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移動的歷史
1、1987年11月18日,第一個模擬蜂窩行動電話系統在廣東省建成並投入商用。
2、1994年3月26日,郵電部移動通信局成立。
3、1995年,GSM數字電話網正式開通。
4、1996年,行動電話實現全國漫遊,並開始提供國際漫遊服務。
5、1997年09月03日,中國電信(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冊成立,後改名為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再改名為中國移動有限公司。
6、1997年10月23日,中國電信(香港)有限公司首發股集資約42億美元,分別於紐約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
(1)移動網路時代大變遷擴展閱讀:
中國聯通的歷史:
1、2012年:中國聯通為落實工信部「寬頻提速工程」工作,全面啟動光纖到戶工程,加快建設寬頻網路,為落實國家寬頻戰略,改善廣大網民上網體驗、推動三網融合作出貢獻。
2、2013年:12月4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向中國聯通頒發了基於TD-LTE制式的第四代移動通信(4G)營業執照。
3、2014年:3月18日,中國聯通宣布沃4G正式商用。6月27日,工信部批准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分別在16個城市開展FDD-LTE和TD-LTE混合組網試驗,8月28日混合組網試驗范圍擴大至40個城市,12月18日又增加到56個城市。
『貳』 結合實際,談談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網路信息用戶行為有哪些新的變化,呈現什麼樣的特徵 在線等
用戶行為新變化的表現:
1、傾向社群化生活
從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手機QQ群活躍用戶數年均增長率為72%,這表明網路社群化生活呈不斷增長趨勢。截至2015年6月,移動端QQ群的消息量佔比為66%,遠遠超過PC端34%的比例,這表明用戶更多是在移動互聯網終端進行社交分享。與騰訊QQ一樣,微信也可以搭建公共群。
除群生活以外,微信還開通了公眾服務號,開發者在公眾號上為各種不同興趣、需求的用戶提供不同的服務,通過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多種媒介方式與特定群體實現全方位溝通互動,使線上線下得以連接。
2014年5月,騰訊手機QQ推出基於興趣的公開主題社區——興趣部落,與擁有共同興趣標簽的QQ群實現打通和關聯,形成以興趣聚合的社交生態系統。此外,微博群、微博熱門話題、網路貼吧、天涯社區、貓撲等公共社區也都聚集著大量用戶,有各自特點鮮明的社群生活,體現用戶在社交網路中的個性化和差異化。
2、更樂於互動分享
科技網站Digital Trends的報道表明:「與閱讀文章相比,人們更樂意分享文章,這是典型的現代信息消費方式。」相比於PC端,移動互聯網時代,由於操作的簡易性和網路設備的便攜性,用戶對所接觸的信息更樂於參與互動並隨手轉發,而且用戶往往是多屏參與信息互動與分享,即在PC端接受信息,在移動端參與節目互動。
如很多電視媒體利用掃碼、搖一搖等方式與用戶進行跨屏互動。娛樂化的體驗容易獲得用戶追捧,用戶也樂意在接收新信息的過程中在社交網路中分享,吸引社交好友共同參與,而一旦引爆社交網路將收獲不可估摸的市場紅利。
3、獲取信息的表面化
移動互聯網的簡易操作解放了用戶的話語權,使得用戶進入一個「人人都是傳播者」的自由狀態,生產的信息呈幾何級數增長。IBM的研究稱,整個人類文明所獲得的全部數據中,有90%是過去兩年產生的。而到了2020年,全世界所產生的數據規模將達到今天的44倍。
可見移動互聯網產生了海量信息,填充在社交網路的各個角落。與海量信息相對的是用戶有限的注意力資源,信息量越大,注意力資源就越稀缺。
印度InMobi公司發布的《2014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行為洞察報告》數據顯示,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平均每天利用手機和平板上網時間總計達到146分鍾,其中,有效媒體接觸時間為5.8小時。
即使用戶將5.8個小時全部用在社交網路中獲取信息,也只是獲取一小部分,而且面對網路紛雜的信息,用戶注意力很難集中,極易被其他信息吸引,對信息的獲取就過於淺顯,浮於表面。
4、關注點指向明晰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用戶行為社交化變遷還體現在用戶更為關注眼前的熱點事件,更樂於分享指向明晰的事件,很容易形成「一呼群應」的效果。
用戶的社交化行為更多表現在移動即時通信類的社交軟體上,而對於搜索軟體,社交化的行為特徵還沒有表現出明顯傾向,但移動端搜索量已高出PC端搜索量,未來移動端的全社交化趨勢還是很明朗的。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的行為很容易在社交活動中被轉移,注意力也會迅速被不斷更新的熱點事件所吸引,很難對同一事件保持長久關注。
