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移動網路分接入層,匯聚層,核心層,其中各層的主要設備是什麼啊
核心層:核心層是網路的高速交換主幹,對整個網路的連通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核心層應該具有如下幾個特性:可靠性、高效性、冗餘性、容錯性、可管理性、適應性、低延時性等。在核心層中,應該採用高帶寬的千兆以上交換機。
因為核心層是網路的樞紐中心,重要性突出。核心層設備採用雙機冗餘熱備份是非常必要的,也可以使用負載均衡功能,來改善網路性能。
匯聚層:匯聚層是網路接入層和核心層的「中介」,就是在工作站接入核心層前先做匯聚,以減輕核心層設備的負荷。
匯聚層具有實施策略、安全、工作組接入、虛擬區域網(VLAN)之間的路由、源地址或目的地址過濾等多種功能。在匯聚層中,應該選用支持三層交換技術和VLAN的交換機,以達到網路隔離和分段的目的。
接入層:接入層向本地網段提供工作站接入。在接入層中,減少同一網段的工作站數量,能夠向工作組提供高速帶寬。接入層可以選擇不支持VLAN和三層交換技術的普通交換機。
(1)中國移動網路傳輸架構擴展閱讀
三層網路結構基於性能瓶頸和網路利用率等等的原因,資深的網路設計師都在探索新的數據中心的拓撲結構。
三層網路結構數據中心網路傳輸模式是不斷地改變的。大多數網路都是縱向(north-south)的傳輸模式---主機與網路中的其它非相同網段的主機通信都是設備-交換機-路由到達目的地。同時,三層網路結構在同一個網段的主機通常連接到同一個交換機,可以直接相互通訊。
然而,三層網路結構現代數據中心的計算和存儲基礎設施,主要網路流量模式從已經不止是單純的不同網段之間通訊。三層網路結構內外網的通訊、網路段分布在多個接入交換機,要求主機通過網路互連等這些環境。這些三層網路結構網路環境的變化催生了兩種技術趨勢:網路收斂和虛擬化。
網路收斂:三層網路結構中,儲存網路和通信網路在同一個物理網路中。主機和陣列之間的數據傳輸通過儲存網路來傳輸,在邏輯拓撲上就像是直接連接的一樣。如ISCSI等。
虛擬化:將物理客戶端向虛擬客戶端轉化。虛擬化伺服器是未來發展的主流和趨勢,它將使三層網路結構的網路節點的移動變得非常簡單。
橫向網路(east-west)在縱向設計的三層網路結構中傳輸數據會帶有傳輸的瓶頸,因為數據經過了許多不必要的節點(如路由和交換機等設備)。如果三層網路結構上主機需要通過高速帶寬相互訪問,但通過層層的uplink口,會導致潛在的、而且非常明顯的性能衰減。
三層網路結構的原始設計更會加劇這種性能衰減,由於生成樹協議會防止冗餘鏈路存在環路,雙上行鏈路接入交換機只能使用一個指定的網路介面鏈接。
雖然增大內部交換層的帶寬有助於改善三層網路結構的傳輸阻塞,但這樣受益的只是一個節點。E-W模式中主機之間的的數據傳輸並非同一時間只是存在兩個節點之間。相反,三層網路結構數據中心中的主機之間在任何時間都有數據傳輸的。因此,三層網路結構增加帶寬這種高成本低效率的投資只是治標不治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層網路結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匯聚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接入層
2. 中國移動是什麼網路類型
中國移動4G採用了4G LTE標准中的TD-LTE。
中國移動4G採用了4G LTE標准中的TD-LTE。TD-LTE演示網理論峰值傳輸速率可以達到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TD-LTE是由中國主導的4G網路標准,技術成熟,具備了大規模推廣的條件,已正式商用。
截至2014年底,中國移動將完成70萬個基站建設,數量佔到全球4G基站的40%,TD-LTE基站的80%。奚國華稱2015年中國移動4G基站將達到100萬個。
(2)中國移動網路傳輸架構擴展閱讀:
中國移動使用的GSM(2G)/TD-SCDMA(3G)/TD-LTE(4G)這3模;
中國聯通使用的是GSM(2G)/WCDMA(3G)/TD-LTE(4G)/FDD-LTE(4G);
而中國電信則使用的是CDMA1X(2G)/EVDO(3G)/TD-LTE(4G)/FDD-LTE(4G)。
對於國內的運營商來說,只要達到7模即GSM/TD-SCDMA/WCDMA/TD-LTE/FDD-LTE/CDMA1X/EVDO即可稱之為全網通機型。
