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手機網路 > 青少年手機沉迷網路的新聞

青少年手機沉迷網路的新聞

發布時間:2022-09-14 08:00:36

A. 青少年沉迷於網路游戲而導致犯罪的案例

【玉林市博白縣公安局龍潭派出所青少年盜竊案案例】2009年10月10日早上6時許,廣西玉林博白縣公安局龍潭派出所接到轄區內群眾報警,稱其美好超市被人翻牆入內盜走部分現金及香煙等物品,具體損失不詳。

接警後,民警經過走訪了解到,約半小時前有人看見3名可疑少年提了一隻纖維袋子從報案人家門口的巷道出去了,而且目擊者還認識其中一名少年李某15歲的兒子李某某。根據現場的情況,民警斷定該案應系未成年人作案。

就在民警正在進一步調查時,又有群眾反映3名少年並沒有向鎮外方向逃離,而是提著那隻袋子龍中大路往龍潭中學走了。根據線索,由失主帶路,民警在龍潭中學內將3名少年抓獲。

經查,3名少年(張某十六歲、李某某十五歲、吳某十六歲)都是龍潭中學的在校生,於幾天前離家並逃學外出上網,他們在浪花網吧花光身上所有的錢之後還想弄點錢繼續上網。於是,其中有一名少年(李某)想到盜竊美好超市,便提議前去看看。

3人到超市後發現,超市大門緊鎖沒有人。於是,3人便合謀翻牆進入超市實施盜竊。誰知超市裡居然沒有多少現金,於是他們便「就地取材」,用小賣部里的纖維袋子將香煙、火腿腸、方便麵、飲料等盛了半袋子後倉皇逃離現場。由於在街口被人發現,三人便快速地往學校的路回去,沒想到卻被民警和失主逮了個正著。


【玉林市博白縣亞山派出所青少年搶劫案案例】2009年1月20日下午5點左右,王東和李強從網吧出來,身上僅有的20塊錢只夠他們吃頓晚飯了,接下來的日子該怎麼過呢?兩人合計了一下,決定鋌而走險,找個有錢的同學,搶點錢。

當天晚上8點左右,李東和王強埋伏在學校附近的一條小路上,外出的同學陸陸續續回學校了,突然隔壁班陳剛引起了他倆的注意,聽說陳剛家挺有錢的,開學的時候還是還是他爸爸開小車把他送到學校的,他倆決定就找陳剛下手,王東從地撿起一塊磚,和李強一起悄悄地從陳剛後面跟了上去,隨後兩人互相使了一下眼色,李強沖上去一手摟住陳剛的脖子,一手捂住他的嘴巴。

陳剛想反抗,王東舉起手中的磚塊威脅說:不要動,我們是求財的,再動我砸死你!兩人把陳剛拖進了邊上的樹林,逼陳剛把身上的錢拿出來,陳剛不肯,李強就隨手給了他一個耳光,陳剛還是不肯,王東舉起手裡的磚頭就砸在他頭上,流血了,陳剛不敢反抗了,李強上去從陳剛的上衣口袋搜出了50元現金。

這時,前面好像有人(註:系附近某電子廠員工楊某下班回家路過)經過,王東和李強拿著錢趕緊逃走了,陳剛找到同班同學胡某,把自己被人搶劫的事情告訴了他們,胡某隨即拿出自己的手機報警。

民警迅速展開了調查,兩個小時後,民警在學校附近的網吧里把正在上網的王東和李強抓獲,兩人對搶劫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經法醫鑒定:陳剛頭部的損傷已構成人體輕微傷。

(1)青少年手機沉迷網路的新聞擴展閱讀:

網路游戲不僅僅影響了青少年身心健康,還深刻地影響了青少年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多方面領域。

第一、嚴重影響青少年的身體健康。

大量案例已經證明,上網成癮會嚴重影響青少年的身體健康,甚至出現個別青少年幾天幾夜在網吧游戲因疲勞過度而猝死的極端事件。

陶醉在網路游戲中的青少年往 往深陷網吧不能自拔,勞心勞神。即便他們離開網路游戲,也常會出現頭暈、眼花、食慾下降等各種症狀。

第二、嚴重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心理學專家指出,沉迷於網路游戲的青少年由於長期缺乏社會溝通和人際交流,往往會把虛擬的網路世界當成現實生活,其思想和情感都會與現實生活脫節,在心理 上則表現出自我封閉、自以為是等抑鬱性神經症。

這些青少年雖然能通過虛擬世界中的打拚、搏殺獲 得心理上的滿足,但他們無法從中提高自己處理現實問題的能力。

因此沉迷網路游戲的人一旦回到實際生活中,往往會感到無所適從,以致他們在現實的困難面前總是選擇逃避。

第三、嚴重影響青少年的正常學業。

學生上網成癮造成學習成績不合格而最終被迫退學的報道,這些年來屢見各種媒體。

相關數據表明,目前網路游戲玩家中每天玩 3 小時以下的僅占 26. 17%,玩 3 至 6小時的占 28. 17%,而每天玩到 6 小時以上的竟高達 45 . 65% 。

第四、誘發青少年誤入犯罪歧途。

對於心理發展還不成熟、行為自控能力還較弱的青少年而言,網路游戲中的暴力、色情情節極可能成為引發他們犯罪的誘因。

在我國,2001 年與網路有關的犯罪占總犯罪率的 0. 6%,2002 年 增加到 7%,2003 年達到 13 %,而到 2004 年已升至 21%。

學校和家庭是青少年學習、生活最主要的兩個場所,老師和家長與青少年學生相處時間最多,關系也最為密切。因此,老師和家長應義不容辭地發揮防範青少年上網成癮的主力軍作用。