特徵
第一,網路用戶數量增長迅速,人數眾多。信息社會是新技術產業和知識密集型產業主導的社會,人們對知識和信息的需求成為社會的主要需求,每一位社會成員都有可能成為知識的需求者。
第二,網路用戶的類型不斷分化。在物理世界中,用戶分布有著明顯的地域特徵;網路打破了地域限制,任何地方都可以成為信息交流場所,任何人都可以隨時發布和獲取信息。在這種環境下,用戶概念呈現出新的含義,網路用戶結構差異大、職業分散、行業分布廣泛。
第三,網路用戶有著不同的信息需求。每個人都可以是信息的生產者、傳遞者和接受者,用戶需求呈現出多層次、多方位的特徵。任何網路行為人都可能置身於信息兩端,既可以發布信息,也可以接收信息。
(2)移動網路時代大變遷擴展閱讀
網路用戶對信息的獲取和利用方式主要靠信息檢索和信息瀏覽。信息檢索是一種有明確目標、有計劃、能清楚表達信息需求的信息獲取行為;而信息瀏覽是沒有具體信息需求目標或難以清楚表達信息需求的較隨意的信息獲取行為。
需要注意的是,信息瀏覽行為可能缺乏明確目標,也可能沒有計劃性,但這並非意味著它就不具有目的性。作為用戶的信息行為之一,瀏覽同樣具有行為上的目的性,那就是滿足已知或未知的信息需求。
在實際的信息獲取活動中,二者有時難以清楚地劃清界限,常常相互聯系、交叉或被整合在一起使用。信息檢索與信息瀏覽常被用戶簡稱為信息查尋。對於網路資源的信息查尋,庫爾梭(CarolC.Ku)提出的信息查尋模式為我們清楚地描述了其具體過程。
庫爾梭模式的最基本的假設是:用戶因其信息需求的不確定性所引起的疑惑與挫折會隨著信息查尋過程的推進、獲得越來越多的相關信息而減少。她運用個人建構理論(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來描述用戶如何建構他們所遇到的信息。
她還認為,信息查尋過程是一個不斷修正需求表達的過程,需求目標的形成(觀點形成)是信息查尋成敗的關鍵,所以,意義建構的認知過程是庫爾梭信息查尋行為模式的精髓所在。
『叄』 移動通信發展歷程
移動通信發展史
移動通信的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1864年麥克斯韋從理論上證明了電磁波的存在,1876年赫茲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1896年馬可尼在英國進行的14.4公里通訊試驗成功,從此世界進入了無線電通信的新時代。現代意義上的移動通信開始於20世紀20年代初期。而現代通信技術發展從上世紀20年代起到如今,大致經歷了五個階段。其中從上世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為第四階段,這一階段是移動通信的蓬勃發展期,1G也是始於這一時期。
1G的發展
1978年底,美國貝爾試驗室研製成功先進行動電話系統(AMPS),建成了蜂窩狀移動通信網,大大提高了系統容量。1976年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師馬丁·庫珀於首先將無線電應用於行動電話。
同年,國際無線電大會批准了800/900MHz頻段用於行動電話的頻率分配方案。在此之後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許多國家都開始建設基於頻分復用技術(FDMA)和模擬調制技術的第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即1G。
然而由於採用的是模擬技術,1G系統的容量十分有限。此外,安全性和干擾也存在較大的問題。再加上1G系統的先天不足,使得它無法真正大規模普及和應用,價格更是非常昂貴,成為當時的一種奢侈品和財富的象徵。
2G的發展
即將邁入21世紀,通信技術也進入到了2G時代,和1G不同2G採用的是數字傳輸技術。這極大的提高了通信傳輸的保密性。2G技術基本可被切為兩種,一種是基於TDMA所發展出來的以GSM為代表,另一種則是CDMA規格,復用﹙Multiplexing﹚形式的一種。隨著2G技術的發展,手機逐漸在人們的生活中變得流行,雖然價格仍然較貴,但並不再是奢侈品。
過渡的2.5G
2G到3G的發展並不像1G到2G那樣平滑順暢,由於3G是個相當浩大的工程,要從2G直接邁向3G不可能一下就銜接得上,因此出現了介於2G和3G之間的銜接技術——2.5G。我們所熟知的HSCSD、WAP、EDGE、藍牙(Bluetooth)、EPOC等技術都是2.5G技術。
2.5G功能通常與GPRS技術有關,GPRS技術是在GSM的基礎上的一種過渡技術。GPRS的推出標志著人們在GSM的發展史上邁出了意義最重大的一步,GPRS在移動用戶和數據網路之間提供一種連接,給移動用戶提供高速無線IP和X.25分組數據接入服務。較2G服務,2.5G無線技術可以提供更高的速率和更多的功能。
2、移動通信發展歷程(二)
3G的發展
隨著移動網路的發展,人們對於數據傳輸速度的要求日趨高漲,而2G網路10幾KB每秒的傳輸速度顯然不能滿足人們的要求。於是高速數據傳輸的蜂窩移動通訊技術——3G應運而生。目前3G存在3種標准:CDMA2000、WCDMA、TD-SCDMA。
