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手機網路 > 移動網路技術的定義和發展過程

移動網路技術的定義和發展過程

發布時間:2022-10-09 19:33:12

A. 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

1.1無線數據——生機無限
當前移動數據通信發展迅速,被認為是移動通信發展的一個主要方向。近年來出現的
移動數據通信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電路交換型的移動數據業務,如TACS、AMPS和GSM中的
承載數據業務以及GSM系統的HSCSD,另外一種是分組交換型的移動數據業務,比較著名的
有摩托羅拉的DataTAC、愛立信的Mobitex和GSM系統的GPRS。
目前,無線數據業務只佔GSM網路全部業務量中的很小一部分,但是在未來的兩年中
這種狀況將開始扭轉,並大大改變。1999年以後,隨著HSCSD、GPRS等新的高速數據解決
方案顯露崢嶸,並成為數據應用的新的焦點,無線數據將成為運營商經營計劃中越來越重
要的部分,它預示著未來大量的商業機遇。
應用驅動市場
無線數據業務的主要驅動力在於用戶的應用。話音是單一的、容易理解、應用的市場。
然而無線數據則不同,無線數據最初的應用重點放在象運輸管理這樣的專業市場。近期無
線數據業務的目標市場是銷售人員或現場工程師這樣的用戶群。從這些先發目標的應用中
積累無線數據的經驗,並從中受益。隨著速率的增長,其他更通用的應用將會出現,無線
數據業務將開始影響大眾市場。
在過去的十年裡,傳統的生活方式已經在迅速改變,人們更經常性地移動,職業和個
人生活之間的分界變得模糊,人們需要不分時間、地點訪問很重要的信息。發生在用戶身
上的這種生活方式的改變將成為驅動無線數據業務發展的重要因素。
網際網路的影響
和通信的其他領域一樣,無線數據業務的一個最重要的驅動力來自Internet。根據最
近的研究,未來兩年歐洲的網際網路用戶數量將翻一番。在我國,網際網路用戶的年增長率將
高達300%。顯然用戶在運動中接入網際網路的需求將會增長。
為了滿足接人網際網路的需求,一個全球性的開放協議——無線應用協議(WAP)應運
而生。WAP為將Internet的信息內容以及增值業務傳送到移動終端提供了一種開放的通用
標准,實現了IP與GSM網路的橋接,是一個為廠商提供加速市場增長、避免網路割接、保
護運營商投資的標准,WM確保任何與WAP兼容的GSM手機都能工作。WAP是實現無線數據市
場快速發展的工具。
數據速率的發展
GSM承載業務所提供的GSM數據速率最高只能達到9.6kb/s。國際上1998年引入的高速
電路交換數據(HSCSD)技術將實現57kb/s的數據速率,對要求連續比特率和傳輸時延小
的應用是理想的,如會議電視、電子郵件、遠程接入企業的區域網和無線圖象。1999年商
用化的GPRS是第一個GSM分組數據應用,將實現超過100kb/s的數據速率。對較短的「突發」
類型業務是理想的,如信用卡認證、遠程測量和遠程事務處理。EDGE(增強數據速率GSM改
進模式)使用修改過的GSM調制方式來實現超過300kb/S的數據速率。EDGE會讓GSM運營商
特別受益,他們不但可以贏得第三代移動通信的經營執照,還可以提供有競爭力的寬頻數
據業務。
1.2個人多媒體通信——網路演進的方向
對隨時隨地話音通信的追求使早期移動通信走向成功。移動通信的商業價值和用戶市
場得到了證明,全球移動市場以超凡的速度增長。移動通信演進的下一階段是向無線數據
乃至個人移動多媒體轉移,這一進展已經開始,並將成為未來重要的增長點。
個人移動多媒體通信將根據地點為人們提供無法想像的、完善的個人業務和無線信息,
將對人們工作和生活的各個方面產生影響。在個人多媒體世界裡,話音郵件和電子郵件被
傳送到移動多媒體信箱中;簡訊將成為帶有照片和視頻內容的電子明信片;話直呼叫將與
實時圖象相結合,產生大量的可視行動電話。還將實現移動網際網路和萬維網瀏覽。象無線
會議電視這樣的應用將隨處可見,電子商務將蓬勃開展。對於運動中的用戶還有隨時隨地
的各種信箱和娛樂服務。
2網路技術的寬頻化
在電信業歷史上,移動通信可能是技術和市場發展最快的領域。業務、技術、市場三
者之間是一種互動的關系,伴隨著用戶對數據、多媒體業務需求的增加,網路業務向數據
化、分組化發展,移動網路必然走向寬頻化。
通過使用電話交換技術和蜂窩無線電技術,70年代末誕生了第一代模擬行動電話。AM
PS(北美蜂窩系統)、NMT(北歐行動電話)和TACS(全向通信系統)是三種主要的窄帶模
擬標准。第一代無線網路技術的一大成就就是去掉了將電話連接到網路的用戶線。用戶第
一次能夠在他們所在的任何地方無線接收和撥打電話。
第二代系統引入了數字無線電技術,它提供更高的網路容量,改善了話音質量和保密
性,並為用戶引入了無縫的國際漫遊。今天世界市場的第二代數字無線標准,包括GSM、D
-AMPS、PDC(日本數字蜂窩系統)和IS-95CDMA等,均仍為窄帶系統。
第三代移動系統,即IMT-2000,是一種真正的寬頻多媒體系統,它能夠提供高質量寬
帶綜合業務並實現全球無縫覆蓋。2000年以後,雖然窄帶行動電話業務需求將依然很大,
但隨著Internet等高速數據通信及多媒體通信需求的驅動,寬頻多媒體綜合業務將逐步增
長,而且就未來信息高速公路建設的無縫覆蓋而言,寬頻多媒體綜合業務將逐步增長,而
且就未來信息高速公路建設的無縫覆蓋而言,寬頻移動通信作為整個移動市場份額的子集
將顯得愈來愈重要。第三代系統預計在2002年投入商用。
從第二代到第三代系統的變化並不象從第一代模擬網路到第二代數字網路那樣存在重
大的技術變遷。從目前的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來講,第二代系統將逐步平滑過渡到第三代
系統,在此演進過程中,移動網路所能實現的數據速率逐步升級;GSM承載業務所能提供的
