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手機網路 > 日本發明手機網路

日本發明手機網路

發布時間:2022-09-18 22:31:04

❶ 日本發明了什麼東西

這個事兒,說多了很多人反感哦,簡單說點兒吧。自行車的前車筐,冰箱內的燈,i-mode手機上網,是日本的家庭主婦發明的。

❷ 日本手機網路有多強大

上面沒有一個回答是專業的…… 說日本手機網路世界第一,其實過於寬泛了?在網人數第一?網路覆蓋面積第一?網路品質第一?還是?這些並沒有一個客觀的評判,也沒有一個具體的排名。但是的確,日本的手機網路腳步從未停止,幾乎步步領先。 2001年10月,NTT基於WCDMA標准,全球首先推出商用3G網,2002年4月,KDDI基於CDMA 2000 1X標准,開始經營第三代移動通信。2003年5月28日,NTTDoCoMo於宣布開始進行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的無線接入系統的戶外試驗2005年,日本有6920萬人使用手機上網,而使用常規PC上網的用戶數量是6600萬,用手機上網的互聯網用戶數量已經超過了使用計算機上網的用戶。2006年,KDDI將CDMA 2000 1X升級到CDMA 2000 1xEV-DO網路,建立全IP平台。2009年,NTT Docomo總裁山田隆持表示,將於2010年推出其下一代4G行動電話網路。…… 糾正一下對日本手機終端的認識誤區。日本的手機終端市場與中國不同,並非開放型市場主導。日本手機的從平台搭建、外觀設計、銷售策略、售後服務,幾乎通通是運營商主導並實施的。正由於這種深度運營商定製,從一開始運營商便選擇了日系廠家進行合作,其合作緊密度以及長期以來的經驗積累,使得運營商習慣於與日系廠商合作,因此非日系終端廠商成為運營商合作夥伴相當的困難。Nokia以及IPHONE對日本市場的理解遠遠不及本地運營商的水平,並且其終端對內容的支持以及與3G網路的結合及其應用拓寬都遇到了瓶頸,因此失敗是難免的。當初IPHONE推出的時候,曾經有約200萬用戶,幾個月的熱度過去了,慢慢的都回歸了原本的運營商陣營,因為大家都習慣了「日式的3G」。另外一點,日本人的品牌觀念非常非常重,NOKIA的品牌效應在日本基本失效,而蘋果也只是作為時尚商品得到了一時的追捧,但並未成為深入生活的手機終端。 但是,日本手機技術和國內不少廠商相比,其實並沒有太大差距。手機收看電視,並不是免費,而是其費用包括在了定額制的套餐內了,並且將來會與固定電話、固定上網、固定電視等無縫切換,即FMBC(固定移動廣播融合)。GPS在日本叫做NAVI,即手機導航,比我們國內的導航更細致更人性化些,有了手機基本就不會迷路,而速度上並沒有太大的感覺。 順便鄙視某D人睇唔明廣東話喺度扮曬蟹~