中國國內支持國際電聯確定三個無線介面標准,分別是中國電信的CDMA2000,中國聯通的WCDMA,中國移動的TD-SCDMA。可以說3G的發展進一步促進了智能手機的發展,由於3G的傳輸速度可以達到幾百KB每秒。
通過3G,人們可以在手機上直接瀏覽電腦網頁,收發郵件,進行視頻通話,收看直播等,還一度引出了3G手機可否取代PC的設想。
4G的發展
作為3G的延伸,4G近幾年被人們所熟知,2008年3月,在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通信部門(ITU-R)指定一組用於4G標準的要求,命名為IMT-Advanced規范,設置4G服務的峰值速度要求在高速移動的通信(如在火車和汽車上使用)達到100Mbit/s,固定或低速移動的通信(如行人和定點上網的用戶)達到1Gbit/s。
該技術包括TD-LTE和FDD-LTE兩種制式(嚴格意義上來講,LTE只是3.9G,盡管被宣傳為4G無線標准,但它其實並未被3GPP認可為國際電信聯盟所描述的下一代無線通訊標准IMT-Advanced,因此在嚴格意義上其還未達到4G的標准。相對於前幾代,4G系統不支持傳統的電路交換的電話業務,而是全互聯網協議(IP)的通信。4G將為用戶提供更快的速度並滿足用戶更多的需求。
5G的發展
2013年2月,歐盟宣布,將撥款5000萬歐元,加快5G移動技術的發展,計劃到2020年推出成熟的標准。2014年5月8日,日本電信營運商NTTDoCoMo正式宣布將與Ericsson、Nokia、Samsung等六間廠商共同合作,開始測試5G網路。預計在2015年展開戶外測試,並期望於2020年開始運作。
2015年3月1日,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英國已成功研製5G網路,並進行100米內的傳送數據測試,並稱於2018年投入公眾測試,2020年正式投入商用。因此2020年也被業界認為是5G正式推出的時候,但是幾天前,美國移動運營商Verizon無線公司宣布,將從2016年開始試用5G網路,2017年在美國部分城市全面商用。雖然之後遭到了對手AT&T的反駁,但是這些無疑不在預示著人們對於5G的憧憬。
『肆』 互聯網的發展與變遷有哪幾個歷程
(1)Web1.0,即門戶時代。典型特點是信息展示,基本上是一個單向的互動。從1997年中國互聯網正式進入商業時代,到2002年這段時間,代表產品有新浪、搜狐、網易等門戶網站。
(2)Web2.0,即搜索/社交時代。典型特點是UGC(用戶生產內容),實現了人與人之間雙向的互動。方興東創造了博客中國,開啟了用戶生成內容的時代,典型產品如新浪微博、人人網等。
(3)Web3.0,即大互聯時代。典型特點是多對多交互,不僅包括人與人,還包括人機交互以及多個終端的交互。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開端,在真正的物聯網時代開始盛行。一開始僅僅是大互聯時代的初期,真正的Web3.0時代一定是基於物聯網、大數據和雲計算的智能生活時代,實現了「每個個體、時刻聯網、各取所需、實時互動」的狀態,也是一個「以人為本」的互聯網思維指引下的新商業文明時代。
對於目前互聯網時代的消費現狀,從追尋互聯網對消費行為與消費觀念的影響,最終形成基於互聯網普及率提升而使用率隨之提高的互聯網消費特徵。消費群體的理性選擇將消費的發展趨向推到一個新的境界,形成了富有自身特徵的互聯網消費時代。
同時,企業為了實現其經營目標必定要隨著時代潮流而動,在此基礎上,結合互聯網技術和先進市場營銷理念而誕生的互聯網營銷,必須針對互聯網時代的消費特徵而進行自我創新。但時代是永恆變化發展的,過去的營銷策略只適合於過去消費特徵存在的情況,新出現的互聯網消費特徵亟需新的互聯網營銷策略與之相對應。
從世界及我國互聯網發展的現實狀況和未來趨勢看,互聯網時代呈現出與傳統社會大不相同的新特徵。
『伍』 移動互聯網的10年有哪些變化
1、去中心化、社區化、碎片化、智能化、宅生活、短購物,是未來商務生活的主調。未來的商務購買行為可以通過數據被網路店家洞察並可以實現提前送貨。
2、未來10年,中國最緊缺的3個職業:網路營銷培訓師、網路營銷主管和移動互聯營銷人。
3、未來商業,不再是簡單的空間之爭(渠道、賣場),而是時間之爭(更近、更快、更短)。現代商業模型正在以摧毀空間價值的方式直抵時間半徑(以電腦和手機為個體觸角)。
4、競爭對手隱形化。一個小孩僅僅是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的,或者是北郵畢業的,他製造一個新的APP或者一個客戶端,可能就把京東這一類的企業給幹掉了,這是隨時能發生的事情。
5、商業上,未來的競爭是突發性競爭,未來十年是可怕的十年,是科技高度爆發的十年。每一天可能都會有一款新的產品出來嚇死你,也可能是每個月就有一款新的產品打死一個傳統企業,並且不需要太大成本等等。
『陸』 「科普」網路從1G到5G的演進歷程
從20世紀80年代發展至今,移動通信技術由1G的大哥大 2G王者諾基亞 3G CDMA 4G LTE 5G萬物互聯,經歷了五代的變遷,每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都帶來了時代的變遷,我們的生活也因此變得便捷豐富。
這是一段怎樣的通信旅程呢?