在防範青少年上網成癮的各種措施中,不論是學校還是家長,明確限定孩子每天玩網路游戲的時間都是必要的。

B. 沉迷網路的事例有哪些

1、不慎交友,身遇殘害。利用網路結識朋友,也是人們交往的一個方面。但青少年因年齡小、心理不成熟,缺乏經驗,往往容易上當受騙,甚者會身遇殘害。
案例一:與網友見面,受騙被強暴。山東青島一女青年在網上結識一位男青年後,邀其見面,不想被男青年強行帶到威海,被非法拘禁10天中遭強暴,後被派出所民警解救。
案例二:與網友見面,被綁架致死。今年1月6日,湖南長沙市一名十幾歲男孩,唐某,在長沙市一網吧與網友見面,後被綁架,綁匪將唐某掐死後向其家長索要8萬元贖金。近日,綁匪雖被長沙警方抓獲,但唐某生命卻再也不能復生了。
案例三:與網友見面,受騙被輪奸後殺害。河南省某市一個中學六名女學生與網友見面,被網友輪奸後殺害;
案例四:接識網友,受騙被奸拍裸體照騙錢。我市某縣一女中學生,名叫小娟(化名),通過上網聊天結識了一名男子。此後,該男子對小娟百般呵護,小娟感覺自己遇到了一位知心大哥。今年3月的一天晚上,該男子以他過生日為由將小娟邀請到他的住處聚會,當晚參加聚會的還有該男子的兩名朋友(均為青年男子)。就在當晚,小娟酒後不僅被該男子強暴,同時,該男子還拍下了小娟的裸體照片,小娟對此渾然不知。小娟酒醒後發現已失身,考慮到自己的名譽,並沒有及時報案,而是選擇了沉默。此後該男子竟用拍的該女子的裸體照片相威脅,勒索5000元。
2、網路成癮,走上犯罪。網路在青少年犯罪中起著催化劑作用。當前網路引發的青少年犯罪主要有五個特點:一是在網吧實施犯罪。主要表現是,經常在網吧打架斗毆、尋釁滋事等實施犯罪行為;在我市一家網吧就多次發生打架斗毆事件,老闆不讓上網就對老闆動刀子。二是通過網路選擇作案目標。主要表現是,利用在網上聊天的機會,有目的地詢問網友的財產情況以及聯系方式等,等待時機成熟,便以見面交友為由,將網友約出來,然後實施詐騙、搶劫等犯罪活動。廣西賀州市某鎮中學初中一年級學生李某,年僅十六歲,他迷戀網吧後,把父母給的零花錢,以及伙食費全都耗盡在網吧里。一天晚上,他獨自在縣城商業街散步時,發現前面有一個女青年單獨行走,就產生了搶劫念頭,即沖上前用手勒住女青年的脖子,將她拉進一條小巷內,即拿出小刀指著女青年說,不要喊,喊我就「一刀捅死你。」李某便對女青年進行搜身,搶走了現金200元錢,後被法院以搶劫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三是利用網路結伙作案。主要表現是利用網路尋找夥伴,幾個或一夥青少年犯罪分子行動前進行計劃、分工,相互配合,得手後按所起的作用大小瓜分贓款;今年1月10日,安徽合肥市公安局刑警二隊,接到一男青年許某的報案,稱其在網吧上網時,結識了一個網名叫「誘惑」的17歲女網友,並相約到安徽省廣電學校附近網吧見面。當兩人見面後,「誘惑」謊稱自己回家取衣服,將許某騙至常青鎮十五里河附近一橋邊,由埋伏在此的男青年實施搶劫,將手機和400餘元現金搶走。四是通過網路利用色相作案。主要表現是,通過網路裸聊結識女友,實施強奸。五是沉迷網吧而導致犯罪。主要表現是上網沒錢,進行偷、槍。今年5月19日,湖南衡陽市一中學三年級學生顏某,因沒錢上網偷不著錢,竟將40歲的父親顏某錘殺。

沉迷網游花費驚人

除身體上的病患,網游還給少年的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陶然稱,每個沉迷網游的少年平均花費在萬元以上。來自浙江的一個少年,買裝備、請代練花掉10多萬元,這些錢主要是通過逼迫家長的方式得到。

在北京一家網吧內,網游發燒友小偉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小偉說,他一年前開始玩網路游戲《夢幻西遊》。他在游戲中所練的角色,已經是所在區的第一名。小偉說,他練這個號已經花掉了5萬多元,最初是自己上網練號,曾經幾天幾夜不睡覺,餓了就吃方便麵。夜以繼日地練號,使他在網路游戲中的角色排名越來越靠前。

為了保住自己的「江湖地位」,小偉開始委託代練公司替他練號,代練公司的幾個人24小時不下線,替小偉在網上打游戲。「玩游戲不僅是尋求在網上玩的樂趣,更大的快感是自己在網游世界中得到別人的承認。我委託代練公司幫我練號,每天給他們100元錢,這樣我不用自己上線玩,我的角色也可以升級。」小偉說,目前他是所在區的第一名,游戲中幫派之間的戰爭他必須出場,「有龍頭老大的感覺。」另外,小偉為提升角色的能力,還在網上花錢買裝備,現在他的游戲角色的裝備價值近萬元。

據一位資深網路游戲玩家估算,在《夢幻西遊》玩一個155級的頂級角色,按每天在線10個小時,需要練半年左右,游戲中開銷、花費點卡和在網路上購買裝備總計1.2萬元左右。

