為數據分析的基本需求,但在功能的豐富程度上不盡相同。具體對比可以看下錶。

從分析模型豐富程度上來看,Mixpanle和易觀方舟Argo是裡面功能最全的,堪稱全家桶,唯一遺憾的是目前易觀方舟Argo目前尚不支持熱圖分析。比如最常用的「事件分析」這個功能,不止可以從PV、UV等方面進行分析,還可以根據不同的屬性值設定具體的指標按照不同的維度進行對比,功能非常強大。

從數據准確性上來看,GA在演算法的嚴謹性上應該是最好的,但如果用戶或者事件量比較大的時候,會採取抽樣分析,可能會影響到數據的准確性,Mixpanel的免費版本也會存在類似的問題。易觀方舟Argo在這方面表現搶眼,在數據計算上支持秒級實時數據分析、自定義指標、多維多人群指標對比、人群交叉分析、智能分析、數據實時回傳、即席數據分析等。

從數據管理、項目管理、許可權管理這些常用的管理功能方面來看,幾款工具都提供了比較友好的支持。但僅有友盟+提供了手機app,可以隨時通過手機查看監測的數據情況,易觀方舟Argo支持通過手機瀏覽器訪問查看數據看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易觀方舟Argo裡面的用戶運營和觸達功能。目前易觀方舟Argo可以在完成用戶分析與分群後,通過郵件、簡訊、Push消息等方式對目標用戶進行觸達,還支持配置UTM追蹤參數對廣告進行跟蹤。

03、安全與拓展性

企業級產品在數據安全性和可拓展性上,需要提前做一些考量,幾款產品也各有側重,具體對比情況如下表所示:

(點擊圖片可查看清晰大圖)

GA免費版 和 Mixpanel 提供的都是SaaS服務,但因為伺服器都在國外,在國內使用起來穩定性和刷新速度上可能會有一定的影響;網路統計、友盟統計、TD免費版基本上都是SaaS服務;易觀方舟Argo提供安裝包,可由企業自己私有部署,如果對數據安全有顧慮,易觀方舟Argo是個不錯的選擇。在服務方面,除了GA和易觀方舟Argo可提供社區服務支持以外,其他產品目前還沒有完善的用戶服務支持。

總結

對比來說,剛推出不久的易觀方舟Argo,在數據採集、數據分析能力上,已經可以滿足產品數據和用戶行為數據分析的需求,而且提供了獨家的一站式用戶運營和用戶觸達。與目前其他國內的免費工具產品對比來說,易觀方舟Argo在顆粒度細致程度、分析模型全面性、系統性能方面表現優秀。

目的,大多數成長型團隊、創業團隊的市場及運營預算都相對緊張,每一分投出去的錢恨不得立馬知道什麼時候能轉化回來,如果自己搭建一套完整的數據分析平台要花費的功夫肯定不少。相信更多性能全面的用戶分析和運營分析工具的免費開放,能避免企業在市場運營方面走彎路;也能解放團隊更專注的在業務上,通過用戶行為分析提升營銷效率、優化迭代產品、留住更多用戶,真正用數據指導和驅動業務。

最後,這次選型過程中,在易觀方舟Argo社區交流感受較好,現在市面上能見到的免費工具產品不少,但真正形成自己技術服務社區的不多。相信未來他們能把這個社區做的更好,就像當年小米運營MIUI做社區一樣,能給廣大的技術宅和數據愛好者提供一個炫技、PK、互助的圈子。

❹ 移動互聯網時代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呈現出哪些特點

淺析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消費行為 摘要:移動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融合,帶領們進入了嶄新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並改變了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消費行為特點:1·移動互聯網時代,移動在線支付等技術日漸成熟,移動互聯網自身的優勢帶動給消費者,使得消費者的行為發生了一些重大改變,帶來非常大的選擇面和方便。2·在傳統模式中,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往往比較單一,通常會對某一種產品進行一次性的購 買。例如,在傳統模式下,消費者想買數碼相機的話,可能會去數碼市場買回一部數碼相機。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由於信息無處不在,消費者能夠了解到與產品相關的其他類別的產品,從而派生出新的消費需求。 3·在傳統方式的實體店購買過程中,消費者往往容易受到影響。營業場所的布置、商品的豐富程度和陳列方式、銷售人員的服務質量、他人的購買行為等因素的影響,產生沖動性購買行為。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商品選擇的范圍不限於幾家店或幾個廠商,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可以合理性的計劃自己的消費行為,有更多時間考慮,並且以更好的心態對產品進行綜合權衡。這樣下來,人們的消費行為日趨理性化。 4·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消費者能夠在第一時間來自不同地方消費者的信息,消費者可以針對某一產品性能、價格、客服等進行交流。這種不同類型的消費者之間的互動,能夠促進消費行為的進行。 5·傳統消費行為中,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會受到商家場地的極大影響,包括距離、交通、營業時間等各方面的限制。但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配合新的發達的物流體系,地點與區域已不再成為人們的限制;同時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可以將消費者購買的物品配送至消費者指定地點。