1G:模擬語音時代
1G是第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制定於上世紀80年代,它是以模擬技術為基礎的蜂窩無線電話系統,如今已淘汰的模擬移動網,在無線通信 歷史 上,它坐上了第一把交椅。1G無線系統在設計上只能傳輸語音流量,並受到網路容量的限制。AMPS為1G網路的典型代表。
火爆「江湖」的大哥大
1G時代 「最貴的仔(售價貴、通訊貴)」—— 大哥大 ,它只能進行語音傳輸,接打電話,還有距離的限制,容易出現串號、盜號的現象,不久就被淘汰了,如今,只能成為很多人的回憶了。
2G:數字語音時代
2G是第二代手機通信技術規格,一改模擬通信方式,以數字語音傳輸技術為核心,開啟了數字通信之路。相較於第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第二代移動通信具備高度的保密性,系統的容量也大幅增加,同時比1G多了數據傳輸服務,手機從這一代開始可以上網了,最早的文字簡訊也從此開始。
諾基亞1100,全世界 歷史 銷量最高的手機
3G:CMDA大行其道的時代
3G是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是指將無線通信與國際互聯網等多媒體通信結合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2009年1月7日,中國發了三張3G牌照,分別是中國移動的TD-SCDMA,中國聯通的W-CDMA和中國電信的WCDMA2000,中國進入了3G時代。
iPhone3G,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產品,智能手機的開端
在3G 之下,我們有了更高頻寬和穩定的傳輸,視頻電話和大量數據傳送更為普遍,移動通訊也有著更為多樣化的應用。由於無線通信和互聯網的結合,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得以迅猛發展,3G更是被視為是開啟移動通訊新紀元的關鍵。
4G:移動互聯網新高度
4G是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是2013 年才開始正式挺進人們視線里的小鮮肉,能夠傳輸高質量視頻圖像,以及高質量圖像。進入4G時代後,全球移動通信標准呈現出進一步融合的趨勢。從影響力上來看,4G可以說是專門為移動互聯網設計的通信技術,不論是從網速、容量和穩定性上來看,4G相較於上一代3G技術都有了明顯的提升,並能夠滿足幾乎所有用戶對於無線服務的要求。
4G網路通信速度的極大提高,高清圖像和視頻等數據得以快速傳輸,移動互聯網開啟了一股新的浪潮,移動支付、滴滴、美團等新興產業和應用的發展繁榮興盛。
5G:萬物互聯的時代
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 網路主要有三大特點:
高速率, 不僅僅是3秒鍾下載1部超高清電影這么簡單,VR、AR、雲技術將與生活無縫對接;
高可靠低時延, 毫秒級 通信時延,讓無人駕駛、遠程手術不再遙遠;
超大數量終端網路, 達到 百萬/平方公里 的聯網終端,將形成更廣闊和開放的物聯網,讓智慧家居、智慧城市成為可能。
信息隨心至,萬物觸手及 , 在5G網路中,數據傳輸速率是驚人的,速率穩定維持在2Gbps以上, 也就是250MB/s。
為了匹配5G網路,需要新建和升級改造大量的5G基站和高速寬頻環境的數據中心,需要數量巨大的高速通信網線。 因此對擁有萬兆高速傳輸能力,滿足5G時代高速率、大容量、低延時 的 秋葉原 七類(CAT7)、超七類、四萬兆八類(CAT8)網線的需求迎來了大爆發。
同時也需要對家用網線進行更新換代, 具有10Gbps傳輸速率,500MHZ帶寬的 秋葉原超六類(CAT6A)網線 , 成為 家庭和企業辦公5G萬兆高速傳輸的 首推 入門 網線。
歷史 的車輪是在泥濘中前進的,不是在高速路上前進的。從1G到5G,主要區別在於速率、業務類型、傳輸時延,以及各種移動通訊等採用了不同的技術,遵循不同的通訊協議, 經歷了 萌芽、成長、修正、提升 一系列過程, 所以,讓我們繼續期待新未來吧!