數據速率為9.6Kb/s,1998年商用的HSCSD技術實現了57kb/s的數據速率,1999年引人的GP
RS將實現超過100WS的數據速率,將在2000年引入的EDGE技術可實現超過300kb/s的數據速
率。2001年後投入商用的第三代系統將能夠在廣域網上實現384kb/s的數據速率,在辦公
室和家中還可以達到2Mkb/s。
3網路技術的智能化
移動通信需求的不斷增長以及新技術在移動通信中的廣泛應用,促使移動網路得到了
迅速發展。移動網路由單純地傳遞和交換信息,逐步向存儲和處理信息的智能化發展,移
動智能網由此而生。移動智能網是在移動網路中引入智能網功能實體,以完成對移動呼叫
的智能控制的一種網路,是一種開放性的智能平台,它使電信業務經營者能夠方便、快速、
經濟、有效地提供客戶所需的各類電信新業務,使客戶對網路有更強的控制功能,能夠方
便靈活地獲得所需的信息。移動智能網通過把交換與業務分離,建立集中的業務控制點和
資料庫,進而進一步建立集中的業務管理系統和業務生成環境來達到上述目標。通過智能
網,運營公司可以最優地利用其網路,加快新業務的生成;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來設計業
務,向其他業務提供者開放網路,增加效益。
關於移動智能網的研究,早在1995年就已開始,剛開始時並沒有具體的標准協議出現,
各廠商各自製定了自己的標准,並且據此進行了不少的研究工作,如Alcatel、Nortel、
Ericsson等都先後推出了自己的初期產品。這些工作為最終移動智能網標準的形成積累了
經驗。
1997年末,美國蜂窩電信工業協會(CTIA)制定了移動智能網的第一個標准協議——
IS-41D協議。1998年1月,歐洲電信標准研究所(ETSI)在GSM phase2+階段引入了CAMEL
協議(移動通信高級邏輯的客戶化應用程序),當時的版本是phase1。1998年4月,ITU-T
在新推出的智能網能力集一2標准中描述了移動接入的功能實體,稱為CAMELphase2標准。
伴隨著移動網路向第三代系統的演進,網路的智能化程度也在不斷地提升。智能網及
其智能業務是構成未來個人通信的基本條件。
4更高的頻段
從第一代的模擬行動電話,到第二代的數字移動網路,再到將來的第三代移動通信系
統,網路使用的無線頻段遵循一種由低到高的發展趨勢。
1981年誕生的第一個具有國際漫遊功能的模擬系統NMT的使用頻段為450MHz,1986年
NMT變遷到900MHz頻段。我國目前的模擬TACS系統的使用頻段也為900MHz。在第二代網路
中,GSM系統的開始使用頻段為900MHz,IS-95CDMA系統為800MHz。為了從根本上提高GSM
系統的容量,1997年出現了1800MHz系統,GSM900/1800雙頻網路迅速普及。2000年將投入
商用的第三代系統IMT-2000則定在2GMHz頻段。
5更有效利用頻率
無線電頻率是一種寶貴資源。隨著移動通信的飛速發展,頻譜資源有限和移動用戶急
劇增加的矛盾越來越尖銳,出現了「頻率嚴重短缺」的現象。解決頻率擁擠問題的出路是
採用各種頻率有效利用技術和開發新頻段。
模擬制的早期蜂窩移動通信系統採用頻分多址方式,主要通過多信道共用、頻率復用
和波道窄帶化等技術實現頻率的有效利用。隨著業務的發展,模擬系統已遠不能滿足用戶
發展的需求。數字移動通信比模擬移動通信具有更大的容量。同樣的頻分多址技術,數字
系統要求的載干比較小,因而頻率復用距離可以小一些,系統的容量可以大一些。而且,
數字移動通信還可採用時分多址或碼分多址技術,它比模擬的頻分多址制在系統容量上大
4-20倍。
CSM作為最具代表性和最為成熟的數字移動通信系統,其發展歷程就是一部頻率有效利
用技術的演進史。GSM採用時分多址制式,其對頻率的有效利用主要是通過頻率復用技術的
不斷升級實現的。從傳統的4×3方式,到3×3、1×3、MRP、2×6等新的復用技術,頻率復
用的密集度逐步提升,頻譜效率快速提高,GSM系統的容量得到逐步釋放。
1995年開始投入商用的IS-95CDMA(窄帶)系統,以無線技術的先進性和大容量等特
點著稱。它以擴頻技術為基礎,不同用戶的信號靠不同的編碼序列來區分,如果從頻域或
時域來觀察,多個CDMA信號是相互重疊的,故理論上CDMA系統的頻譜利用率比GSM系統更高,
網路容量更大。同時CDMA系統具有一定的過載能力,即系統具備較容量。
作為未來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主流無線接入技術的WCDMA(寬頻碼分多址)能夠更高效
地利用無線電頻率。它利用分層小區結構、自適應天線陣和相平解調(雙向)等技術,網
絡容量可得到大幅提高,可以更好地滿足未來移動通信的發展要求。
6網路趨於融合,走向統一
6.1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的結構
第三代系統的主要目標是將包括衛星在內的所有網路融合為可以替代眾多網路功能的
統一系統,它能夠提供寬頻業務並實現全球無縫覆蓋。為了保護運營公司在現有網路設施
上的投資,第二代系統向第三代系統的演進遵循平滑過渡的原則,現有的GSM、D-AMPS、
IS-136等第二代系統均將演變成為第三代系統的核心網路,從而形成一個核心網家族,
核心網家族的不同成員之間通過NNI介面聯結起來,成為一個整體,從而實現全球漫遊。在
核心網路家族的外圍,形成一個龐大的無線接入家族,現有的幾乎所有的無線接入技術及
WCDMA等第三代無線接入技術均成為其成員。第三代系統充分顯示了未來電信網路的融合特
征。
6.2未來的網路構架
技術的發展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市場管理政策的放鬆將使計算機
網、電信網、電視網等加快融合為一體,寬頻IP技術成為三網融合的支撐和結合點。未來
的網路將向寬頻化、智能化、個人化方向發展,形成統一的綜合寬頻通信網,並逐步演進
為由核心骨幹層和接入層組成、業務與網路分離的構架。