❺ 在移動互聯時代,網路中的人際傳播有哪些特點

隨著手機終端的大屏化和手機應用體驗的不斷提升,移動網民在整體網民中的滲透率已接近90%,網民的上網設備向移動終端遷徙。來自CNNIC的 數據 顯示,截 至2015年 6月,中國整體網民規模已達6.6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8.8%;移動網民達到5.94億人,增長率為6.7%,移動網民增速遠超過整體網民增速。如此大規模的滲透,已使信息傳播方式產生顛覆性變革。「微信」,一種全新的社交方式,正悄無聲息地充斥著現代人的生活。起初將產品定位為「熟人社交」工具的「微信」,依賴「即時通訊」功能的高效率低成本傳播優勢,以及「搖一搖」「掃一掃」「漂流瓶」等工具的開發而得到廣泛普及後(據2015年 Q1騰訊發布的微信用戶數據報告顯示,微信應用覆蓋90%以上智能手機,每月活躍用戶已達到5.49億),泛化的關系鏈早已擺脫原本的「熟人社交」定位,開始挑戰中國傳統的「差序格局」熟人關系網移動互聯網社交應用正在構成一種新型的社會關系。在這種關系中,你們彷彿很熟悉,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價值觀,所有這一切,都形成了你們交往的『社交貨幣』。你們彷彿又不太熟悉,也許到老的那一天都沒有見過面,也許並沒有太大的見面的慾望。但他彷彿是你周圍的空氣,通過他你印證了自己的存在。」微信提供的社交平台,正迎合了現代社會人群的社交心理,打造出一個全新的熟人與陌生人並存的社交關系圈,並潛移默化地成為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中「關系」構建、維護、轉換的突出代表。
一、「關系」的構建——「差序格局」的解構與「半熟關系」的興起
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中將中國社會的人際關系格局構成定義為「差序格局」,即以親緣關系為基礎的熟人關系網進行層級傳播。移動互聯網社交軟體應用在時空及人脈關系的突破是對傳統中國「差序格局」的解構,同時,正是由於此特性的存在,興起了中國社會「半熟關系」的普遍盛行。
(一)「時空」及「人脈」限制的突破加速「差序格局」的解構
移動互聯網對時空的突破效果眾人皆知,其挑戰著受到血緣、地緣、經濟水平、知識文化水平等條件因素限制而形成的具有遠近親疏不同的傳統「差序格局」。就「微信」而言,差序格局被揉碎了,重新捏合在一起的是更加簡單化的二元關系:關注和不關注。而其表現就是點贊與不點贊、評論與不評論。即使這種表象從根本上是無法代表個體與個體間的親密程度,但簡單的二元關系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依賴移動的普及、終端費用的平民化,移動社交網路中個體「永不缺席」成為可能,這恰恰使人際溝通突破「時間」「地緣」「人脈」等的限制條件,解構傳統的差序格局。
以微信為例,「微信群組」功能的誕生促使千萬處於淡忘過程中的人際網路被重組和深化,數年未聯系的老同學,每個個體依賴自己的社交圈進行群組的建立,就能夠在短時間內將原有的集體舉行一次全員到齊的「同學會」,即使此時全班同學廣布世界各地,即使此時對於風華正茂年代彼此的記憶均已模糊,但通過群組內文字信息、圖片信息甚至視頻動態信息的彼此交換,依然能夠將已經趨於陌生的人際關系重新變成「熟人關系」。