❸ 手機的發展史

如果追溯我們會發現,手機這個概念早在40年代就出現了。當時是美國最大的通訊公司貝爾實驗室開始試制的。1940年,貝爾實驗室造出了第一部所謂的移動通訊電話。但是,由於體積太大,研究人員只能把它放在實驗室的架子上,慢慢人們就淡忘了。
1973年4月,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工程技術員「馬丁·庫帕」發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機。當庫帕打世界第一通行動電話時,他可以使用任意的電磁頻段。事實上,第一代模擬手機就是靠頻率的不同來區別不同用戶的不同手機。第二代手機——GSM系統則是靠極其微小的時差來區分用戶。到了今天,頻率資源已明顯不足,手機用戶也呈幾何級數迅速增長。於是,更新的、靠編碼的不同來區別不同的機的CDMA技術應運而生。應用這種技術的手機不但通話質量和保密性更好,還能減少輻射,可稱得上是「綠色手機」。 1831年 ,英國的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麥克斯韋進一步用數學公式闡述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並把電磁感應理論推廣到了空間。而60多年後赫茲在實驗中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電磁波的發現,成為有線電通信向無線電通信的轉折點,也成為整個移動通信的發源點。正如一位科學家說的那樣手機是踩著電報和電話等的肩膀降生的,沒有前人的努力,無線通信無從談起 。
1844年5月24日 。莫爾斯的電報機從華盛頓向巴爾的摩發出人類歷史的第一份電報上帝創造了何等奇跡!
1875年6月2日,貝爾做實驗的時候,不小心把硫酸濺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得對另一個房間的同事喊到活,快來幫我啊!而這句話通過實驗中的電話傳到了在另一個房間接聽電話的活特耳里,成為人類通過電話傳送的第一句話 。
1902年 ,一位叫做「內森·斯塔布菲爾德」的美國人在肯塔基州默里的鄉下住宅內製成了第一個無線電話裝置,這部可無線移動通訊的電話就是人類對「手機」技術最早的探索研究 。
1940年,美國貝爾實驗室製造出戰地行動電話機 。
1946年,世界上從聖路易斯的一輛行進的汽車中打出了第一個電話用行動電話所撥打電話 。
1957年,蘇聯傑出的工程師列昂尼德。庫普里揚諾維奇發明了ЛК-1型行動電話。1958年,他已對自己的行動電話做了進一步改進。設備重 量從3公斤減輕至500克(含電池重量),外形精簡至兩個香煙盒大小,可向城市裡的任何地方進行撥打,可接通任意一個固定電話。到60年中期,庫普里揚諾 維奇的行動電話已能夠在200公里范圍內有效工作 。
1958年,蘇聯開始研製世界上第一套全自動行動電話通訊系統「阿爾泰」(Алтай) 。1959年,性能傑出的「阿爾泰」系統在布魯塞爾世博會上獲得金獎 。
1973年,一名男子站在紐約的街頭,掏出一個約有兩塊磚頭大的無線電話,並開始通話。這個人就是手機的發明者馬丁·庫帕。當時他還是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這是當時世界上第一部行動電話 。
1975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確定了陸地行動電話通信和大容量蜂窩行動電話的頻譜。為行動電話投入商用做好了准備 。
1979年,日本開放了世界上第一個蜂窩行動電話網 。
1982年,歐洲成立了GSM(移動通信特別組) 。
1985年,第一台現代意義上的可以商用的行動電話誕生。它是將電源和天線放置在一個例子里,重量達3公斤。
與現代形狀接近的手機,則誕生於1987年。其重量仍有大約750克,與今天僅重60克的手機相比,象一塊大磚頭。
此後,手機的瘦身越來越迅速。1991年 ,手機重量為250克左右。1996年 秋出現了體積為100立方厘米,重量為100克的手機。此後又進一步小型化,輕型化,到1999年 就輕到了60克以下。 現在發展在全球范圍內使用最廣是所謂的第三代手機(3G),以歐洲的GSM制式和美國的CDMA為主,它們都是數字制式的,除了可以進行語音通信以外,還可以收發簡訊、無線應用協議等。在中國大陸及台灣以GSM最為普及,CDMA手機也很流行,整個行業正在向第四代手機(4G)遷移過程中。電話鍵盤部分手機除了典型的電話功能外,還包含了PDA、游戲機、MP3、照相機、攝影、錄音、GPS、上網等多種的功能,有向帶有手機功能的PDA發展的趨勢。電話的口承、耳承和相應的話筒、聽筒都裝在單個把手上。舊稱為手提電話、手提、大哥大、傳真,是便攜的,可以在較大范圍內移動的電話終端 。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雖然距今的手機安全產品基礎防護功能比較完備,但在防騷擾、隱私保護和數據保護方面仍有欠缺,未來仍有較大的市場空間,QQ手機管家、安全管家、網秦等安全廠商紛紛宣布進軍雲安全領域,2013年將是移動雲安全加速落地的關鍵年,各大安全廠商必將繼續加大對移動雲安全解決方案的投入力度。