B. 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歷程

在過去的10年中,世界電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移動通信特別是蜂窩小區的迅速發展,使用戶徹底擺脫終端設備的束縛、實現完整的個人移動性、可靠的傳輸手段和接續方式。進入21世紀,移動通信將逐漸演變成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3G技術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3G),也稱IMT 2000,是正在全力開發的系統,其最基本的特徵是智能信號處理技術,智能信號處理單元將成為基本功能模塊,支持話音和多媒體數據通信,它可以提供前兩代產品不能提供的各種寬頻信息業務,例如高速數據、慢速圖像與電視圖像等。如WCDMA的傳輸速率在用戶靜止時最大為2Mbps,在用戶高速移動是最大支持144Kbps,說占頻帶寬度5MHz左右。但是,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的通信標准共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分支,共同組成一個IMT 2000家庭,成員間存在相互兼容的問題,因此已有的移動通信系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個人通信和全球通信;再者,3G的頻譜利用率還比較低,不能充分地利用寶貴的頻譜資源;第三,3G支持的速率還不夠高,如單載波只支持最大2~fDps的業務,等等。這些不足點遠遠不能適應未來移動通信發展的需要,因此尋求一種既能解決現有問題,又能適應未來移動通信的需求的新技術(即新一代移動通信: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是必要的。
高速鐵路移動通信和3G技術
一般來說,在高速移動的物體上,當速度超過時速150千米時,2G/3G的快速功率控制效果不佳,此時就要看哪種通信制式的抗衰落手段多,且衰落儲備量大。TD-SCDMA對高速移動情況不太適應,主要是因為技術性能先進的只能天線沒有在高鐵上全面普及和覆蓋,且系統的增益又不高,再加上使用終端的功率不大,使得在高鐵上,對於覆蓋邊緣由於衰落儲備不足而掉話;到目前為止,GSM制式在高鐵系統中還沒有啟用功控裝置,不過GSM制式只提供語音通話,信道編碼糾錯技術在這種情況下的作用顯著,在通信基站功率達到40W,終端功率達到2W,且基站距離較短的情況下,衰落儲備量發揮作用,高鐵的應用效果還可以。GSM系統中的EDGE制式在高鐵中的效果不好,主要是由於EDGE在高速數據時的編碼效率為1,沒有編碼冗餘度,對應的信道編碼增益相對較低,此外,高階的數據8PSK調制,會使得解調EDGE數據的信噪比較高,導致EDGE邊緣的覆蓋電壓需要更高,其衰落儲備要更大;但在實際的高鐵系統中,兩個基站覆蓋區之間的衰落儲備一般都不足,使得傳輸的數據率會迅速下降。所以,就要尋求新的技術體系來解決高鐵中的移動通信問題。 3G通信技術在我國的發展是日新月異。2009年1月7日,我國同時發放了三張3G牌照,即:TD-SCDMA、WCDMA、CDMA200,標志著我國正式進入了3G時代。3G網路運行的兩年多時間里,在拉動我國GDP增長的同時,還為國內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從技術角度來分析,3G移動通信網路相對於2G網路的優勢在於更大的系統容量和更好的通信質量,且能夠實現全球范圍的無縫漫遊,為通信用戶提供包括語音、數據和多媒體等多種形式的通信服務。 在國際移動通信領域,國際電聯對3G網路有其最低的要求和標准,即:在高速移動的地面物體上,3G網路所能提供的數據業務為64~144kb/s,要能夠適應500km/h的移動環境。針對該標准,我國現行的3種3G網路中,WCDMA和CDMA2000主要採用「軟切換」技術,能夠實現移動終端在時速500km時的正常通信,即能夠實現在與另一個新基站通信時,首先不中斷跟原基站的聯系,而是在跟新的基站連接好後,再中斷跟原基站的連接,這也是3G網路優於2G網路的一個突出特點;WCDMA技術已經解決了高速運動物體的無縫覆蓋問題;此外,TD-SCDMA也對高鐵通信的覆蓋方案進行了研究。 因此,3G移動通信網路在技術層面上已經具有為高鐵提供通信保障的基本條件,為我國高鐵發展過程中移動通信問題的完滿解決奠定了堅實基礎。 4G是第四代移動通信及其技術的簡稱,是集3G與WLAN於一體並能夠傳輸高質量視頻圖像以及圖像傳輸質量與高清晰度電視不相上下的技術產品。 4G系統能夠以100Mbps的速度下載,比撥號上網快2000倍,上傳的速度也能達到20Mbps,並能夠滿足幾乎所有用戶對於無線服務的要求。而在用戶最為關注的價格方面,4G與固定寬頻網路在價格方面不相上下,而且計費方式更加靈活機動,用戶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確定所需的服務。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線電視數據機沒有覆蓋的地方部署,然後再擴展到整個地區。 很明顯,4G有著不可比擬的優越性。
4G移動系統網路結構可分為三層:物理網路層、中間環境層、應用網路層。物理網路層提供接入和路由選擇功能,它們由無線和核心網的結合格式完成。中間環境層的功能有QoS映射、地址變換和完全性管理等。物理網路層與中間環境層及其應用環境之間的介面是開放的,它使發展和提供新的應用及服務變得更為容易,提供無縫高數據率的無線服務,並運行於多個頻帶。這一服務能自適應多個無線標准及多模終端能力,跨越多個運營者和服務,提供大范圍服務。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的關鍵技術包括信道傳輸;抗干擾性強的高速接入技術、調制和信息傳輸技術;高性能、小型化和低成本的自適應陣列智能天線;大容量、低成本的無線介面和光介面;系統管理資源;軟體無線電、網路結構協議等。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主要是以正交頻分復用(OFDM)為技術核心。OFDM技術的特點是網路結構高度可擴展,具有良好的抗雜訊性能和抗多信道干擾能力,可以提供無線數據技術質量更高(速率高、時延小)的服務和更好的性能價格比,能為4G無線網提供更好的方案。例如無線區域環路(WLL)、數字音訊廣播(DAB)等,預計都採用OFDM技術。4G移動通信對加速增長的廣帶無線連接的要求提供技術上的回應,對跨越公眾的和專用的、室內和室外的多種無線系統和網路保證提供無縫的服務。通過對最適合的可用網路提供用戶所需求的最佳服務,能應付基於網際網路通信所期望的增長,增添新的頻段,使頻譜資源大擴展,提供不同類型的通信介面,運用路由技術為主的網路架構,以傅利葉變換來發展硬體架構實現第四代網路架構。移動通信會向數據化,高速化、寬頻化、頻段更高化方向發展,移動數據、移動IP預計會成為未來移動網的主流業務。