戒除網癮漫長而痛苦

北京軍區總醫院網路成癮治療中心收治的2000多個網癮少年中,有38%因為父母阻止他們玩網游而罵過父母,來自安徽、湖南、北京的幾個孩子甚至用刀砍過父母。長期玩網游的孩子失去正常人的情感,處於麻木狀態,單純依靠反沉迷系統的硬性限制是不夠的。「反沉迷系統起到的更多的是預防未成年人玩網游上癮,對於已成癮少年,需要多重力量聯合救助。」陶然說。

北京軍區總醫院網路成癮治療中心統計數據顯示,網癮少年每天上網時間超過10小時。在治療中心時,這些孩子表現為焦躁不安,無法自控。因為網癮是一種心理疾病,無專門治療網癮葯物,只能用一些治療心理疾病的葯物輔助治療。更多的是採用「健康行為覆蓋」的方式,通過軍訓、音樂、繪畫等方式慢慢緩解孩子的網癮。

陶然說,2000多例網癮少年中的30%以上屬痴迷網游型,在治療中心經過長達兩個多月的治療還是無法戒除網癮,一些戒除掉網癮的少年在回家後又重新上癮。「戒除網癮更多的需要家長的合理管教,不要通過極端的方式管教孩子。」對此,成功幫助兒子戒除網癮的暢占亭說,「我幫兒子戒掉網癮的過程,跟兒子成為朋友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然後才能培養他的其他興趣,最終徹底戒掉網癮。」

目前,更多的社會力量加入到幫助青少年戒除網癮過程中。北京、河南、廣州、山東、湖北等地都已有了戒除網癮訓練營。共青團中央網路協會與北京軍區總醫院網路成癮治療中心合作開展1318工程,每年夏天針對家庭相對貧困,年齡在13到18歲的網癮少年,舉行公益性的戒除網癮夏令營。2006年收治了60餘人,其中有30多人戒掉網癮。

鏈接

沉迷網游 頻發惡性事件

■2005年7月30日,北京沉迷網游的16歲少年小韜向父親要錢未果後,揚言殺死父親。當晚,父親發現兒子房間的桌子上居然放了一把菜刀,絕望的父親用地上的啞鈴將兒子殺死。

■2002年6月16日凌晨,4名沉迷網游的未成年人在海淀區學院路「藍極速網路」網吧縱火,造成24人死亡,13人受傷。

■2004年12月27日,天津市塘沽區13歲的少年張瀟藝因上網玩《魔獸世界》成癮而跳樓自殺。

■2005年7月17日,河北省定興縣一名15歲的網癮少年繩勒刀捅,致母親受傷。

■2006年3月22日中午11時許,甘肅省武威市青年許福斌因不滿父母對其上網的責罵,將父母殺害,而後從父親身上搜得現金27元,繼續回網吧上網。

暢占亭,河南洛陽網癮少年暢文(化名)的父親。

為幫兒子戒除網癮,暢占亭2002年辭去工作,用4年的時間成功幫兒子戒除網癮。昨天上午,暢占亭被新聞出版總署邀請到發布會現場。

陶然,北京軍區總醫院網路成癮治療中心主任,曾經幫助暢文治療網癮。

陶然說,同暢文相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國有近100萬青少年網民出現中度或深度網路成癮。他說,沉迷網游、身染網癮已成當今社會青少年易患重症。

典型案例

父親辭職 幫兒子戒網癮

暢占亭,河南洛陽人。原本在一家公司做會計工作。2001年,他發現12歲的兒子暢文經常泡在網吧內玩網路游戲,學習成績從班級前5名下落到倒數第一。暢占亭說,為挽救兒子,他不止一次地打過兒子,但根本不管用,兒子為了上網,偷家裡的錢,甚至將學校剛剛發的新書當廢紙賣掉換錢上網。

暢文的網癮越來越大,經常泡在網吧里徹夜不歸。暢占亭為找兒子幾乎跑遍洛陽市澗西區的100多家網吧。「為了找兒子,我當時還畫了一張洛陽市澗西區所有網吧的分布地圖。」暢占亭說。

2002年,暢占亭辭去工作,專門幫兒子戒除網癮。「我漸漸發現打孩子根本不管用,後來跟兒子交朋友,陪他一起上網吧玩游戲,跟他溝通,並培養他的其他興趣。」暢占亭發現兒子喜歡學英語後,給兒子請了外教,並買書給外教,再讓外教以自己的名義送給兒子。「通過各種小技巧,兒子漸漸喜歡上學英語。」暢占亭說,經過4年多的努力,終於幫兒子戒掉網癮。

為幫助更多不幸的家庭,暢占亭2006年在洛陽開辦了一所家長培訓學校,將自己幫兒子戒除網癮的經驗傳授給其他網癮少年的家長。

專家解析

青少年玩網游易上癮

「2005年起,我們治療中心已收治沉迷網游的少年2000餘名。」陶然說。

北京軍區總醫院網路成癮治療中心成立於2005年,收治的網癮少年中90%以上沉迷網路游戲。陶然教授說,未成年人玩網游相對於成年人更容易上癮。

「網路游戲本身具有很強的成癮性,網游的升級制度讓人有成就感,青春期的孩子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在生活中受挫後,他們能在網游中得到滿足,找到歸屬感。另外,網游的情節設置很吸引人,就像看一部情節精彩的電視劇一樣,很難自控。而網游中的團體作戰、劃分幫派把孩子們組織到了一起,一些級別高的玩家在游戲中有身份、有地位,他們充當領導的角色,離開他游戲無法繼續,吸引著他們無法不玩游戲。」陶然說。