1G
第一代手機(1G)是指模擬的行動電話,也就是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香港、美國等影視作品中出現的大哥大。最先研製出手機的是美國的 Cooper博士。由於當時的電池容量限制和模擬調制技術需要碩大的天線和集成電路的發展狀況等等制約,這種手機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為可移動算不上便攜。很多人稱呼這種手機為「磚頭」或是黑金剛等。
這種手機有多種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使用頻分復用方式只能進行語音通信,收訊效果不穩定,且保密性不足,無線帶寬利用不充分。此種手機類似於簡單的無線電雙工電台,通話是鎖定在一定頻率,所以使用可調頻電台就可以竊聽通話。
2G
第二代手機(2G)也是最常見的手機。通常這些手機使用GSM或者CDMA這些十分成熟的標准,具有穩定的通話質量和合適的待機時間。在第二代中為了適應數據通訊的需求,一些中間標准也在手機上得到支持,例如支持彩信業務的GPRS和上網業務的WAP服務,以及各式各樣的Java程序等。
2.5G
一些手機廠商將自己的一些手機稱為2.5G手機,其特色就是擁有GPRS功能 。
2.75G
一些手機廠商也將自己的一些手機稱為2.75G手機,其特色就是擁有比GPRS速率更快的EDGE功能 。
3G
3G ,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縮寫,指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相對第一代模擬制式手機(1G)和第二代數字手機(2G),第三代手機一般地講,是指將無線通信與國際互聯網等多媒體通信結合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它能夠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提供包括網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也就是說在室內、室外和行車的環境中能夠分別支持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144kbps的傳輸速度。
國際電聯規定3G手機為IMT-2000(國際行動電話2000)標准,歐洲的電信業巨頭們則稱其為「UMTS」通用移動通信系統。
國際上3G手機(3G handsets)有3種制式標准:歐洲的WCDMA標准、美國的CDMA2000標准和由中國科學家提出的TD-SCDMA標准。
「3G通信」快要成為人們嘴上的口頭禪了,所謂3G,其實它的全稱為3rd Generation,中文含義就是指第三代數字通信。1995年問世的第一代數字手機只能進行語音通話;而1996到1997年出現的第二代數字手機便增加了接收數據的功能,如接受電子郵件或網頁;第三代與前兩代的主要區別是在傳輸聲音和數據的速度上的提升。相對第一代模擬制式手機(1G)和第二代2G數字手機,3G通信的名稱繁多,國際電聯規定為「IMT-2000」(國際移 動電話2000)標准,歐洲的電信業巨頭們則稱其為「UMTS」通用移 動通信系統。該標准規定,移 動終端以車速移 動時,其傳轉數據速率為144kbps,室外靜止或步行時速率為384kbps,而室內為2Mbps。但這些要求並不意味著用戶可用速率就可以達到2Mbps,因為室內速率還將依賴於建築物內詳細的頻率規劃以及組織與運營商協作的緊密程度 。
3.5G/3.75G
3.5G採用HSDPA、HSDPA +、HSDPA 2+及HSUDA。可以讓用戶享用7.2M到42M的下載速率。在提供高速數據服務的同時,安全性也得到了改善,3.5G手機偏重於安全和數據通訊。一方面加強個人隱私的保護,另一方面加強數據業務的研發,更多的多媒體功能被引入進來,手機具有更加強勁的運算能力,不再只是個人的通話和文字信息終端,而是更多功能性的選擇。移動辦公及對通訊的強勁需求將使得手機與個人電腦的融合趨向加速,手機將逐漸擁有個人電腦的功能,這方面,在中國的手機市場上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
4G
4G是第四代移動通信及其技術的簡稱,能夠傳輸高質量視頻圖像以及圖像傳輸質量與高清晰度電視不相上下的技術產品。
在全球范圍內使用最廣的手機是GSM手機和CDMA手機。在中國大陸及台灣以GSM最為普遍,CDMA和小靈通(PHS)手機也很流行,這些都是所謂的第二代手機(2G),它們都是數字制式的,除了可以進行語音通信以外,還可以收發簡訊(短消息、SMS)、MMS(技術)|MMS(彩信、多媒體簡訊)、無線應用協議(WAP)等。
手機外觀上一般都應該包括至少一個液晶顯示屏和一套按鍵(部分採用用觸摸屏的手機減少了按鍵)。部分手機除了典型的電話功能外,還包含了PDA、游戲機、MP3、照相、錄音、攝像、定位等更多的功能,有向帶有手機功能的Pocket PC發展的趨勢 。