C. 簡要說明網路的發展歷史,並列舉各個階段的主要技術。

計算機的發展經過了四個重要的歷史階段:1.電子管時代
該階段的計算機以電子管作為基本電子元件,稱為「電子管時代」。電子管計算機的主存儲器使用的是磁鼓,主要用於數值計算。但由於其體積大、耗電量多、價格貴,而且運行速度和可靠性都不高,使計算機的應用受到了很大限制。
2.晶體管時代
該階段的計算機以晶體管作為基本電子元件,稱為「晶體管時代」。晶體管計算機主存儲元件使用磁芯為主,晶體管計算機不論是在運算速度和可靠性上都比電子管計算機先進。
3.集成電路時代
該階段的計算機採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SSI、MSI),稱為「集成電路時代」。集成電路計算機所採用的主存儲器為半導體存儲器,系統採用微程序技術與虛擬存儲技術,並開始使用多種高級語言和成熟的操作系統。由於其電路集成度高、功能增強、價格合理,使計算機在應用方面出現了質的飛躍。
4.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時代
該階段的計算機以大規模的集成電路作為基本電子元件,稱為「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時代」。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出現,不僅提高了電子元件的集成度,還把電子計算機的運算控制器等部件集成在一塊電路板上。這就使計算機向巨型機和微型機發展成為可能,而微型計算機的出現使計算機更為普及,並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同時為計算機的網路化創造了條件。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望採納,謝謝!

D. 簡述當代移動通信的四個階段

當代移動通信發展四個階段:
第一代移動通信技術(1G)是指最初的模擬、僅限語音的蜂窩電話標准,制定於上世紀80年代。其容量有限、制式太多、互不兼容、保密性差、通話質量不高、不能提供數據業務和不能提供自動漫遊等。
第二代手機通信技術以數字語音傳輸技術為核心。一般無法直接傳送如電子郵件、軟體等信息;只具有通話和一些如時間日期等傳送的手機通信技術規格。
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是在第二代移動通信技術基礎上發展以寬頻CDMA技術為主,並能同時提供話音和數據業務的移動通信系統,是一代有能力徹底解決第一二代移動通信系統主要弊端的先進的移動通信系統。其目標是提供包括語音、數據、視頻等豐富內容的移動多媒體業務。
第四代(4G)移動通信技術是集3G與WLAN於一體4G網路技術,能夠快速傳輸數據、高質量、音頻、視頻和圖像,包括TD-LTE和FDD-LTE兩種制式的移動通信技術。
當前移動通信正處於第四代(4G)移動通信技術發展階段。

E. 移動互聯網技術是什麼

本書在介紹移動互聯網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對移動互聯網的關鍵技術,包括移動IPv4、移動IPv6、移動子網、移動互聯網安全和多播以及切換管理等的工作機理、設計思路及實現方案作了全面而系統的講解。
本書取材新穎、內容豐富、實用性強,反映了當前新一代移動互聯網的理論研究及技術研發的最新成果和發展趨勢,適合通信、計算機技術研發和工程技術人員閱讀,也可供大專院校通信、計算機等專業的師生參考。

F. 移動通信網路的概念

移動通信是移動體之間的通信,或移動體與固定體之間的通信。移動體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車、火車、輪船、收音機等在移動狀態中的物體。移動通信系統由兩部分組成:
(1) 空間系統;
(2) 地面系統:①衛星移動無線電台和天線;②關口站、基站。
移動通信系統從20世紀80年代誕生以來,到2020年將大體經過5代的發展歷程,而且到2010年,將從第3代過渡到第4代(4G)。到4G,除蜂窩電話系統外,寬頻無線接入系統、毫米波LAN、智能傳輸系統(ITS)和同溫層平台(HAPS)系統將投入使用。未來幾代移動通信系統最明顯的趨勢是要求高數據速率、高機動性和無縫隙漫遊。實現這些要求在技術上將面臨更大的挑戰。此外,系統性能(如蜂窩規模和傳輸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頻率的高低。考慮到這些技術問題,有的系統將側重提供高數據速率,有的系統將側重增強機動性或擴大覆蓋范圍。
從用戶角度看,可以使用的接入技術包括:蜂窩移動無線系統,如3G;無繩系統,如DECT;近距離通信系統,如藍牙和DECT數據系統;無線區域網(WLAN)系統;固定無線接入或無線本地環系統;衛星系統;廣播系統,如DAB和DVB-T;ADSL和Cable Modem。
移動通信的種類繁多。按使用要求和工作場合不同可以分為:
(1)集群移動通信,也稱大區制移動通信。它的特點是只有一個基站,天線高度為幾十米至百餘米,覆蓋半徑為30公里,發射機功率可高達200瓦。用戶數約為幾十至幾百,可以是車載台,也可是以手持台。它們可以與基站通信,也可通過基站與其它移動台及市話用戶通信,基站與市站有線網連接。
(2)蜂窩移動通信,也稱小區制移動通信。它的特點是把整個大范圍的服務區劃分成許多小區,每個小區設置一個基站,負責本小區各個移動台的聯絡與控制,各個基站通過移動交換中心相互聯系,並與市話局連接。利用超短波電波傳播距離有限的特點,離開一定距離的小區可以重復使用頻率,使頻率資源可以充分利用。每個小區的用戶在1000以上,全部覆蓋區最終的容量可達100萬用戶。
(3)衛星移動通信。利用衛星轉發信號也可實現移動通信,對於車載移動通信可採用赤道固定衛星,而對手持終端,採用中低軌道的多顆星座衛星較為有利。
(4)無繩電話。對於室內外慢速移動的手持終端的通信,則採用小功率、通信距離近的、輕便的無繩電話機。它們可以經過通信點與市話用戶進行單向或雙方向的通信。
使用模擬識別信號的移動通信,稱為模擬移動通信。為了解決容量增加,提高通信質量和增加服務功能,目前大都使用數字識別信號,即數字移動通信。在制式上則有時分多址(TDMA)和碼分多址(CDMA)兩種。前者在全世界有歐洲的GSM系統(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北美的雙模製式標准IS一54和日本的JDC標准。對於碼分多址,則有美國Qualcomnn公司研製的IS-95標準的系統。總的趨勢是數字移動通信將取代模擬移動通信。而移動通信將向個人通信發展。進入21世紀則成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移動通信將有更為輝煌的未來。