(二)基於地理位置的社交信息刺激「半熟關系」的興起
由於移動網路本身所具有的LBS地理定位功能,使得附帶位置標簽的社交信息得以傳播,該傳播內容是對傳統人際傳播網路的重塑。首先,基於位置標簽的傳播信息,顯著減小突破熟人關系網的阻力,輕松實現與陌生人間的信息交換與「關系」建立,甚至可以實現將線上的溝通通過位置功能轉移至線下,成為虛擬空間與真實世界的樞紐。另外,由於用戶在溝通之前都是以自願加入某種相同屬性溝通媒介為前提——比如說同時搖動手機、同處某地同時開啟LBS等——所以此種行為可以有效地減少陌生人在交流溝通當中的抵觸心理。
如微信的「搖一搖」功能,就是依據用戶傳遞的位置標簽信息,根據現實的地理位置標簽創造陌生人建立關系網的機會,用戶可以根據對於年齡、性別或是興趣、愛好的篩選,將部分的陌生社交關系向熟人社交關系拉攏,甚至將虛擬的人際關系落實到線下,是一種完全跳脫原本熟人關系網的社交方式。且不論該位置標簽功能的安全性或是落俗行為發展的可能性,就搭建陌生人間的信息傳遞平台而言,該功能具有創造性的現實意義。另外,若將「搖一搖」功能的建立基礎歸類為動作行為發生的同時性,「漂流瓶」的非同步性則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雙重限制,通過漂流瓶的拾取了解陌生人的情感心願,並且同時了解漂流瓶的漂流來源,查看該陌生人的基本信息,有選擇性地進行深度了解,交友溝通。
基於地理位置信息的社交信息分享,「微信」通過同步非同步共同進行的方式豐富了構建陌生關系網的方式,減小傳統熟人關系網突破「差序格局」阻力,「半熟人社會」的社交關系因為大量無親緣的陌生關系湧入而變得普遍。同時,無論是「搖」還是「漂」的過程,都可能是對傳統六度分割理論的沖擊。
二、「關系」的維護——包圍式「人際壓迫」與「娛樂性」的情感補齊方式
無論是現實生活中真實社交過渡至線上的,或者關系起初便建立於虛擬空間之上的關系圈,在意識到移動終端的便捷與低成本後,現代人依賴於「屏社交」的關系維護方式普遍流行於日常生活,甚至內化為社會個體的生活習慣和責任。智能手機開始以「新器官」的方式存在於日常生活,使個體「永不缺席」成為可能,而該種可能性也導致了信息包圍式的「人際壓迫」。同時,「微信」作為社交平台,通過創造娛樂式的人際溝通方式,彌補了「人際壓迫」緊張感以及以「屏社交」為基礎的情感缺失。
(一)「建構自己」與「窺視他人」的平台依賴致使「人際壓迫」
「社交網路改變了人的行為方式。以前看到有趣的事,記在心裡,見到朋友時講述給大家聽;現在看到有趣的事,立即拍下照片,發微信與朋友們一起分享。處於社交網路的人,會養成事事喜歡與人分享的習慣。久而久之,這種習慣又變成了一種責任。」同時,由於移動端技術的普及,終端費用的平民化,移動社交網路中個體「永不缺席」成為可能。因此,移動終端用戶主動在社交平台發表的生活足跡、感想,實際上最能夠成為個人的展示平台,是一種良好的「建構自己」的行為方式,也是圈際社交增強「存在感」的有效方式。而通過平台的反復刷新及時「窺視他人」以及點贊評論的生活方式,也是現代「屏社交」生活形態中滿足安全感、時代感,維持關系的重要方式。
「微信」朋友圈的存在模糊公私界限,將一切私生活都卷進了公共的范疇,純粹的公共生活亦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又一個不同時空、語態的私生活,而公共乃是其總和。因而,公與私的界線逐步變得模糊,隱私已經被屏社交部分地瓦解。隨著微信圈際好友數量的增加,朋友圈的發表內容愈加受到限制,在內容的編輯時我們會顧慮此刻「他人」閱讀後對於個人身份標簽及形象印象塑造的利弊,因此在內容的編輯上花費大量時間成本進行斟酌考量,甚至會依據撰寫的內容劃定此條內容「可見的人」或「不可見的人」。趨於人際壓力,難得的「展示平台」中盡可能在保證真實的情況下展現「體面」的生活方式——「曬美食」「曬旅行」「曬成果」,以一種趨於「炫耀」的表現方式在「泛熟人」社交的背景下贏得他人尊重。「祝我們來年都能過上朋友圈裡呈現的生活」便是對人際壓迫下的社交平台展現的生活方式的調侃和解讀。
但長時間的「暴露」與「窺視」都是建立在個人信息加工和修飾的基礎上,表面看似親切熟絡,實際上是迫於人際壓力之下具有隔膜的交往方式。平台中信息的編撰經過加工,而內容下方的「噓寒問暖」亦帶有一定的功利性色彩,如此「人際壓迫」開始驅使部分用戶逃避以微信朋友圈為基礎的社交,厭惡人際壓力迫使下的社交形態。