❹ 手機的的前世今生

手機的前世今生
在手機是我們隨身攜帶方便的通話工具,那麼手機的發明過程究竟如何?是不是憑空可以製造出來呢?當然不是,當馬蒂·庫泊發明手機之前要很多科學原理的機緣巧合,也在於發明者的獨具慧眼,手機是幾個發明的大合成,改變了以前只靠人力和動物的走動來傳達
說話的方式。手機發明之前還得感謝前人的發明,沒有他們的發明就不會出現手機。時間倒回170多年前,美國畫家莫爾斯在一次旅歐學習途中,萌發了將電磁學原理用於電報傳輸的想法,莫爾斯發明了「莫爾斯電碼」1844年5月24日。莫爾斯的電報機從華盛頓向巴爾的摩發出人類歷史上的第一份電報「上帝創造了何等奇跡! 1831年,英國的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麥克斯韋進一步用數學公式闡述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並把電磁感應理論推廣到了空間。而60多年後赫茲在實驗中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電磁波的發現,成為「有線電通信」向「無線電通信」的轉折點,也成為整個移動通信的發源點。正如一位科學家說的那樣「手機是踩著電報和電話等的肩膀降生的,沒有前人的努力,無線通信無從談起。 1875年6月2日,貝爾做實驗的時候,不小心把硫酸濺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得對另一個房間的同事喊到」沃「快來幫我啊!而這句話通過實驗中的電話傳到了在另一個房間接聽電話的沃特耳里,成為人類通過電話傳送的第一句話。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紐約的街頭,掏出一個約有兩塊磚頭大的無線電話,並開始通話。這個人就是手機的發明者馬蒂·庫泊--當時他還是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這是當時世界上第一部行動電話。
1975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確定了陸地行動電話通信和大容量蜂窩行動電話的頻譜,為行動電話投入商用做好了准備。 1979年,日本開放了世界上第一個蜂窩行動電話網。 1982年歐洲成立了GSM(移動通信特別組 1985年,第一台現代意義上的可以商用的行動電話誕生。它是將電源和天線放置在一個盒子里,重量達3公斤。 與現代形狀接近的手機,則誕生於1987年。其重量仍有大約750克,與今天僅重60克的手機相比,象一塊大磚頭。

❺ 手機哪國發明的

手機是美國發明的。

在1973年的4月,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當中的技術員馬丁·庫帕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平民可以使用的手機。

當第一台手機發明出來馬丁·庫帕使用它打電話的時候,它可以使用任何的電波頻段來進行通話,事實上,第一代模擬手機使用不同的頻率來區分不同的手機和不同的用戶。

(5)日本發明手機網路擴展閱讀:

1975年的時候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定義了陸地行動電話通信和大容量蜂窩行動電話的頻譜。它已經為行動電話的商業使用做好了准備。

1979,日本開通了世界上第一個蜂窩行動電話網路。1982年,GSM在歐洲成立。1985,第一個商業上可行的手機誕生了。

它把電源和天線放在一個例子中,重達3公斤。手機的現代形式誕生於1987。它的重量仍然是大約750克,而今天的手機只有60克,就像一塊大磚頭。

從那時起,手機就越來越瘦了。1991,這款手機的重量約為250克。在1996秋季,一個體積為100立方厘米,重量為100克的小手機出現了。

❻ 手機的發展歷史

行動電話,通常稱為手機,舊稱手提電話、手提、大哥大,是便攜的、可以在較大范圍內移動的電話終端。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使用最廣的手機是GSM手機和CDMA手機。在中國大陸及台灣以GSM最為普遍,CDMA和小靈通(PHS)手機也很流行,這些都是所謂的第二代手機(2G),它們都是數字制式的,除了可以進行語音通信以外,還可以收發簡訊(短消息、SMS)、MMS(彩信、多媒體簡訊)、無線應用協議(WAP)等。