3G移動通信網路中室內信號覆蓋解決方案設計

室內覆蓋作為3G網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已經有為數不少的3G室內覆蓋試點工程在不同城市完成了施工和測試,但是室內覆蓋環境普遍較為復雜,不同試點工程的測試目標和工作重點也不盡相同,為了給後期的3G網路建設提供一個有實際參考價值的規劃原則,結合我們在2G網路室內分布系統建設方面的豐富經驗和3G系統自身的特點,我們制定了一套3G(以WCDMA為主)室內覆蓋分布系統建設的規劃原則。為了驗證這套指導原則的合理性,我們按照指導原則組織了一次現場的工程改造,並對改造後的分布系統做了模擬覆蓋效果測試,測試重點是考察工程改造原則是否適用。

3G工程考慮因素

WODMA系統需要提供給用戶豐富的業務類型(如可視電話、多媒體、高速率下載等),高速率意味著高容量的無線網路,也意味著更高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這又直接和網路建設的投入相關聯。由於不同的用戶群需要的服務不一樣,因此在網路規劃初期就有必要按業務需求合理分配資源,以節省投資,並能加快網路建設速度。所以在WODMA網路建設方案實施前,需要對覆蓋目標做詳細的規劃標准和所需要的服務等級,結合實際工程經驗,一個合理的3G室內覆蓋工程需要重點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目標覆蓋區覆蓋等級
按照不同區域對業務需求不同,根據需要提供的服務等級和規劃目標可將目標覆蓋區分為:
重要區域(384kbit/s高速數據密集區域):要求CS12.2K、0S64K、PS384K等業務的連續覆蓋;
次重要區域(144kbit/s低速數據密集區域):要求CS12.2K、0864K、PSl28K等業務的連續覆蓋;一般區域(64kbit/s語音電話、可視電話密集區,數據業務低發區):要求C312.2K、0S64K等業務的連續覆蓋,可以考慮補充PS64K業務;
非重點考慮的區域(有普通語音電話需求,數據業務低發區):保證CS12.2K業務。
用信號強度和信號質量區分不同目標覆蓋區覆蓋等級是一種較為簡單有效的策略,這也是目前普遍採用的設計指標標准:
重要區域:邊緣導頻功率≥-85dBm,Ec/Io≥-8dB;
次重要區域:邊緣導頻功率≥-90dBm,Ec/Io≥-10dB;
一般區域:邊緣導頻功率≥-95dBm,Ec/10≥-12d8;
非重點區:邊緣導頻功率≥-1 00dBm,Ec/1o≥-15dB。

2.信源的選擇
由於實際WODMA網路中可能同時提供CSl 2.2kbit/s、OS64kbit/3、PS64kbit/3、PSl 28kbit/s、PSl 44kbit/s及PS384kbit/s業務,每種業務佔用不同的網路資源,對信號質量的要求也不一樣,要構建一個合理的滿足話務需求的無線網路,就需要對業務需求做仔細考察。
從外場測試結果看,WODMA系統的容量較OSM系統大很多,考慮在建網初期網路用戶較少,網路的廣泛覆蓋是網路建設的關鍵,在此前提下可以多使用直放站代替基站作為信源,這樣不僅能加快網路建設速度,還可以有效轉移大型宏基站的多餘資源,能夠降低初期建設投資;待日後話務量漸漲的情況下再將其更換為基站。
對於業務需求大、有條件建設專用機房的目標覆蓋區,可優先考慮採用室內宏基站;對於建設條件有限(如沒有專門的機房)的場合,則優先考慮使用微蜂窩。
信號源的選取,我們需要綜合考慮話務量、覆蓋面積、建築結構、信號源方式等因素的影響,最終採用既可達到所需的覆蓋要求又可合理控製成本的分布系統。

3.頻率規劃
WODMA系統中每個載頻內的所有用戶共享頻率、時間和功率資源,用特徵碼(擾碼和信道碼)對信號作統計處理來區分信道,也即所說的碼分多址技術。
雖然WODMA系統無需進行復雜的頻率規劃,信道間的隔離完全由特徵碼的統計特性的正交性來實現。但特徵碼的正交性並不理想,造成系統的信道隔離不如FDMA和TDMA好,而且使用的信道越多,其他信道信號對本信道的干擾就越強。如果功率配置、覆蓋范圍設置不合理,經常會出現導頻污染現象。
導頻污染是WCDMA系統獨有的特性,是影響網路性能的一項重要因素。導頻污染增加了網路的干擾,同時使得切換演算法無法有效地工作,必須嚴格加以控制。
在室內覆蓋工程中,因為有建築物的屏蔽、阻擋作用,室外宏基站對室內信號的干擾一般較小,所以在大部分場合都可以盡量採用室內、室外同頻信號的策略,以節省有限的頻率資源但是在有較大業務需求而無線環境本來就復雜的區域(如密集城區的高層型建築物內),室內、室外採用異頻策略就能很好的解決增加容量和控制干擾的目的。