(二)趣味性的符號編碼——補齊「關系」中的情感缺失
「屏社交」缺乏非語言的表達環境,故屏幕前的個體難以通過語言以外的行為表情猜測對方試圖表達的真實信息內容,而特殊的網路語言與表情符號是「屏社交」裡面的語氣和語勢,補齊了「屏社交」中的情感缺失;同時,趣味性與娛樂性的符號編碼有利於緩解由於虛擬平台建立起的弱關系所導致的交流過程中的尷尬狀態。
目前流行於移動終端的信息傳播載體依然是文字、圖片及視頻,「屏幕」的存在導致信息仍然僅能以平面的形式「冰冷」地呈現至受傳者,這就決定了「屏社交」的交流通常需要由想像來補齊語義。無法通過肢體語言、面部表情、語音語調來表達真實情感的信息傳遞極容易受主觀能動的作用遭到信息內容的曲解,因此,趣味性的凝練網路用語,各類風格的表情符號等均為受傳雙方搭建了共同文化理解基礎之上的交流平台。小夥伴」「親」「么么噠」等網路用語,誇張趣味的表情符號迅速流行,有效彌補交流過程中的感情缺失,基於屏幕的關系維系不再單調,共同的理解基礎減小「關系」維系交流中的隔閡,減小距離感。
豐富的交流方式同樣適用於滿足現代「泛熟人社交」興起的尷尬環境。基於真實線下生活的東 「強關系」是具有共同的價值理解基礎和共同的地 交流話題的,然而隨著「微信」向「泛熟人社交」的轉變,基於線下的弱關系或是線上的陌生人關系逐步擴大微信圈內的佔比,因此在維護如此狀態的關系過程中,單調的語言交流極易因為個體的文化環境不同造成誤解,也同樣會因為缺乏共同的交流話題而造成溝通中的尷尬。此時,相應的網路用語、表情符號,以及新開發出的「紅包」互動等交流方式填補了彼此了解中的空白,使關系在共通的文化環境內生根發芽。
三、「關系」的轉換——「強關系」的弱化與「弱關系」的強化
建立於移動終端的社交關系以一種趨於不穩定的狀態存在於現實生活,其關系圈的構建有來自於現實生活的強關系,亦有多為臨時搭建的弱關系。鄧巴根據猿猴的智力與社交網路推斷,人類智力將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網路的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大約是150人,這就是著名的「鄧巴數字」。原本牢固的「強關系」容易由於社交精力的分散而無心維護導致弱化,同樣,原本的弱關系會趨於一定的功利性目的通過平台中的持續互動溝通而得以強化,因此強弱關系的轉變是趨於頻繁的。
移動互聯網將人們從電腦桌前解放出來的同時,又將人們的雙手釘死在移動終端上,傳播內容讓位傳播形式的流行現狀使得社交方式的多樣化分散了我們維系熟人關系網的精力,依賴於屏幕的人際關系質量堪憂。「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們明明在一張桌前吃飯,卻彼此低頭玩著手機」,「熟人關系網」的傳統形態過渡至「半熟關系網」,社交圈際內的好友人數上升,其所致的精力分散必然降低原本強關系的維護精力 ;同時,依賴於媒介形式的社交關系,在脫離了媒介的數字形態時,往往會表現出由於表達內容的缺乏而產生不知所措,即當我們無法使用網路表情的表達方式或是「微信紅包」等互動形式,人際間容易因為缺乏共同的信息傳遞內容而表現出尷尬的僵局,這便是「強關系」弱化的表現。
當然,「弱關系」的強化常表現出功利性和短暫性,下級對上級的迎合在開放的平台中輕易實現,如此的「存在感」以一種急功近利的方式將原本的「弱關系」帶有目的性地強化,而該種強化亦會因為目的的實現而逐步恢復原狀。以此看來,依據移動社交平台為基礎,將「弱關系」向長久「強關系」的轉化可能性欠弱。
四、結 語
微信作為移動社交平台的代表,在人際關系構建、維護以及轉換方面詮釋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傳播新形態。移動終端填補傳統「關系」漏洞的同時也因為過度的媒介依賴性使新形態的「關系」問題日漸明晰,亟待解決。

❻ 結合實際,談談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網路信息用戶行為有哪些新的變化,呈現什麼樣的特徵 在線等

用戶行為新變化的表現:

1、傾向社群化生活

從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手機QQ群活躍用戶數年均增長率為72%,這表明網路社群化生活呈不斷增長趨勢。截至2015年6月,移動端QQ群的消息量佔比為66%,遠遠超過PC端34%的比例,這表明用戶更多是在移動互聯網終端進行社交分享。與騰訊QQ一樣,微信也可以搭建公共群。

除群生活以外,微信還開通了公眾服務號,開發者在公眾號上為各種不同興趣、需求的用戶提供不同的服務,通過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多種媒介方式與特定群體實現全方位溝通互動,使線上線下得以連接。

2014年5月,騰訊手機QQ推出基於興趣的公開主題社區——興趣部落,與擁有共同興趣標簽的QQ群實現打通和關聯,形成以興趣聚合的社交生態系統。此外,微博群、微博熱門話題、網路貼吧、天涯社區、貓撲等公共社區也都聚集著大量用戶,有各自特點鮮明的社群生活,體現用戶在社交網路中的個性化和差異化。

2、更樂於互動分享

科技網站Digital Trends的報道表明:「與閱讀文章相比,人們更樂意分享文章,這是典型的現代信息消費方式。」相比於PC端,移動互聯網時代,由於操作的簡易性和網路設備的便攜性,用戶對所接觸的信息更樂於參與互動並隨手轉發,而且用戶往往是多屏參與信息互動與分享,即在PC端接受信息,在移動端參與節目互動。