陶然說,2000多個網癮少年的背後是2000多個不幸的家庭。這些孩子的共性是父母與孩子的關系不好,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差,有的孩子則是本來學習成績很好,染上網游後,成績急劇下降。

另外,這些孩子性格內向、偏執,有的則患有強迫症。「長時間地接觸畫面不接觸數字和文字,導致這些孩子記憶力下降,思維遲鈍。身體上則表現為視力下降、脊柱彎曲、營養不良等。」陶然在分析了2000多例網癮少年後得出該結論

C. 沉迷網路的事例

1、事例1

2008年6月5日,高橋藕纜橋一快餐店老闆娘慘死店中。6月10日,兇手落網,這名19歲的少年殺人動機竟是為了搶劫上網的費用,作案前他已在網吧連續奮戰近一周,搶錢殺人後他又回到了網吧,繼續網路游戲。

胡安戈是遂寧射洪縣人,父親胡明是當地某企業領導。2006年,20歲的胡安戈從綿陽某大專院校成人教育學校畢業,之後留在成都並沉迷網路,3個月就將父母給他做生意的5萬元全用來購買了網路游戲「傳奇」的裝備。

感到無顏面對父母,小青年胡安戈竟荒唐地選擇毒殺父母。一審法院以故意殺人罪判處他死刑。

孩子沉迷網路游戲,一味施高壓效果未必佳

管孩子不是釘釘子,只管敲就行。釘子沒自我意識,孩子可有自己的主意。尤其在青春期,這是建立自我意識的關鍵時期,逆反心理強烈。家長一堅決反對,孩子反而覺得,不玩是聽家長的,玩是「做自己」,對自主的渴求壓倒了自製,事情於是棘手。

管理要想有效,就不能忽視孩子的心理特點。先要取信於子女,別扣道德帽子。然後,靶向治理,精準施策。與其全面禁網,不如摸清楚,到底哪一款游戲最讓孩子沉迷、沉迷點在什麼地方,進行重點管理。

和孩子一起認識危害、討論辦法,讓孩子自己拿出防沉迷舉措,家長督促落實,尊重孩子的自主心理。孩子假如給自己留了繼續玩游戲的空間,只要保證可控制、有分寸,比如完成作業玩半個小時,可以開個小口,畢竟危害在於喪失自製。

D. 紹興網癮少年被罵後跳下11樓致終身殘疾,為何有些孩子會沉迷網路游戲

恰逢最嚴游戲禁令實施一周年之際,我最近看了不少關於網游沉迷的事情,但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了一件事,很少有文章談到為什麼未成年人會喜歡玩游戲並且容易發生沉迷,我就簡單聊聊。當前大部分游戲機制服務於增加用戶遊玩時長:虛擬世界相比現實世界能更快更實時的滿足遊玩者精神上的需求,連續不斷的快速反饋促進著多巴胺的分泌。但是,真正讓孩子喜歡玩游戲的,並非在此,當然也不是很多家長認為的未成年人自製力缺乏,而是「孩童的探索與幻想天性」。

之所以用「天性」,是因為「探索與幻想」是普遍存在於人類歷史上的童年階段,就拿移動互聯網還沒到來之前的時代舉例,當時玩手游的不多,但沉迷電視也是家長們頭疼的一件事,在這個過程中,部分小孩在童年常會有「幻想中的夥伴」存在,另外,小孩子非常容易混淆動畫中的人物和現實生活中他所幻想出的夥伴。

孩子總歸是要有娛樂的,其實吧,因為能做到給孩子提供特別好的探索世界途徑的家長並不多,所以我真的希望家長能正視孩子的天性:在復現現實的行為中探索未知,如果學習一點心理學的人就都會知道,探索未知是一種需要後天繼續引導培養才能構築起來的偉大能力,而游戲盡管是娛樂手段,但都具備復現現實並讓孩子們低成本探索的功效。游戲沒了,其實父母想像中那個聽話、上進的孩子也不會出現,因為,沒有游戲,有電視、有下棋、有遛鳥——歷史已經證明過了。游戲不是洪水猛獸,洪水猛獸是家長對孩子缺失或錯誤的教育。

E. 如何看待一些青少年沉迷網路游戲

謝友之邀!答題:觀注 社會 ,解人生百態!文化是指引前進的道路,文化是 科技 改革的先鋒,文學與理論是 歷史 遺留的財富!有知識才懂禮儀,有文化才有成就!教書育人,是教師們的義務,只有懂得文化含義的人才知道老師的辛苦?沒有知識和文化怎樣趕上這種高 科技 時代?人生就像是一個 游戲 ,誰玩誰?誰能笑到最後?嚴格要與文化的思想價值的人才有提,在沉迷中不知醒悟者那就犯罪!