手機外觀上一般都應該包括至少一個液晶顯示屏和一套按鍵(部分採用用觸摸屏的手機減少了按鍵)。

部分手機除了典型的電話功能外,還包含了PDA、游戲機、MP3、照相、錄音、攝像、GPS等更多的功能,有向帶有手機功能的PDA發展的趨勢。

【發展歷史】

1G
第一代手機(1G)是指模擬的行動電話,也就是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美國等影視作品中出現的大哥大。最先研製出大哥大的是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的 Cooper博士。由於當時的電池容量限制和模擬調制技術需要碩大的天線和集成電路的發展狀況等等制約,這種手機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為可移動算不上便攜。很多人稱呼這種手機為「磚頭」或是黑金剛等。

這種手機有多種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使用頻分復用方式只能進行語音通信,收訊效果不穩定,且保密性不足,無線帶寬利用不充分。此中手機類似於簡單的無線電雙工電台,通話是鎖定在一定頻率,所以使用可調頻電台就可以竊聽通話。

2G
第二代手機(2G)也是最常見的手機。通常這些手機使用PHS,GSM或者CDMA這些十分成熟的標准,具有穩定的通話質量和合適的待機時間。在第二代中為了適應數據通訊的需求,一些中間標准也在手機上得到支持,例如支持彩信業務的GPRS和上網業務的WAP服務,以及各式各樣的Java程序等。

3G
3G,是英文3rdGeneration的縮寫,指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相對第一代模擬制式手機(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數字手機(2G),第三代手機一般地講,是指將無線通信與國際互聯網等多媒體通信結合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它能夠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提供包括網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為了提供這種服務,無線網路必須能夠支持不同的數據傳輸速度,也就是說在室內、室外和行車的環境中能夠分別支持至少2Mbps(兆位元組/每秒)、384kbps(千位元組/每秒)以及144kbps的傳輸速度。

未來手機

未來的手機將偏重於安全和數據通訊。一方面加強個人隱私的保護,另一方面加強數據業務的研發,更多的多媒體功能被引入進來,手機將會具有更加強勁的運算能力,成為個人的信息終端,而不是僅僅具有通話和文字消息的功能。

手機會更加智能化,微型化,安全化,多功能化。

目前手機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使用最廣的手機是GSM手機和CDMA手機。在中國大陸及台灣以GSM最為普遍,CDMA和小靈通(PHS)手機也很流行,這些都是所謂的第二代手機(2G),它們都是數字制式的,除了可以進行語音通信以外,還可以收發簡訊(短消息、SMS)、MMS (技術)|MMS(彩信、多媒體簡訊)、無線應用協議(WAP)等。

手機外觀上一般都應該包括至少一個液晶顯示屏和一套按鍵(部分採用用觸摸屏的手機減少了按鍵)。部分手機除了典型的電話功能外,還包含了PDA、游戲機、MP3、 照相、錄音、攝像、定位等更多的功能,有向帶有手機功能的Pocket PC發展的趨勢。

第一代手機(1G)是指模擬的行動電話,也有多種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只能進行語音通信,收訊效果與保密性不足,無線寬頻利用不充分。在第二代手機出現以後有了對比,人們才把這些模擬制式的手機稱為第一代手機。用於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3G)的手機也已經研製出來了,但是由於相關網路沒有普及,並未得到廣泛的應用。第三代手機的開始的目標之一是開發一種可以全球通用的無線通訊系統,但是實際最終的結果是出現了多種不同的制式,主要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在競爭。這些新的制式都基於CDMA(碼分多址)技術,在帶寬利用和數據通信方面都有進一步發展。