如很多電視媒體利用掃碼、搖一搖等方式與用戶進行跨屏互動。娛樂化的體驗容易獲得用戶追捧,用戶也樂意在接收新信息的過程中在社交網路中分享,吸引社交好友共同參與,而一旦引爆社交網路將收獲不可估摸的市場紅利。

3、獲取信息的表面化

移動互聯網的簡易操作解放了用戶的話語權,使得用戶進入一個「人人都是傳播者」的自由狀態,生產的信息呈幾何級數增長。IBM的研究稱,整個人類文明所獲得的全部數據中,有90%是過去兩年產生的。而到了2020年,全世界所產生的數據規模將達到今天的44倍。

可見移動互聯網產生了海量信息,填充在社交網路的各個角落。與海量信息相對的是用戶有限的注意力資源,信息量越大,注意力資源就越稀缺。

印度InMobi公司發布的《2014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行為洞察報告》數據顯示,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平均每天利用手機和平板上網時間總計達到146分鍾,其中,有效媒體接觸時間為5.8小時。

即使用戶將5.8個小時全部用在社交網路中獲取信息,也只是獲取一小部分,而且面對網路紛雜的信息,用戶注意力很難集中,極易被其他信息吸引,對信息的獲取就過於淺顯,浮於表面。

4、關注點指向明晰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用戶行為社交化變遷還體現在用戶更為關注眼前的熱點事件,更樂於分享指向明晰的事件,很容易形成「一呼群應」的效果。

用戶的社交化行為更多表現在移動即時通信類的社交軟體上,而對於搜索軟體,社交化的行為特徵還沒有表現出明顯傾向,但移動端搜索量已高出PC端搜索量,未來移動端的全社交化趨勢還是很明朗的。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的行為很容易在社交活動中被轉移,注意力也會迅速被不斷更新的熱點事件所吸引,很難對同一事件保持長久關注。

特徵

第一,網路用戶數量增長迅速,人數眾多。信息社會是新技術產業和知識密集型產業主導的社會,人們對知識和信息的需求成為社會的主要需求,每一位社會成員都有可能成為知識的需求者。

第二,網路用戶的類型不斷分化。在物理世界中,用戶分布有著明顯的地域特徵;網路打破了地域限制,任何地方都可以成為信息交流場所,任何人都可以隨時發布和獲取信息。在這種環境下,用戶概念呈現出新的含義,網路用戶結構差異大、職業分散、行業分布廣泛。

第三,網路用戶有著不同的信息需求。每個人都可以是信息的生產者、傳遞者和接受者,用戶需求呈現出多層次、多方位的特徵。任何網路行為人都可能置身於信息兩端,既可以發布信息,也可以接收信息。

(6)移動網路環境用戶行為感知與理解擴展閱讀

網路用戶對信息的獲取和利用方式主要靠信息檢索和信息瀏覽。信息檢索是一種有明確目標、有計劃、能清楚表達信息需求的信息獲取行為;而信息瀏覽是沒有具體信息需求目標或難以清楚表達信息需求的較隨意的信息獲取行為。

需要注意的是,信息瀏覽行為可能缺乏明確目標,也可能沒有計劃性,但這並非意味著它就不具有目的性。作為用戶的信息行為之一,瀏覽同樣具有行為上的目的性,那就是滿足已知或未知的信息需求。

在實際的信息獲取活動中,二者有時難以清楚地劃清界限,常常相互聯系、交叉或被整合在一起使用。信息檢索與信息瀏覽常被用戶簡稱為信息查尋。對於網路資源的信息查尋,庫爾梭(CarolC.Ku)提出的信息查尋模式為我們清楚地描述了其具體過程。

庫爾梭模式的最基本的假設是:用戶因其信息需求的不確定性所引起的疑惑與挫折會隨著信息查尋過程的推進、獲得越來越多的相關信息而減少。她運用個人建構理論(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來描述用戶如何建構他們所遇到的信息。

她還認為,信息查尋過程是一個不斷修正需求表達的過程,需求目標的形成(觀點形成)是信息查尋成敗的關鍵,所以,意義建構的認知過程是庫爾梭信息查尋行為模式的精髓所在。

❼ 互聯網 + 媒體之移動互聯與用戶行為

移動互聯網正是我們要面對的未來 ,這在中國尤為明顯的。截至2014 年5 月,全球移動互聯網使用量占互聯網使用總量的25% ,亞洲更是達到 37% 。2014 年6 月,中國手機上網比例首次超過 PC 機上網 比例,手機網民規模增長超八成 。