對於 社會 與家庭教育是老師與家長不可推卻的責任,望子成龍,教育是必經之路!在錯誤中指引正確的方向,在錯誤中迷反回頭。悟識人非,學習正確的一面,向錯誤低頭。人生擇路,不明事理那就是不歸之路!為什麼現在有很多青少年沉溺於網路 游戲 ?應該怎樣去教育?首先從 游戲 的意講起,有先進的 科技 才有高端的網路,這一切都是與文化是分不開的。有高文化的創作才能被推廣和運用,玩 游戲 是好奇,也是增加大腦的轉變與提升智慧的思維。但不成迷,而這一切一但成迷就會荒誤學業,失去更多要學到的知識。

在生活之遇到這些情況該怎樣改變和應對?那就是教育!在不當誤學習的情況下玩 游戲 可以提升大腦與思維豐富的想像,過火自滅!青少年對於網路的好奇與天真產生的興趣,使自己沉迷於網路。怎樣改變?是作為家庭和教育是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引開辯解不良所發生的後果在於感情與文化的交流,怎樣做人?學習文化意味著什?怎樣在世界中立足?又怎樣改變一切不良事好?這就是政治課題。

在一個懂事識理的人面前講真理,明白之人自知改過,在一個不懂事不識理的人面前講真里,聽不進去,是不思悔改之舉,也是叛逆!用正能量正確的文化教育在沉溺網路 游戲 的青少年,是對 社會 與家庭的認識,是引向正道的開拓者!謝謝大家閱讀!

表少年沉溺網路 游戲 危害極大,原因基本都有雷同!危害也顯而易見!

一是家長的嬌慣與不負責。 對於孩子的教育和關注度不夠,常讓孩子一個人獨處。遇到心煩的時候,經常告訴孩子自己玩,或是乾脆手機丟給孩子,落得個「清靜」。對於網路上的東西不加以引導,導致孩子對「新事物」興趣越來越濃,好奇心越來越大。一旦事情長久化,孩子的「惡習」將很難控制。孩子在成長階段,本身的自控能力就差,再沒有家長的正確引導,那麼誤入歧途是早晚的事。

二是虛擬網路的存在感。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長久的處於被管理、被訓斥狀態,再加上各別家庭父母長期的吵架、伴嘴。孩子感受不到在家庭中的存在感,那麼網路無疑是個最好的地方。一方面能夠體現朋友一起玩的樂趣,另一方面能夠體驗到地位的「變遷」。網路 游戲 也能夠轉移家庭矛盾的注意力,長時間下去,只要家庭一鬧矛盾,孩子就會選擇這種方式來「忘記」。

三是對孩子危害極大。 網路 游戲 長久的持續下去,對孩子的學業、身體都有極大的危害。精力分散,學習無興趣。長時間熬夜,近視眼,身體發育不良。網路世界人群復雜,什麼樣的人都有,對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影響也特別大。在未成年階段,孩子極易受外界的哥們義氣、讀書無用、網路老大等思想導入歧途,不可不重視。

家長們要如何做呢?

一是要多關愛孩子。 盡量抽出時間陪陪孩子,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二是要控制住。 父母間有矛盾盡量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有事背後兩人討論,當著孩子的面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精神壓力。

三是要引導。 要培養孩子的現實興趣,讓孩子的精神轉移到自己所喜愛的事情上來,如果再配以家長的互動,效果會更好。

四是要注意管控。 網路 游戲 必然是需要網路的,孩子對網路感興趣,可是引導學習類、研究類的網站,慢慢消除孩子對網路 游戲 的興趣。當然也離不開家長對孩子玩 游戲 的堅決制止!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互聯網的發展也帶來一些負面的東西,比如許多青少年沉溺於網路 游戲 ,荒廢了學業,危害了身心 健康 ,讓許多家長疼心不已,他們對孩子沉溺於 游戲 也沒有辦法。那麼作為父母對孩子沉溺於 游戲 該怎麼辦呢?侯媽專注親子教育十幾年,現在教各位父母如何應對青少年沉溺於網路 游戲 。

1. 父母要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孩子心理 健康 沒有缺陷,也就不會沉溺於 游戲 了。

2. 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樣,首先自己不玩 游戲 ,孩子的天性是模仿,父母不玩 游戲 自然也降低了孩子玩 游戲 的概率。

3. 父母要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讓孩子知道學習的重要性,知道沉溺於 游戲 的後果,孩子長大後就不會去玩 游戲 了。

4. 在當今的 社會 讓孩子完全不玩 游戲 是不可能的,那麼父母就要控制好孩子玩 游戲 的時間,跟孩子約定好每天玩多長時間的 游戲 ,到時間了就要去學習。

5. 對於孩子已經上癮,父母要沒收孩子的手機,拆除家裡玩 游戲 的電腦等軟硬體,把孩子和 游戲 隔離開來。

6. 多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多交友,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前不久,韓國內容振興院通過官網公開了「 游戲 玩家調查研究結果」。

該結果以2014年開始到2017年為止進行的針對兒童、青少年和家長2000多人的調查數據為依據。該報告大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導致兒童或青少年網癮的原因,網癮和精神障礙之間的關系, 游戲 對青少年 社會 性的培養所帶來的作用。

1.導致網癮的罪魁禍首為學業壓力

報告指出,出現網癮現象的玩家均具備比常人更低的自我控制力,且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學業壓力。而學業壓力的來源,則都是源自父母。

2.網癮人群中患精神障礙的概率為6.67%

研究人員從2014年開始到2017年為止,調查了169名兒童和青少年的網癮和精神障礙情況。結果顯示,169人之中網癮人數為19人,DISC檢查危險人數為15人。而又是網癮又是處於危險人群的調查者只有一人。因此,研究人員預測,網癮人群中患精神障礙的概率為6.67%。

3.打上網癮的烙印會抹殺創意性和可能性

報告指出,目前大多數青少年都通過 游戲 進行交友。接受調查的大部分兒童和青少年表示跟朋友玩 游戲 時會比自己玩 游戲 時更快樂。對此,研究人員分析,玩家在 游戲 過程中,獲得社交方面的快感會大於從 游戲 本身獲取的快感。