3. 移動4g lte是什麼意思,TD-LTE 網路是什麼LTE與4G的區別
4G是指第四代通信技術標准,嚴格意義上的4G標準是指2012年1月18日,國際電信聯盟正式審議通過的基於3GPP的LTE-Advance和基於IEEE 802.16m。在這個標准下,我們現在接觸到的LTE應該是3.9G。
但在後期建網運營過程中,4G的下沿發生了變化,實際上業界將帶寬最大為20M的LTE也納入到了4G標准之中。
目前已經商用的4G網路,基本都是LTE的網路。
LTE標准本身包括了兩個部分,分別是LTE TDD與LTE FDD,二者除了空口部分,其他要素基本相同。其中LTE TDD由中國主導提出,命名為TD-LTE。
4. 移動網路架構
2G/3G/4G 他們的網路結構是不太一樣的。
2G:UE(移動台)-BTS(基站)-BSC(基站管理器)-MSC(移動交換中心)-BSC(基站管理器)-BTS(基站)-UE(移動台)
3G:電路域走話音:UE(移動台)-Node B(節點B)-RNC(無線網路控制器)-電路域CS[MSC(移動交換中心)]-RNC(無線網路控制器)-Node B(節點B)-UE(移動台)
分組域走數據:UE(移動台)-Node B(節點B)-RNC(無線網路控制器)-分組域PS[SGSN(服務GPRS支持節點)]-分組域PS[GGSN(網關GPRS支持節點)]-互聯網
4G:只有分組域:UE(移動台)-eNode B(演進型節點B)-SGSN(服務GPRS支持節點)-GGSN(網關GPRS支持節點)-互聯網
在4G中,eNode B融合了部分RNC的功能,而RNC直接融合到核心網去了。
2G也能走數據,但是由於只有10Kbps左右,所以忽略不計了。
4G目前沒有通話功能,但是架構上設計了通話模塊Volte,只是沒有大面積普及,只有試點,而4G的通話主要是切換到其他制式的通訊網路上,移動是切換到2G,聯通是切換到3G。
5. 移動通信網的主要結構有哪些
移動通信網的組成
移動通信網由無線接入網、核心網和骨幹網三部分組成。無線接入網主要為移動終端提供接入網路服務,核心網和骨幹網主要為各種業務提供交換和傳輸服務。從通信技術層面看,移動通信網的基本技術可分為傳輸技術和交換技術兩大類。
從傳輸技術來看,在核心網和骨幹網中由於通信媒質是有線的,對信號傳輸的損傷相對較小,傳輸技術的難度相對較低。但在無線接入網中由於通信媒質是無線的,而且終端是移動的,這樣的信道可稱為移動(無線)信道,它具有多徑衰落的特徵,並且是開放的信道,容易受到外界干擾,這樣的信道對信號傳輸的損傷是比較嚴重的,因此,信號在這樣信道傳輸時可靠性較低。同時,無線信道的頻率資源有限,因此有效地利用頻率資源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在無線接入網中,提高傳輸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難度比較高。
從網路技術來看,交換技術包括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兩種方式。目前移動通信網和移動數據網通常都有這兩種交換方式。在核心網中,分組交換實質上是為分組選擇路由,這是一種類似於移動IP選路機制(或稱為路由技術),它是通過網路的移動性管理(MM)功能來實現的
6.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組織結構是什麼模式
在寬頻移動通信系統中,為了滿是不同用戶對不同業務的需求,將各種針對不同業務的接入系統通過多媒體接入系統連接到基於ip的核心網中,形成一個公共的、靈活的、可擴展的平台,寬頻無線移動通信網路系統的網路體系結構可以由下而上分為:物理層、網路業務執行技術層、應用層等3層。物理層提供接入和選路功能,網路業務執行技術層作為橋接層提供qos映射、地址轉換、即插即用、安全管理、有源網路。物理層與網路業務執行技術層提供開放式ip介面。應用層與網路業務執行技術層之間也是開放式介面,用於第三方開發和提供新業務。結合移動通信市場發展和用戶需求,寬頻無線移動網路的根本任務是能夠接收、獲取到終端的呼叫,在多個運行網路(平台)之間或者多個無線介面之間,建立其最有效的通信路徑,並對其進行實時的定位和跟蹤。在移動通信過程中,移動網路還要保持良好的無縫連接能力,保證數據傳輸的高質量、高速率。此移動網路將基於多層蜂窩結構,通過多個無線介面,由多個業務提供者和眾多網路運營者提供多媒體業務。
7. 中國移動的傳輸網路設備及基站設備分別有哪些