在移動時代,媒體的疆域也在拓展 。移動媒體等於新聞客戶端 嗎?當然不是。移動媒體 = 內容媒體 + 關系媒體 + 服務媒體 。從 2013 年開始中國網路媒體發生了 三個方向的轉型,即視頻化、社交化、移動化,當然這三個方向的轉型最終都會落腳在移動化這樣一個基本前提上。

在研究中國移動媒體發展趨勢之前, 需要了解今天的用戶正在變成什麼樣 。2014 年10 月,企鵝智酷分兩輪進行一共涉及 20 萬名移動終端用戶的調查,調查沒有試圖覆蓋移動用戶的全體,而是重點考察 移動媒體的相關使用移動終端的行為,以揭示新聞資訊消費及其相關的社交 、娛樂和其他服務的用戶行為偏好 。

·移動終端使用習慣

首先,移動互聯網這個概念進入中國的時間並不長 ,但是在短短幾年內,使用移動終端的用戶已經變成重度用戶 ,在被調查的用戶中 , 每天使用移動終端超過 5 小時的用戶在所有的時長比例中是最高的 , 超過 26% 再加上每天使用 3 - 5 個小時這個區間的用戶 。有將近五成是移動終端非常重度的用戶 ,近半數用戶會在 2 1 - 24 點之間使用移動設備 .他們除了把工作學習之外的大部分時間都貢獻給了移動互聯網或者移動媒體, 而且從使用時間來看,基本上他們的夜生活都是和移動終端相伴隨的。

當用戶越來越多地使用移動終端時,他們在看新聞上的使用比例也是超乎尋常的高 。近七成用戶更多地使用移動終端閱讀新聞資訊,主要依賴電腦看新聞的用戶降至不到 一成。新聞的使用在所有用戶下 載的 App 中比例是最高的,而且新聞和社交這兩個詞現在像影子 一樣, 很難分離,也就是說所謂的 無社交不新聞 , 在今天的用戶身上已經變成現實。

在被調查的用戶中 ,在三個問題上回答 」是"的用戶都有將近八 成,

第一個問題:是不是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新聞 ?

第二個問題:是不是因為社交平台而增加了某些新聞的關注度?

第三個問題:是不是會因為社交平台的使用而增加對新聞的了解?

對移動媒體用戶來說,新聞消費是他們最重要的需求 ,除此之外 ,他們對新聞之外的那些領域有著 廣泛的興趣 ,娛樂當然也是移動媒體的重頭戲。在娛樂領域中游戲 、 小說和音樂這幾項幾乎是差不多的 。值得關注的是在超過 1 0 萬名用戶調查 中,視頻客戶端使用者佔比僅次於新聞客 戶端 ,視頻客戶端既是播放工具,也是綜合媒體。

同時,值得關注的是,今天的移動終端對很多用戶來說已經變成他們生活和服務的一個平台。差不多有二成用戶在移動終端上有過對娛樂的內容付費的經歷,這對相關產業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他們願意 為娛樂內容花錢 。但同時也要看到 ,還有 40% 的用戶表示,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 ,都不願意花錢買娛樂 ,所以培養用戶的這樣一種付費習慣,在內容包括娛樂內容這樣的領域中, 應該還是有一段路要走的 。當然,移動支付在今天已經變成非常普遍的行為, 2014 年「雙十一」的數據就是最有力的證據 。

另外 ,在移動服務領域中,應該說在線教 育 、 在線醫療以及在線商務應該是大有可為的領域 。將近六成網民作這些方面都表現出了興趣 ,當然還有一些網民已經嘗試過這方面的應用了 。今天 ,當服務成為人們越來越多的普遍需求 時 ,怎麼樣把內容媒體和服務平台打通 ,這可能是在移動終端的媒 體開發方面一 個非常重要的考慮。

•移動時代的場景

今天這樣一個所謂的移動時代,實際上也是一個場景的時代 。這個場景,有時候可能偏向空間環境的一種描述和研究,有時候可能偏向人們在某種特定的情境下的行為研究,不管是哪一種,今天網民在 移動終端上的行為都是和具體的環境相依託的 。在今天的移動客戶端使用上,除了一般性的休閑時間外,衛生間和床也是人們最常使用客戶端的場景 。

近半數用戶會在休息或閑暇時間訪問移動媒體 。超六成用戶會在碎片時間里訪問移動媒體, 這些笑話 、 段子等內容的機會笑話 、 八卦、段子不夠 「高大上」其實它們已經自成媒體,且廣受歡迎 。

移動媒體進一步細分 ,會給文史化帶來市場,但亞文化終歸是調味料 ,不能成為移動迅速發展的必要條件。

多年前,大家討論未來網路媒體會不會沖擊紙質媒體時,當時有人很自豪地說他可以把報紙搬到衛生間去, 你能把電腦搬去嗎 ?當時很難做出評論,但是今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所謂的衛生間讀物正在從過去傳統的報紙雜志轉變成手機和移動終端 。