4.合理的切換區
WODMA系統由於軟切換的引入,對抗了陰影衰落,引入了軟切換增益,擴大了小區的覆蓋范圍,同時減少對於其它小區的干擾,並通過分集改善性能;但是軟切換也帶來了硬體的額外開銷,基站一般需要多預留30%的信道單元。
在室內分布系統建設中,室內系統會引入了新的信源,這樣肯定要在目標覆蓋區邊緣形成新的切換區。因為無線信號傳播特性和實際環境有很大影響,工程開通後實際的切換區可能會較大,這樣就需要通過大量的測試及優化工作,如果採用室內、室外同頻策略,需要將軟切換區控制在我們需要的合理范圍內;如果採用室內、室外異頻策略,則更需要仔細設計切換區,既要保證有足夠的切換區間供系統完成硬切換,還不能讓切換區過大以避免頻繁的硬切換。

5.天線的布放及功率分配

表1是WCDMA室內覆蓋系統中同一天線覆蓋范圍內不同業務有效覆蓋半徑的測試結果。
因為3G室內覆蓋區域基本都需要保證CS64K業務的連續覆蓋,結合上表測試數據,設計的分布系統中室內全向天線的有效覆蓋半徑建議控制在8—12m范圍內。

另外,WCDMA系統是白乾擾系統,理論分析UE發射功率的動態變化量會造成小區內的干擾,其原因是在室內WODMA覆蓋系統中,如果手機接收的信號強度足夠強,由於功率控制會使手機的發射功率達到最低,如果這個時候用戶的發射功率達到最低而用戶還是離天線越來越近,那麼就會對其它手機造成干擾,使其它手機不得不抬高發射功率。
從圖1的模擬結果可以看出,當最小耦合損耗MOL(Minlmum Couplinc Loss,可以認為是手機在位於離天線最近時候的路徑損耗)為45dB,它引起了約9dB的雜訊抬高,這意味著基站端所需要的功率的升高9dB,或者保證服務的最小比特率的降低;當MOL高於65dB時,由uE最小發射功率所引起的雜訊電子的抬高將忽略不計。
經測試,普通全向吸頂天線空間耦合損耗大約為25—30dB,為了保證MOL≥65dB,則從基站到天線入口
的鏈路損耗需要35dB以上,即天線入口導頻功率應不大於33-35=-2dBm。考慮到樓內天線安裝高度普遍在2.2m以上,而用戶實際持手機高度不會超過2m,所以建議實際天線入口導頻功率不超過3dBm,以控制天線的最大覆蓋半徑不至於太小。

6.干擾
在3G室內分布系統建設中,因為要盡量共用室內分布系統,各系統的有源設備在發射有用信號的同時,在它的工作頻帶外還會產生雜散、諧波、互調等無用信號,這些信號落到其他系統的工作頻帶內,就會對其他系統形成干擾。
通過理論分析,對於整個系統的各種干擾信號的抑制,只能通過多頻合路器的通道隔離度來實現。在無源器件的使用上,需要嚴格選取。

7.其他
在GSM移動通信系統中,上下行增益平衡是比較重要的問題。若下行增益遠大於上行增益,會導致手機接收到場強很高,卻打不通電話;若上行增益遠大於下行增益,導致覆蓋范圍縮小。
WCDMA系統中,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的平衡並非網路設計目標。基站功率在下行由小區所有用戶及信令共享, 因而不會成為覆蓋受限鏈路。相反,手機發射功率是在規范中加以定義的。由於手機發射功率有限,上行鏈路則成為WCDMA系統覆蓋的受限鏈路。也就是說,小區的最大半徑取決於功率上限最小的一類手機。所以WODMA系統的鏈路預算通常是指上行鏈路預算,即從最大允許的上行損耗中除掉路徑損耗以外的其他損耗和增益,從而得到最大允許的路徑損耗,再將最大允許的路徑損耗值帶入傳播模型中,得到預期的小區覆蓋半徑和覆蓋面積。由於WCDMA的覆蓋區域不像GSM那樣由信號電平的絕對值來決定,它的覆蓋與系統的負載或干擾水平相關,加入負載和鄰近小區干擾後,小區半徑會作相應的收縮。在實際工程中,這些問題都還需要經過大量的測試及優化工作才能有效控制。

試點工程測試內容

為驗證以上思路的合理性,對審計署大樓的室內分布系統進行了改造和模擬測試,本次測試場景是比較典型的辦公環境,單層面積約600m2。
測試的主要目的是驗證整個室內分布系統按前述方案改造後是否能夠滿足設計指標要求。 信源:Agilent E4438C,輸出64信道WODMA信號,導頻信號占總功率的1 0%,Ec/Io=-10dB;
路測儀:TSMU(ROHDE&SCHWA2Z)&Notebook(已安裝ROMES)。

測試結果
每個天線入口導頻功率約5dBm,3副天線都接入分布系統中的測試圖和測試結果

總 結

從測試結果看,改造後的工程基本能夠達到3G信號覆蓋標準的要求。但在3G工程改造中還應注意以下兩點:首先由於原GSM室內分布系統普遍採用大功率、少天線的設計思路(這種設計方式在20網路中基本都可以達到設計要求,並且能大幅度降低工程成本,因此被廣泛採用),但該類設計易造成室內信號功率分配不均;其次2G室內分布系統基本沒有採用分區覆蓋的方式,如果3G系統室內採用2小區以上配置,將很難設置切換區; 因此在原有室內分布系統基礎上增加天線數量、更改天線位置等簡單改造既不能明顯改善原2G系統的覆蓋質量,而且改造工程的施工難度較大,耗費更多;建議這類工程採用全部改造方式(即拆除原系統新建)。

G. 移動互聯網的定義是什麼核心內容是什麼

移動互聯的定義是:是將移動通信和互聯網二者結合起來,成為一體;是指互聯網的技術、平台、商業模式和應用與移動通信技術結合並實踐的活動的總稱。
移動互聯的核心內容是:是互聯網,因此一般認為移動互聯網是桌面互聯網的補充和延伸,應用和內容仍是移動互聯網的根本。
有所幫助,望採納。