❼ 日本移動通信是什麼網路

沒有哪個國家網路是單一的,日本PHS,CDMA,CDMA2000,WCDMA,GSM網路都有。

這個我沒注意過,我只了解到日本在2006年期間,3G用戶超過2G用戶,GSM等2G網路會在這兩年內退出市場。依據日本最大運營商NTTDoCoMo運營的是WCDMA來看, 市場份額最大的應該是WCDMA(軟銀3G也是WCDMA),AU KIDD是CDMA2000。

❽ 手機最早是哪年生產的

世界上第一部手機誕生是1973年4月3日(農歷1973年3月1日)。馬丁·庫帕是手機發明者,1973年打通了全球第一個行動電話。

1973年4月,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工程技術員「馬丁·庫帕」發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機。當庫帕打世界第一通行動電話時,他可以使用任意的電磁頻段。事實上,第一代模擬手機就是靠頻率的不同來區別不同用戶的不同手機。

第二代手機——GSM系統則是靠極其微小的時差來區分用戶。如今,頻率資源已明顯不足,手機用戶也呈幾何級數迅速增長。於是,更新的、靠編碼的不同來區別不同的機的CDMA技術應運而生。應用這種技術的手機不但通話質量和保密性更好,還能減少輻射,可稱得上是「綠色手機」。

(8)日本發明手機網路擴展閱讀

發展歷史

1957年,蘇聯傑出的工程師列昂尼德。庫普里揚諾維奇發明了ЛК-1型行動電話。1958年,他已對自己的行動電話做了進一步改進。

設備重 量從3公斤減輕至500克(含電池重量),外形精簡至兩個香煙盒大小,可向城市裡的任何地方進行撥打,可接通任意一個固定電話。到60年早期,庫普里揚諾 維奇的行動電話已能夠在200公里范圍內有效工作 。

1958年,蘇聯開始研製世界上第一套全自動行動電話通訊系統「阿爾泰」 。1959年,性能傑出的「阿爾泰」系統在布魯塞爾世博會上獲得金獎 。

1973年,一名男子站在紐約的街頭,掏出一個約有一塊磚頭大的無線電話,並開始通話。

這個人就是手機的發明者馬丁·庫帕。當時他還是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這是當時世界上第一部行動電話 。

1975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確定了陸地行動電話通信和大容量蜂窩行動電話的頻譜。為行動電話投入商用做好了准備 。

1979年,日本開放了世界上第一個蜂窩行動電話網。1982年,歐洲成立了GSM(移動通信特別組)。

1985年,第一台現代意義上的可以商用的行動電話誕生。它是將電源和天線放置在一個例子里,重量達3公斤。

與現代形狀接近的手機,則誕生於1987年。其重量仍有大約750克,與如今僅重60克的手機相比,像一塊大磚頭。

此後,手機的"瘦身"越來越迅速。1991年,手機重量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現了體積為100立方厘米,重量為100克的手機。此後又進一步小型化,輕型化,到1999年就輕到了60克以下。

閱讀全文

與日本發明手機網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以下哪個網路是免費的 瀏覽:813
網路公共選修課哪個簡單 瀏覽:557
wifi共享中心無線網路 瀏覽:743
您的店鋪網路異常 瀏覽:849
視頻上傳時顯示網路異常 瀏覽:19
網路新用戶怎麼設置路由器 瀏覽:578
怎麼才能樓層網路全覆蓋 瀏覽:943
老年機網路慢怎麼設置 瀏覽:587
拔了一下路由器就沒網路了 瀏覽:82
無法連接網路803 瀏覽:914
如何隱藏網路網站 瀏覽:808
如何應對突發網路傷害 瀏覽:498
tplink無線路由器怎麼連接網路 瀏覽:42
網路受限換個路由器行不 瀏覽:710
車載網路連接錯誤怎麼辦 瀏覽:149
大顯x600怎麼設置網路 瀏覽:242
wifi網路能玩lol么 瀏覽:708
wifi已連接但微信不顯示網路 瀏覽:636
光貓網路異常是指哪裡 瀏覽:781
網路攝像頭錄像沒聲音怎麼回事 瀏覽:62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