『柒』 移動互聯網發展史
2000年-2003年,智能手機開始逐步增長,移動互聯網開始萌芽;
2006年,據中國領先商業信息平台易觀智庫數據統計,移動互聯網的市場規模已從2003年的29億增長至69億,用戶規模也增長了近4倍,達到4483萬。數據表明移動互聯網發展迅速,各大運營商和終端設備開發商看到這一發展趨勢,開始增大力度加大政策監管力度,加快行業市場盤整。同年,大量互聯網服務商開始轉型進入移動互聯網市場;
2007年,蘋果終端iphone開始推出;受蘋果影響,google宣布推出基於Linux的Android系統,並於同年9月推出google手機;同年4月,諾基亞宣布轉型為移動互聯網服務商。眾多廠商的加入迅速擴大了市場和用戶規模,提升了智能終端的產業價值。
2008年,蘋果公司宣布開放基於iPhone的軟體應用商店App Store,向iPhone的用戶提供第三方的應用軟體服務,這個將網路與手機相融合的經營模式被認為是移動互聯網劃時代的創新商業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據易觀智庫數據統計顯示,2008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達到了388億,用戶數量突破2億大關,達到20514萬。
繼2007年產業盤整後,繼2007年產業盤整後,移動互聯網內容及應用開始規模化豐富,主要體現在互聯網廠商、移動互聯網廠商以及其他傳統內容提供商之間的頻繁合作。無線音樂、手機游戲、手機瀏覽器和移動搜索等移動互聯網應用服務用戶滲透率及活躍度得到巨大提升。
2010年,據易觀智庫分析師預測,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633億,用戶數將突破3億人。
2011年,移動互聯網的各種應用開始普及,移動互聯網的用戶習慣開始養成。2012年,據艾瑞網數據分析統計,中國將有超過5億人使用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將接近2300億,移動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到550.4億,第四季度最為突出,達到210.9億。
2013年開始,移動互聯網將呈現穩步發展,預計到2016年移動購物市場規模將超移動增值業務。
『捌』 移動互聯網發展歷史和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如何
我國移動互聯網發展歷史和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
作者:工信部賽迪研究院互聯網研究所 陸峰博士
本世紀以來,我國移動互聯網伴隨著移動網路通信基礎設施的升級換代快速發展,尤其是2009年國家開始大規模部署3G網路,2014年又開始大規模部署4G網路,兩次移動通信基礎設施的升級換代,有力地促進了中國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大規模創新。
一、萌芽期(2000年-2007年)
技術發展:WAP應用是移動互聯網應用的主要模式。
該時期由於受限於移動2G網速和手機智能化程度,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處在一個簡單WAP應用期。WAP應用把Internet網上HTML的信息轉換成用WML描述的信息,顯示在行動電話的顯示屏上。由於WAP只要求行動電話和WAP代理伺服器的支持,而不要求現有的移動通信網路協議做任何的改動,因而被廣泛地應用於GSM、CDMA、TDMA等多種網路中。在移動互聯網萌芽期,利用手機自帶的支持WAP協議的瀏覽器訪問企業WAP門戶網站是當時移動互聯網發展的主要形式。
市場競爭:移動夢網催生了一大批SP服務商。
2000年12月中國移動正式推出了移動互聯網業務品牌「移動夢網Monternet」,移動夢網就像一個大超市,囊括了簡訊、彩信、手機上網(WAP),百寶箱(手機游戲)等各種多元化信息服務。在移動夢網技術支撐下,當時涌現了雷霆萬鈞、空中網等一大批基於夢網的SP服務提供商,用戶通過簡訊、彩信、手機上網等模式享受移動互聯網服務。但由於移動夢網服務提供商存在業務不規范、亂收費等現象,2006年4月,國家開展了移動夢網專項治理行動,明確要求扣費必須用戶確認、用戶登錄WAP需要資費提示等相關規范,大批SP服務商因為違規運營退出了市場。
二、成長培育期(2008年-2011年)
技術發展:3G移動網路建設掀開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新篇章
隨著3G移動網路的部署和智能手機的出現,移動網速大幅提升初步破解了手機上網帶寬瓶頸,簡單應用軟體安裝功能的移動智能終端讓移動上網功能得到大大增強,中國移動互聯網掀開了新的發展篇章。經過3G網路一年多的試點商用,2009年1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宣布,批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電信運營商分別增加TD-SCDMA、CDMA2000、WCMDA技術制式的第三代移動通信(3G)業務經營許可,中國3G網路大規模建設正式鋪開,中國移動互聯網全面進入了3G時代。
市場競爭:各大互聯網公司都在探索搶占移動互聯網入口
在此期間,各大互聯網公司都在摸索如何搶占移動互聯網入口,網路、騰訊、奇虎360等一些大型互聯網公司企圖推出手機瀏覽器來搶占移動互聯網入口,新浪、優酷、土豆等其他一些互聯網公司則是通過與手機製造商合作,在智能手機出廠的時候,就把企業服務應用如微博、視頻播放器等應用預安裝在手機中。
商業模式:成熟商業模式亟待規模化應用
在此期間,盡管蘋果公司智能手機成功的商業模式刺激了中國互聯網產業界,但由於智能手機發展處在初期,使用智能手機的人群還主要出在高端人群階層,特別是搭載安卓系統的移動智能終端還未大面積應用,原有諾基亞塞班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支撐的移動互聯網應用有限,以至於很多創新的移動互聯網應用盡管已經上線,但並沒有得到大規模應用,成熟商業模式較少。
三、高速成長期(2012年-2013年)