H. 移動通信技術經歷了哪些發展階段

直接搜 「4G中國普及最快,移動通信技術發展進程 「 就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縱觀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1G至4G的發展過程中,1G只能語音通話,而且通話質量比較差,而2G、3G、4G之間最大的差異就體現在上網速度上。2G只能說滿足了人們隨時隨地上網的需求,但那速度也沒有幾個人能受得了。2009年開始的3G時代,使我們過上了真正意義上的「移動」生活,實現了隨時隨地的高速上網,上網速度已經和普通家庭寬頻的速度差不多。4G在上網速度上則有顛覆性的提升,TD-LTE的理論速度是100Mbps,其下載峰值是12.5MB/S,以一部1GB的電影來說,82秒就完成了,而且隨著網路的進一步優化,速度還會提升。4G真正實現了移動高速上網,不受固定寬頻上網地點的限制,真正的高速移動上網時代來臨。希望回答能幫到你,望採納。

I. 移動互聯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歷程2010年的5.17電信日顯得格外讓人矚目。雖然世界電信日已經走到了第42屆,但是真正讓普通消費者感覺無窮威力的,恐怕要從今年開始;移動互聯網這個概念從2010年開始,已經徹底從神壇走向了生活。2000年9月19日,中國移動和國內百家ICP首次坐在了一起,探討商業合作模式。隨後時任中國移動市場經營部部長張躍率團去日本NTTDoCoMo公司I-mode取經,「移動夢網」雛形初現。2000年12月1日開始施行的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移動夢網」計劃是2001年初中國通信、互聯網業最讓人矚目的事件。2001年11月10日 ,中國移動通信的「移動夢網」正式開通。當時官方的宣傳稱手機用戶可通過「移動夢網」享受到移動游戲、信息點播、掌上理財、旅行服務、移動辦公等服務。隨後的幾年,依託電信運營商的無線概念,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百萬、億萬富翁,有媒體說,中國最好賺錢的年代有兩撥,一撥是改革開放初期的個體戶,另外一撥則是大小SP們,可惜好景總是不長。2006年9月,針對二季度電信服務投訴突出的情況,信產部猛力推出新的電信服務規范,嚴格要求基礎電信運營企業執行。新規范將包括:簡訊類業務強制執行二次確認;IVR、彩鈴、WAP等非簡訊類業務強制執行按鍵確認;點播類業務強制執行全網付費提醒。這三項主要規定均針對二季度電信服務的投訴焦點。由於三項新規涵蓋了「黑」SP的所有違規利潤來源,因此將對國內違規SP形成封殺之勢。
2010年3月10日,中國移動全資附屬公司廣東移動與浦發銀行簽署合作協議,以人民幣398億元收購浦發銀行22億新股,中國移動將通過全資附屬公司廣東移動持有浦發銀行20%股權,並成為浦發銀行第二大股東,中國手機支付領域再掀起波浪。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是不是主流?
2010年4月11日在艾瑞的新經濟年會上,信息產業部通信科技委員會委員侯自強在談到3G商用化發展 概念MID(移動互聯網設備)趨勢的問題上,表示公共互聯網也就是移動互聯網將會成為未來移動網發展的主流,而移動運營商的專網壟斷將會被打破。用侯委員的話來說就是移動運營商帶圍牆的花園將會被打破。 3G問題也是目前極為熱門的話題之一。無論是經營者還是消費者都很關心3G的問題。經營者關心3G能否帶來真正的新一代通信,而消費者則想知道3G時代的通信資費能否降低,業務體驗能否滿足個人的需要。3G時代話音業務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主要的突破是在數據業務上。一是面對企業高端用戶的業務,目前主要為專網。二是面對個人消費者。而在3G/IMS專網與移動互聯網之間的差異問題上,侯自強也解釋到目前移動運營商主要將其業務封鎖在自己的專網上,如移動夢網,而移動互聯網Telco2.0也就是所說的公共互聯網能夠服務不同用戶群,運營在不同核心網,如免費WAP。3G時代需要更為開放的空間,提供更為廣闊的業務和實現隨時隨地上網的可能。侯自強也強調說要實現移動互聯網就要打破專網模式,建立移動互聯網的包月體制。 從國外3GIP數據市場的經驗來看,最早提出包月體制的是KDDI,但這種包月只適用於運營商專網。但是包月體制形成以來最大的轉機是在2008年的12月份,和黃旗下的3UK在歐美推出了X-ServiesGold,包月費5英鎊每月。而在美國是不限量包月。在這一點上,侯自強也表示3G時代移動互聯網的包月體制是必然的趨勢。同時,他也相信移動互聯網的大爆炸時代也將很快到來。 如果按照現在的網路接入模式來講,要真正實現移動互聯網,就會花費很大的成本,但是侯自強說到為了減少成本,可以將基站直接接入互聯網而避開移動網。以顛覆性技術提供顛覆性業務,最終實現隨時隨地上網。 關於移動互聯網的問題,在2007年3月中旬,有兩大事件值得我們關註:一是3月13日,微軟等6家企業聯合推出藉助空餘電視頻段實現新型無線上網。二是3月19日,松下、飛利浦、三星、愛立信、西門子、索尼、AT&T、義大利電信、法國電信等業界領袖宣布成立開放IPTV論壇(OpenIPTVForum)。論壇的目的在於要建立一個企業聯盟,致力於制訂一個通用的IPTV標准,以便所有的IPTV系統能夠實現互操作。 現在都在談三網融合,目的也是為了實現互通性。標准融合,跨網路瀏覽,實現用戶按需選擇的個性化服務。侯自強最後再次強調移動互聯網一定會到來,而運營商的圍牆花園也終要被打破。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如何
據中國互聯網協會統計,截止2010年底,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03億,占網民總數的66.2%。2011年第一季度,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達64.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3.4%,環比增長23%! 這個誘人的數字如正午的陽光,讓移動互聯網的從業者都感到熾熱。所有人都在尋求一把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金鑰匙,希望打開這座金礦。悅成孵化基地運營總監張靜靜女士指出。「移動互聯網市場的巨大潛