另外,在我們移動空間里的場景正在轉變為公交的 一個新的情境 。同樣地,過去在公交車上 、在地鐵上經常看到的大家手捧一本書或看報紙的情境也正在被大家低頭看手機的場景所替代 。這是整個移動場景發生的一個很重要的變化, 對移動終端消費者來說,其實有時候可能他們的場景考慮主要是看是不是更便宜 一些,或者手邊是不是有電腦 。但是調查也發現,有將近 1/3 的用戶會不假思索地在任何場景下 、任何情況下選擇用移動終端購物 ,這一點也是超乎想像的 。

1場景的要素之一:

空間與環境移動時代,除了社交成為媒體的新要素, 更應該注意場景這個新要素 。場景進一步細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固定場景, 即人們日常生活的環境,與生活習慣相關,是一個 「常量」,這種常量的變化從調查結果來看,過去更多的是在客廳、書房, 現在轉向了衛生間、床上這樣更私密的地方,這是固定場景中的誕生 。

同時,吃飯 (餐桌)這樣過去很少被電腦終端 」侵入」 的場景,今天已經受到移動終端的普遍干擾 。

移動終端在改變家庭中的媒休使用場景的同時, 也在影響家庭成員的關系,家庭成員之間交流的因素逐漸增多 。如何針對家庭這樣的場景開發新功能,彌補斷裂的家庭成員關系,促進家庭成員互動,應該是未來移動產品設計的一個重要方向 。 在如今的學校或單位里, 移動互聯網的使用已經打破工作與學習場景中本應具有的 「封閉性」 與 「專注性」,使得工作、學習與休息、 娛樂這幾者之間的界限被模糊 。這也突顯了移動信息消費的碎片化特徵。

另一種是移動場景 ,即人們在活動中「遭遇」 的環境 。比如當一個客戶在書店時,他是從家裡趕過來的, 還是剛才逛了旁邊的商場順便到書店來的,這兩種情況完全不同 :他到書店來 是 一個非常認真、非常努力的行為 ,還是很隨意的順便溜達的行為 。因此,對他之前的方位、 之前的需求的了解有助於更好地判斷他此時此刻的需求 。接下來往後延 伸,就是把他引導到新的地方去,他看完書以後把他引導到附近的電影院還是徑館.這也是對場景的挖掘 。 這 是今天在做移動媒體時需要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也是商業應用的方向。

羅伯特 ·斯考伯 和謝爾 ·伊斯雷爾存 《即將到來的場崇時代 》中 寫道 :"移動互聯網時代,場景 (情境)的意義被極大強化,移動傳播 是基於場景(情境)的服務, 即對環境的感知及信息 (服務)適配。與 場景時代相關的五個因素是大數據 、移動設備 、社交媒體 、 感測器 、 定位系統 。」 可見場景應用一定是未來移動媒體的引爆點 。

移動場崇分析與應用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 是 :從哪裡來, 分析用戶此前的空間與當前空間的關聯性,分析用戶此前的行為與當前行為的關聯性 。 第二個階段是 :現在哪裡,分析與滿足用戶此刻在此場景中的需求。第三個階段是:要去哪裡 .為用戶提供行動路線的導航 、 為用戶提供新的需求的誘導。

隨著信息超載 .越發突顯個性化需求,人們移動傳播深化, 空間場景成為新變數 ,同時大數據為個性化信息服 務提供)。 「今日頭條「 等推薦試圖解決基於個體偏好的個性化。接下來 、 對場景、情境適配的個性化將是新的方向 。。。 比如 Breaki ngNews.com 在客戶端應用「讓新聞追看用戶跑」 的新思維 ,報道中嵌入地理位置信息 ,通過 GPS 找到用戶 ,實現新聞精準推送。

2 場景的要素之 二:

用戶的實時狀態無論是固定場景還是移動場景 ,人們的實時狀態都會與空間因素共同作用。用戶的實 時狀念包括其自身的數據,也包括他們感興趣的環境信息。過去想要搜集用戶實時信息可謂天方夜譚 ,如今可穿戴設備的出現使這個維度的數據採集和實時數據成為現實。

2014 年網路發布的可穿戴設備網路眼 ( BaiEye), 正是試圖定位於某些特定空間中的信息採集和個性化服務, 如商場和博物館 。當人們身在博物館時 ,他們感興趣的展品, 與其視線相關,網路眼了解了 用戶感興趣的展品後,可以自動獲取與這些展品相關的信息並通過語 音傳送給用戶。

除了可穿戴的移動設備, 固定設備也能夠實時監測分析用戶行為 , 如阿根廷公司 Shopperception 通過設置在天花板上的立體感測器,即時了解到顧客看了什麼商品、在哪些地方停留 、購買什麼商品需要多長時間等移動狀態下的用戶行為 。