GSM網路主要有BTS、BSC和MSC。TD-SCDMA網路主要有Node-B、RNC、CN。
8. 中國移動提供的網路制式有哪些
GSM1X雙模(即WCDMA)佔用的900/1800MHZ頻段;3G佔用的900/1800/1900/2100MHz頻段;4G佔用的1920--2170MHZ頻段。
中國移動網路制式為2G:GSM制式;3G:TD-SCDMA制式;4G:TD-LTE制式。
(8)中國移動網路傳輸架構擴展閱讀:
我國GSM手機頻帶主要為900MHZ和1800MHZ。事實上,1800mhz也由於手機用戶數量的激增,導致手機通信網路系統的過載,最終導致了手機通信等問題電話掉線,相聲,語音質量差、難以訪問互聯網和其他問題。
為了解決故障現象,越來越多的行動電話運營商和製造商開始意識到解決這個問題的緊迫性,並採取相關措施以進一步提高行動電話網路系統,所以GSM1800Mhz可以開發和DCS1800)(數字蜂窩系統,它的出現也雙頻網路基於GSM900和1800變為現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網路制式
9. 移動網路與聯通構造原理
移動網路和聯通網路構造原理都屬於移動通信網路體系架構:網路架構,該架構可分為三大模塊:網路部署場景、接入網和核心網。
具體的構造原理和試驗如下:
3.1.1中國移動黑龍江公司網路部署場景設計方案
1.室外藉助分布式天線(distributedantennasystem,DAS)和大規模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配備基站,天線元件分散放置在小區,且通過光纖與基站連接。移動事物(如終端)部署Mo-bileFemtocell,可以動態地改變其到運營商核心網路的連接。同時,部署虛擬蜂窩作為宏蜂窩的補充,提升了室外覆蓋率。
2.室內用戶需要與安裝在室外建築的大型天線陣列的室內AP進行通信,這樣就可以利用多種適用於短距離通信的技術實現高速率傳輸,比如60GHz毫米波通信,可以解決頻譜稀缺問題。
3.1.2 中國移動黑龍江公司接入網設計方案
5G通信網路接入網部署中,採用新型的分布式基站進行組網把宏基站的部分載波通過標準的CPRI介面拉遠實現分布式組網,也就是將傳統基站的基帶處理部分(BBU)和射頻收發信機部分(RRU)設計成單獨的模塊。分布式基站不僅帶來快速、便捷的網路部署,而且有利於大幅降低運營商建網的成本。由於無線頻譜資源的高價格、高頻通信技術的使用,使原有基站覆蓋密度越來越大,因此必須對無線接入側的網路做相應的調整,才能保證5G網路下的無線帶寬及物聯需求的應用。
CoP(CPRI over Packet)承載技術是承接5G通信網路接入網中的研究和部署重點。為滿足業務需求和基站承載,需要建立一種新的承載技術架構來滿足雲通信的需求,現通過以下幾點方案進行接入網部署:
在RRU增加的情況下使其滿足免機房需要,新的CoP FO 設備能跟RRU供址部署,建立成一個新的前傳網路(Fronthanl),通過CoP FO 設備將RRU進行匯聚傳給接入側的A設備。該方式針對現有IP RAN設備基本無需改動,只需要在原有的設備中插入帶有CRPI協議的新增板卡就可以工作。
對於Fronthanl接入側的保護機制有CPRI介面和ETH介面;網路側保護機制可以採用線性「1+1」保護或環網Wrapping、Steering保護。
對於無線側RRU的接入點模塊FO是全室外模式,易部署、省機房,滿足於大網路容量要求。
在組網類型上,優先選用環型拓撲結構,可以實現RRU任意的部署,實現接入設備A無源CWDM解決方案。
3.1.2 中國移動黑龍江公司核心網設計方案
1.現有核心網網元由傳統平台向雲平台演進
(1)RCS在互聯網基地部署應用,IMS AS、CSCF/BGCF等網元進行技術試點;
(2)控制類網元(MME、PCRF)、數據類網元(HSS、HLR)、信令轉接網元(DRA)等正在研究設計階段,成熟後馬上推動現網引入;
(3)媒體轉發面網元(MGW/SBC),根據SDN技術進行進行部署;
(4)2G、3G電路域相關網元正逐步融合、替換和退網,不再考慮運化升級。
構建以DC為中心的網路雲化平台,部署基於雲化架構的NFV(網路功能虛擬化),引入跨DC部署與無狀態設計,並將傳統核心網業務搬遷至此雲化平台;
2.控制面網元功能重構
(1)業務處理節點:承接傳統核心網GW/SBC等媒體接入處理類網元的功能;
(2)融合控制接節點:承接傳統核心網MME/CSCF/HSS等管理控制類網元和HSS的等用戶數據類網元的功能;
(3)業務能力節點:承接傳統核心網應用服務AS/業務平台類網元的功能層次,同時支持提供網路能力開放和網路拓撲設置功能。