最後,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 游戲 作為給青少年的 社會 化過程提供核心經驗的重要道具,具有 社會 意義。同時,不能忽略通過 游戲 進行自我創作的人群。因為若給這類青少年打上網癮的烙印,等於是抹殺其無線創意和可能性。因此,需要大家改變對 游戲 的認知,同時要進一步調查 游戲 的作用。

這個一直都是家長討論的重的話題。

也傷透了心,還傷害了孩子。

在家長眼裡很難明白青少年為什麼要沉迷 游戲 人生,可能他們是把 游戲 看得比命生還重要呢。

盒子君可以告訴你,得讓孩子有正確的人生觀,令他知道 游戲 並不是他的一切。

一般情況下,沉迷 游戲 往往是從小的時候開始。



可能是缺少父母的愛造成的。

有些父母常常缺少家庭責任感,也很少關心子女,一天到晚只會找工作忙為借口,在這種缺少關愛的情況下,子女只能沉迷 游戲 里,認為在網路 游戲 里有關心他的人。

可能跟家庭暴力有關。

家庭暴力和父母關系不和諧會導致小孩心靈創傷,他感會知道父母是否開心快樂,從而影響他的心靈情緒,活在陰暗裡,所以會找 游戲 麻目自我。

缺少了重要的人生認知能力。

有些小孩在接觸到 社會 新奇事物的時候,家長沒有正確的指導他們什麼才是重要的,而當發現小孩沉迷 游戲 的時候也不重視,不馬上指導小孩合理安排玩 游戲 的時間,反而讓 游戲 去教會他走上錯誤的「道路」。



這里我們可以總結一下,孩子沉迷 游戲 而父母是有負責幫助他們的,讓他走上正確的人生觀,正確合理對待 游戲 。

如果小孩已沉迷網路 游戲 ,那你可以讓他離開「網路」,而不是急著讓他離開 游戲 。

當一個人上「癮」後,什麼事都急不了。

千萬記住,別打、別罵、別在公共場所鬧,要留有「面子」給他,你要是跟小孩幹上,他也會干。必須讓他知道你關心他,慢慢來。

大多沉迷都是來自「網路」,因為網路可以跟自己認為關心他的人聊天,得到失去的關愛。

最後讓小孩少玩電腦,可以買PS4或switch等電視型 游戲 機,一起與你的子女玩一些VR、多人、益智的 游戲 ,增加子女與父母的互動讓家庭親密度增加,當然還要帶子女去感受陽光。令子女慢慢知道沒網路 游戲 也可以活的很開心。





謝謝提主邀請!只要你邀請 游戲 領域問題給盒子君,我就會認真回答!

青少年沉溺網路 游戲 已經成為一個普遍 社會 現象。

沉溺網路 游戲 害處多

首先,沉溺 游戲 的孩子往往比較冷漠。心裡只有 游戲 ,平時你見到他的時候都是無精打採的,一提到 游戲 ,兩眼冒光。

其次,沉溺於 游戲 的孩子影響自己的認知。前一陣子有新聞報道,一12歲少年玩 游戲 上癮,進入了虛幻世界無法自拔,以為自己也會有超能力,在24樓跳下,還認為自己會飛。結果可想而知。

還有,沉溺於 游戲 的孩子犯罪動機會提高。有調查表明,青少年犯罪多數集中在沉溺於 游戲 的孩子中。

改善這一現象刻不容緩

1、對公共型網吧嚴厲查處。

2、積極引導孩子戶外運動,運動能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3、加強孩子的思想教育,學校可以開展拒絕網路 游戲 倡議活動,成立文明宣傳小分隊。

游戲 沒有錯,說實話,真的 游戲 是一個非常藝術的東西,因為假如說我們從設計策劃,然後一點一點的數據變成做出來,發現 游戲 是一種工程量特別大的任務。他的每一個步驟其實都包含著很多的知識量,我們想把它做成絕非是一種非常容易的事情,所以說我們為什麼要把所有事情都怪在 游戲 身上,終究還是因為他做的太好了,所以說我們覺得他太信任他,又惹了我們,因為看到了這么好的東西,情不自禁的想去得到她,想去體驗他,因此裝自己的自製力又說到了一定的威懾,所以說可能還是我們自己本身的問題嗎?現在許多家長開始說,孩子整天玩 游戲 ,不好好學習,全放在了 游戲 上面,而不去說自己引導有問題,家長的無能反而怪這個 游戲 身上,就好比說路上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孩子被一個流氓騷擾,流氓說是這個女孩子長得太漂亮的原因,和自己沒有任何關系,這樣一樣不講道理。所以說玩 游戲 不玩 游戲 是非常好的意志行為,能讓人懂很多道理,尤其是玩高質量的 游戲 ,其實遠比看一部電視劇所得到的信息要多,而且也能提升我們的審美,只不過是有許多人把它給曲解了的,並不能體驗到 游戲 的魅力,反而是沉迷了進去。這是不講道理的。他的每一個步驟其實都包含著很多的知識量,我們想把它做成絕非是一種非常容易的事情,所以說我們為什麼要把所有事情都怪在 游戲 身上,終究還是因為他做的太好了 游戲 沒有錯,說實話,真的 游戲 是一個非常藝術的東西,因為假如說我們從設計策劃,然後一點一點的數據變成做出來,發現 游戲 是一種工程量特別大的任務。

22

沉迷也要看實力 如果真的有電競的潛力。

並且專注自己的所作所為,那麼可以發展。

否則乖乖學習吧.