技術發展:智能手機規模化應用促進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
具有觸摸屏功能的智能手機的大規模普及應用解決了傳統鍵盤機上網眾多不便,安卓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的普遍安裝和手機應用程序商店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手機上網功能,移動互聯網應用呈現了爆發式增長。進入2012年之後,由於移動上網需求大增,安卓智能操作系統的大規模商業話應用,傳統功能手機進入了一個全面升級換代期,以三星、HTC為代表的傳統手機廠商,紛紛效仿蘋果模式,普遍推出了觸摸屏智能手機和手機應用商店,由於觸摸屏智能手機上網瀏覽方便,移動應用豐富,受到了市場極大歡迎。由於手機廠商之間競爭激烈,智能手機價格快速下降,千元以下的智能手機大規模量產,推動了智能手機在中低收入人群的大規模普及應用。在此期間,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傳統手機巨頭由於未能充分把握移動互聯網發展機遇,未能成功打造移動智能手機產業生態圈,傳統手機製造巨頭迅速隕落。
市場競爭:微信快速崛起,成功鎖定移動互聯網入口
智能手機的大規模普及應用,激發了手機OTT應用,以微信為代表的手機移動應用開始呈現大規模爆發式增長。騰訊公司於2011年1月21日推出即時通信微信服務,截止2013年10月底,騰訊微信的用戶數量已經超過了6億,每日活躍用戶1億。除了騰訊之外,小米推出了米聊,阿里推出了來往,網易推出了易信等即時通信業務,紛紛搶占移動互聯網即時通信業務,力圖把控移動互聯網入口騰訊公司憑借在桌面互聯網時代的社交應用固有的優勢,採用手機號碼綁定社交應用等技術,實現了在移動端社交應用的快速拓展,讓電信運營商等競爭對手措手不及。新浪微博在此期間受惠受智能機普及應用,也得到了快速發展,截止2013年底,2013年底用戶規模已經超過5億,但是後期由於微信的強勢快速崛起,以及微博本身商業模式的原因,微博發展出現了遲緩現象。以至於2014年新浪微博登錄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時候,外界普遍認為新浪微博錯過了上市的最佳窗口期。
除了利用即時通信搶占移動互聯網入口之外,各大互聯網公司都在推進業務向移動互聯網轉型。除了騰訊推出微信之外,阿里、網路等其他互聯網公司也加快移動互聯網轉型。阿里加大了手機淘寶和手機支付寶業務推廣力度, 2013年雙11購物節,手機淘寶的整體支付寶成交額同比增長560%,單日成交筆數佔比整體的21%,同比增長420%,截止2013年底,手機支付寶用戶數量超過1億。由於微信支付的快速發展,支付寶和微信展開了移動支付爭奪大戰。網路也加快將搜索等業務向移動端遷移,推出了手機搜索、手機地圖等各類手機應用。除此之外,新浪、網易等傳統門戶網站也加快了在移動端布局,紛紛加大手機端新聞APP應用推廣力度。
商業模式:打通渠道和鎖定場景成為該時期商業模式競爭的本質。
小米、樂視等互聯網公司更是創新了智能手機的營銷模式,打出了不靠手機硬體、靠手機服務掙錢的「智能手機+互聯網服務」新商業模式,依託高性價比的智能手機作為載體,加大公司互聯網服務應用的推廣力度。例如小米手機上,幾乎所有預安裝的服務都是小米公司自己的服務,小米手機上既有小米應用程序商店,也有小米即時通信應用米聊和小米視頻服務等等。小米這種「智能手機+互聯網服務」商業模式創新在當時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小米公司迅速成為了互聯網公司中新秀。得益於小米公司的巨大成功,雷軍的互聯網思維廣為社會各界傳頌。另外,滴滴打車、今日頭條等一大批基於移動互聯網應用服務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應用在此期間大量涌現,極大地激發了投資界對移動互聯網應用的投資興趣。
四、全面發展期(2014年-至今)
技術發展:4G網路建設將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推上快車道。
隨著4G網路的部署,移動上網網速得到極大提高,上網網速瓶頸限製得到基本破除,移動應用場景得到極大豐富。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發放了TD-LTE 4G牌照,中國4G網路正式大規模鋪開。2015年2月27日,工信部又向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發放「LTE/第四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FDD-LTE)」經營許可。4G網路建設讓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走上了快速發展軌道,截止2016年5月底,中國4G用戶已經達到5.8億,4G用戶數占行動電話總用戶數比例達到44.6%。同時,根據CNNIC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6月底,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已經達到了6.56億。
市場競爭:移動互聯網成為各行各業開展業務的重要驅動,應用場景層出不窮。
由於網速、上網便捷性、手機應用等移動互聯網發展外在環境基本得到全部解決,移動互聯網應用開始全面發展。桌面互聯網時代,門戶網站是企業開展業務的標配,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APP應用是企業開展業務的標配,4G網路催生了許多公司利用移動互聯網開展業務。特別是由於4G網速大大提高,促進了實時性要求較高、流量較大需求較大類型的移動應用快速發展,許多手機應用開始大力推廣移動視頻應用,涌現出了秒拍、快手、花椒、映客等一大批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手機視頻和直播應用。
商業模式:通過補貼壯大用戶規模是互聯網公司圈地的主要模式