英特爾推出的環境感知營銷解決方案, 則將用戶實時數據的採集推向了進一步的應用層面 。當一位消費者路過基於英特爾酷睿處理器的數字廣告牌時 ,英特爾廣告框架技術可分析根據天氣、 社交媒體 , 以及包括顧客年齡 、性別和手機在內的信息, 調整內容和用戶界面, 使其與受眾更具相關性 、更加個性化。

3 場景的要素之三 :

用戶生活慣性 人們在各種場景下的需求與行為模式,通常被認為是以往生活經驗的慣性延伸 ,而在如今的 DT 時代 ,基於可穿戴設備, 可將用戶的生活慣性以更加准確的方式識別、 匹配、分析、儲存。

英國維珍航空公司在 2014 勾勺初開展了一項實驗,利用谷歌眼鏡和索尼智能手錶,精準實現頭等艙乘客識別,狄取飲食偏好 、上次出行信息、目的地信息等,以快速提供個性化服務。

4 場景要素之四:社交氛圍

在 《即將到來的場景時代 》一書中,兩位作者將社交媒體也列為 場景時代的一個重要元素,並指出,正是通過在線交談,我們明確了自己的喜好、所處的位置以及我們所尋求的目標 。這些內容使得技術可以理解 「你是誰」、 「你正在做什麼」以及 「你接下來可能做什麼 」 等場景。可見,社交媒體中用戶及其相關者的數據分析, 可從另一維度,為場景分析提供支持 。

需要注意的是,場景分析的最終目標是提供特定場景下的適配信息或服務 。服務適配比信息適配的范圍更廣 、手段更多樣 、滿足的需求更多元,但無論是對信息還是服務的適配,都與一定的形式適配相 關聯。從信息推送的角度看 ,適配不僅意味著內容與場景的匹配,也意味著形式與特定場景下的閱讀需求相適應 。

對於移動媒體的內容 生產者來說,如今的一個重要目標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將文字的精華,通過其他表現形式,如信息圖表和 PPT , 進行提煉與再呈現 。因此,今天的移動媒體的標題中,越來越多地出 現了「一分鍾讀懂」「兩分鍾了解」「 八張圖讓你知道」 等字眼。當然 , 這還只是移動閱讀式的 ,不同場景信息閱讀的個性化特點如何在呈現形式上做出述說還需要今後進一步探索。

當移動媒體在內容媒體 、 關系媒體、服務媒體三個方向上拓展時,

移動媒體的主要任務就是完成信息流 、關系流與服務流的形成與組織 。 擁有強勢的 「流」 的平台,也就有成為 「入口的潛力」。當越來越多的信息與服務依賴場景這一變化時,場景本身可以成為信息組織、關系組織與服務組織的核心邏輯, 可以成為信息 - 關系 - 服務等幾者聯結的紐帶,場景本身可能成為移動媒體的新入口 。

盡管今天我們討論場景的意義時 ,更多的是試圖把場景的分析作為設計新產品、提升服務質址的依據 。但應該看到的是,移動傳播帶來的信息消費場景或社交場景的變化 ,並非都是在向著更人性、更友 好的方向發展,甚至它可能是在一定程度上侵蝕人的良好天性, 破壞人與環境 (空間的或人際的)的友好關系 。因此 ,對場景的開發與應 用,也應該保持一定的警惕與節制 。未來的移動服務提供商,未必是要將自己侵入每個場景中的某些時候,場景分析的目標也許並不是滲透 ,而是規避。

閱讀全文

與移動網路環境用戶行為感知與理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加快wifi網路的應用 瀏覽:709
紅米k305g網路提速設置 瀏覽:26
網飛網路安全 瀏覽:392
上海市網路安全監察處 瀏覽:332
知道無線網路密碼怎麼登不上 瀏覽:998
a60網路信號 瀏覽:304
上海網路網站建設有哪些 瀏覽:249
網路語言255是什麼意思 瀏覽:659
網路宣傳渠道哪裡的好 瀏覽:979
中國網路接入點有哪些 瀏覽:506
手機狀態欄怎麼變成2g網路 瀏覽:110
博士音箱怎麼連接網路 瀏覽:705
施樂s2111網路設置在哪裡 瀏覽:291
工業網路電腦sleep怎麼喚醒 瀏覽:295
蘋果11wifi網路差怎麼解決 瀏覽:363
江蘇省通信管理局網路安全管理處處長 瀏覽:456
如何記住網路工程中的技術 瀏覽:266
如何舉報中國移動網路差 瀏覽:912
手機網路老是從4G變成H 瀏覽:351
網路路由器陷入死循環怎麼辦 瀏覽:976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