這個問題也要結合自身家境。目前年輕代家境普遍比較好,滋生了他們的惰性以及對 游戲 的依賴。

家長還是要想一些引導性方案,切勿強制性標准。

近幾年網路 游戲 可謂是很火,捧紅了一大批主播,在他們的帶動下一大批青少年在 游戲 的世界裡醉生夢死。上到五六十下到幾歲的孩子天天抱著手機,很多人沉溺其中一天到晚就是玩 游戲 ,嚴重影響了工作學習。其實適當的 游戲 可以打發下生活中閑暇時間,要意志堅定自己把控 游戲 時間,不要讓 游戲 支配你的生活。 游戲 中大量道具價格往往是不菲的,不要肆意揮霍錢財,不管是小朋友還是大朋友能做到嚴格克己才能在 社會 生活中更好的發揮自己的能力,如果整天沉溺 游戲 玩的不好還天天玩就是團爛泥,必將無法面對未來的生活。



1.孤獨,可以說現在很多孩子都是孤獨的,為什麼這么說呢,我可以說下,當然,如果有說得不對的也可以給我留言。由於現在的 社會 壓力,使得很多父母不得不四處奔波著,目的是為了給自己的孩子更好的資源,由於父母不在身邊,致使很多的孩成為了留守兒童,想念自己父母的時候也只能通過手機電話聯系,孩子的內心是渴望關心,渴望父母的關心,十幾二十歲的人又剛處於性格好動期,接觸到虛擬裡面的東西很容易就上隱,從而沉迷其中,最後無法自拔,甚至走向犯罪或自我沉迷,分不清虛擬還是現實。

2.學習壓力,很多為人父母的都應該知道,現在孩子的學習壓力有多重,不僅如此,還有很多的父母還不停的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根本不管孩子自己的喜好,這也無形中給孩子增加了更多的壓力。孩子為了緩解學習壓力,就會尋找方法,可十幾二十歲左右的孩子卻缺乏判斷能力,致使原先是為了用來緩解學習壓力的 游戲 變成了最後的沉迷。

3.家庭因素,現在很多的父母也是很喜歡玩 游戲 ,而且大多數都是當著孩子的面玩的,也許,這也是導致青少年沉迷 游戲 最大的原因吧,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青少年更是處干塑造期,你當者孩子的面去做這些事情的時候,青少年的孩子,更是會去嘗試,然後沉迷。所認,很多時候當然孩子沉迷 游戲 的時候,做父母的不是只一味的去批評和指責自己的孩子,更多的還是要好好的自我反省。

青少年沉迷網游那是肯定不好的,不僅影響學習,更是影響他的以後以及以後的家庭,作為父母的不是一味的去責罵和指責,而是要去引導孩子從中走出來,青少年處於叛逆期,要清楚孩子的脾氣,從而引導。以上只是個人的分析和看法,如有不恰之處,還望留言指正。