在此期間,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公司圍繞移動支付、打車應用、移動電子商務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為了推廣移動支付,構建強連接的社交關系,騰訊和阿里分別於2015年春節和2016年春節花巨資利用央視春節晚會進行大規模推廣。騰訊和阿里還圍繞移動電子商務展開了激烈競爭,騰訊為了彌補自己電子商務發展短板,2014年3月戰略入股京東,並將微信作為京東移動電子商務入口。阿里更是加大了手機淘寶、手機天貓、手機支付寶的推廣力度,2015年雙11節期間,其中移動端交易量占據了68%。京東、蘇寧等為了推廣錢包服務,採取了支付補貼的方式來吸引客戶安裝。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更是為了爭奪用戶開展了曠日持久的打車補貼大戰,最後由於打車補貼損害了雙方共同投資者的利益,在資本的干預下,兩個昔日廝殺的競爭對手最後相愛合並。滴滴和快的合並之後,滴滴出行和Uber之間又開始了補貼大戰。
五、關於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
一是移動互聯網產業呈現快速增長,整體規模將實現躍升。移動互聯網正在成為我國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推動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升級的新驅動力。當前,國內經濟疲軟,規模不經濟導致經濟增速減緩。移動互聯網行業卻逆流而上,以創新驅動變革,以生產要素綜合利用和經濟主體高效協同實現內生式增長,發展勢頭強勁。我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迎來高峰發展期,總體規模超過1萬億元,移動購物、移動游戲、移動廣告、移動支付等細分領域都獲得較快增長。其中,移動購物成為拉動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受市場期待和政策紅利的雙重驅動,移動購物、移動搜索、移動支付、移動醫療、車網互聯、產業互聯網等領域的藍海價值正在顯現。未來,移動互聯網經濟整體規模將持續走高,移動互聯網平台服務、信息服務等領域不斷涌現的業態創新將推動移動互聯網產業走向應用和服務深化發展階段。
二是移動互聯網向傳統產業加速滲透,產業互聯網將開啟互聯網企業新征程。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技術的創新演進正在拓寬企業的組織邊界,推動移動互聯網應用服務向企業級消費延伸。傳統製造企業正在積極擁抱移動互聯網,深化移動互聯網在企業各環節的應用,著力推動企業互聯網化轉型升級。面向傳統產業服務的互聯網新興業態將不斷涌現。新興信息網路技術已經滲透和擴散到生產性服務業的各個環節,重構傳統企業的移動端業務模式,催生出各種基於產業發展的服務新業態,加快對醫療、教育、旅遊、交通、傳媒、金融等領域的業務改造。移動互聯網發展不斷引領傳統生產方式變革,產業互聯網開啟新征程。移動互聯網利用智能化手段、將線上線下緊密結合,實現信息交互、網路協同,有效改善和整合企業的研發設計、生產控制、供應鏈管理等環節,加快生產流程創新與突破,推動企業生產向個性化、網路化和柔性化製造模式轉變,推動了產業互聯網的智能化、協同化、互動化變革,實現了大規模工業生產過程、產品和用戶的數據感知、交互和分析,以及企業在資源配置、研發、製造、物流等環節的實時化、協同化、虛擬化。
三是移動互聯網應用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交相輝映,新業態將拓展互聯網產業增長新空間。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崛起,一批新型的有別於傳統行業的新生企業開始成長並壯大,也給整個市場帶來全新的概念與發展模式,打破了固有的市場格局。互聯網思維受到熱捧,各行各業開始了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各種「創新」、「突破」之舉,以求實現真正的突破。在傳統工業經濟向互聯網經濟轉型過程中,舊有的社會經濟規律、行業市場格局、企業經營模式等不斷被改寫,不可思議地疊加出新的格局。在製造業領域,工業智能化、網路化成為熱點;在服務業領域,個性化成為新的方向;在農業領域,出現「新農人」現象。
四是移動互聯網正在催生出新的業態、新的經濟增長點、新的產業。當前企業越來越重視引入移動互聯網用戶思維,挖掘市場長尾需求,後向指導生產,探索企業增值新空間。移動支付、可穿戴設備、移動視頻、滴滴專車、人人快遞等新的應用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不斷涌現,引發傳統行業生態的深刻變革。從零售、餐飲、家政、金融、醫療健康、到電信、教育、農業,移動互聯網在各行業跑馬圈地,改變原有行業的運行方式和盈利模式,移動互聯網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為用戶提供「指尖上」的服務,促成了用戶與企業的頻繁交互,實現了用戶需求與產品的高度契合,繼而加大了用戶對應用服務的深度依賴,構建形成「需求-應用-服務-更多服務-拉動更大需求」的良性循環。隨著企業「以用戶定產品」意識的提升、移動互聯網用戶黏性的增強和參與熱情的高漲,未來,移動互聯網應用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將持續火熱,加速推動各行各業進入全民創造時代。
六、關於發展移動互聯網的若干建議
一是加快推進移動寬頻基礎設施建設。國寬頻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普及率、網速、價格等方面與發展國家仍存在較大差距,成為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寬頻基礎設施建設和升級改造亟待加強。要加快實施寬頻中國戰略,推進城鎮光纖到戶和行政村寬頻普及服務,尤其注意加快農村互聯網寬頻普及率。積極推進新一代移動通信網路建設與布局,提高移動4G普及率,加快5G研發和試商用。要擴大公共區域無線區域網覆蓋范圍,免費公用wifi和收費商用wifi相結合,提高寬頻接入服務質量。