3.引入C/U分離,並利用MEC技術構建分布式網路,保障低時延業務應用。
4.引入SBA架構、網路切片Slicing、接入無關技術Access Agnostic,為各式各樣差異化需求提供on demand服務,以支撐5G業務。
3.2 5G關鍵技術
3.2.1 CoP(CPRI over Packet)承載技術
CoP承載技術是集成前傳承載和後傳承載的中心樞紐模塊,採用的是高效裝載技術,其由於CRPI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是的數據成幀靈活,便於整個網路調節,採用光承載,繼承了原有波分承載的有點,也能進一步節省傳輸光纜。CPRI over Packet的NGFI承載方案,具體對比指標比較如下:
3.2.2 網路功能虛擬化(net-workfunctionvirtualization,NFV)
NFV(網路功能虛擬化)利用軟硬體解耦及功能抽象,以虛擬化技術降低昂貴的設備成本費,根據業務需求進行自動部署、彈性伸縮、故障隔離等步驟,讓運營商可通過此極速將承載各種網路功能的通用硬體與雲計算虛擬化技術相結合,實現網元虛擬化和虛擬網路可編程,簡化網路升級的步驟和降低購買新專用網路硬體的成本,把網路技術重點放到部署新的網路軟體上。
3.2.3 基於OFDM優化的波形和多址接入
5G NR設計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項決定,就是採用基於OFDM優化的波形和多址接入技術,因為OFDM 技術被當今的 4G LTE 和 Wi-Fi 系統廣泛採用,因其可擴展至大帶寬應用,而具有高頻譜效率和較低的數據復雜性,因此能夠很好地滿足 5G 要求。 OFDM 技術家族可實現多種增強功能,例如通過加窗或濾波增強頻率本地化、在不同用戶與服務間提高多路傳輸效率,以及創建單載波 OFDM 波形,實現高能效上行鏈路傳輸。
不過OFDM體系也需要創新改造,才能滿足5G的需求:
1. 通過子載波間隔擴展實現可擴展的OFDM參數配置;
2. 通過OFDM加窗提高多路傳輸效率。
3.2.4 靈活的框架設計
5G NR靈活的框架設計:
1. 可擴展的時間間隔(Scalabl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相比當前的 4G LTE網路,5G NR將使時延降低一個數量級。目前LTE網路中,TTI(時間間隔)固定在1 ms(毫秒)。為此,3GPP在4G演進的過程中提出一個降低時延的項目。盡管技術細節還不得而知,但這一項目的規劃目標就是要將一次傅里葉變換的時延降低為目前的1/8(即從1.14ms降低至143µs(微秒)。
2. 自包含集成子幀(Self-contained integrated subframe)
自包含集成子幀是另一項關鍵技術,對降低時延、向前兼容和其他一系列5G特性意義重大。通過把數據的傳輸(transmission)和確認(acknowledgement)包含在一個子幀內,時延可顯著降低。
3. 先進的新型無線技術(Advanced wireless technologies)
5G必然是在充分利用現有技術的基礎之上,充分創新才能實現的,而4G LTE正是目前最先進的移動網路平台,5G在演進的同時,LTE本身也還在不斷進化(比如最近實現的千兆級4G+),5G不可避免地要利用目前用在4G LTE上的先進技術,如載波聚合,MIMO技術,非共享頻譜的利用等等。
大規模MIMO: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術是目前無線通信領域的一個重要創新研究項目,通過智能使用多根天線(設備端或基站端),發射或接受更多的信號空間流,能顯著提高信道容量;而通過智能波束成型,將射頻的能量集中在一個方向上,可以提高信號的覆蓋范圍。
毫米波:
全新 5G 技術正首次將頻率大於 24 GHz 以上頻段(通常稱為毫米波)應用於移動寬頻通信。大量可用的高頻段頻譜可提供極致數據傳輸速度和容量,這將重塑移動體驗。但毫米波的利用並非易事,使用毫米波頻段傳輸更容易造成路徑受阻與損耗(信號衍射能力有限)。通常情況下,毫米波頻段傳輸的信號甚至無法穿透牆體,此外,它還面臨著波形和能量消耗等問題。
10. 5G網路架構
5G網路標准分為獨立組網模式(SA)和非獨立組網模式(NSA)兩大類。
獨立組網模式是指需要全新打造5G網路環境,如5G基站、5G核心網等。
非獨立組網模式是指在現有的4G硬體設施基礎上,實施5G網路的部署工作。