J. 移動通信發展歷程

移動通信發展史
移動通信的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1864年麥克斯韋從理論上證明了電磁波的存在,1876年赫茲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1896年馬可尼在英國進行的14.4公里通訊試驗成功,從此世界進入了無線電通信的新時代。現代意義上的移動通信開始於20世紀20年代初期。而現代通信技術發展從上世紀20年代起到如今,大致經歷了五個階段。其中從上世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為第四階段,這一階段是移動通信的蓬勃發展期,1G也是始於這一時期。
1G的發展
1978年底,美國貝爾試驗室研製成功先進行動電話系統(AMPS),建成了蜂窩狀移動通信網,大大提高了系統容量。1976年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師馬丁·庫珀於首先將無線電應用於行動電話。
同年,國際無線電大會批准了800/900MHz頻段用於行動電話的頻率分配方案。在此之後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許多國家都開始建設基於頻分復用技術(FDMA)和模擬調制技術的第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即1G。
然而由於採用的是模擬技術,1G系統的容量十分有限。此外,安全性和干擾也存在較大的問題。再加上1G系統的先天不足,使得它無法真正大規模普及和應用,價格更是非常昂貴,成為當時的一種奢侈品和財富的象徵。
2G的發展
即將邁入21世紀,通信技術也進入到了2G時代,和1G不同2G採用的是數字傳輸技術。這極大的提高了通信傳輸的保密性。2G技術基本可被切為兩種,一種是基於TDMA所發展出來的以GSM為代表,另一種則是CDMA規格,復用﹙Multiplexing﹚形式的一種。隨著2G技術的發展,手機逐漸在人們的生活中變得流行,雖然價格仍然較貴,但並不再是奢侈品。
過渡的2.5G
2G到3G的發展並不像1G到2G那樣平滑順暢,由於3G是個相當浩大的工程,要從2G直接邁向3G不可能一下就銜接得上,因此出現了介於2G和3G之間的銜接技術——2.5G。我們所熟知的HSCSD、WAP、EDGE、藍牙(Bluetooth)、EPOC等技術都是2.5G技術。
2.5G功能通常與GPRS技術有關,GPRS技術是在GSM的基礎上的一種過渡技術。GPRS的推出標志著人們在GSM的發展史上邁出了意義最重大的一步,GPRS在移動用戶和數據網路之間提供一種連接,給移動用戶提供高速無線IP和X.25分組數據接入服務。較2G服務,2.5G無線技術可以提供更高的速率和更多的功能。
2、移動通信發展歷程(二)
3G的發展
隨著移動網路的發展,人們對於數據傳輸速度的要求日趨高漲,而2G網路10幾KB每秒的傳輸速度顯然不能滿足人們的要求。於是高速數據傳輸的蜂窩移動通訊技術——3G應運而生。目前3G存在3種標准:CDMA2000、WCDMA、TD-SCDMA。
中國國內支持國際電聯確定三個無線介面標准,分別是中國電信的CDMA2000,中國聯通的WCDMA,中國移動的TD-SCDMA。可以說3G的發展進一步促進了智能手機的發展,由於3G的傳輸速度可以達到幾百KB每秒。
通過3G,人們可以在手機上直接瀏覽電腦網頁,收發郵件,進行視頻通話,收看直播等,還一度引出了3G手機可否取代PC的設想。
4G的發展
作為3G的延伸,4G近幾年被人們所熟知,2008年3月,在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通信部門(ITU-R)指定一組用於4G標準的要求,命名為IMT-Advanced規范,設置4G服務的峰值速度要求在高速移動的通信(如在火車和汽車上使用)達到100Mbit/s,固定或低速移動的通信(如行人和定點上網的用戶)達到1Gbit/s。
該技術包括TD-LTE和FDD-LTE兩種制式(嚴格意義上來講,LTE只是3.9G,盡管被宣傳為4G無線標准,但它其實並未被3GPP認可為國際電信聯盟所描述的下一代無線通訊標准IMT-Advanced,因此在嚴格意義上其還未達到4G的標准。相對於前幾代,4G系統不支持傳統的電路交換的電話業務,而是全互聯網協議(IP)的通信。4G將為用戶提供更快的速度並滿足用戶更多的需求。
5G的發展
2013年2月,歐盟宣布,將撥款5000萬歐元,加快5G移動技術的發展,計劃到2020年推出成熟的標准。2014年5月8日,日本電信營運商NTTDoCoMo正式宣布將與Ericsson、Nokia、Samsung等六間廠商共同合作,開始測試5G網路。預計在2015年展開戶外測試,並期望於2020年開始運作。
2015年3月1日,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英國已成功研製5G網路,並進行100米內的傳送數據測試,並稱於2018年投入公眾測試,2020年正式投入商用。因此2020年也被業界認為是5G正式推出的時候,但是幾天前,美國移動運營商Verizon無線公司宣布,將從2016年開始試用5G網路,2017年在美國部分城市全面商用。雖然之後遭到了對手AT&T的反駁,但是這些無疑不在預示著人們對於5G的憧憬。

閱讀全文

與移動網路技術的定義和發展過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不裝卡連不了網路 瀏覽:728
數字出版基地網路密碼 瀏覽:129
開源網路是干什麼的 瀏覽:858
網路游戲單機游戲手機游戲的區別 瀏覽:689
攝像頭與網路線如何連接 瀏覽:576
有信號但是網路很x差 瀏覽:866
日照市哪裡有5g網路 瀏覽:307
兩台電腦橋接廣域網路 瀏覽:824
無線網路怎麼在電腦上設置共享 瀏覽:84
室內無線網路機頂盒怎麼設置 瀏覽:459
修復蘋果網路 瀏覽:596
黃陂靠譜的網路推廣多少錢 瀏覽:159
怎樣接收網路信號更好 瀏覽:268
中國手機現在有5g網路嗎 瀏覽:252
蘋果的網路護衛 瀏覽:943
學校共享共建清朗網路主題活動 瀏覽:746
家裡網路打游戲很卡怎麼辦 瀏覽:143
路由器打開了找不到無線網路 瀏覽:47
計算機網路重難點知識 瀏覽:53
小米網路類型選擇哪個好 瀏覽:465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