F. 如何看待現在的中小學生沉迷手機游戲

每個家庭都會有多餘的手機,讓孩子拿著看視頻或者玩游戲,也有不少家長會給孩子買手機,讓孩子上學的時候帶手機。孩子使用手機本身不是壞事,但是如果孩子自製力差,不能控制玩手機的時間,過度沉迷於游戲、視頻等,那麼負面影響就太大了!
清華大學的一位心理學專家指出,美國有一項研究讓人「觸目驚心」,在100個孩子當中,有一半是平時接觸不到手機的,另一半是對手機沉迷的,對這些孩子跟蹤調查十年後發現,沉迷手機的那些孩子只有兩個人考上了大學,不玩手機的孩子只有三個沒考上大學!
這個數據給很多中國家長敲響了警鍾,當你還在縱容孩子玩手機的時候,是不是忽略了手機給孩子帶來的負面負面影響?在中小學生當中,現在很少有不接觸手機的,很多家長覺得讓孩子放鬆一下沒問題,但是下面這些沉迷手機的後果你考慮到了嗎?
過度沉迷手機對中小學生的負面影響:
1.智能手機影響兒童心理
智能手機傷害孩子視力,導致孩子失明或者傷害孩子頸椎,導致孩子頸椎變形的新聞屢見不鮮,這些傷害都是有形的,可以眼見為實的。另外,沉迷智能手機的孩子常常會對運動鍛煉表現出消極態度,導致運動能力低下,影響生長發育。
2.手機讓孩子患上抑鬱症
有專家表示,花費在手機上的時間越多,越喜歡宅在家裡的人,患上抑鬱症的幾率就越高。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往往都不喜歡和其他人交流,患抑鬱症的比例遠高於一般的孩子。
3.孩子的生理構造和生理形態與成人不同,手機、平板電腦等無線電設備的電磁波輻射,對健康狀況和認知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4.手機耽誤孩子學習
喜歡玩手機的孩子,習慣了手機帶來的輕松愉悅,對知識學習感到枯燥乏味,學習成績下降,受到職責後更需要在手機里找到慰藉,形成惡性循環之後,孩子逐漸喪失求知慾,產生厭學情緒。整天沉迷手機世界裡,花費在學習上的時間、精力自然就少了,久而久之,學習成績必然下滑。
知道了孩子沉迷手機的後果之後,相信很多家長都有些擔憂,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直接制止孩子玩手機,把手機沒收,孩子肯定會反抗,如果繼續縱容,又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學習成長。恩諾教育一級心理專家林老師認為,家長應該做到合理引導和干預,可以讓孩子適當使用手機,但是一定要合理使用,防止沉迷手機。
家長們應該如何對孩子進行引導和干預呢?恩諾教育以及心理專家林老師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給出了不同的建議,希望家裡有中小學生的家長,都認真看看,幫孩子養成合理使用手機的好習慣,不要沉迷手機。
家長應根據不同年齡段,對孩子玩手機進行干預和引導:
1-3歲:盡量不讓孩子接觸手機
主要原因有二:
1.幼兒的視網膜要到12歲才能發育完善,在此之前都應該盡量少接觸手機類電子產品。
2.兩三歲接觸電子產品(手機游戲電視)越多的小朋友,在七八歲發生注意力障礙(比如多動症)的可能性也越大。
正確的做法:
1.父母盡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多與孩子互動、主動更新孩子的玩具等。
2.父母手機中拒絕下載任何游戲,以防孩子因游戲上癮而索要手機玩。
3.如果孩子對手機好奇,可向孩子示範打電話、發語音、拍照片等,建立孩子對手機用途的認知。
3-6歲:盡量不讓孩子接觸手機游戲
不少父母為了圖一時清凈,偶爾會把孩子丟給手機游戲「照看」。但3-6歲的孩子還小,自控力不足,一旦接觸游戲,極易上癮。因此,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可以適當接觸手機,如讓孩子明白手機可撥打電話、可與人聊天、視頻等基本用途,但一定要遠離手機游戲。
正確的做法:
1.父母家人去娛樂化,即刪除游戲、音樂、視頻等各類會吸引孩子的APP。即便孩子想要玩手機,除了翻翻相冊、拍拍照、也不會覺得有趣,自然不會一直纏著父母要手機玩。
2.積極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多與孩子共讀兒童繪本。(繪本的顏色和故事性,對孩子吸引力也比較大。)
3.豐富孩子的生活經歷,多帶孩子外出體驗大自然,鼓勵孩子多結交朋友。
7-12歲:針對手機問題不宜強勢打壓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進入了心理叛逆期的第二階段,即兒童叛逆期。處在叛逆期的孩子,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會變的固執又脾氣暴躁,有時講起來道理,懟的爸媽都無語。
面對孩子沉迷手機,很多父母常用的方式是:一用父母身份強壓;二是用親子關系威脅。這兩種方法,弊大於利。長此以往,不僅會嚴重破壞親子關系,還會加重孩子對手機的依賴和沉迷。
正確做法:
1.與孩子協商規定玩手機的時長、次數,作為必須遵守的規則,如若違反,可以承擔家務作為責罰手段。
2.家長要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和動機,目標是「孩子停止玩手機游戲」,而不是「孩子乖乖地停止手機游戲」。
3.家長要試著理解孩子的感受和立場,如家長希望孩子能夠先完成作業再玩手機,不要說「現在立刻去做作業」,而是說「我知道這個游戲好玩,但你必須先完成作業。」
12-18歲:適當干預,引導孩子合理利用手機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處於青春期的前奏,思想認知水平較高,也已經具備一定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父母應堅持適當干預、合理利用。直接沒收或生氣吼罵、甚至是暴打一頓,都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手機就像一把雙刃劍,能傷害孩子,但也能幫助孩子,關鍵在於如何使用。
正確做法:
1.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和行為變化,給予孩子一定的個人空間。父母可試探詢問並委婉教育,教給孩子一些基本的性知識等。
2.有了溝通和信任後,與孩子一起協商制定玩手機的規則,如是否可以帶去學校玩、什麼時候可以玩手機、一次可以玩多久、如果超時會有怎樣的懲罰等。
3.正確看待孩子使用手機,引導孩子合理利用手機的正面效應,如手機上閱讀電子書籍更方便、手機搜索學習信息等。

G. 14歲少年沉迷手機游戲,在家將搶走手機的爺爺殺害,手機害了多少年輕人

現在的手機害了很多自製力不強的年輕人。造成他們對於學業的荒廢,甚至由於過度熬夜玩手機而長期作息不規律,最後造成身體出現問題,也會給家庭帶來很多的經濟壓力和精神負擔。甚至會不斷的增加家庭矛盾,使家庭不幸福。

假期回家後,和周圍鄰居談論著鄰家孩子,我發現我們這邊的很多叛逆期的孩子對於學習越來越不感興趣,反而是沉迷手機,沉迷游戲。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很多誘惑,甚至大人有時候也會控制不住自己,更何況是小孩子呢,而農村一般沒有很大的教育觀念,所以他們多數對於孩子的叛逆處理的相對而言不太妥當。所以會引起更壞的結果。

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加強對於游戲的管制,重視起來。

閱讀全文

與青少年手機沉迷網路的新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貓網路銷售能賺多少錢 瀏覽:516
現場的wifi網路 瀏覽:172
手機上的網路信號差 瀏覽:712
蘋果提示助手沒網路 瀏覽:961
家裡的網路不好路由器可以增強嗎 瀏覽:280
酒店網路傭金如何記賬 瀏覽:422
無線網網路受限怎麼辦 瀏覽:543
怎麼設置呼叫轉移網路異常 瀏覽:967
編制雙代號網路哪個軟體好 瀏覽:559
迅雷網路的無線橋接怎麼用 瀏覽:860
網路盒一天用多少電源 瀏覽:288
怎麼知道網路設置 瀏覽:893
動車移動網路卡 瀏覽:962
手機網路顯示啥表示真5g 瀏覽:890
考研計算機網路各部分佔比 瀏覽:907
三星無法連接4g網路 瀏覽:169
歐拉好貓無線網路 瀏覽:25
網路安全需求量大嗎 瀏覽:207
校園網路信號滿了 瀏覽:840
網路誕生的原因有哪些 瀏覽:952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