二是加強移動互聯網關鍵技術攻關。通過設立專項資金,推進移動智能終端產業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重點支持智能手機、智能電視、智能手錶等操作系統研發和核心處理晶元、電源管理晶元等晶元研發,支持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電視、可穿戴設備等終端產品的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支持跨終端跨屏幕操作系統平台、開發與測試工具、搜索引擎、信息技術服務支撐工具等基礎軟體技術開發。
三是打造移動互聯網產業生態圈。加快制定並出台相關政策,圍繞移動智能終端產業關鍵環節核心技術突破和服務能力提升,加強對互聯網企業的技術合作和產業分工引導,鼓勵終端製造商、軟體提供商、電信運營商與移動互聯網服務商之間在各個環節加強合作,充分利用本土企業創新優勢,推動我國移動智能終端產業整合發展,構建「終端+軟體+服務」整體產業格局,形成良性互動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生態圈。支持建設第三方內容服務平台,促進各類平台開放融合,在終端接入方式、接入內容、接入對象等方面實現開放與共享。積極引導建立產業聯盟或企業戰略聯盟,廣泛開展與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合作,實現優勢互補、資源互換、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提高平台競爭力,通過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提升我國在利潤分配中的競爭地位,促進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四是建立信息安全評測體系。為引導移動智能終端產業的健康發展,我國要依據現有的安全問題根源,從智能終端安全、移動應用安全兩個方面入手,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評測體系。一方面通過技術手段,評測智能終端的硬體安全、系統安全、預置應用安全、介面安全;另一方面從移動應用軟體安全、移動應用軟體商店安全、移動應用第三方業務系統安全等三方面評測移動終端安全,從而從終端側、應用服務側聯合解決信息騷擾、隱私竊取、惡意吸費、木馬侵入等安全問題,並指導和敦促相關企業整改,保證移動終端信息安全。
(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玖』 4g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什麼
一、定位app的精準化、實景化:
深圳龍騰天下科技認為:當4G網路覆蓋的情況下,定位可以更精準,可以通過更多的數據來進行定位操作,讓誤差降低到幾米之內,讓之前一個段子裡面的兩人相距125px 成為現實。當然這個也不能全依賴網路,和硬體的功能以及我們偉大的北斗也有一定關系。所以想提前實現更精準的定位,可以採取加入實景圖片,在定位過程中每隔一定距離自動調用攝像頭拍攝一張實景的照片,然後與數據雲裡面的圖片進行比對,自動調整定位距離,並且上傳圖片,方便查看人工的位置。
這種場景之下,對於一些路痴、路盲或者對在陌生環境中要進行定位的人來說,是一件非常有用的事情,無論你在哪裡,只要你開通了軟體,都能准確快捷地找到你,讓路徹底整合在手機里,能大大方便了出遊,保證老人小孩的安全以及O2O的餐飲服務商店全方位的應用。
二、視頻app的高清化:
目前市面上幾款視頻類型的app,不論是騰訊的微視,還是傳統的9158、六間房、YY的移動客戶端,還有一些美女直播之類的,以微視頻為賣點的視頻類的app,都存在模糊不清、畫面卡、聲音不清晰的問題,用戶體驗非常不好。如果是視頻交友的app,連你連交友的樣子都看不清楚的話,我估計很多人就此已打消這個念頭了。在4G時代,隨著帶寬的大幅度的增加,視頻的高清化、高質化、長時間化成為必然。在移動設備上,不必再通過下載才能看到高清的視頻,而是在更多的交友視頻軟體中能夠清晰可見到對方毛孔的高清視頻,讓交友更加真實,人與人的距離更進一步的拉近,視頻對話將取代語音對話成為主流,隨時隨地查看你的愛人身處的環境,隨時隨地了解你父母的現狀,隨時隨地進行視頻拍攝對話。4G時代,讓交流不再冷冰冰,用真實的感覺,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溫暖。
三、手機游戲重度化:
現在市場上主流的手游分為兩個類型。第一類型是以植物大戰僵屍、憤怒的小鳥、捕魚達人、天天酷跑為代表的這類休閑型的輕度游戲,它們通常以玩局數、短時間為特點,不需要玩家長時間在線,適合利用坐車、排隊等碎片化的時間來玩;第二類型是以逆轉三國、我叫MT、
這兩種類型的手游都有共同點就是花費的手機流量較少,需要的時間較少,很多情況下是一種單機的操作,在完成一局或者一次戰斗以後需要上傳數據到伺服器的時候才會消耗流量,適應於2G,3G時代。也因為這樣,在端游市場上大放光彩的重度游戲,ARPG,DOTA這些類型的游戲,由於實時性較強,互動性較強,目前推出的幾款游戲中,大部分都需要在WIFI環境中進行,網路環境的制約也使得這些游戲不能夠在移動環境下大規模地流行起來。而4G網路的出現,恰恰為手機游戲的重度化帶來了基礎,最高達100M的帶寬,比起現有的電信ADSL的撥號上網有過之而無不及,即便是目前在青島、廣州幾個地方測試的 「低速」下載,也能夠達到4-6M,這樣的速度對於重度游戲來說非常適合。
四、改善雲計算產業:
雲計算產業也將因4G網路受益。目前,在國內針對個人的雲服務基本上也就是網盤之類,主要是資料備份,而移動帶寬的拓展,將使「雲」不再只是存儲,而賦予更多含義,更多個人會受益於雲計算和大數據處理。
總之,深圳龍騰天下科技總結:4G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4G時代的到來將使整個移動互聯網產業受益,它帶來的是革命性變化,蛋糕被做大,抓住機遇者將切走最大一塊蛋糕,受損的只有那些無視新變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